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新疆农业科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新疆农业科学
新疆农业科学院 新疆农业大学 新疆农学会
新疆农业科学

新疆农业科学院 新疆农业大学 新疆农学会

陈彤

月刊

1001-4330

xjnykx-h@xaas.ac.cn

0991-4502046

830091

新疆乌鲁木齐市南昌路403号

新疆农业科学/Journal Xinjiang Agricultural Sciences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新疆农业科学》是由新疆农科院主管,新疆农科院、新疆农业大学和新疆农学会主办的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综合性农业学术期刊,是新疆创办最早、最具影响力的农业学术刊物。创刊57年来,本着“繁荣农业科学、促进农业生产”的办刊宗旨,《新疆农业科学》的编辑和发行始终与自治区农业生产、科技的发展紧密结合,跟进学术前沿,追踪科技创新成果,主要刊登作物育种与栽培、植物保护、土壤肥料、林业与园艺、农产品贮藏与加工、农业机械、畜牧兽医水产、生物技术、草业与资源环境、生命科学、微生物等涉及大农业的多个领域科研论文、研究报告,在促进学术与科技信息交流,推动新疆农业科技进步,加速我区农业科研、教学、生产的发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多光谱无人机不同飞行高度下苹果树冠幅信息的提取

    张振飞郭靖颜安袁以琳...
    1468-147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利用无人机多光谱影像分割并提取苹果树树冠冠幅信息,实现无人机遥感技术监测苹果树树冠信息,并分析无人机飞行高度对冠幅提取精度的影响。[方法]利用大疆精灵4 多光谱无人机分别获取30、60 和90m飞行高度的苹果树多光谱影像,经大疆智图(DJI Terra)软件处理生成DOM和DSM影像数据,利用多尺度分割法和阈值分类对苹果树树冠进行分割并提取目标树的东西、南北冠幅值,以目视解译分割树冠和实地测量的100 株果树冠幅值为参考进行精度验证。[结果]30m 飞行高度的单木树冠分割准确率为84。00%,东西、南北冠幅平均提取精度为91。15%,平均R2 为0。785 9,平均RMSE为0。216 6 m;60 m飞行高度的单木树冠分割准确率为81。00%,东西、南北冠幅平均提取精度为90。31%,平均R2为0。737 6,平均RMSE为0。241 6 m;90 m飞行高度的单木树冠分割准确率为73。00%,东西、南北冠幅平均提取精度为 88。88%,平均R2为0。710 2,平均RMSE为0。267 6 m。[结论]利用多光谱无人机遥感技术可以实现对苹果树树冠信息的监测;飞行高度对提取结果有一定的影响,随着无人机飞行高度的增加,单木分割准确率和冠幅提取精度逐渐降低。无人机遥感技术成本低、快速、准确,可以提高果园的管理效率。

    多光谱无人机飞行高度苹果树树冠

    湖滨绿洲土壤有机碳含量的支持向量机估算模型

    杨吉祥李新国
    1477-148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利用高光谱数据快速估算土壤有机碳含量,为干旱区湖滨绿洲合理开发土地资源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新疆博斯腾湖北岸湖滨绿洲为研究区,将实测的土壤有机碳含量数据与高光谱数据相结合,对原始光谱进行SG平滑(SavitzkyGolay smoothing,SG)、连续统去除(Continuum Removal,CR)、连续小波变换(Continuous Wavelet Transform,CWT)预处理,采用连续投影算法(Successive Projections Algorithm,SPA)筛选特征波段;应用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ctor Machines,SVM)模型估算土壤有机碳含量。[结果](1)研究区土壤有机碳含量为 0。69~50。32 g/kg,平均值为 14。15 g/kg,标准差为 9。51 g/kg,呈中等变异性,变异系数为67。20%。(2)土壤原始光谱反射率在350~750 nm,光谱反射率呈上升趋势,在 750~2 150 nm,光谱反射率呈相对平稳趋势,在2 150~2 500 nm,光谱反射率逐渐下降;连续小波变换对土壤原始光谱预处理后随着分解尺度的增加,光谱局部特征明显,吸收峰和反射峰越来越平滑;采用连续投影算法筛选的光谱特征波段集中于350~952 nm、1 007~1 742 nm、2 082~2 381 nm,且特征波段仅占可见光-近红外光谱波段的 0。30%。(3)连续小波变换结合连续投影算法构建的SVM模型,其训练集和验证集分别R2=0。76,RMSE=4。78 和R2=0。94,RMSE=3。30,RPD=2。50。[结论]CWT-SPA-SVM可有效估算研究区土壤有机碳含量。

