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哈木拉提·吾甫尔

月刊

1009-5551

xjykdxxb@163.com

0991-4366313

830011

新疆乌鲁木齐市新医路393号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Xinjiang Medical University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由新疆医科大学主办的综合性医学学术性刊物,突出地方特点和我校的研究特点,做到报道具有新颖性和实用性的研究成果,快速准确地传递医学信息,努力成为新疆医学工作者的良师益友。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AMD3100联合利妥昔单抗对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细胞株SU-DHL-2的影响及机制研究

    马志萍曹燕珍李新霞
    359-36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AMD3100、利妥昔单抗(Rituximab)对人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细胞株SU-DHL-2增殖、凋亡与侵袭能力的影响及其分子机制.方法 对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SU-DHL-2细胞株进行体外培养,将对数生长期细胞分为对照组(未经任何处理)、AMD3100组(加入1μmol/L AMD3100)、Rituximab组(加入10μg/mL Rituximab)、联合用药组(加入1μmol/L AMD3100,孵育1 h后加入10μg/mL Rituximab).采用细胞计数(Cell counting kit-8,CCK-8)增殖实验检测细胞增殖、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Transwell小室检测细胞迁移和侵袭、Western blot法检测SU-DHL-2细胞株中趋化因子受体4(CXCR4)、蛋白激酶B(AKT)、磷酸化蛋白激酶B(pAKT)、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蛋白质表达情况及外源性AMD3100、Rituximab及联合用药后蛋白质表达水平的变化.结果 细胞增殖实验结果显示,AMD3100组、Rituximab组均可显著抑制SU-DHL-2细胞株的增殖,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用药组具有协同作用,使用后细胞存活率(59.431%)显著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细胞凋亡实验结果显示,AMD1300组、Rituximab组与对照组比较,联合用药组与AMD3100组、Rituximab组与对照组比较,细胞凋亡率显著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Transwell小室实验结果显示,对照组穿膜相对细胞数(100.000±0.526、100.000±0.432)高于AMD3100组(85.253±0.530、86.943±0.592)、Rituximab组(79.743±0.531、81.073±0.433)、联合用药组(61.860±0.526、63.477±0.592),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Western blot结果显示,AMD3100组、Rituximab组CXCR4、AKT、p-AKT、MMP-9、MMP-2表达水平降低,联合用药后作用增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AMD3100与Rituximab可能通过调节MMP-9、MMP-2及AKT信号通路,对SU-DHL-2细胞株的增殖、促进、迁移和侵袭起调节作用,并具有协同效应.

    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SU-DHL-2细胞株RituximabAMD3100

    人宫颈癌干细胞分离、鉴定及其特性

    吴琳琳张茹李英熊川...
    365-37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人宫颈癌干细胞(CCSCs)的分离、培养、鉴定方法以及CD44、CD24对其生物学特性的作用.方法 选择2017年1月—2018年2月武警四川省总队医院妇科收治的32例宫颈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收集其宫颈癌组织作为实验组,另选32例子宫全切术患者,留取其正常宫颈黏膜组织作为空白组.蛋白酶消化联合体外细胞培养,在流式细胞术下分选细胞,分为CD44+CD24+组、CD44-CD24-组与对照组.通过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法和平板集落形成实验检测细胞增殖能力.取4~6周龄,雄性Balb/c裸小鼠24只,将CD44+CD24+、CD44-CD24-细胞在裸小鼠腋下进行体内移植瘤实验观察细胞成瘤率.通过端粒重复序列扩增法(TRAP)联合电泳法测定端粒酶活性.结果 实验组中的CD44+、CD24+阳性细胞百分比均高于空白组(P<0.05).CD44+CD24+组细胞的体外增殖活性高于对照组和CD44-CD24-组细胞(P<0.05).CD44+CD24+组细胞端粒酶相对表达强度和细胞集落形成率高于对照组,CD44-CD24-组细胞端粒酶相对表达强度和细胞集落形成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D44+CD24+组体内成瘤时间早于对照组,且成瘤率更高(P<0.05).结论 CD44、CD24是分选人CCSCs可行的表面标记分子,获取的CD44+CD24+细胞可显现出肿瘤干细胞生物学特性.

