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哈木拉提·吾甫尔

月刊

1009-5551

xjykdxxb@163.com

0991-4366313

830011

新疆乌鲁木齐市新医路393号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Xinjiang Medical University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由新疆医科大学主办的综合性医学学术性刊物,突出地方特点和我校的研究特点,做到报道具有新颖性和实用性的研究成果,快速准确地传递医学信息,努力成为新疆医学工作者的良师益友。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3D打印截骨导板与传统标准化截骨工具在膝关节双间室置换中的疗效对比研究

    叶子昂窦海伟王利
    831-835,84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比较在人工膝关节双间室置换手术中使用个性化定制3D打印截骨导板与传统标准化截骨工具的临床效果.方法 以2023年3月-2023年5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骨科中心关节老年病区收治的23例原发性骨关节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12例行个性化定制3D打印截骨导板工具(Patient-specific instrumentation,PSI)与11例采用传统标准化截骨工具(Con-ventional instrumentation,CVI)行手术的患者.记录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失血量、双下肢及股骨、胫骨假体力线.采用美国特种外科医院膝关节评分(Hospital for special surgery,HSS)和膝关节活动度(Range of motion,ROM)于术前1天及术后3个月、6个月、1年评定两组患者膝关节运动范围和运动程度.记录两组患者术后1年髋-膝-踝角(Hip-knee-ankle angle,HKA)即膝髋踝三中心组成的夹角、冠状面股骨假体角(Frontal femoral component angle,FFC)即股骨假体内外髁的切线与股骨机械轴连线的外侧角、冠状面胫骨假体角(Frontal tibial component angle,FTC)、侧方胫骨假体角(Lateral tibia component angle,LTC),股骨远端外侧角(Lateral distal femur angle,LDFA)即股骨头中心与大粗隆高点连线与股骨机械轴组成的夹角,胫骨近端内侧角(Medial prox-imal tibial angle,MPTA)即胫骨内侧平台切线与股骨机械轴形成的夹角、胫骨后倾角(Posterior tibial slope,PTS)、胫骨机械轴与股骨的夹角(Mechanical axis of tibia and femur of angle,MTFA)的情况.结果 23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并随访12个月,患者术后复查膝关节正侧位、双下肢全长X线片显示假体安放位置合适,随访期间未出现切口感染、神经血管损伤、膝关节假体松动、骨折等并发症.与CVI组比较,PSI组术后1年HKA增大,HKA、FFC、FTC、LTC、LDFA、MP-TA、PTS、MTFA均减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术前比较,两组术后HHS评分均增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个性化定制3D打印截骨导板较传统截骨导板在膝关节双间室置换术更加精准、便捷、安全,可降低手术风险,在临床中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膝关节双间室置换3D打印截骨导板围术期失血量

    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血清BMP-2,Runx2水平对术后骨折延迟愈合的预测价值

    王金龙冯大军周全
    836-84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Osteoporotic vertebral compressibility frac-ture,OVCF)患者血清骨形态发生蛋白-2(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2,BMP-2)、核心结合因子2(Runt-related transcription factor 2,Runx2)水平对术后骨折延迟愈合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取2020年1月-2023年4月徐州医科大学附属淮安医院骨科收治的260例OVCF患者为研究对象,均采用经皮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PVP)或椎体后 凸成形术(Percutanous kyphoplasty,PKP)治疗,根据术后3个月骨折愈合情况分延迟愈合组、正常愈合组.分析OVCF患者术后骨折延迟愈合的影响因素及血清BMP-2,Runx2水平对术后骨折延迟愈合的预测价值.绘制决策曲线和临床影响曲线,评价血清BMP-2,Runx2水平对术后骨折延迟愈合的价值.结果 260例患者术后无失访,22例出现骨折延迟愈合,发生率为8.46%(22/260).延迟愈合组年龄、吸烟比率、合并糖尿病比率、合并甲状腺疾病比率、有椎体裂隙征比率大于正常愈合组,骨密度T值、术前和术后3个月血清BMP-2,Runx2水平小于正常愈合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合并糖尿病、有椎体裂隙征是OVCF患者术后骨折延迟愈合的独立危险因素,骨密度T值、BMP-2,Runx2是OVCF患者术后骨折延迟愈合的独立保护因素(P<0.05).BMP-2,Runx2联合预测OVCF患者术后骨折延迟愈合对应AUC值为0.856.阈值在0.10~0.63范围内,BMP-2,Runx2联合评估模型评估OVCF患者术后骨折延迟愈合的净受益率优于单独检测.在阈值概率为0.26时,被该模型划分入高风险的人数与真阳性人数基本达成一致.结论 OVCF患者血清BMP-2,Runx2水平降低,二者联合检测对术后骨折延迟愈合具有较高的预测效能.

