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哈木拉提·吾甫尔

月刊

1009-5551

xjykdxxb@163.com

0991-4366313

830011

新疆乌鲁木齐市新医路393号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Xinjiang Medical University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由新疆医科大学主办的综合性医学学术性刊物,突出地方特点和我校的研究特点,做到报道具有新颖性和实用性的研究成果,快速准确地传递医学信息,努力成为新疆医学工作者的良师益友。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大脑中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患者HRMR-VWI特征与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早期神经功能恶化的关系

    玛依拉·夏侃古丽巴哈·耐买提宋娟韩秉艳...
    1139-114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大脑中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患者磁共振高分辨磁共振血管壁成像(High reso-lution magnetic resonance vascular wall imaging,HRMR-VWI)特征与血清高敏 C 反应蛋白(High 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hs-CRP)水平及早期神经功能恶化(Early neurological deterioration,END)的关系.方法 以新疆医科大学第七附属医院医学影像科2019年3月-2021年3月收治的92例大脑中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PHILIPS公司Achieva3.0T磁共振对所有患者进行检查,记录管腔狭窄率、最狭窄处管腔面积、斑块内钙化、斑块负荷、斑块内出血、脂质坏死核心和斑块强化程度;收集研究对象的一般临床资料,基线hs-CRP水平采用免疫散射比浊法定量测定,数值为0-3 mg/L时表示水平正常,数值>3 mg/L表示水平增高;依据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确定END,当出现评分内容中4项中的1项情况时,即定义为END,否则定义为非END.分析比较hs-CRP增高和正常患者的一般临床特征和HRMR-VWI特征.END和非END患者的一般临床特征和HRMR-VWI特征.结果 与hs-CRP正常患者比较,hs-CRP增高患者出现糖尿病、高血脂、斑块负荷、斑块内出血、脂质坏死核心和斑块明显强化的比例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非END患者相比,END患者出现糖尿病、斑块负荷、斑块内出血、脂质坏死核心和斑块明显强化的比例升高,最狭窄处管腔面积显著减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二元Logistic分析结果显示,斑块内出血、有脂质坏死核心和斑块明显强化是hs-CRP增高的独立危险因素(P均<0.05);糖尿病、斑块内出血、有脂质坏死核心和斑块明显强化是出现END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HRMR-VWI特征与大脑中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患者血清hs-CRP、END有关,有助于预测患者病情及预后,可为疾病的二级预防提供参考依据.

    MR高分辨血管壁成像高敏C反应蛋白早期神经功能恶化大脑中动脉脑卒中

    超声造影对不同大小TI-RADS 4类甲状腺结节的定性诊断价值

    周静徐秀梅翟虹
    1146-115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超声造影(CEUS)在鉴别诊断不同大小甲状腺影像报告与数据系统(TI-RADS)4类结节良恶性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61例患者经常规超声(US)诊断为TI-RADS4类甲状腺单发结节261个病灶,按结节的最大径分为小结节组(≤10 mm,142例)和大结节组(>10 mm,119例),所有结节均行CEUS检查,并以术后病理结果为金标准进行对比.采用x2检验比较两组甲状腺结节良、恶性CEUS特征差异,根据CEUS特征对病灶赋值评分,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并计算曲线下面积(AUC),评价超声造影对不同大小的TI-RADS 4类甲状腺结节良恶性的诊断价值.结果 小结节组中超声造影特征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大结节组中,除增强后结节大小外,其余超声造影特征差异均有统计意义(P<0.05).CEUS评估甲状腺小结节良恶性的AUC、敏感性、特异性及准确率分别为0.856、86.5%、71.1%、82.4%,CEUS评估甲状腺大结节良恶性的AUC、敏感性、特异性及准确率分别为0.896、94.0%、82.9%、90.8%.结论 超声造影对于鉴别诊断TI-RADS 4类甲状腺大结节的良恶性效能高于小结节.

