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新疆农业大学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新疆农业大学学报
新疆农业大学学报

雒秋江

双月刊

1007-8614

xndxb@163.com

0991-8762874

830052

新疆乌鲁木齐市农大东路311号

新疆农业大学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Xinjia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新疆农业大学主办的综合性农业学术期刊。主要刊登农业生物技术、作物遗传育种及栽培、植物保护、土壤农化、园艺科学、林业科学、动物科学与动物医学、草业科学、农业经济与管理、食品科学、水利与土木工程、机械交通工程、农业生态、资源与环境科学及基础学科等方面的具有创新性、适用性的学术论文、研究简报、以及反映最新科研成果的快报等,涵盖了农林牧各学科。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核桃林间不同紫花苜蓿品种和播种量对其生产性能及土壤养分的影响

    苏洋梁晨张树振蒋立峰...
    341-351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探究核桃林间不同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 L.)品种和播种量对苜蓿生产性能及土壤养分的影响,于2023年4月在和田市热万村核桃林(2006年建植)间设置间作试验,试验包括紫花苜蓿的不同品种(赛沃、精英、超能、WL712)和不同播种量(15.0、22.5、30.0 kg/hm2)两个因素,共计13个处理.通过分析,对比品种、播种量因素下苜蓿根系性状及土壤养分、土壤酶活性间的差异.结果表明,播种量和不同品种交互作用对紫花苜蓿根系生长性状具有显著影响(P<0.05).同时,播种量和不同品种交互作用对土壤有机质、全氮、速效钾、碱解氮、速效磷、脲酶、蔗糖酶、过氧化氢酶、碱性磷酸酶活性均有显著影响(P<0.05).其中,30.0 kg/hm2 播种量,有机质、全氮、碱解氮、速效钾、速效磷含量、脲酶、蔗糖酶、过氧化氢酶、碱性磷酸酶活性,显著高于15.0 kg/hm2 和22.5 kg/hm2 播种量(P<0.05).播种量相同条件下,超能的土壤有机质、全氮、速效钾、蔗糖酶活性最高,显著高于赛沃、精英、WL712(P<0.05).与清耕对照相比,30.0 kg/hm2 播种量,超能土壤有机质、全氮、碱解氮、速效钾、蔗糖酶、碱性磷酸酶活性增幅最大.核桃林间作选择超能紫花苜蓿播种量为30.0 kg/hm2,可显著改善核桃林间土壤养分和土壤酶活性.

    核桃林间作土壤养分酶活性根系特性

    新疆不同草地类型生物量与根冠比特征

    董萍井长青王公鑫邵玉庆...
    352-35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明确新疆不同草地类型的根系特征及地上/地下生物量分配关系.2019-2023年,于每年7月采集了新疆9种主要草地类型的生物量数据,通过对比各个草地类型的地上/地下生物量差异,对根冠比进行定量分析,从而揭示生物量分配的规律和特点.结果表明,新疆低平地草甸地上生物量均值高,达到169.22 g/m2,山地草甸次之(163.43 g/m2),高寒草原、温性草原化荒漠、温性荒漠和温性荒漠草原的地上生物量均值较低,均低于60 g/m2.各草地类型地下生物量值在0~5 cm土层最高,随土层深度的增加逐渐减少;进一步分析发现,草地根系主要集中在0~50 cm土层,占比均在77%以上.各草地类型的根冠比均值范围为10.55至40.40.