    宫颈癌干细胞流式细胞术CD44CD24

    基质金属蛋白酶3基因多态性与慢性牙周炎易感性的Meta分析研究

    王婷婷单超马婷赵今...
    371-37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基质金属蛋白酶3(MMP-311715A6A)基因多态性与慢性牙周炎(Chronic periodontitis,CP)易感性的相关性.方法 检索电子数据库自建库到2021年7月的相关文献,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MMP-311715A6A基因多态性与慢性牙周炎易感性相关性的研究,共纳入5项病例对照研究,包含878个病例和1233个对照,应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Meta分析结果显示,MMP-311715A6A位点多态性与慢性牙周炎易感性无显著相关,根据基因分析方法进行亚组分析发现,使用PCR-RFLP基因分型方法测定时,MMP-31171位点的5A突变基因可增加CP的易感性.Sanger测序基因分型表明,携带5A突变基因可降低CP的易感性.根据吸烟习惯进行亚组分析,结果提示携带5A突变基因可增加吸烟人群罹患CP的易感性,降低非吸烟人群罹患CP的易感性.结论 MMP-311715A6A基因多态性可能与慢性牙周炎易感性相关.

    慢性牙周炎基因多态性基质金属蛋白酶3Meta分析

    血清25-羟基维生素D及骨钙素水平与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迟发性性腺功能减退症的关系

    马海林权莉马瑞蒋升...
    377-38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血清25-羟基维生素D[25-hydroxyvitaminD,25(OH)D]及骨钙素(Osteocalcin,OC)水平与老年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合并迟发性性腺功能减退症(Late-onset hypogonadism,LOH)的关系.方法 以2018年5月—2021年5月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内分泌科收治的120例老年T2DM合并LOH患者为观察组,90例单纯T2DM患者为对照组,选取同时期的60例健康体检者为健康组,研究对象均为男性.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试剂盒)检测3组血清25(OH)D、OC水平,比较3组血清25(OH)D、OC水平差异.收集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相关临床资料进行单因素分析,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T2DM合并LOH的相关影响因素,并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血清25(OH)D、OC水平对T2DM合并LOH的诊断价值.结果 3组血清25(OH)D、OC水平总体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健康组比较,观察组和对照组25(OH)D、OC水平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糖尿病病程延长,血清25(OH)D、OC、促卵泡生成素(Follicle-stimulating hormone,FSH)、黄体生成素(Luteinizing hormone,LH)、睾酮(Testosterone,T)水平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清25(OH)D、OC、FSH、LH、T水平均是影响T2DM合并LOH患者的相关因素(P<0.05).血清25(OH)D、OC诊断T2DM合并LOH的最佳截断点分别为38.62 nmol/L、3.95 ng/mL,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65、0.886,敏感度分别为84.17%、85.00%,特异度分别为72.22%、70.00%,二者联合检验的AUC为0.912,敏感度与特异度分别为81.67%、78.89%.结论 T2DM合并LOH患者血清25(OH)D、OC水平呈现异常表达,二者均是影响T2DM合并LOH的相关因素,对T2DM合并LOH具有良好诊断价值.

    2型糖尿病迟发性性腺功能减退症25-羟基维生素D骨钙素

    营养配方饮食结合心脏康复治疗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的影响

    高英郭璇史超刘志强...
    383-38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营养配方饮食干预结合心脏康复治疗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心肺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血管病中心综合心脏内科2020年1月—2021年1月收治的120例老年CHF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60例.对照组采用心脏康复治疗配合常规饮食指导,研究组采用心脏康复治疗配合营养配方饮食干预.干预3个月后,测量干预前后的上臂肌围(AMC)、上臂肱三头肌皮褶厚度(TSF)、体质量(BW);抽取外周静脉血检测血清白蛋白(ALB)、前白蛋白(PAB)、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和B型钠尿肽前体(pro-BNP);使用德国Cortex运动心肺功能测试仪检测峰值耗氧量(peak VO2)、二氧化碳通气当量斜率(VE/VCO2,slope)、无氧阈氧耗量(VO2 AT),以迈瑞DC-N3S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计算左心射血分数(LVEF).结果 与干预前比较,干预3个月后,两组患者的AMC、TSF、BW均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研究组治疗后AMC、TSF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干预前比较,干预3个月后,两组患者的ALB、PAB、HDL均提高,LDL、TC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研究组治疗后ALB、PAB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干预前比较,干预3个月后,两组患者的peak VO2、VO2 AT均升高,VE/VCO2 slope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研究组治疗后peak VO2、VO2 AT均升高,VE/VCO2 slope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干预前比较,干预3个月后,两组患者的LVEF均升高,pro-BNP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研究组治疗后LVEF升高,pro-BNP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老年CHF患者中应用营养配方干预结合心脏康复治疗能改善患者的营养状态和心肺功能,具有推广价值.