    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骨形态发生蛋白-2核心结合因子2术后骨折延迟愈合

    关节周围浸润镇痛联合去阿片化全麻在全髋关节置换术中的应用

    徐婷婷程晓辉郭继燕黄汶聪...
    843-848,85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关节周围浸润镇痛联合去阿片化全麻在全髋关节置换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8月至2023年8月在本院行全髋关节置换术(THA)治疗的患者9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对照组,每组各49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全麻,观察组实施关节周围浸润镇痛联合去阿片化全麻.对比两组患者围术期血流动力学指标及炎症应激指标变化.术后2、6、12、24 h分别采用数字评定量表(NRS)评估患者疼痛程度.统计两组患者首次下床活动时间、首次步行距离、住院时间、不良反应、认知功能障碍、谵妄发生情况.出院时采用Harris评分评估患者髋关节功能.结果 手术开始后10 min观察组患者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高于对照组患者,术中、术毕观察组患者HR、MAP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两组患者术后2、6、12、24 h静息及运动NR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4、72 h观察组患者白介素(Ⅱ)-6、IL-1β、C反应蛋白(CRP)、血红素氧合酶-1(HO-1)水平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患者首次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患者,首次步行距离长于对照组患者(P<0.05).两组患者出院时Harri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恶心呕吐、头晕、股四头肌肌无力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24、72 h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认知功能障碍、谵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关节周围浸润镇痛联合去阿片化全麻在THA中镇痛效果良好,有利于维持患者血流动力学稳定,减轻炎症应激反应,促进术后恢复,降低不良反应、认知功能障碍及谵妄发生率.

    关节周围浸润镇痛去阿片化全麻全髋关节置换术应激反应认知功能谵妄

    改良衰弱指数联合麻醉分级对老年腹腔镜手术患者麻醉相关不良事件的预测价值

    鲁燕程浩陈永权
    849-85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评估改良衰弱指数(Modified frailty index,mFI)和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meri-can Society of Anesthesiologists,ASA)分级对老年腹腔镜手术患者麻醉相关不良事件的预测价值.方法 收集皖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2019年12月至2023年10月行老年腹腔镜手术的102例患者,根据患者术后是否发生麻醉相关不良事件分为发生组(n=23)、未发生组(n=79),比较两组临床资料、mFI、ASA分级,Spearman相关性分析mFI与ASA分级关系,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分析mFI、ASA分级对麻醉相关不良事件的预测价值.结果 与未发生组比较,发生组年龄、体质指数(Body mass index,BMI)、合并糖尿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比例升高,mFI 和 ASA 分级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FI与ASA分级呈正相关(r=0.627,P<0.001);衰弱患者发生麻醉相关不良事件的风险是非衰弱患者的4.580倍,ASA分级Ⅲ级患者发生麻醉相关不良事件的风险是Ⅰ~Ⅱ级患者的5.152倍(P<0.05);mFI、ASA分级联合预测麻醉相关不良事件的预测价值优于mFI、ASA分级单独预测(P<0.05).结论 mFI、ASA分级联合能有效预测老年腹腔镜手术患者麻醉相关不良事件发生情况,为临床预测麻醉相关不良事件提供理论依据.

