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心理月刊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心理月刊
心理月刊

月刊

心理月刊/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小学生工作记忆训练对阅读成绩的影响

    夏雨欣刘文廖甜甜胡曦平...
    1-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阅读是从书面语言获得意义的过程,是进行全面学习的基础能力之一.阅读成绩的提高有益于学生的学业成绩和综合素质的提高.探究工作记忆三成分,即视空模板、语音回路和中央执行系统系统的训练能否提高小学生阅读成绩,哪一成分的训练对阅读成绩的提高最显著.方法 本研究以Baddeley(1992)的工作记忆模型为理论基础,对四年级学生进行了工作记忆训练,详细地探讨了工作记忆三成分的训练对小学生阅读成绩的影响.结果 语音回路的训练显著提高了被试的阅读成绩,中央执行系统系统和视空模板的训练没有显著提高被试的阅读成绩.结论 语音回路的训练与阅读成绩有关.

    阅读成绩工作记忆训练语音回路视空间模板中央执行系统系统

    "后疫情时代"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研究——以京内部分高校学生为例

    陈梓尧齐璇杜舒宁陈浩...
    5-7,24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通过调查部分京内高校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心理疏导需求,探索"后疫情时代"应重点关注的学生范围及心理疏导的方法.方法 使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及自设问卷测试并统计分析697名京内高校学生数据.结果 学生症状自评量表心理问题发生者占总人数的21.38%,其中以强迫、抑郁、人际关系敏感和焦虑的发生率较高.本组样本SCL-90各因子分均值与常模比较,均低于常模(P<0.01).本科学历的学生的各维度因子分数均高于硕士及以上学历的学生(P<0.01);非医学专业的学生的各维度因子分数均高于医学专业学生(P<0.01).京内高校学生自感心理健康影响率仅200%;对心理疏导的需求率仅500%.京内高校学生认为有效的心理疏导方式前三位:微信/QQ;电话;面对面.结论 疫情期间学生的心理状况良好,但仍有部分人存在轻度的心理问题,不容忽视."后疫情时代"各高校对学生心理疏导的意识要进一步加强.

    "后疫情时代"高校学生心理健康

    荆州市社区心理健康服务现状调查

    陈莎
    8-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全面了解荆州市社区心理健康服务开展现状,为促进社区心理服务体系建设提供数据支持和参考.方法 采用自编问卷和访谈法对荆州市不同社区随机抽取的373位社区居民和31位工作人员进行调查.结果 荆州市居民心理健康主观评价较好,但存在认识不足、关注不够的问题;荆州市社区心理服务整体处在起步阶段,在人力、物力、财力方面都明显不足、宣传不够、居民知晓度不高,活动单一被动,无法满足居民的实际需求.结论 建议以政府为主导整合资源来建立社区心理服务体系,通过加强宣传树立科学的健康观和提高心理健康意识,有针对性地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活动并建立科学的考核体系促进社区心理服务的持续发展.

    社区心理健康服务社会心理服务体系供需现状

    心理与康复联合治疗脑损伤抑郁的临床价值分析

    楚娜娜张道辉沈迪迪罗雅雯...
    10-11,2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心理与康复联合治疗脑损伤抑郁的治疗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2019年1月~2019年12月收治的80例脑损伤抑郁患者,根据康复干预模式的差异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4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康复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心理康复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心理状态、康复治疗效果和康复治疗的依从率.结果 试验组康复干预后的症状自评量表(SCL-90)评分以及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低于对照组,康复治疗效果高于对照组,康复治疗的依从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脑损伤抑郁患者采用心理和康复干预可减轻患者的情感障碍,缓解其抑郁状态,提高患者的依从性并缩短住院时间,值得推广和应用.

    心理康复治疗脑损伤抑郁

    健康教育联合心理护理干预对老年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效果研究

    丁亚利马金桃
    12-1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采用健康教育联合心理护理干预对改善老年糖尿病患者负性情绪以及提高血糖控制效果的作用.方法 选择本院2018年8月~2019年10月收治的86例老年糖尿病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采用常规护理的对照组(n=43)与采用健康教育联合心理护理干预的实验组(n=43),对比干预前后两组患者的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与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并采集患者护理前后空腹静脉血检测空腹血糖与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比较分析.结果 护理干预后实验组焦虑、抑郁评分分别为(47.60±4.32)分、(48.27±5.26)分,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干预后实验组空腹血糖为(7.40±1.51)mmol/L、糖化血红蛋白水平为(5.54±0.43)%,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采用健康教育联合心理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老年糖尿病患者的负性情绪状态,有利于改善血糖控制效果,值得推广.

