首页期刊导航|新经济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新经济
新经济

李华

半月刊

1009-8461

LT8689@126.com

020-83642121 83642428

510050

广州市越秀北路224号之二

新经济/Journal New EconomyCSSCI北大核心
查看更多>>《新经济》杂志创办于1980年,原名《港澳经济》,自创刊以来几经改版,得到了经济理论界许多朋友的帮助。今天的《新经济》是一份面向市场的财经类刊物,作为一本根植于珠三角大地的财经传媒,作为得改革风气之先的南中国的权威财经杂志,《新经济》将义无反顾地担负起新理念的发现者、新价值观的倡导者的角色。保持对财经动态有敏锐的触角,享受洞察的喜悦——并且把这种智慧的快乐传导给每一位读者,是《新经济》基本的取向。不发空洞无谓的牢骚,对经济现象的报道与评析,对人物命运的关注与描述,《新经济》都力图表达最具有建设性的意见。关注人的命运是《新经济》的根本追求。《新经济》将以对人的命运的关注为主线,把视角不断地在宏观、中观、微观层面扫描,透过产品、企业、产业、区域、城市、国家众多的经济现象,以我们独特的解读,感性的关切,发出最强烈的声音。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邓小平与广东改革开放先走一步

    王廷惠
    5-14页

    纪念邓小平同志诞辰120周年特稿

    5页

    邓小平与广东经济特区科技创新演进

    向晓梅孙小哲
    14-18页

    邓小平与中国式现代化

    温宪元
    19-23页

    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真的缺乏效率吗?

    王鑫杨竹铃
    24-39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利用20世纪30年代中国工业调查数据,结合随机前沿分析方法,测算了16个工业部门的技术效率值。研究发现,近代工业的平均技术效率为 0。526,离生产前沿面还有较大缺口。其中,劳动密集型行业的技术效率值略高于资本密集型行业。通过对影响因素的甄别,我们发现,国有产权和租厂制度对行业的技术效率有负面作用,扩大企业规模对技术效率有积极贡献,而增加企业的机械化程度并不利于提升行业技术效率。

    技术效率随机前沿模型近代民族工业

    数据基础设施赋能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机制及策略研究

    黄咿婧龙立
    40-53页
    查看更多>>摘要:作为地方政府谋划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有效突破口,数据基础设施有助于充分发挥数据生产要素的活力与创造力,以高水平区域协调发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通过系统梳理现有文献,深入剖析数据基础设施推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作用机制,结果发现:数据基础设施是从优化政府治理模式、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以及支持企业科技创新三大路径赋能区域经济提质增效。当前,数据基础设施驱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面临建设资金不足、发展规划不清晰、协调联通程度低和专业人才短缺等现实挑战。为此,本文针对数据基础设施融资、建设及运营三大主要环节,提出应对策略,以期为相关部门和机构提供参考借鉴。

    数据基础设施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地方财政支持

    农村数字化转型能否促进农业部门的经济增长?——政治经济学生产力系统视角的讨论

    赵燕肖涵晨李楷键
    54-72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从政治经济学语境中的生产力系统出发,研究农村的数字化转型对农业部门经济增长和效率提升的促进效应。利用2007-2020年的省级面板数据,运用个体和时间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分析了农村数字化转型对农业部门的经济增长和效率提升的促进作用,并从农业生产力系统角度讨论了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农村数字化转型通过改善农业发展的外部环境推动了农业经济增长和生产率的提高,如农村基础设施的改善和信息化传递水平的提高,通过改善农业参与者之间的协调机制等直接渗透效应影响了农业经济发展。进一步地,通过中介效应分析发现,农村数字化转型影响了农业生产中的生产力系统诸要素,即改变了农业生产力系统中的劳动工具(机械化水平)、劳动对象(农业种植结构)和劳动者(人力资本水平),从而对农业部门的产出效益与生产效率的提升形成促进效应。

    农村数字化农业生产效率生产力中介效应

    制造业服务化转型与高质量充分就业协同推进的理论逻辑与实现路径

    杨芸
    73-86页
    查看更多>>摘要:协同推进制造业服务化转型与高质量充分就业有助于增强产业竞争力、优化就业结构,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当前,我国制造业服务化转型正稳步推进,通过持续创新服务模式,有效增强了供应链韧性、提升产业链现代化水平。理论分析表明,制造业服务化转型与高质量充分就业具有显著的耦合关系,服务化转型促进了就业提质、扩容及稳定,高质量充分就业为服务化转型提供了有效的人力资源保障。在数字化转型背景下,数字技术的深度应用还进一步巩固了两者之间的联结性,推动了服务业态创新。基于此,本文提出协同推进的实现路径,涵盖强化顶层设计、完善政策支持体系以及深化数字技术赋能等方面,旨在为制造业服务化转型与高质量充分就业的协同推进提供理论支撑与实践参考。

    制造业服务化转型高质量充分就业数字化转型耦合机制协同推进

    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选址行为空间演化分析——以广东省为例

    林浩然徐伟军张震
    87-10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是服务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的重要力量,关注其选址行为的空间演化特征及驱动因素,对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完善现代化产业体系、发展新质生产力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获得工信部认定的广东1525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为研究对象,借助ArcGIS软件对其选址行为空间演化特征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运用地理探测器模型解析其选址行为的驱动因素。结果表明:广东省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选址的空间集聚效应比较明显,主要集聚于深圳、东莞、广州等工业基础较好、制造业水平较高的城市。研究期内,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空间选址的集聚区域和集聚形态均发生一定变化。广州、深圳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集聚强度有所提升,呈现出明显的"核心—边缘"特征,而粤东粤西粤北地区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集聚强度逐渐下降,中密度区逐渐消失。标准差椭圆扁率总体呈波动下降趋势,标准差椭圆重心在"深圳-东莞"沿线活动,并有向广州方向偏移的趋势。广东省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的选址行为受多种驱动因素影响,其中研发人员数量、数字基建、科研投入、创新水平以及政商关系健康指数等因素解释力较强。根据上述研究,应进一步强化中小企业梯度培育机制,加强"创新-资金-人才"政策保障及推动数字转型升级,以促进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发展。

    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空间集聚驱动因素广东省

    ESG评级数据处理的公平和效率问题——以中国房地产企业ESG评级为例

    周小康王驰原李君研
    101-119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可持续发展成为时代话题、ESG理念被引入的背景下,社会对高质量 ESG 数据的需求日益增加。相较于信用评级和财会准则等广泛被应用于衡量企业表现的体系,ESG这一评价维度仍处于发展阶段,其数据披露存在公平性低、可靠性无法保证、透明度不高等缺陷,导致衡量企业ESG表现的工作效率不高,无法及时为利益相关者提供有效信息。本文围绕现有 ESG指标框架,对中国房地产企业的公开数据进行ESG 评级研究,发现企业 ESG 数据存在披露率低、披露标准不一、异常值较多等问题。为提高ESG评级工作中数据处理的效率及公平性,本文针对当前ESG数据分析和使用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通过应用NLP、聚类、构建函数库等数据科学技术,有效提升了ESG数据处理效率。

    ESG数据处理公平性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