    心力衰竭营养配方饮食心脏康复治疗心肺功能

    ABVS联合二维超声在乳腺癌诊断中的应用

    周虹延马晓丽冯丽丽李玲玲...
    389-39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全自动乳腺容积检查(ABVS)联合二维超声成像对乳腺恶性肿瘤的诊断价值.方法 自2019年5月—2021年9月共100例患者(110个病灶)因乳腺肿物在新疆医科大学第五附属医院接受二维超声和ABVS检查,所有患者均经病理学检查.分析二维超声、ABVS检查和ABVS联合二维超声乳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BI-RADS)分类对乳腺病灶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阳性似然比、阴性似然比,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结果 110个病灶病理检查结果:恶性53个,良性57个.不同方法诊断乳腺良恶性病灶的效能:二维超声灵敏度71.70%、特异度78.95%、阳性预测值76.00%、阴性预测值75.00%、阳性似然比3.406、阴性似然比0.358;ABVS灵敏度84.91%、特异度96.49%、阳性预测值95.74%、阴性预测值87.30%、阳性似然比24.199、阴性似然比0.156;ABVS联合二维超声BI-RADS分类检查的灵敏度94.34%、特异度92.98%、阳性预测值92.59%、阴性预测值94.64%、阳性似然比13.443、阴性似然比0.061.根据ROC曲线计算曲线下面积(AUC,二维超声为0.791,ABVS为0.866,ABVS联合二维超声检查为0.884).结论 ABVS对乳腺恶性肿瘤的诊断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ABVS联合二维超声进行BI-RASDS分类时,能够弥补二维声像图的不足之处,可提高对乳腺恶性肿瘤的检出率.

    乳腺癌二维超声全自动乳腺容积成像

    CXCL-16及Galectin-3与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及预后的关系

    崔玉环左丽杜丹蒋静...
    395-40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趋化因子CXCL-16(Chemokine CXCL-16)、半乳糖凝集素-3(Galectin-3)与急性脑梗死(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ACI)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3月—2021年3月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老年病科收治的106例ACI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入院时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将患者分为轻度组(NIHSS评分<8分,n=37)、中度组(8分≤NIHSS评分≤16分,n=42)和重度组(NIHSS评分>16分,n=27).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将随访90 d的患者分为预后良好组(mRS评分≤2分,n=76)和预后不良组(mRS评分>2分,n=30).收集并比较患者一般资料.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两组患者血清CXCL-16、Ga-lectin-3水平;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ACI患者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评价血清CXCL-16及Galectin-3水平对ACI患者预后不良的预测价值.结果 中度和重度组患者血清Galectin-3、CXCL-16水平较轻度组升高,重度组患者较中度组升高(P<0.05).与预后良好组比较,预后不良组患者血清Galectin-3、CXCL-16、NIHSS评分、低密度脂蛋白(LDL-C)水平升高,颈动脉中层厚度≥1.2 mm者增多(P<0.05).血清CXCL-16、Galectin-3、NIHSS评分、LDL-C水平升高、颈动脉中层厚度≥1.2 mm是ACI患者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P<0.05).血清CXCL-16、Ga-lectin-3水平预测ACI患者预后不良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33、0.798,敏感度分别为71.13%、70.13%,特异度分别为83.38%、85.20%,二者联合预测ACI患者预后不良的AUC为0.909,其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87.96%、82.38%.结论 血清CXCL-16、Galectin-3水平变化可反映ACI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且二者联合检测可提高对ACI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为临床监测病情进展以及早干预,改善预后提供理论依据.