    生物量根冠比草地类型

    密度和氮肥调控对76 cm等行距配置模式机采棉干物质积累及产量形成的影响

    乔迪张昊林涛汤秋香...
    359-36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找出新疆阿克苏地区阿瓦提县在76 cm等行距种植模式下机采棉最适种植密度和氮肥施用量,本试验通过设置3个种植密度和3个施氮梯度,分析76 cm等行距种植模式下机采棉不同密度和施氮量水平对棉花生长特性及产量的影响.供试品种为新陆中88号,试验采用裂区试验设计,种植密度为主区,氮肥施用量为副区.其中密度设置为M1(135 000株/hm2)、M2(180 000株/hm2)和M3(225 000株/hm2)3个水平,氮肥施用量(纯氮)设置为N1(0 kg/hm2)、N2(300 kg/hm2)和N3(600 kg/hm2)3个水平.测定棉花蕾期、花期、铃期的农艺性状,测定苗期、蕾期、花期、铃期、吐絮期的干物质积累量、产量和产量构成因子,评价76 cm等行距种植模式下适宜的种植密度和施氮量.结果表明,在密度相同的条件下,增加施氮量有利于棉花干物质积累,密度225 000株/hm2、施氮量600 kg/hm2 处理的快速积累时间最长,为38.89 d,但其营养器官与生殖器官分配比例失调,不利于棉花产量形成.在相同施氮量下,棉花的单株结铃数随密度的增加而减小,但低密度水平下棉花结铃数的增加并不能弥补群体结铃数不足;增加氮肥施用量可弥补因密度增加而减少的单株结铃数和单铃重,有利于棉花产量形成.密度135 000株/hm2、施氮量600 kg/hm2 处理获最高籽棉产量6 194.38 kg/hm2,但与密度180 000株/hm2、施氮量300 kg/hm2 处理的棉花产量6 171.61 kg/hm2 无显著差异.阿克苏棉区76 cm等行距机采棉种植模式下,密度180 000株/hm2、施氮量300 kg/hm2 处理棉花生长状况较理想,干物质快速积累量较高,籽棉产量较高.

    76cm等行距密度施氮量干物质产量

    玉米粒厚全基因组关联分析及全基因组选择研究

    孟窈林绍航曾雨康范泽辉...
    367-373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研究以多亲本双单倍体(DH)群体为供试材料,结合48k液相探针捕获技术,利用Blink和Farm CPU两种全基因组关联分析(GWAS)模型对玉米粒厚进行全基因组关联分析和全基因组选择,挖掘控制粒厚的显著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SNP),探讨不同训练群体大小、标记密度、显著SNP标记对全基因组选择(GS)预测精度的影响.结果表明,玉米粒厚遗传力为73.68%,粒厚与穗长、穗粗和果穗重等穗部性状间均存在显著性相关关系.标准线为P<3.17×10-5,共鉴定出11个与粒厚显著相关的稳定标记,主要分布于1、2、3、4、5和6号染色体中,其中3_195730561标记被两个模型同时检测到.鉴定到14个候选基因,其中Zm00001d032096和Zm00001d002641基因在玉米粒厚性状细胞发育中发挥重要作用.全基因组选择结果显示,当标记数量为500、训练群体占总群体70%时,即可得到较好的GS预测精度,显著SNP标记可以提高预测精度.

