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戏剧之家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戏剧之家
戏剧之家

田跃鸣

月刊

1007-0125

hbxjzhjchina@163.com82976010@qq.com

027-87927022

430223

武汉市东湖新技术开发区华师园北路12-1号

戏剧之家/Journal XIJUZHIJIA
查看更多>>《戏剧之家》杂志是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一份大型政策指导与理论研究的学术期刊。由湖北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管,湖北省戏剧家协会主办的戏剧艺术类专业理论期刊。其宗旨是:弘扬中华优秀文化,振兴民族地方戏曲。刊物集理论性、学术性、指导性于一体立足湖北,面向全国,以关注当代戏剧发展,宣传新人佳作,培育青年观众(读者)为己任。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论钢琴教学中实践与表演的结合策略

    钱丽娜
    126-128页
    查看更多>>摘要:钢琴是一种颇具深厚历史的乐器,既有丰富的音乐表现力,又有高度的演奏技巧性,其艺术魅力独特,倍受世人喜爱.钢琴常作为音乐教育的第一件乐器,是学习音乐理论、和声和演奏技巧的基础,但当前大多数学校的钢琴教学效果不佳,难以充分实现钢琴的艺术价值.因此,本文通过分析当前我国钢琴教学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钢琴教学中实践与表演的有效结合策略.

    钢琴教学实践表演结合

    高校声乐发展史教学有效性分析

    孙阿楠
    129-131页
    查看更多>>摘要:声乐发展史作为音乐史学的重要分支,涵盖了多个历史时期、音乐家的生平和作品以及声乐技巧和风格的演变.高校开设此课程对于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提升学生的音乐技能、拓宽学生的音乐视野具有重要意义.然而,传统的音乐史教学在适应学生的认知需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方面尚存改进空间.因此,本文从课程内容、师生互动、教学方法等角度出发,对提高声乐发展史教学有效性进行探究、反思,以期使该课程更好地服务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高校声乐发展史教学有效性

    敦煌舞中"三道弯"形态的审美特征与文化内涵

    谢梓颐
    132-134页
    查看更多>>摘要:敦煌舞源于敦煌壁画,其发展历程融汇了东西方文化,受西域乐舞与中原乐舞交融的影响,敦煌舞蹈形成了独特的风格.而敦煌舞中"三道弯"形态正是依据敦煌壁画中伎乐天形象的审美原则发展而来,敦煌石窟壁画中繁多的造像是创作敦煌舞的艺术源泉,也是敦煌舞得以成立的根本.敦煌舞中大量的静态舞姿造型都是以敦煌文化为基础,通过对莫高窟中乐舞形象的提炼,基于中国传统的审美思想而创造的,随着时代的变迁和多元文化的碰撞,最终形成了敦煌舞中"三道弯"这一基本舞姿形态.现今的敦煌舞动作多以"三道弯"为核心进行变化与发展,身体的旋拧和线条的走向彰显了敦煌舞的曲线美,散发出独特的艺术魅力.

    敦煌舞蹈三道弯形态审美特征文化内涵

    浅析原创蒙古族独舞《科尔沁之子》舞蹈语汇与音乐的结合

    魏博
    135-137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旨在分析蒙古族原创独舞《科尔沁之子》中舞蹈语汇与音乐的结合.通过研究蒙古族舞蹈的历史演变、独舞的艺术特点以及音乐与舞蹈的关系,《科尔沁之子》在动作设计、节奏处理和情感表达等方面表现出了卓越的原创性.该作品深入挖掘了蒙古族传统舞蹈的精髓,并结合现代舞蹈技巧,形成了一套既具有蒙古族传统特色又充满现代气息的舞蹈语汇.该作品的音乐以其鲜明的节奏和悠扬的旋律,与舞蹈动作紧密结合,共同塑造出了生动的舞蹈形象.