    改良衰弱指数麻醉分级腹腔镜手术麻醉相关不良事件

    肾细胞癌患者舒尼替尼治疗前后三维斑点追踪成像参数值变化及对心脏毒性的预警价值

    方慧杰张鑫翟玉翠史丽娟...
    854-86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肾细胞癌患者舒尼替尼治疗前后三维斑点追踪成像(3D-STI)参数值变化及对心脏毒性的预警价值.方法 选取2020年11月至2022年3月本院收治的肾细胞癌患者226例作为观察组,随访18个月记录心脏毒性事件发生情况,选取同期体检健康者226例作为对照组.对比观察组、对照组及观察组中发生心脏毒性事件与未发生心脏毒性事件患者的3D-STI参数值[整体面积应变(GAS)、整体径向应变(GRS)、整体纵向应变(GLS)、整体圆周应变(GCS)、左心室扭转角度(LVtw)、三维左心室射血分数(3D-LVEF)、心肌综合指数(MCI)].分析肾细胞癌患者舒尼替尼辅助治疗致心脏毒性的影响因素,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分析3D-STI参数值对心脏毒性的预警价值,限制性立方样条图分析3D-STI参数值与心脏毒性发生风险间的剂量-效应关系.结果 观察组治疗1个周期后GAS、GLS、LVtw、MCI低于治疗前,GAS、GLS、LVtw、MCI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226例患者随访18个月,脱落9例,有效随访217例(96.02%),发生心脏毒性事件55例(25.35%),与未发生心脏毒性患者对比,吸烟例数、饮酒例数、高血压例数、局部症状例数、IMDC评分分层、α羟丁氨酸脱氢酶水平增加,治疗1个周期后GAS、GLS、LVtw、MCI降低(P<0.05);α-羟丁氨酸脱氢酶水平增加是发生心脏毒性的独立危险因素,GAS、MCI升高是发生心脏毒性的独立保护因素(P<0.05);治疗1个周期后,GAS、MCI单独预测肾细胞癌患者舒尼替尼辅助治疗致心脏毒性的AUC值分别为0.814、0.875,联合预测的AUC值为 0.910,具有更高预测价值;GAS(x2=16.708,P<0.001)、MCI(x2=17.426,P<0.001)与心脏毒性发生风险间存在非线性剂量-反应关系,当GAS<32.73%,MCI<168.74%×°时,GAS(β=-0.709,95%CI=0.283~0.842,P<0.001)、MCI(β=-0.630,95%CI=0.356~0.811,P<0.001)与心脏毒性发生风险呈负相关.结论 肾细胞癌患者舒尼替尼治疗过程中3D-STI参数值变化与心脏毒性发生风险关系密切,且存在"阈值效应",可为临床早期预测心脏毒性发生风险提供参考.

    肾细胞癌舒尼替尼心脏毒性三维斑点追踪成像(3D-STI)

    骨骼肌质量指数、肌少症指数与呼吸危重症患者营养状态及预后的关系分析

    丁倩李飞刘颖吴辉...
    862-86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骨骼肌质量指数(Skeletal muscle mass index,SMI)、肌少症指数(Sarcope-nia index,SI)与呼吸危重症患者营养状态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选取2021年9月至2023年8月南通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呼吸危重患者132例.采用改良危重症营养风险评分表(The modi-fied nutrition risk in critically ill,mNUTRIC)评估患者营养状况,根据评分结果分为低风险患者(n=83)、高风险患者(n=49),比较低风险患者与高风险患者的SMI、SI.以离开ICU为时间终点评估预后,分为死亡组(n=37)和存活组(n=95),比较死亡组与存活组患者的一般资料,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影响呼吸危重症患者死亡的因素,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or characteristic,ROC)曲线分析SMI、SI预测呼吸危重症患者死亡的风险价值.结果 与低风险患者相比,高风险患者的SMI、SI降低(P<0.05).以离开重症监护室(Intensive care unit,ICU)为评估时间终点,与存活组相比,死亡组年龄、入院24 h内的急性生理评分、年龄评分及慢性健康评分(Acute physiology and chronic health evaluation scoring system,APACHE Ⅱ)评分及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水平较高,白蛋白(Albumin,ALB)、SI 和 SMI 则较低(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显示,高APACHE Ⅱ评分及低SMI、SI值是影响呼吸危重症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ROC曲线显示,SMI、SI单独预测呼吸危重症患者死亡的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为 0.784(0.720~0.839)、0.726(0.657~0.788),采用 SMI、SI 联合预测 AUC 为 0.890(0.835~0.938),联合预测效能较单独预测效能更好(P<0.05).结论 SMI、SI与呼吸危重症患者营养状态关系密切,两者联合预测呼吸危重症患者死亡的临床价值高于单独预测.