    玉米粒厚全基因组关联分析全基因组选择

    NaCl胁迫对五裂茶藨子光合荧光及生理特性的影响

    鲍玉英马明呈
    374-38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究五裂茶藨子(Ribes meyeri Maxim)在NaCl胁迫条件下的响应机制,对5组4年生五裂茶藨子扦插苗分别进行0、200、400、600、800 mmol/L的 NaCl溶液浇灌,通过测定处理前后五裂茶藨子株高、根冠比、地径、叶片光合荧光参数及耐盐性生理指标的变化,分析在NaCl胁迫下的主要响应物质.结果显示,随着NaCl胁迫浓度和胁迫时间的增加,株高增量呈下降趋势,400 mmol/L和 600 mmol/L处理变幅较大,根冠比呈先升再降再升再降趋势,而地径增量呈先降后升再降趋势,均在600 mmol/L处理变幅较大.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和气孔导度(Gs)均呈下降趋势,胞间CO2 浓度(Ci)则呈先降后升趋势,最大光化学量子产量(Fv/Fm)、潜在光化学效率(Fv/F0)、光化学猝灭系数(qP)和PSⅡ实际光量子效率(YⅡ)4个指标均呈下降趋势,均在600 mmol/L处理第6天时变化最大;在NaCl浓度超过600 mmol/L处理第6天时其4个荧光指标的速率显著下降;最大荧光产量(Fm)呈先升后降趋势,600 mmol/L处理第9天时达到最低值.非光化学淬灭系数(qNP)呈上升趋势,400 mmol/L处理第3天时含量为最小值.可溶性蛋白(SP)、可溶性糖(SS)、游离脯氨酸(Pro)、丙二醛(MDA)含量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均呈上升趋势,600 mmol/L处理第6天时渗透调节物质含量显著积累,可溶性糖、脯氨酸含量及SOD活性均达到最大值.NaCl处理浓度大于600 mmol/L时,五裂茶藨子幼苗SOD、CAT活性显著下降,MDA含量增幅变化不明显.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呈下降趋势.NaCl胁迫破坏了五裂茶藨子的光合机构,抑制了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蒸腾速率、最大光化学量子产量、潜在光化学效率、光化学猝灭系数和实际光量子效率,降低了对光能的利用率,导致光合和荧光速率降低;五裂茶藨子在NaCl胁迫条件下主要通过增加渗透调节物质含量和提高抗氧化酶活性来缓解渗透胁迫并降低氧化损伤,从而提高对盐胁迫的适应能力;五裂茶藨子在NaCl胁迫条件下表现出较强的适应能力;在NaCl浓度大于600 mmol/L时,五裂茶藨子表现出明显受害症状.

    五裂茶藨子NaCl胁迫光和荧光参数生长生理特性

    外源有机酸对盐碱土壤苗期棉花根系生理特征及根系分泌物中有机酸的影响

    王伯豪刘丹阳马合巴丽·奥腊孜别克李君...
    385-39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研究添加不同浓度的有机酸对棉花苗期生理特征和根系分泌物中有机酸的影响,本研究使用喀什市伽师县采集的两种盐碱土壤,总盐12.8 g/kg(中度盐碱土)和总盐19.3 g/kg(重度盐碱土),设置 5、10 mmol/L有机酸添加浓度,分别添加草酸、乙酸、抗坏血酸和甲酸4种有机酸,以不添加有机酸作为对照组,共18个处理,利用盆栽试验研究盐碱土添加不同种类的有机酸对棉花根系中丙二醛、渗透调节物质、抗氧化酶和根系分泌物中有机酸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外源有机酸可以显著降低土壤pH值(P<0.05),随着盐度增加苗期棉花根系丙二醛、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脯氨酸含量上升,外源有机酸处理后显著降低根系丙二醛含量(降低幅度11.4%~38.4%)(P<0.05),显著增加渗透调节物质和抗氧化酶活性(P<0.05),改变棉花苗期根系分泌物中有机酸的组成,显著促进草酸的分泌(P<0.05),表明草酸是响应盐碱的主要有机酸.综合以上指标,外源草酸、乙酸、抗坏血酸和甲酸可以缓解盐碱土对棉花苗期的损伤,其中添加5 mmol/L草酸效果最佳.

    盐碱土有机酸抗氧化酶根系分泌物

    不同生育时期喷施磷酸二氢钾对棉花农艺性状、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袁文杰王昕悦张宇辰盛建东...
    394-39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验证不同生育时期喷施磷酸二氢钾对棉花的影响,研究了蕾期、花期和铃期喷施磷酸二氢钾对棉花农艺性状、产量、品质及经济效益的影响.设置氮磷钾肥(NPK)、蕾期喷施磷酸二氢钾(PL)、花期喷施磷酸二氢钾(PH)、铃期喷施磷酸二氢钾(Pl)和蕾期、花期、铃期均喷施磷酸二氢钾(PLHl)5个处理,通过棉花不同生育期植株样品测定其农艺性状、产量、品质.在花期,PLHl处理棉花株高显著高于NPK处理.在铃期,PH、Pl、PLHl处理棉花茎粗显著高于NPK、PL处理;在花期喷施磷酸二氢钾可以增加棉花单株铃数,铃期显著增加单铃重;PLHl处理棉花上半部平均长度、断裂比强度、整齐度、伸长度显著高于其他处理.喷施磷酸二氢钾增加了棉花经济效益,PLHl处理经济效益增加最大为4 419.78元/hm2.根据棉花长势,于花期和铃期喷施磷酸二氢钾增加棉花单铃重和单株铃数进而达到提高产量的效果.

