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戏剧之家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戏剧之家
戏剧之家

田跃鸣

月刊

1007-0125

hbxjzhjchina@163.com82976010@qq.com

027-87927022

430223

武汉市东湖新技术开发区华师园北路12-1号

戏剧之家/Journal XIJUZHIJIA
查看更多>>《戏剧之家》杂志是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一份大型政策指导与理论研究的学术期刊。由湖北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管,湖北省戏剧家协会主办的戏剧艺术类专业理论期刊。其宗旨是:弘扬中华优秀文化,振兴民族地方戏曲。刊物集理论性、学术性、指导性于一体立足湖北,面向全国,以关注当代戏剧发展,宣传新人佳作,培育青年观众(读者)为己任。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小人物的身份丧失与再建构——电影《幸福终点站》中的"顺从者"形象分析

    孙小凡
    157-159页
    查看更多>>摘要:对影片《幸福终点站》的解读一般从美国文化与异文化关系的角度进行,但除了文化冲突这一显性主题,电影也蕴含着对人的生存状态的思考,这一点尤其体现在对机场环境中的一众"顺从者"形象的塑造之中.顺从者是身份危机的产物,其生存环境是机场,其生存活动正是自我身份再建构的过程.

    身份建构类型特征人物形象《幸福终点站》

    感官的世界,虚实的重击——浅析视听语言在《奥本海默》中的意义和作用

    黄伟兴
    160-162页
    查看更多>>摘要:《奥本海默》作为 2023 年暑期档重要的传记类电影之一,以高超的制作技术水准和独特的艺术追求收获了不错的口碑和可观的票房.影片中丰富多彩的视听语言不仅突出了叙事的戏剧性,还生动展现了深刻的主题以及层次丰富的人物性格,引人入胜地呈现了奥本海默的生涯,其凸显了视听语言在影片中的关键作用以及它所带来的深远意义.

    视听语言诺兰《奥本海默》

    以人文关怀视角建构民族记忆——浅析年代剧叙事嬗变

    贾璇
    163-165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 2018 年以来《人间世》《乔家儿女》等多部中国现实主义文学作品改编的年代剧的热播,其独特的作品空间和与现实空间相关的特点,引发了观众对共同的时代记忆和民族记忆的思考与共鸣.同时,年代剧叙事视角转换背后的人文关怀内核也值得关注.本文旨在从 2018 年以来热播的年代剧作品出发,以时间线梳理和对比分析以往年代剧作品的叙事特点,分析年代剧的发展变化规律,从人文关怀、民族记忆及时代认同等角度探讨年代剧的叙事嬗变.

    年代剧叙事美学民族记忆时代认同

    道义或背弃:电影《神探大战》的叙事视点探析

    李晓研
    166-168页
    查看更多>>摘要:电影《神探大战》作为一部香港侦探片,其叙事模式在继承了传统警匪片的叙事模式基础之上作出改变.该片将多个案件串联起来,构造出了多样的叙事层次;影片多次通过主人公李俊的自我质询抛出对人性的拷问,而不是先入为主地将"道德的选择"直接给出,这与凶手的人物视点叙事形成了一组镜像,进而形成了一组相互嵌套的双层叙事.本文从电影叙事学的角度出发,对该片复杂的叙事视点进行解构,从而揭示该片在叙事上的创新性.

    神探大战多重叙事视点人性镜像叙事

    多元智能理论下的音乐专业教学模式改革研究

    齐贺
    169-171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多元智能理论下,教师应以学生身心规律和学习基础为出发点,结合学生个性化需求合理优化和改进教学措施,从而有效地提升学生音乐鉴赏能力、音乐应用能力以及创新思维.本文在简要阐述多元化智能理论对音乐专业教学重要作用的基础上,以多元智能理论为指导,改革音乐专业教学模式,探索提升学生学习效率和学习质量的有效路径,促进学生音乐专业素养的不断提升.

    高职院校音乐专业教学模式多元智能理论教学改革

    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在音乐课堂中运用的制约因素

    万青转刘敏
    172-174页
    查看更多>>摘要: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在世界范围内的应用和影响是广泛的,它不仅改变了传统的音乐教育模式,还为儿童音乐教育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动力,成为当今世界最著名、影响最广泛的三大音乐教育体系之一.其原本性音乐的教学内容、群体合作的教学方式以及即兴的教学方法,在全球范围内推动了多元音乐文化教育的发展,对我国音乐课堂教学模式的实践改革与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但是,由于受到我国传统文化背景、固有的中小学音乐课堂模式、师资力量状况、音乐教育环境等不同因素的影响,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在中国中小学音乐课堂上的运用出现了教学思想固化、教学内容过于专业、教学方式比较刻板等一系列问题.本篇文章就从我国音乐教育的文化背景以及中小学音乐课堂音乐教学现状的角度出发,共同探讨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在我国中小学音乐课堂中运用的制约因素,进而为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在我国中小学音乐课堂的传播和应用提供相应的理论依据.

    奥尔夫音乐音乐课堂制约因素

    基于奥尔夫教学法构架下的高职钢琴教学思路

    于静媛
    175-177页
    查看更多>>摘要:当前时期,教学形式不断变化,越来越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应用到不同的教学场景中,产生了不同的效果和影响.在高职院校的钢琴教学中,要明确认识到其所存在的相关问题,还应当了解高职院校钢琴教学对新型的教学方法的需求.现阶段部分高职院校在钢琴教学中并没有针对性做好教学方式的优化创新.基于此,要将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做好针对性的应用,促进整体钢琴教学水平的提升.下文主要对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对高职钢琴教学的影响及应用展开研究和分析.

    奥尔夫音乐教学法高职院校钢琴教学影响及应用

    "斯氏体系"中的表演元素在高校声乐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于希水
    178-180页
    查看更多>>摘要:"斯氏体系"是斯坦尼斯拉夫斯基体系的简称,作为戏剧表演教学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被视为现实主义表演艺术的基石.声乐作为一种音乐形式,在呈现过程中经常存在"重技巧,轻审美"的现象.本文探讨将戏剧表演理论元素应用于高校声乐教学中,实现艺术学科方法论的融合与借鉴,以解决声乐表演中的现实问题.

    斯氏体系表演元素声乐教学

    浅析达尔克罗兹体态律动教学法之"动"

    李林平
    181-183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经济水平的不断提升,人们对精神文化的需求越发显著.音乐教育作为培养艺术素养不可或缺的教学内容,深受社会关注.达尔克罗兹教学法作为世界音乐教育三大教学体系之一,强调身体机能与音乐要素之间的关系,重视学生自我感知与表达.同时,《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教学指南中新四维目标的提出,使笔者认为探寻达尔克罗兹体态律动教学法之"动",能够为音乐的发展提供一定借鉴与参考,进而提升音乐审美能力与核心素养.

    "体态律动"核心素养音乐审美

    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职钢琴课程群的途径探索

    高晋芳
    184-186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对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职钢琴课程群问题进行探究.随着高职教育体制改革的推进,构建高职课程群的价值日益凸显,如何推进两者的融合是当前重要的研究内容.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职钢琴课程群可以凸显高职"钢琴音乐"课程特色,满足高素质综合型音乐人才的培养需求,满足优秀文化价值活态传承转化需要.未来应当科学规划钢琴课程群结构,优化钢琴课程群教材内容,创新钢琴课程教学方法,完善钢琴课程评价模式,以此推动高职钢琴课程的创新发展.

    优秀传统文化高职教育钢琴课程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