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新疆农垦经济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新疆农垦经济
新疆农垦经济

杨兴全

月刊

1000-7652

xare2000@263.net

0993-2058262

832003

新疆石河子市北四路石河子大学(北区)

新疆农垦经济/Journal Xinjiang State Farms EconomyCHSSCD北大核心
查看更多>>农垦综合类期刊。栏目有本刊专稿、构建和谐社会、农村劳动力、农场改革与发展、农业产业化、现代农业建设、生态环境、金融与财会、工作研究、学会动态等。读者为农垦工作者。有参考文献和英文目次。07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新疆的共同富裕之路:历程、经验与展望

    张文
    1-10页
    查看更多>>摘要: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我国走向共同富裕的历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共同富裕制度筑基期、共同富裕理论创新和初步探索期、共同富裕理论深化和目标落实期.在探索共同富裕的过程中,新疆取得了巨大进展.总结新疆推进共同富裕的主要经验,一是国家主导的发展模式,二是社会稳定的发展前提,三是基建优先的发展步骤,四是能力建设的发展支点,五是与时俱进的发展理念.展望未来,新疆要扎实推进共同富裕,必须继续贯彻落实党的治疆方略,借助中央对新疆的引领、支持和其他部委、省市的援助来建设新疆;要不断加强党员干部教育、提升其素质和能力;要出台产业政策、优化产业布局;要继续加大基础设施投入;还要加强文化资源开发建设,讲好新疆故事.

    新疆共同富裕反贫困经验展望

    互联网使用、农户创业与共同富裕

    杨婧崔祥民
    11-25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2020)数据,文章构建共同富裕指标体系,利用OLS模型和中介效应模型对8 598个样本进行回归分析,从微观层面实证检验互联网使用对农户共同富裕水平的影响.研究表明:第一,互联网使用对农户共同富裕水平具有显著的正向效应,且互联网作为信息渠道的重要程度在互联网使用与共同富裕之间具有正向调节效应,在通过两阶段最小二乘法(2SLS)、倾向值匹配法(PSM)检验后结论依然稳健;第二,农户创业在互联网使用和共同富裕之间发挥着显著的中介效应;第三,使用互联网进行学习、工作和娱乐的频率均能促进共同富裕水平提升.因此,要增加互联网普及率,为农民推出更加丰富的创业信息板块和更具内涵的文化娱乐数字产品,差异化引导农民使用互联网,减少数字不平等,充分发挥网络的包容增长特性.

    互联网使用农民信息渠道创业共同富裕水平

    以"千万工程"经验引领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探颐

    金丽馥张新月
    26-34,68页
    查看更多>>摘要: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是将千万工程经验因地制宜面向全国推广的创新决策,更是推进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促进乡村建设迭代升级的题中应有之义.浙江省实施的"千万工程"探索了从人居环境整治到乡村全面建设的科学路径,为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明确了基本遵循与行进方向.创新运用"千万工程"发展理念、工作方法和推进机制三大经验,破除当前乡村建设中忽视农民主体地位、破坏生态环境、千村一面等问题,需要将"千万工程"视为一种方法论,深刻参悟其中蕴含的理念方法和价值旨意,坚持统筹谋划、绿色协调和因地制宜的原则,有力有效建设万千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千万工程"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乡村振兴

    数字普惠金融对乡村产业兴旺的影响研究——基于系统GMM和门槛效应分析

    王江马悦
    35-46,79页
    查看更多>>摘要: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题中要义,利用金融力量激发产业兴旺活力是当前较为可行的方式.文章基于2011-2021年省级面板数据,使用系统GMM模型和动态面板门槛模型研究数字普惠金融与乡村产业兴旺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我国乡村产业兴旺水平在总体上呈现上升态势,且数字普惠金融能够对乡村产业兴旺起到良好的推进作用.分维度而言,数字普惠金融能够对乡村产业兴旺的各个维度产生不同的影响.分地区而言,数字普惠金融在中西部地区推动乡村产业兴旺建设的力度明显高于东部地区.通过进一步研究,数字普惠金融在促进乡村产业兴旺时,在其自身发展水平方面存在显著的双门槛效应.基于上述结果,文章从因地制宜执行三农相关政策、加大数字普惠金融实施力度、提高风险监测与控制水平等角度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数字普惠金融乡村产业兴旺系统GMM模型门槛效应

