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心理技术与应用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心理技术与应用
心理技术与应用

月刊

心理技术与应用/Journal Psychology:Techniques and Applications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身体由我?肥胖谈论对大学生身体意象的影响

    王春梅黄乐陶
    65-74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生物-心理-社会模型为理论基础,通过两个实验探究肥胖谈论、性别、身体质量指数(BMI)、自我接纳等因素对大学生身体意象的交互影响.实验1发现肥胖谈论使大学生的身体意象更加消极;女生比男生的身体意象更加消极,且肥胖谈论对女生身体意象产生的负面影响更大;BMI指数高的大学生身体意象更加消极.实验2发现高自我接纳大学生身体意象更积极,且受肥胖谈论所造成的负面影响更小.研究结果表明大学生的身体意象受生物、心理、社会等各种内外因素的共同影响,为引导大学生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发展积极身体意象提供证据与支持.

    肥胖谈论身体意象性别BMI指数自我接纳

    基于书写情绪表达范式的大学生积极心理干预

    侯瑞鹤
    75-84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书写情绪表达范式为基础,设计了以积极心理为书写主题的大学生情绪自助干预方案,探讨其对提升积极心理品质和缓解心理健康问题的效果.研究将68名大学生随机分配至干预组和等待对照组,随后对干预组进行连续三周、每周一次、每日记录当周主题的书写指导.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显示,干预提升了大学生的心理韧性和主观幸福感得分,抑郁得分显著降低,焦虑得分降低不显著.这些研究结果表明该自助方案对促进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提升和缓解心理健康问题具有积极效果.

    书写情绪表达自助干预拓展-建构理论积极情绪

    成长型思维与青少年学习投入的关系:坚毅和生活满意度的链式中介作用

    赵艳榕常保瑞
    85-96页
    查看更多>>摘要:成长型思维是影响教育成果的重要因素,探究其与学习投入的关系及其内部机制对提升青少年的学业成就具有实践意义.研究1采用实验法对202名初中生被试进行视频启动,发现:成长型思维启动组被试在学习投入上的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研究2对838名中职生进行问卷调查;研究3则进一步采用国际学生评估项目(PISA2018)分析中国四个省市的11865名中学生样本数据,两项研究得出一致的结果:(1)成长型思维显著正向预测学习投入;(2)坚毅和生活满意度在两者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3)成长型思维还能通过坚毅和生活满意度的链式中介作用影响学习投入.研究揭示了成长型思维影响学习投入的心理机制,对促进青少年的学习投入有一定的启发意义.

    成长型思维坚毅生活满意度学习投入青少年

    自杀率全球分布:集体主义和5-羟色胺转运体短等位基因协同进化的解释

    陈浩杜美含张硕杨丽...
    97-10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解释自杀率的全球分布,本研究基于世界卫生组织等权威机构公开数据,提出并检验了集体主义文化和5-羟色胺转运体短等位基因协同进化的解释模型.分析发现:集体主义文化和抑郁障碍患病率在5-羟色胺转运体短等位基因携带者人口占比与自杀率之间起链式中介作用.集体主义文化和5-羟色胺转运体短等位基因之间存在协同进化的假设获得初步支持,即集体主义文化可能缓冲了携带5-羟色胺转运体短等位基因给个体和群体带来的负面影响,降低了地区抑郁障碍患病率和自杀率.

    自杀率集体主义文化5-HTTLPRS等位基因协同进化抑郁障碍

    做加法还是做减法:个体追求幸福的策略及其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

    曹欣王修欣
    104-114页
    查看更多>>摘要:用三个研究探讨了人们在追求幸福时更倾向使用加法策略还是减法策略,以及这种策略使用倾向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研究1采用访谈法,初步探讨人们追求幸福时的策略使用倾向;研究3使用研究2编制的个体追求幸福的策略使用倾向问卷,进一步探究人们的策略使用倾向及其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结果发现:(1)人们在追求幸福时倾向于使用加法策略.(2)加法策略使用倾向正向预测主观幸福感,减法策略使用倾向不能显著预测主观幸福感.(3)加法策略使用倾向正向预测积极情绪和生活满意度,负向预测消极情绪;减法策略使用倾向对积极情绪、生活满意度和消极情绪均起到正向预测作用.加法策略和减法策略对主观幸福感的不同预测主要体现在消极情绪上.

    主观幸福感追求幸福积极情绪消极情绪生活满意度

    基于微信小程序的在线心理学实验工具的开发和可靠性验证

    李子龙李益王瑞明
    115-128页
    查看更多>>摘要:提升心理学实验外部效度与便利性的需求使得心理学研究呈现出在线化的趋势.线上心理学实验具备实时获取数据、真实性强、样本量大的优点,然而线上实验工具多集中于web端,缺乏移动端的心理学实验工具,因此本研究开发了基于微信小程序的在线实验工具,通过基于flanker范式及其变式的认知控制实验验证微信小程序的可靠性.结果发现,微信小程序复制的三种认知控制成分都表现出了经典的flanker效应;安卓手机与苹果手机的表现存在差异;低性能手机与中高性能手机的表现也存在差异.其中值得注意的是,认知控制成分之间的关系符合理论共识.总而言之,微信小程序作为心理学线上实验工具是可靠的,但是要注意设备类型与性能的影响.

    在线行为实验心理学研究工具微信小程序认知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