    老年糖尿病健康教育心理护理血糖负性情绪

    强化心理护理对癫痫患儿依从性的影响研究

    冯彩霞
    14-1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强化心理护理对癫痫患儿依从性的影响.方法 选择本院收治的76例癫痫患儿,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常规组实施常规护理,强化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强化心理护理.对比两组患儿的自我效能评分、心理状况评分、依从性、不良情绪评分及临床疗效.结果 干预后,强化组出现新问题及时处理、心理自我调整行为、自我监控症状行为、自我处置药物行为、生活习惯良好、自我效能总评分、生活质量、药物影响状况、精力状态、情绪变化评分及出院后、在院期间的依从性与常规组比较均明显升高(P<0.05);强化组发作担忧评分明显低于常规组(P<0.05);强化组临床疗效(92.11%)与常规组(68.42%)比较明显升高(P<0.05).结论 强化心理护理用于癫痫患儿可有效改善患儿依从性,减轻不良情绪,提高自我评价效能,调节心理状态,疗效显著.

    癫痫强化心理护理依从性不良情绪

    心理支持对顺产产妇负面情绪影响的临床效果观察

    黄葵
    16-1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对顺产产妇进行心理支持对改善其负性情绪以及加快分娩进程的作用.方法 选择本院2017年1月~2019年12月接收60例顺产产妇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常规支持对照组与采用心理支持干预实验组,各30例.对比产妇干预前后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并分析两组产程以及新生儿Apgar评分的差异.结果 干预前两组SAS、SDS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0.374、0.367).实验组干预后SAS、SDS评分分别为(44.12±5.71)分、(43.05±5.26)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t=4.549、5.251).实验组第一产程、第二产程、总产程时间分别为(6.28±1.34)h、(0.78±0.32)h、(7.26±1.45)h,均短于对照组,P<0.05(t=2.839、2.547、3.415).实验组新生儿Apgar评分为(9.15±0.52)分,高于对照组,P<0.05(t=5.416).结论 对顺产产妇进行心理支持有利于改善其负性情绪,可缩短产程,改善胎儿预后,值得推广.

    心理支持顺产产妇负面情绪产程Apgar评分

    心理护理结合舒适护理对脑梗死患者负性情绪、用药依从性的影响

    江萍赵正清
    18-1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心理护理结合舒适护理对脑梗死患者负性情绪、用药依从性的影响.方法 选取本院神经内科2018年10月~2019年10月收治的78例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摸球法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9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联合心理护理,观察组实施常规与心理护理联合舒适护理.比较两组的负性情绪、用药依从性、神经功能与生活质量护理满意度.结果 两组干预后的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对比,观察组更低(P<0.05);观察组用药总依从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干预后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HISS)低于对照组,健康调查简表(SF-36)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各项护理效果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脑梗死患者实施心理护理联合舒适护理,可减轻患者的负性情绪,增强其用药依从性,改善其神经功能及生活质量,提高护理满意度.

    用药依从性负性情绪脑梗死舒适护理心理护理

    应用心理护理干预对预防产后抑郁症的有效价值研究

    蒋树琴
    20-21,3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对产后产妇实施心理护理干预后对其产后抑郁症的预防价值.方法 遵从"平衡序贯法"分组,将本院2017年1月~2020年1月90例产后产妇,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和观察组(常规护理联合心理护理干预)各45例,观察产后不同时段心理变化情绪、社会缺陷以及正负性情绪改善情况.结果 观察组产妇在产后不同时段心理变化情绪、社会缺陷评分较低,与对照组相比,P<0.05.观察组产妇在产后不同时段正情绪分值较高,负情绪分值显著较低,P<0.05.结论 对住院产后产妇开展临床护理干预,建议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联合开展心理护理干预,可有效降低产后抑郁情绪及社会缺陷,进而改善产妇正负性情绪.

    常规护理心理护理干预产后抑郁症社会缺陷正负性情绪

    心理护理及健康教育对肺癌患者术后生存质量及情绪的影响效果观察

    李海红陈丽霞
    22-2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心理护理及健康教育对肺癌患者术后生存质量及情绪的影响效果.方法 选择本院于2017年1月~2019年11月期间收治的50例肺癌患者作为研究资料,均接受手术治疗,随机分组各25例,对照组展开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心理护理及健康教育,评价两组生存质量、心理状态,评价术后疼痛程度.结果 护理后,观察组功能领域、症状领域、总体健康状况评分明显升高,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观察组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明显降低,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1~5 d观察组疼痛程度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针对行手术治疗的肺癌患者加强心理护理及健康教育利于身心健康水平的改善,减轻术后疼痛程度,消除负面情绪影响,提高生存质量,利于预后,值得推广.

    心理护理健康教育肺癌生存质量心理状态疼痛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