    急性脑梗死趋化因子CXCL-16半乳糖凝集素-3神经功能缺损预后

    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

    周灵杰李媛媛苑金花李玉芳...
    401-40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以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血液透析科2020年3月-2021年3月收治的9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住院顺序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对照组采用血液透析治疗,观察组采用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治疗.治疗3个月后,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治疗前及治疗3个月后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Duo氏改良瘙痒评分量表(Duo氏)评分、简明健康状况量表(SF-36)评分、全段甲状旁腺激素(iPTH)、β2-微球蛋白(β2-MG)、血磷(P)、血钙(Ca)水平.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7.78%)较对照组(71.11%)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治疗后睡眠障碍、催眠药物、睡眠质量、日间功能障碍、入睡时间、睡眠时间评分和睡眠质量总分均显著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治疗后Duo氏评分降低,SF-36评分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治疗后iPTH、β2-MG、P水平均降低,Ca水平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能明显改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睡眠质量及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血液透析血液灌流疗效睡眠质量生活质量

    高强度间歇性呼吸肌训练对脑卒中患者肺功能及活动能力康复效果的研究

    田华刘莉王宝兰
    406-41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高强度间歇性呼吸肌训练对脑卒中患者肺功能及活动能力的康复效果,以及呼吸肌肌力变化与运动功能、活动能力的相关关系.方法 选取2021年1—10月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康复医学科收治的脑卒中患者5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对照组、试验组,每组25例,对照组给予三球呼吸训练,试验组给予高强度间歇性呼吸肌训练,2组患者每周训练5 d连续训练14 d.分别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最大吸气压力(Maximum inspiratory pressure,MIP)、最大呼气压力(Maximum expiratory pressure,MEP)、呼气峰流速(Peak expiratory flow,PEF)、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Fugl-Meyer assessment scale,FMA)、莫顿活动指数(The de morton mobility index,DEMMI)和改良巴氏指数评定量表(MBI).结果 治疗2周后,与本组治疗前比较,治疗后患者MIP、MEP、PEF、FMA、DEMMI、MBI指标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试验组患者治疗后MIP、MEP、PEF、FMA、DEMMI、MBI指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IP的提高与DEM-MI、MBI的提高呈正相关关系.结论 高强度间歇性呼吸肌训练可有效改善脑卒中患者肺功能及活动能力,且吸气肌力的提高可明显改善莫顿活动指数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高强度间歇性呼吸肌训练脑卒中肺功能活动能力

    淋巴细胞计数、单核与淋巴细胞计数比在脊柱结核与布鲁氏菌性脊柱炎早期鉴别中的价值

    杨毅傲然·马合沙提叶尔扎提·哈加合曼冯兴超...
    411-41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淋巴细胞计数、单核与淋巴细胞计数比在脊柱结核(Spinal tuberculosis,STB)与布鲁氏菌性脊柱炎(Brucellar spondylodiscitis,BS)患者早期鉴别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2017年11月1日—2020年10月31日在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住院治疗的STB(n=96)及BS(n=54)患者资料,包括性别、年龄、结核中毒症状、结核感染T细胞检测(T-SPOT)结果、病变脊柱节段和入院首次检查血液检测指标,先对上述指标进行单因素分析,有统计学差异的实验室指标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其中有意义的因素构建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ROC曲线显著性采用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分析预测价值.结果 BS患者患病年龄小于STB患者(P<0.05);STB患者病变脊柱节段以胸椎、腰椎为主,有69例(71.9%),BS患者以腰椎为主,有38例(70.4%).比较两组患者淋巴细胞计数、单核与淋巴细胞计数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淋巴细胞计数(OR=4.638,95%CI:1.626~10.333,P=0.004)、单核与淋巴细胞计数比(OR=5.728,95%CI:1.302~15.678,P=0.001)为鉴别STB与BS的预测因素.单核与淋巴细胞计数比预测鉴别STB与BS患者的曲线下面积为0.763,截断值为0.48,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55.6%、92.7%,为最佳指标.结论 淋巴细胞计数、单核与淋巴细胞计数比可用来鉴别BS与STB,对尽早进行治疗干预及患者预后有较大帮助.

    脊柱结核布鲁氏菌性脊柱炎淋巴细胞计数单核与淋巴细胞计数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