    呼吸危重症骨骼肌质量指数肌少症指数营养状态

    拉考沙胺联合奥卡西平治疗局灶性癫痫的疗效及对脑电图频段功率、血清TLR-4、NF-κB水平影响

    苏杰段洪波柴梅杨元磊...
    867-87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拉考沙胺联合奥卡西平治疗局灶性癫痫的疗效及对患者脑电图频段功率、血清Toll样受体-4(TLR-4)、核转录因子-κB(NF-κB)水平影响.方法 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2月本院收治的局灶性癫痫患者102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基线组和试验组,每组51例.基线组采用奥卡西平治疗,试验组采用拉考沙胺联合奥卡西平治疗.两组均治疗6个月后评估疗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6个月癫痫发作频率、脑电图频段功率,检测血清TLR-4、NF-κB水平.分析两组患者治疗6个月TLR-4、NF-κB水平与疗效的关系.统计两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基线组(P<0.05).治疗6个月,两组患者癫痫发作频率降低,且试验组低于基线组(P<0.05);两组α、β频段功率升高,δ、θ频段功率降低,且试验组变化幅度大于基线组(P<0.05).治疗6个月,试验组、基线组TLR-4(r=-0.820、-0.666,P 均<0.001)、NF-κB(r=-0.744、-0.643,P 均<0.001)水平与疗效均呈负相关.治疗期间试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基线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拉考沙胺联合奥卡西平治疗局灶性癫痫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脑电图频段功率,减少发作频率,且安全性有保障.

    拉考沙胺奥卡西平局灶性癫痫脑电图频段功率Toll样受体-4(TLR-4)核转录因子-κB(NF-κB)

    糖皮质激素联合腺苷蛋氨酸、熊去氧胆酸治疗药物性急性重度胆汁淤积性肝病的临床疗效

    余海忠李虎业夏文英李进财...
    872-87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糖皮质激素联合腺苷蛋氨酸(S-adenosyl-L-methionine,SAMe)、熊去氧胆酸(Ursodeoxycholic acid,UDCA)治疗药物性急性重度胆汁淤积性肝病(Drug-induced cholestatic liver disease,DICLD)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8年1月至2022年12月青海省第四人民医院收治的106例急性重度DICLD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各53例.对照组给予SAMe、UDCA治疗,观察组给予SAMe、UDCA联合糖皮质激素(甲泼尼龙)治疗.治疗2周后检测并比较两组患者肝功能指标[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LP)、总胆汁酸(Total bile acid,TBA)、γ-谷氨酰转移酶(γ-glutamyltransferase,y-GT)及血清胆红素(Total bilirubin,TBil)]、生化指标[前白蛋白(Prealbumin,PA)、白蛋白(Albumin,ALB)]及免疫功能指标[可溶性黏附分子1(Soluble vascular cell adhesion molecule-1,sVCAM-1)、干扰素 γ(Interferon-y,IFN-γ)]水平并评估两组患者临床疗效.采用Spearman相关性建议分析临床疗效与生化、免疫功能指标的相关性,并观察两组治疗方案的安全性.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0.57%,高于对照组的73.58%(P<0.05).治疗后,两组 ALP、TBA、γ-GT、TBil、PA、ALB、sVCAM-1、IFN-γ 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观察组 ALP、TBA、γ-GT、TBil、PA、ALB、sVCAM-1、IFN-γ 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患者临床疗效与PA、ALB水平呈正相关,与sVCAM-1、IFN-γ水平呈负相关(P均<0.05).观察组、对照组药物不良反应率分别为18.87%、11.32%,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糖皮质激素联合SAMe、UDCA能够提高急性重度DICLD患者疗效,改善肝功能及炎症因子水平,提高机体免疫功能,且安全性良好.