    土壤有机碳含量连续小波变换连续投影算法支持向量机模型高光谱数据

    基于Meta法定量分析亏缺灌溉作物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

    刘富余张江辉白云岗赵经华...
    1487-149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综合分析亏缺灌溉对我国北方地区主要作物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方法]应用Meta分析法,定量分析亏缺灌溉后作物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变化,通过亚组分析不同区域、作物、降水量及灌溉方式下的变化。[结果]亏缺灌溉显著降低了我国北方地区作物产量,平均减产率6。66%,东北地区平均减产率最为显著,达9。43%;显著提高了作物水分利用效率,平均提升率 10。59%,西北地区水分利用效率提升最为显著,达到12。70%,而东北地区水分利用效率无显著提升;小麦、玉米和棉花均显著减产,棉花减产率最高为10。67%;水分利用效率均显著提升,棉花水分利用效率提升率最高,达到了15。63%;在不同降水量区间存在显著减产效应,200~400 mm区间内减产10。74%,而在此区间内水分利用效率并无显著提升;传统地面灌、滴灌和膜下滴灌下产量均显著降低,滴灌减产率最高为8。93%,水分利用效率均显著提升,滴灌下WUE提升率最高为15。95%。[结论]亏缺灌溉可显著提升作物水分利用效率,显著降低作物产量,但在不同种植区域、作物种类、气候条件和灌溉方式下作用效果各不相同。

    Meta分析亏缺灌溉产量水分利用效率

    塔里木盆地东南缘多枝柽柳主要传粉昆虫及其传粉生物学特征

    孙瑶钟问李一博
    1497-150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新疆塔里木盆地东南缘多枝柽柳的主要传粉昆虫及其传粉生物学特征,为该类植物的保护和利用提供参考。[方法]在研究区域的多枝柽柳开花后第1~3d,每天09:00~19:00 连续观察其上访花昆虫,研究访花昆虫类群,甄别并确定传粉昆虫种类,分析其传粉生物学特征;通过传粉昆虫单次访花后柱头花粉沉降数量及移出花粉数量的比值计量传粉昆虫的传粉效率。[结果]研究区域多枝柽柳的主要传粉昆虫包括粗腿毛带蜂Pseudapis femoralis、大分舌蜂Colletes gigas、艳叶舌蜂Hylaeus variegatus、艳小彩带蜂Ceylalictus variegatus、淡翅红腹蜂 Sphecodes grahami 和丝光绿蝇 Lucilia sericata,其中粗腿毛带蜂(0。62)和大分舌蜂(0。60)的传粉效率高于其它传粉昆虫(P<0。05);6 种传粉昆虫的访花活动在12:00~13:00 时达到高峰,该高峰与多枝柽柳的花粉活力高峰重叠,随时间推移,观察到的访花昆虫数量逐渐减少。[结论]塔里木盆地荒漠、半荒漠生态区多枝柽柳的主要传粉昆虫包括粗腿毛带蜂、大分舌蜂、艳叶舌蜂、艳小彩带蜂、淡翅红腹蜂和丝光绿蝇;粗腿毛带蜂与大分舌蜂为高效的传粉者;传粉昆虫的访花活动高峰与柽柳的花粉活力高峰重合,两者间存在互利共生关系。