    超声造影影像报告与数据系统分类甲状腺结节诊断

    RA合并心血管疾病患者调节性T细胞变化与血清Hcy水平的关系研究

    张立元董昭良刘月坤崔晓亮...
    1151-115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类风湿性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合并心血管疾病患者调节性T细胞变化与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关系.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21年7月河北省第七人民医院骨伤一科收治的RA患者92例作为研究组,另选取同时期来本院进行健康体检的健康志愿者60例为对照组.研究组患者根据是否合并心血管疾病分为RA组和合并组,测定三组调节性T细胞和Hcy的水平.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RA合并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Pearson相关性分析调节性T细胞与Hcy的相关性.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RA组和合并组调节性T细胞水平均降低,Hcy水平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RA组比较,合并组调节性T细胞水平降低,Hcy水平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RA组比较,合并组病程更长,DAS28评分、LDL-C、ESR水平升高,EF水平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DAS28评分、ESR、Hcy水平的异常升高及调节性T细胞降低是影响RA合并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调节性T细胞与血清Hcy水平呈负相关(r=-0.552,P<0.05).结论 调节性T细胞表达量在RA合并心血管疾病患者体内下降,而血清Hcy水平则异常升高,二者均是影响RA合并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且二者水平呈负相关.

    类风湿性关节炎心血管疾病调节性T细胞同型半胱氨酸

    血清SLC6A14、ABCG2和VNN1与溃疡性结肠炎严重程度及预后的相关性

    潘颖纪海静程丽曹鸿飞...
    1156-116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血清溶质载体家族6成员14(SLC6A14)、三磷酸腺苷结合转运蛋白g超家族成员2抗体(ABCG2)和泛酰巯基乙胺酶(VNN1)在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中的表达水平及其与疾病严重程度和预后的关系.方 法 借助Gene Expression Omnibus(GEO)数据库获取UC中的差异表达基因.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赤峰学院附属医院收治的113例UC患者作为研究对象(UC组),选取同期的78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健康对照组.采用ELISA法检测SLC6A14、ABCG2和VNN1在UC组和健康对照组血清中的表达水平,并分析其与UC患者疾病严重程度和预后的关系.结果 与健康对照组比较,SLC6A14和VNN1在UC患者血清中的表达水平升高,ABCG2表达水平降低(P<0.05).SLC6A14和VNN1在活动期患者血清中的表达水平高于缓解期,ABCG2则相反(P<0.05).重度UC患者血清SLC6A14和VNN1的表达水平高于中度和轻度UC患者,中度UC患者高于轻度,ABCG2则完全相反(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基底浆细胞增多、血清SLC6A14和ABCG2的表达水平与UC患者预后密切相关.结论 血清SLC6A 14、ABCG2和VNN1的表达水平与UC的严重程度和预后显著相关,其中血清SLC6A14和ABCG2的表达水平可有效评估UC患者的预后情况.

    SLC6A14ABCG2VNN1溃疡性结肠炎严重程度预后

    血清和尿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蛋白对急性心力衰竭短期预后的预测价值

    王秋艳候剑飞许巧凤首金梁...
    1161-116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血清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蛋白(sNGAL)及尿NGAL(uNGAL)与急性心力衰竭(AHF)患者短期预后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8年9月至2020年12月期间心脏加强监护病房(CICU)的AHF患者202例,根据出院后60 d内有无发生终点事件将AHF患者分为短期预后良好组(n=164)及预后不良组(n=38),比较两组患者入院时及峰值sNGAL、uNGAL以及血清肌酐(sCr)的水平,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法分析sNGAL、uNGAL、sCr水平与患者短期预后结局关系,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sNGAL、uNGAL、sCr水平对AHF患者短期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 预后良好组的sCr、入院时及峰值sNGAL、uNGAL水平均显著低于预后不良组(P<0.05).经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峰值uNGAL是AHF患者发生复合终点事件、再次住院治疗及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经ROC曲线分析,峰值uNGAL预测复合终点发生AUC为0.919(95%CI:0.881~0.958),特异度和灵敏度分别为89.5%和80.5%;预测死亡AUC为0.915(95%CI:0.874-0.956),特异度和灵敏度分别为93.8%和86.0%,其AUC大于其他指标.结论 短期预后不良AHF患者入院时及峰值sNGAL、uNGAL及sCr均较预后良好者升高,并且检测峰值uNGAL对于预测复合及死亡终点事件具有良好的临床价值,且预测效能优于sNGAL和sCr.