    胆汁淤积性肝病甲泼尼龙腺苷蛋氨酸熊去氧胆酸疗效

    罗补甫克比日丸对更年期大鼠激素分泌和骨代谢的影响

    周群郑瑞芳吴乐和徐磊...
    877-88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罗补甫克比日丸对更年期大鼠激素分泌和骨代谢的影响.方法 取6只2月龄正常大鼠为正常对照组(0.5%CMC-Na),通过观察阴道涂片筛选出30只发情周期紊乱的12月龄自然衰老大鼠为更年期模型,将更年期模型大鼠随机分为5组:模型组(0.5%CMC-Na),低剂量组(罗补甫克比日丸,236 mg/kg体重),中剂量组(罗补甫克比日丸,472 mg/kg体重),高剂量组(罗补甫克比日丸,945 mg/kg体重),更年安组(更年安片,585 mg/kg体重),每组6只,每天灌胃1次,连续30 d.观察并记录给药期间各组大鼠的体重变化,采用试剂盒检测各组大鼠血清中雌二醇(Estradiol,E2)、促卵泡生成素(Follicle-stimulating hormone,FSH)、促黄体生成素(Lute-inizing hormone,LH)、Ⅰ 型前胶原氨基末端肽(Procollagen type Ⅰ N-terminal propeptide,PINP)、骨保护素(Osteoprotegerin,OPG)、β 胶原降解产物(Beta carboxyl terminal peptide of col-lagen,β-CTX)的含量.采用苏木精伊红(Hematoxylin-eosin,HE)染色观察各组大鼠股骨病理变化.通过 Westernblot检测股骨中PI3K和Akt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股骨骨小梁数量减少,出现断裂,骨间隙增大,体重增加和血清FSH,LH,β-CTX水平升高,E2,PINP,OPG,p-PI3K/PI3K,p-Akt/Akt水平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比较,更年安组和罗补甫克比日丸高剂量组大鼠股骨骨小梁数量增多,断裂现象减少,骨间隙减小,体重变化和FSH,LH水平降低,E2,PINP,OPG水平升高,此外,罗补甫克比日丸中、高剂量组大鼠股骨中p-PI3K/PI3K,p-Akt/Akt水平升高,血清β-CTX水平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罗补甫克比日丸能够改善更年期大鼠性激素紊乱,通过调控PI3K/Akt信号通路缓解骨代谢异常.

    更年期性激素骨代谢罗补甫克比日丸

    核桃青皮中萘醌类成分对银屑病小鼠抗氧化状态及炎症因子的影响

    高洁马婧怡
    883-887,90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核桃青皮中萘醌类成分对银屑病样炎症皮损小鼠抗氧化状态及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 取60只Balb/c小鼠脱毛背部连续7 d涂抹5%咪喹莫特乳膏42 mg构建银屑病小鼠模型.将60只建模成功的小鼠随机分为5组,每组12只,分别为模型组(涂抹生理盐水10 mL)、阳性药对照组(涂抹卡泊三醇软膏42 mg)、核桃青皮中萘醌类成分高(涂抹60%流浸膏42 mg)、中(涂抹30%流浸膏42 mg)、低(涂抹15%流浸膏42 mg)剂量组.另取12只未建模小鼠为正常组(涂抹生理盐水10 mL).连续干预10 d后,观察小鼠皮损变化并进行PASI评分;采用HE染色和Baker评分评估组织病理学损害程度;分光光度法检测银屑病小鼠背部皮肤组织中SOD、CAT、GSH-Px活性及 MDA含量;采用ELISA法检测银屑病小鼠血清中TNF-α、IL-17和IL-23的含量.结果 各组小鼠经相应药物干预10 d后,背部皮肤组织经HE染色镜下观察:正常组小鼠皮肤结构未见异常;模型组小鼠表皮层可见明显的Munro小脓肿,角化过度,颗粒层减少,棘层增厚明显,棘突延长起伏,真皮层可见散在轻微炎细胞浸润;阳性药对照组和核桃青皮萘醌类成分低、中、高剂量组小鼠皮肤组织病理改变和模型组类似,但表皮层角化过度、角化不全、颗粒层减少、棘层增厚等都较模型组有不同程度减轻.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小鼠背部皮肤明显增厚,出现红斑和鳞屑,PASI评分升高,Baker评分升高,背部皮肤组织中T-SOD、CAT、GSH-Px的活性均降低,MDA的含量升高,血清中TNF-α、IL-17、IL-23含量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比较,阳性药对照组和核桃青皮萘醌类成分低、中、高剂量组小鼠背部皮肤红肿程度减轻、鳞屑面积减少,PASI评分降低;阳性药对照组和核桃青皮萘醌类成分高剂量组T-SOD、CAT、GSH-Px的活性均升高,MDA的含量降低,Baker评分降低;阳性药对照组和核桃青皮中萘醌类成分中、高剂量组TNF-α、IL-17、IL-23含量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阳性药对照组比较,核桃青皮萘醌类成分低、中、高剂量组小鼠背部皮肤PASI评分升高,MDA含量升高;核桃青皮萘醌类成分低、中剂量组T-SOD、GSH-Px、CAT活性降低,TNF-α、IL-17、IL-23含量均升高,高剂量组IL-17、IL-23含量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核桃青皮中萘醌类成分有较好的抗氧化和抗炎作用,从而改善了银屑病小鼠皮损症状.

    核桃青皮萘醌银屑病抗氧化炎症因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