    自愿退出集体经济组织股份的理论逻辑与制度构建

    戈伟增祝之舟
    47-55页
    查看更多>>摘要:集体成员自愿退出集体经济组织股份作为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重要一环,至今因自身生成机理不清而导致对外流转可行性不明,进一步造成其实体及程序适用条件混乱.对此,应围绕现行法规及维护集体所有制的制度初衷,肯定集体经济组织股份本质为收益分配权,不含成员权利.在处理集体成员、集体经济组织、外部成员三个核心利益主体矛盾时,应紧紧围绕维护集体所有制的诉求,系统梳理农地承包经营权、宅基地使用权、集体经济组织股份所蕴含的价值取向.就此可得,平衡各方主体利益时应以偏重集体成员利益与发挥集体股份经济职能为基本原则.循此逻辑,应肯定集体股份对外流转的可行性,同时为防止社会资本侵蚀集体所有制,应适度对社会资本持有的股份予以期限及比例规制,赋予集体成员优先购买权.通过以上种种举措,可推论出集体成员自愿退出股份不应给予实体束缚,但程序上应调整为以户为申请单位,并给予集体经济组织审核权,以保障集体经济组织真正实现市场化运转.

    福利公共服务提供机制农民工可行能力理论

    国际陆港建设促进了中国内陆地区的对外贸易吗?

    朱新鑫罗亚
    56-6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相较于东部沿海地区,在内陆地区对外开放程度相对偏低的现实背景下,国际陆港的建设是否真正发挥了内陆地区对外开放平台的作用?文章基于数据的可靠性,选择2005-2020年内陆地区12个省份共85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利用多期DID模型实证检验了国际陆港建设对内陆地区对外贸易的影响和作用机制.研究结果显示,国际陆港建设能促进内陆地区对外贸易的发展,并且对进口的影响大于出口.平行趋势检验、安慰剂检验、反事实检验均证实了该促进效应的存在.从作用机制看,国际陆港的建设通过促进经济集聚、产业结构升级进而促进内陆地区对外贸易发展.上述研究结果可为进一步加快陆港建设,推进我国内陆地区调整产业结构、培育贸易竞争新优势提供有益启示.

    国际陆港内陆地区对外贸易多期双重差分模型

    民族地区乡村旅游发展水平测度与外源因素研究——以国家乡村振兴示范县为例

    李瑞香董婷婷魏伟
    69-79页
    查看更多>>摘要:乡村旅游对民族地区乡村振兴和实现共同富裕具有重要价值.文章以民族地区全国乡村振兴示范县(16个县)为样本,基于"起点—动力"假说,实证测度和分析民族地区乡村旅游的发展水平及影响其发展的外源因素.结果表明:(1)民族地区乡村旅游发展水平整体处于中等水平,空间上呈不均衡分布态势,差异显著;(2)乡村性能够显著促进乡村旅游发展水平提升,其作为关键影响因素,能够激发县域乡土文化活力,推动乡村发展;(3)乡村旅游分级指标中绿色生态、旅游支持、旅游活力、旅游效益与乡村旅游关联度均超过0.7,关联度较高,说明四大系统指标都能够促进示范县乡村旅游发展水平提升,从而推动乡村实现从"绿水青山"到"金山银山"的跨越.

    民族地区乡村旅游外源因素国家乡村振兴示范县

    政府影响力、决策权配置与企业ESG表现——基于企业集团的经验证据

    刘嫦于雅琪
    80-92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以2010-2021年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决策权配置对企业ESG表现的关系、具体机制路径以及政府影响力(以产权属性和政府控制层级为表征)的异质性作用.研究结果发现,企业集团决策权配置通过发挥资源效应及治理效应显著提高企业ESG表现,随着政府影响力的加大,决策权配置与企业ESG表现之间的正效应越强.进一步经济后果检验表明,决策权集中配置下企业ESG表现的提升能够显著提高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和企业价值.研究认为应合理配置母子公司间权限,充分发挥国有企业尤其是央企带头领导作用,践行ESG理念,赋能企业高质量发展.

    决策权配置ESG表现政府影响力资源效应治理效应

    一四四团:发展"订单农业"拓宽职工群众增收致富渠道

    石海
    封2页

    一四四团:加强大豆田管 确保秋粮丰产丰收

    石海
    封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