    血清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蛋白尿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蛋白血清肌酐急性心力衰竭短期预后

    FPG、TG、HDL-C与双相情感障碍患者预后的相关性分析

    胡孝芬杨善杰欧阳泽祥韩友松...
    1168-117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空腹血糖(FPG)、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C)与双相情感障碍(BPD)患者预后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7年8月-2019年8月安徽省安庆市第六人民医院接诊的BPD患者110例,治疗24周后随访12个月,根据预后情况将其分为良好组、不良组.比较良好组、不良组FPG、TG、HDL-C及其他预后可能影响因素的差异;Cox回归分析法分析BPD预后的影响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曲线(ROC),分析FPG、TG、HDL-C单独及联合预测BPD预后不良的效能;以ROC最佳截断点分组,采用Kaplan-Meier法分析不同FPG、TG、HDL-C水平患者预后情况.结果 随访12个月共12例患者失访,98例获得随访.98例患者中66例预后良好,设置为良好组,其余32例设置为不良组.不良组家庭负担调查表(FEIS)评分、HDL-C低于良好组,服药依从性差占比、腰围(WC)、体质量指数(BMI)、收缩压(SBP)、FPG、TG高于良好组(P<0.05);Cox回归分析显示,FPG、TG高,服药依从性差,FEIS评分、HDL-C低是影响BPD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ROC结果显示,FPG、TG、HDL-C预测BPD预后不良的最佳截断点分别为6.01 mmol/L、1.72 mmol/L、1.26 mmol/L,三者单独及联合预测BPD预后不良的AUC分别为0.636、0.752、0.827、0.848.Kaplan-Meier 法分析结果显示,FPG>6.01 mmol/L 与 FPG<6.01 mmol/L,TG>1.72 mmol/L 与 TG<1.72 mmol/L,HDL-C<1.26 mmol/L与HDL-C>1.26 mmol/L患者的预后曲线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BPD预后不良患者FPG、TG异常升高,HDL-C异常降低,FPG、TG、HDL-C与预后关系密切,且三者单独及联合检测可作为预测BPD预后的重要参考指标.

    双相情感障碍空腹血糖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

    剖宫产瘢痕妊娠超声引导清宫效果影响因素及与瘢痕厚度的关联性研究

    赵霞魏杏茹索青霞
    1174-117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剖宫产瘢痕妊娠(Cesarean scar pregnancy,CSP)超声引导清宫效果影响因素及与瘢痕厚度的关联性.方法 选取2020年1月-2022年3月保定市妇幼保健院CSP患者73例,所有患者均接受超声引导清宫术治疗.分析CSP患者治疗成功率、不同治疗效果患者一般情况[年龄、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孕周、孕囊体积、血β-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Chorionic gonadotro-pin,β-HCG)水平、CSP类型、瘢痕厚度]、CSP治疗成功率影响因素以及不同瘢痕厚度患者手术治疗情况.结果 (1)73例患者,11例患者治疗失败、62例患者治疗成功,治疗成功率为84.93%(62/73);(2)治疗成功者年龄、BMI与治疗失败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成功者孕周<12 周率(82.26%)、孕囊体积<18 cm3 率(96.77%)、血 β-HCG 水平<50 000 IU/mL 率(93.55%)、CSP类型内生型占比(95.16%)、瘢痕厚度≥3 mm率(82.26%)与治疗失败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多元线性回归分析证实,孕周≥12周、孕囊体积≥18 cm3、血β-HCG水平≥50 000 IU/mL、外生型CSP、瘢痕厚度<3 mm是影响CSP患者超声引导清宫治疗成功率的影响因素(P<0.05);(4)瘢痕厚度≥3 mm患者术中失血量少于瘢痕厚度<3 mm患者,血HCG恢复正常用时短于瘢痕厚度<3 mm患者,手术成功率(98.11%)高于瘢痕厚度<3 mm患者(2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孕周、孕囊体积、血β-HCG水平、CSP类型、瘢痕厚度是影响CSP患者超声引导清宫治疗效果的重要因素,瘢痕厚度等可预测疾病治疗情况,且瘢痕厚度≥3 mm时手术成功率较高.

    剖宫产瘢痕妊娠瘢痕厚度超声引导清宫

    基于网络药理学及分子对接技术探究天山花楸抗哮喘的作用机制

    吴娜屯妮萨古丽·艾买提江李改茹
    1179-118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通过网络药理学方法和分子对接技术研究天山花楸抗哮喘作用机制.方法 依托课题组前期实验结果建立天山花楸化合物库,利用SWISS ADME筛选潜在活性成分;通过TCMSP和BATMAN-TCM数据库收集药物靶点,GeneCards、Herb和DisGeNET数据库获取哮喘相关的靶点;运用STRING数据库构建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图,使用R语言进行GO和KEGG富集分析;使用AutoDock进行分子对接.结果 筛选出天山花楸作用于哮喘的靶点240个,其中核心靶点19个;GO富集分析主要涉及氧化应激的细胞反应、上皮细胞增殖、膜筏、激活转录因子结合等.KEGG富集通路分析显示天山花楸干预哮喘主要涉及IL-17、肿瘤坏死因子、Toll样受体、Th17细胞分化、HIF-1等信号通路.分子对接结果显示活性成分和关键靶点有良好的结合能力.结论 天山花楸可通过多靶点、多途径发挥抗哮喘作用.