    蒙古族独舞《科尔沁之子》舞蹈语汇音乐与舞蹈结合

    基层群众文化舞蹈创作的现状与展望

    李世玉
    138-140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层群众文化舞蹈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承载着当地人的生活情感.然而,在现代社会背景下,基层群众文化舞蹈创作面临着一系列的挑战.为了更好地传承和发展这一文化形式,本文深入研究基层群众文化舞蹈创作的现状及未来趋势.通过调研与分析当前的创作情况,揭示存在的问题,总结成功案例的亮点.在未来展望中,提出促进发展的策略与建议,旨在推动基层群众文化舞蹈的繁荣发展.通过对其历史渊源、特点及未来发展趋势的探讨,为该事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

    基层文化群众舞蹈创作现状发展展望

    中国古典舞的现代性与大众化

    崔凌盛沈奥
    141-14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国古典舞,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承载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和文化精神.随着时代的发展,这门古老的艺术形式也在不断地融入现代元素,呈现出现代性的特点.中国古典舞的现代性体现在其将传统舞蹈元素与现代舞蹈技巧相结合,创造出具有时代特色和新意的舞蹈作品.大众化则表现在其通过多种渠道和方式,促进自身的普及,让更多的观众能够接触并喜爱中国古典舞.这种融合与创新,不仅有助于传承和弘扬民族文化,还可以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增强国人对自身民族文化的自信心.中国古典舞是一种具有悠久历史和深厚文化底蕴的舞蹈形式.在现代社会中,如何让这种传统艺术形式在具有现代性和大众化的同时保留自身的文化特色,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中国古典舞现代性大众化文化特色

    新媒体时代高校舞蹈编导教学与文化空间应用与互动研究

    刘青飞
    144-146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发展,新媒体逐渐成为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新媒体时代,高校舞蹈编导教学也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其中,文化空间的建构是其最重要的表现形式之一.这种文化空间的构建对高校舞蹈编导教学有着重要的作用,也对高校舞蹈编导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本文基于新媒体时代,分析高校舞蹈编导教学与文化空间建构的互动关系.

    新媒体舞蹈编导文化空间互动

    OMO模式下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舞蹈课程混合式教学的研究与实践

    胡艳
    147-149页
    查看更多>>摘要:OMO即Online-Merge-Offline,教育行业的OMO模式是指通过线上超文本介入并与线下实践体验相结合,依托人工智能、多媒体、信息技术及大数据等新兴技术贯通多种形态的"教"与"学"场景,围绕学生个性成长,解构教学服务流程.笔者以OMO模式为切入点,综述OMO模式下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舞蹈课程混合式教学思维的开发前景、优势与不足,尝试构建OMO模式与舞蹈混合式教学"双循环"课程体系,利用论证、实践和案例分析等方式对舞蹈课程OMO模式教学进行深入设计研究,以期丰富高职院校混合式教学领域的理论与实践经验.

    高职院校OMO模式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学研究

    从空间之物到电影空间:再谈空间在电影中的表达方式

    苏雨铄
    150-154页
    查看更多>>摘要:现今关于电影空间的研究多集中于空间叙事,其研究方法往往是对电影进行文本化,再围绕文本进行多学科的解读与分析,然而这种研究却使得电影空间研究逐渐转变成文本研究.对此,本文试图以空间和空间性为关注点,论述"空间之物"与"物之空间"以及"空间之人"与"人之空间"的关系,并结合一些具有代表性影片,指出电影空间外延与聚缩的空间特点与表达方式.由此,对电影空间进行再认识,赋予了电影空间批评另外一种可能的视野,以期为电影空间研究的进一步深入提供参照.

    电影空间空间之物空间之人空间表达

    国产动画电影中的空间叙事创新——以《长安三万里》为例

    周婧雯
    155-157页
    查看更多>>摘要:电影《长安三万里》于2023年暑期档上映,一举刷新国产历史题材动画电影票房纪录,在各大互联网平台掀起讨论热潮,口碑极高.故事以李白、高适在盛唐时期和安史之乱后两个时期中的不同人生经历为脉络,以时间为划分构筑了诗人所处的"现实"与"回忆"共同交替组成的物质空间、富含浪漫想象的精神空间和以诗词文化为基调的文化空间进行叙事,创新了国产动画电影的空间叙事表达.同时,也为我们开辟了一条"古"与"今"对话的新途径.我们循着李白与高适从少年到老年的人生脉络和诸事起伏,去探寻他们各自的人生意义和价值.

    动画电影空间叙事创新《长安三万里》国产动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