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新技术新工艺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新技术新工艺
新技术新工艺

吴玉广

月刊

1003-5311

NTNP@263.net

010-68962167/3218-808/805/831

100089

北京车海淀区车道沟10号院科技1号楼804室

新技术新工艺/Journal New Technology & New Process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主要报道微电子技术、机械加工技术、故障诊断与维修技术、热加工技术(铸、锻、焊)金属和非金属材料及化工、表面处理等领域的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新材料和新设备,可为企业设备造型提供参考,为工程技术人员提供技术信息。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MASTA的大速比减速器齿轮综合修形优化设计

    邹俊张向军覃江南李秋明...
    44-5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优化某大速比减速器斜齿圆柱齿轮传动系统的振动噪声水平,通过MASTA对其一、二级齿轮传动进行啮合及振动噪声仿真分析,发现存在偏载、应力集中、振动噪声较大等问题,存在较大的传递误差.以减小传递误差与齿面接触应力为 目标,进行齿面修形优化设计,建立齿面修形优化模型并求解,采用MASTA对修形后模型进行分析,并对其样机进行噪声试验,验证齿面修形的有效性.结果显示:MASTA分析结果符合理论分析,仿真方法准确,修形后齿轮的接触应力和传递误差均明显减小,接触斑点分布均匀,振动噪声明显降低,且一级齿轮传动比二级齿轮传动效果更明显.可见此优化设计方案对减速器减振降噪具有较好的效果,为此类减速器齿轮设计提供理论参考.

    减速器齿面修形接触应力接触斑点传递误差振动噪声

    精密转动和传动机构长寿命技术北京市重点实验室2024年度开放基金课题申请指南

    精密转动和传动机构长寿命技术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50,59,65页

    基于模型的复杂装备数字孪生体建模方法

    王宏伟刘文军邓伟倩杨建新...
    51-59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复杂装备研发过程中跨学科交叉情况复杂、装备模型多样、数据难以集成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模型的复杂装备数字孪生体建模方法.首先,在对装备数字孪生分析的基础上,结合系统工程的思维提出基于模型的复杂装备数字孪生体建模框架;其次,按照"设计-实现-验证"的数字孪生体正向设计V模型,围绕需求、功能、逻辑、物理架构等维度对数字孪生体进行建模分析,得到经前期验证的数字孪生体设计方案,在设计方案中提取异构模型所需的设计数据,在专业建模工具中进行数字孪生的建模设计;最后,以火炮研发为例验证本方案的可行性.

    数字化研发数字孪生MBSERFLP火炮

    某型飞行器机翼安装互换的低成本制造技术

    杨金伟李欣刘张君李博...
    60-65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某型批产飞行器机翼与机身连接销安装困难、销孔共铰后孔距超差、机翼损坏后无法安装互换等问题进行分析.运用飞行器制造中经常采用的工装设计和容差分配技术,设计了两套铰孔与检验一体工装,具备单独铰孔功能.设计了机身与机翼插接检验检具和孔距检验的功能,避免了共铰带来的孔距超差问题.通过规划铰孔操作流程,设计专用刀具,改进了以往需要多套工装检具保证孔距协调的思路.实现了某型飞行器机翼的安装互换,经过批量试生产验证,这种设计方法有效地解决了某型飞行器机翼与机身安装互换的问题,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同时,也为其他类似结构的生产方式提供了参考.

    飞行器机翼互换安装工装设计容差分配低成本检验方法

    提升2Cr15Mn15Ni2N不锈钢抗磁性工艺研究

    赵广进李新云姚鹏任卫斌...
    66-69页
    查看更多>>摘要:2Cr15Mn15Ni2N奥氏体抗磁不锈钢是一种性能优良的抗磁不锈钢,为了满足高抗磁性零件需求,通过采用抗磁性检测、金相组织分析和晶粒度检测,就固溶保温温度和保温时间对2Cr15Mn15Ni2N奥氏体抗磁不锈钢的抗磁性的影响进行了工艺研究.结果发现,1 120 ℃固溶,延长保温时间,当2Cr15Mn15Ni2N抗磁不锈钢晶粒度长大到6级、晶粒度均匀一致时,抗磁性达到了≤Ⅱ级,满足了产品技术要求,解决了产品固溶抗磁性不足的技术问题,提出了生产过程工艺控制参数,可为后续同类问题的处理提供借鉴.

    抗磁不锈钢固溶温度保温时间晶粒度抗磁等级

    某型号前起落架斜撑杆漏气的分析与改进

    毛俊超王奉龙李薇
    70-74页
    查看更多>>摘要:斜撑杆是某型前起落架上的重要组件之一,在气密试验时发现有漏气现象.为分析故障原因,从故障定位、机理分析、零组件尺寸检查和故障复现可知:充气活门与斜撑杆基体密封处密封圈表面缺陷造成了斜撑杆锥面密封部位局部密封失效,从而导致斜撑杆局部漏气.通过改进该处密封圈分模面,即由45°更改为180°,同时控制斜撑杆基体密封部位表面粗糙度的方法,有效解决了斜撑杆气密试验时漏气问题.斜撑杆锥面密封处漏气故障的分析与改进方法,对类似零组件密封部位漏气故障分析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密封圈漏气故障分析工艺改进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电磁空间重点实验室2024年基金项目指南

    中国电科第二十九研究所
    74页

    基于YOLOv5的控制舱装配正确性检测研究与应用

    齐蕾李帅孙超岳禧嵘...
    75-80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某型控制舱装配过程主要采用人工检验方式,检测结果受人为因素影响,不能完全保证产品的装配质量,存在检测自动化水平不高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改进YOLOv5的控制舱装配正确性在线检测系统.该系统由硬件和软件两部分组成.硬件包括服务器、工控机、CCD摄像头、蜂鸣器等,软件由检测模块、Lab VIEW控制程序和MES系统等组成.针对图像存在噪点问题,在原YOLOv5检测算法的基础上加入CBAM注意力机制模块,使得网络能够更准确地定位和识别感兴趣的区域,从而提高检测模型的检测精度.试验结果表明,改进的YOLOv5检测算法显著提高了控制舱装配正确性在线检测的精度,对比原始算法,改进后的YOLOv5算法在检测精度上达到99.1%,优于其他算法,比SSD、YOLOv3、YOLOv4、YOLOv5分别高出2.4、0.9、0.5、0.3个百分点;平均精度mAP较原始算法提升0.4个百分点,达到99.4%.提出的改进YOLOv5控制舱装配正确性在线检测算法能够及时检测控制舱装配过程中的零部件装配正确性,为深度学习技术在控制舱装配正确性在线检测中的广泛应用提供了技术支撑.

    YOLOv5控制舱正确性检测CBAM

    关于发布空间智能控制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2024年度开放基金指南(第一批)的通知

    空间智能控制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
    80页

    "前沿技术发展与应用"专题征稿启事

    封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