    半荒漠生态区传粉昆虫传粉效率访花行为访花频率单花停留时间

    植物乳杆菌和糖蜜接种对串叶松香草青贮的影响

    鲜欧洋李肖陈永成王旭哲...
    1505-151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研究植物乳杆菌与糖蜜接种对串叶松香草青贮发酵特征及绵羊瘤胃降解率的影响,为串叶松香草的科学高效利用提供依据。[方法]设计3 个添加剂处理,分别为无添加剂接种处理(CK处理)、接种植物乳杆菌1×105 CFU/g FM(Lactiplantibacillus plantarum,LP处理)、接种植物乳杆菌1×105 CFU/g FM+2%糖蜜(Lactiplantibacillus plantarum and Molasses,LPM处理)。采用真空袋法调制串叶松香草青贮,室温储藏60 d,评价感官质量并分析发酵特性、营养品质及绵羊瘤胃降解率。[结果](1)LPM处理的乳酸、乙酸、粗蛋白、干物质含量显著高于CK和LP处理(P<0。05)。LPM处理的中性、酸性洗涤纤维、pH值、氨态氮总氮、酵母菌、霉菌、好氧细菌数量显著低于CK和LP处理(P<0。05)。LP和LPM处理的丙酸含量均显著低于CK处理(P<0。05)(2)瘤胃降解过程中(12~48 h),LPM处理的酸性、中性洗涤纤维降解率、干物质降解率均显著高于CK处理(P<0。05),而且酸性、中性洗涤纤维降解率、干物质降解率、有机物降解率在瘤胃中随着时间的增加显著上升(P<0。05)。[结论]联合接种1×105 CFU/g植物乳杆菌和2%糖蜜可促进串叶松香草青贮发酵,并显著提高干物质和纤维在羊瘤胃中的降解率。

    串叶松香草青贮发酵品质瘤胃降解率

    不同水氮处理对紫花苜蓿生长发育、品质及水肥利用效率的影响

    孙萌颜安李靖言卢前成...
    1512-152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研究不同水氮处理对紫花苜蓿生长发育、品质及水肥利用效率的影响,为科学制定适合新疆紫花苜蓿的水肥合理施用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大田试验,设置3 种灌溉梯度,记作W1(3 750 m3/hm2)、W2(4 500 m3/hm2)、W3(5150 m3/hm2),5 种施氮梯度,记作N0(0 kg/hm2)、N1(90 kg/hm2)、N2(150 kg/hm2)、N3(210 kg/hm2)、N4(270 kg/hm2),每个处理重复3 次,分析不同水氮处理对紫花苜蓿生长、品质及水肥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适宜的水氮处理能显著促进紫花苜蓿的生长发育与产量的提高,苜蓿的株高随施氮量的增加呈先增后减的趋势。水氮协同作用下以W2 N3 的产量最高。灌溉量、施氮量和水氮交互对紫花苜蓿粗蛋白、粗脂肪含量、中性洗涤纤维、酸性洗涤纤维、粗灰分具有显著影响。不同水氮处理对紫花苜蓿植株含氮量、氮吸收量、氮肥偏生产力、氮素利用率、氮肥农学效率及水分利用效率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W2 N3 处理下综合得分均最高。[结论]不同水氮处理均对紫花苜蓿的生长发育、品质及水氮利用效率有一定影响,水氮处理组合W2 N3(灌溉量4 500 m3/hm2、施氮量150 kg/hm2)效果最佳。

    紫花苜蓿水氮互作营养品质水肥利用效率

    新疆野生巴尔喀什蘑菇子实体多糖的提取与脱色工艺

    努尔孜亚·亚力买买提罗影贾培松郝敬喆...
    1527-153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研究新疆野生巴尔喀什蘑菇子实体粗多糖提取及多糖脱色工艺,为新疆野生巴尔喀什蘑菇多糖的纯化及深度开发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方法]釆用热水提醇沉法提取巴尔喀什蘑菇子实体粗多糖,研究提取温度、时间、次数对巴尔喀什蘑菇多糖得率的影响;选择脱色时间、脱色温度、活性炭和H2O2 含量为影响因子,以多糖脱色率为研究指标,采用正交试验优化巴尔喀什蘑菇多糖脱色工艺,确定最佳脱色工艺条件。[结果]热水提醇沉法提取巴尔喀什菇子实体粗多糖的最佳工艺条件:提取时间6h、提取温度60℃、提取次数2 次,在此条件下巴尔喀什菇子实体粗多糖得率为15。6%。活性炭最佳脱色工艺为活性炭用量 25%、脱色温度 60℃、脱色时间 45 min、pH值 3,在此条件下脱色率 为 80。4%;双氧水最佳脱色工艺为H2O2 含量10%、脱色温度60℃、脱色时间3 h、pH值9,在此条件下脱色率为 86。23%。[结论]利用热水提醇沉法提取巴尔喀什蘑菇粗多糖工艺具有实际应用价值。H2O2脱色法和活性炭脱色法对巴尔喀什蘑菇多糖的脱色效果受不同工艺条件的影响差异较大,H2O2脱色率比活性炭脱色率高,是巴尔喀什蘑菇多糖脱色的可行方法。