    天山花楸哮喘网络药理学分子对接

    昆仙胶囊联合改善病情抗风湿药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疗效及安全性的Meta分析研究

    王舒桐徐楠滕亮
    1185-119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对昆仙胶囊联合改善病情抗风湿药(Disease-modifying arthritis drugs,DMARDs)治疗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的疗效和安全性进行Meta分析.方法 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万方、维普(VIP)、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和Co-chrane 等数据库,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1年8月,采用RevMan5.4软件对收集到的昆仙胶囊联合DMARDs治疗RA的 随机对照 试验(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s,RCTs)中疗 效及安全性数据进行Meta分析.本研究已在PROSPERO上注册并审核通过(注册号:CRD42021262842).结果 共纳入8个RCTs,共704例患者.治疗组采用昆仙胶囊联合DMARDs(甲氨蝶吟、硫酸羟氯喹或来氟米特)治疗,对照组单用DMARDs治疗.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在总有效率[RR=1.20,95%CI(1.12,1.28),P<0.05]、压痛关节数[SMD=-0.81,95%CI(-1.06,-0.57),P<0.05]、肿胀关节数[SMD=-0.67,95%CI(-0.91,-0.42),P<0.05]、晨僵时间[SMD=-0.56,95%CI(-0.77,-0.35),P<0.05]、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SMD=-1.53,95%CI(-2.57,-0.48),P<0.05]、血沉(ESR)[SMD=-0.55,95%CI(-0.71,-0.38),P<0.05]、C 反应蛋白(CRP)[SMD=-0.80,95%CI(-1.27,—0.32),P<0.05]、类风湿因子(RF)[SMD=-0.44,95%CI(-0.60,-0.27),P<0.05]和抗环瓜氨酸多肽抗体(An-CCPA)[SMD=-0.73,95%CI(-1.37,-0.10),P<0.05]方面优于对照组.治疗组在肝功能异常、消化道不适、血常规异常、感染、月经紊乱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方面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昆仙胶囊联合DMARDs治疗RA疗效优于DMARDs单药治疗,安全性无显著性差异.

    昆仙胶囊改善病情抗风湿药类风湿关节炎Meta分析

    基于VOSviewer软件的中医药诊治咳嗽变异性哮喘的文献计量学分析

    陈琳雯方晗语徐菁蔚樊建设...
    1193-120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中医药诊治咳嗽变异性哮喘(Cough variant asthma,CVA)的文献,为中医药诊治CVA的研究热点与前沿提供数据参考.方法 纳入CNKI收录的文献1 993篇,采用文献计量学方法,使用Excel及VOSviewer软件对文献发表量、文献来源、作者及关键词进行分析.结果 文献年度发文量呈逐年增长及稳定趋势;期刊论文分布于272种期刊杂志,其中《中医临床研究》发文量最多.发文量≥22篇的北大或科技核心期刊有11种.学位论文来自于北京中医药大学、广州中医药大学等中医药院校;发文量最高的是晁恩祥国医大师,目 前该领域的核心作者群尚未形成;当前中医药诊治CVA的研究热点有咳嗽变异性哮喘、中医药疗法、小儿、中西医结合疗法、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咳嗽、哮喘、中西医结合、中医药、孟鲁司特钠、穴位贴敷等,大致归为5个方面:研究对象、诊疗方案、治疗药物、研究方法、临床指标;研究前沿有中医护理、用药规律、数据挖掘、Meta分析、穴位贴敷、孟鲁司特钠、免疫功能、艾灸、针刺、临床效果等.结论 我国中医药诊治CVA的研究热点广泛,主要以中医药、中西医结合疗法及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为基础,方药研究日益成熟,研究前沿中的外治法,如针刺、穴位贴敷、艾灸等,因其安全有效而备受关注.

    中医药咳嗽变异性哮喘可视化分析文献计量学VOSview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