    棉花磷酸二氢钾单铃重产量品质

    冠醚-咪唑型铁基超分子材料的合成、结构及电学性能

    努尔曼·依斯马依力胡宏志王娜刘洋...
    399-408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咪唑、三氯化铁和二苯并-18-冠醚-6为原料,通过自然蒸发法在乙腈溶剂中获得了一种有机-无机杂化超分子材料(C3H5N2)+(DB-18-Crown-6)(FeCl4)-.通过红外光谱、单晶X-射线衍射、粉末X-射线衍射、热重分析、介电常数和电化学等对其结构和性能进行表征.结果显示,(C3H5N2)+(DB-18-Crown-6)(FeCl4)-在低温(100 K)和室温(293 K)的空间群为Ia,属于单斜晶系,在空间结构内超分子阳离子(C3H5N2)+(DB-18-Crown-6)与阴离子(FeCl4)-以 N-H…O、C-H…O、C-H…Cl等氢键相互作用形成二维网状超分子结构.介电测试显示(C3H5N2)+(DB-18-Crown-6)(FeCl4)-在升温和降温的过程中均在160~200 K和220~260 K产生两个阶梯型介电异常峰,其循环伏安测试表明(C3H5N2)+(DB-18-Crown-6)(FeCl4)-具有明显的电子转移性能,显示(C3H5N2)+(DB-18-Crown-6)(FeCl4)-是一种新型的介电异常及电化学性能材料.

    二苯并-18-冠醚-6咪唑超分子材料氢键阶梯型介电异常

    二氟卡宾促进的伯胺与叔胺反应生成脒类化合物

    马倩倩张松林
    409-413页
    查看更多>>摘要:探索一种绿色、高效合成脒类化合物的方法.以芳香胺、氯二氟乙酸钠和三乙胺为原料,采用一锅法合成了一系列脒类产物.通过优化溶剂、二氟卡宾来源、时间、温度及物料比,确定了最佳反应条件:反应温度100℃,反应时间12 h,无水乙腈为溶剂,芳香胺∶氯二氟乙酸钠∶三乙胺的物料比为1∶2∶3时,产率较优化前提高了28%.在此条件下进行底物扩展,得到产率为48%~65%的脒类衍生物.

    二氟卡宾叔胺

    基于改进Tiny-YOLOv4的棉花顶芽轻量化识别方法

    亚森江·白克力周显锞刘锋岳勇...
    414-42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解决既要提高棉花顶点识别效率,又要简化复杂模型以便在边缘计算设备上部署的问题,本研究提出了一种基于Tiny-YOLOv4的改进方法.对Tiny-YOLOv4的backbone网络进行了结构优化,通过用更高效的Bottleneck模块替换原有的第一个BottleneckCSP模块,简化了模块内的连接,直接将部分输入特征图传递至输出,有效减少了模型的参数数量和计算复杂度.针对棉花顶芽的检测还引入了微型CSP-Spatial Pyramid Pooling模块,旨在提升对微小物体的检测准确性并进一步降低计算负担.经验证,改进后的模型相比Tiny-YOLOv4模型,在计算复杂度上减少了33%的浮点运算,处理时间缩短至0.071 s.结果表明,该方法在确保高效识别的同时,显著降低了计算复杂度,展现了其在轻量化部署方面的优势.

    Tiny-YOLOv4轻量化识别棉花顶芽特征提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