    巴尔喀什蘑菇多糖提取活性炭脱色双氧水(H2O2)脱色

    犊牛腹泻症的病原学检测及鉴定

    苗书魁王俊伟陆桂丽汪萍...
    1535-154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研究新疆某规模化牛场犊牛腹泻症的主要病原。[方法]采用RT-PCR方法,检测14 份腹泻犊牛粪便中的病毒,对4 头死亡犊牛肝组织进行细菌分离培养及鉴定、小鼠致病性和药物敏感性试验。将分离的致病菌扩增16S rDNA基因片段并测序,并将其结果在NCBI中用BLAST搜索同源序列,分析遗传进化特性。[结果]该牛场犊牛腹泻的病原为牛冠状病毒(Bovine coronavirus,BCoV)、牛轮状病毒(Bovine rotavirus,BRV)、大肠埃希氏杆菌(Escherichia coli,E。coli)和肺炎克雷伯氏菌(Klebsiella pneumoniae,K。pneumoniae)。14 份粪便中,BCoV检出率为 64。29%,BRV检出率为 50。00%;4 份肝组织中,E。coli检出率为 100。00%,K。pneumoniae检出率为50。00%。分离的2 种致病菌E。coli和K。pneumoniae对阿米卡星敏感,对其它16 种抗生素均耐药。[结论]该牛场引起犊牛腹泻的主要病原为BCoV、BRV、E。coli和K。pneumoniae,存在病毒与细菌的混合感染。选择阿米卡星药物防治E。coli和K。pneumoniae。

    犊牛腹泻病原学检测鉴定

    不同绵羊品种的产羔数候选基因遗传效应分析

    樊殊孙国智曹行史香云...
    1544-155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研究不同绵羊品种产羔数候选基因的遗传效应。[方法]以4 个绵羊品种(多浪羊 468 只、德国美利奴羊152 只、萨福克羊157 只、湖羊600 只)为样本,利用扩增受阻突变体系PCR技术(ARMS-PCR)、限制性内切酶片段长度多态性技术(RFLP)等方法,检测4 个繁殖力候选基因COIL、FSHR、GUCY1A1、BMPRIB遗传多态性,并分析其多态性与产羔数相关性。[结果]COIL基因g。7 321 466G>C位点在多浪、德国美利奴、萨福克、湖羊上突变纯合GG基因型频率在0。3 左右,在多浪羊中CC基因型极显著高于CG、GG,CG基因型极显著高于GG;德国美利奴羊中GG基因型显著高于CG、CC,CG基因型显著高于GG;在萨福克、湖羊中GG、CG基因型极显著高于CC。BMPRIB基因在湖羊中BB、B+基因型产羔数极显著高于++,但其他品种效果不理想。FSHR基因g。75 320 741C>T位点、CUCY基因 g。43266624G>A位点对绵羊产羔数影响较低。[结论]COIL基因g。7321466G>C位点有望替代BMPRIB基因成为新的产羔数性状选育的分子标记。

    绵羊COILFSHRGUCY1A1BMPRIB产羔数

    新疆南疆四地州"三生空间"功能耦合协调度分析

    曹健阿依加玛力·阿帕尔宋玉兰
    1553-156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研究新疆南疆四地州"三生空间"功能耦合协调度。[方法]采集《新疆统计年鉴》及《中国县域统计年鉴》(2001~2021 面板数据)为主要数据来源,构建新疆南疆四地州"三生空间"功能评价指标体系,采用耦合协调度模型对研究区"三生空间"功能耦合协调度进行测度,利用Tobit模型探测影响因素。[结果]新疆阿克苏地区的"三生空间"功能耦合协调度最好,其耦合协调平均值为0。532,耦合协调度为勉强协调,而其余三地州按耦合协调度平均值从高到低依次为喀什地区、和田地区、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结论]新疆南疆四地州整体"三生空间"耦合协调度处于较低水平,耦合协调等级为濒临失调,其中地均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和人均社会消费品总额在1%显著的水平上正向影响,对新疆南疆四地州"三生空间"功能耦合协调度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三生空间"耦合协调度Tobit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