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心理月刊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心理月刊
心理月刊

月刊

心理月刊/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师范生自我调节学习策略问卷的编制

    邓伟张利燕
    1-3,5页
    查看更多>>摘要:根据自我调节学习理论的新近研究,结合师范生访谈及专家意见,在参考国内外问卷的基础上,构建了师范生自我调节学习策略的5个维度,即元认知调节策略、动机和意志管理策略、资源管理策略、精加工策略和情绪调节策略.通过项目分析、探索性因素分析、验证性因素分析、信效度分析等方法对该问卷进行了检验.结果显示,师范生自我调节学习策略问卷具有良好的测量学指标,可作为师范生自我调节学习策略使用情况的诊断工具.

    师范生自我调节学习策略问卷

    全程健康教育模式在糖尿病护理干预中的临床效果

    王健
    4-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糖尿病患者实施全程健康教育模式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8年9月~2019年9月中76例本院所收治的糖尿病患者,采用抽签法将其分为实验组与参照组,各38例.其中参照组予常规护理干预,实验组予行全程健康教育模式,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前后血糖指标及护理依从性情况.结果 糖尿病患者护理前血糖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治疗后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低于参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的用药依从、饮食依从、运动依从、血糖监测依从比例高于参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糖尿病患者行全程健康教育模式的效果显著.

    糖尿病全程健康教育模式护理依从性

    我国学龄前儿童龋病的心理干预、影响因素及预防分析

    胡洁晏军
    6,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我国学龄前儿童龋病的心理干预及影响因素,旨为相关人员的研究工作提供参考文献.方法 选择2019年1月~2020年1月3~6岁学龄前儿童441例为研究对象.将所有儿童分为3.0~4.0岁组(142例)、4.0~5.0岁组(148例)、5.0~6.0岁组(151例).问卷调查内容涵盖儿童口腔卫生习惯情况、自身生活习惯情况和家庭因素情况,并在调查后给予心理干预,用心理学暗示法与儿童进行对话,要求其勤刷牙,保持口腔清洁.结果 在441例学龄前儿童群体中,龋病发生181例,疾病发生率为41.04%,未发生龋病者共计260例,发生率为58.96%.其中5.0~6.0岁组患病率最高,4.0~5.0岁组患病率其次,3.0~4.0岁组患病率最低.各个小组的龋齿疾病发生概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龋病发生概率总体表现为随年龄增加而升高势态.引发龋病发生的主要原因包含喜欢吃甜品、喜欢饮用汽水.而每日刷牙2次以上、母乳喂养、定期接受牙齿检查为其保护因素.结论 当前我国学龄前儿童龋齿发病概率较高,该疾病的发生率随着年龄增长表现出上升势态,应针对引发龋齿疾病的发生因素加以预防,强化口腔卫生知识宣教力度,带领儿童定期到牙科诊所接受牙齿检查.积极推广与指导学龄前儿童正确刷牙的方式;帮助其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在根本上减少龋齿疾病发生概率.

    学龄前儿童龋齿疾病因素预防保健对策

    应用品管圈缩短创伤性四肢骨折患者术前等待时间的实践效果

    吴羽陈晓林李理冉春玲...
    7-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应用品管圈将创伤性骨折患者术前等待时间进行缩短的效果.方法 采用品管圈的方法,对本科收治的80例创伤性四肢骨折患者术前等待时间进行调查统计和分析,并采取措施缩短创伤性四肢骨折患者的术前等待时间.结果 改善前创伤性四肢骨折患者的术前等待时间为(9.97±3.38)d,通过采取措施,创伤性四肢骨折患者术前等待时间缩短至(5.30±2.69)d.结论 采用品管圈活动缩短了创伤性四肢骨折患者术前等待时间,使患者能够早期进行手术,减轻患者的痛苦,提高患者满意度及医院床位使用率.

    创伤性四肢骨折术前等待时间品管圈

    探讨儿童过敏性紫癜患者的护理体会

    刘家芬
    9,1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儿童过敏性紫癜患者的护理方法.方法 抽取86例过敏性紫癜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应用双盲法的方式进行分组.其中研究组行综合护理,对照组则应用常规护理,对两组患儿的住院时间及各种治疗症状缓解时间进行对比.结果 研究组的平均住院时间和腹痛、皮肤紫癜、关节痛等临床症状的缓解时间要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 护理干预对于患者病情的缓解有着促进作用.

    儿童过敏性紫癜护理干预住院时间

    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临床观察与体会

    苗彩霞
    10-1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临床观察与体会.方法 选取本院178例在2018年12月~2019年5月治疗的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患儿分为常规组(n=89)和实验组(n=89).采用布地奈德治疗患儿纳入常规组,实施布地奈德联合孟鲁司特钠治疗的患儿纳入实验组.对比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以及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 实验组治疗后患儿的治疗效果优于常规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低于常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治疗中实施布地奈德联合孟鲁司特钠治疗能够提升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的概率,促进患儿更好的康复.

    咳嗽变异性哮喘布地奈德孟鲁司特钠

    同伴教育式延续护理对糖尿病胃轻瘫患者的心理及自我行为管理的影响

    储腾云任红霞朱乐凤汪四虎...
    12-13,1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同伴教育对糖尿病伴胃轻瘫患者心理及自我行为管理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月在医院接受治疗的64例糖尿病胃轻瘫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延续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给予同伴教育式延续护理.干预6个月后,比较两组心理健康状况及自我行为管理效果.结果 本研究64例患者躯体化、强迫、抑郁、焦虑、恐怖、人际关系、偏执症状因子分均高于国内常模(P<0.05).观察组躯体化、强迫、抑郁、焦虑、恐怖、人际关系、偏执症状因子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两组饮食、运动、血糖监测、足部护理、遵医嘱服药等维度得分均高于护理前,且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同伴教育可以使糖尿病胃轻瘫患者以积极的心态和生活方式面对疾病,强化自我行为管理,改善预后,延长发病周期,提高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糖尿病胃轻瘫同伴教育延续护理

    产前心理护理对初产妇情绪状态和分娩方式的影响

    丁斌
    14-1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产前心理护理对初产妇情绪状态和分娩方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7年1月~2020年1月沈阳市沈河区妇婴医院接收的110例初产妇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55例.对照组采取常规产前护理,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开展产前心理护理.比较两组情绪状态及分娩方式.结果 护理后,两组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均低于护理前(P<0.05),且试验组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剖宫产率为10.91%,低于对照组27.27%,试验组自然分娩率为65.45%,高于对照组的45.4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初产妇在产前护理中实施心理护理干预较常规护理效果更为理想,可有效改善初产妇情绪状态,有利于降低剖宫产率,值得临床推荐.

    初产妇情绪状态分娩方式产前护理心理护理

    基于MNA营养风险筛查表联合饮食护理干预对门诊老年营养风险患者的影响分析

    杨金萍辛春
    16,1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对基于MNA营养风险筛查表联合饮食护理干预对门诊老年营养风险患者的影响进行分析.方法 采集2017年10月~2018年10月本院门诊老年营养风险患者200例,以随机法分为100例对照组(MNA营养风险筛查表联合常规指导)与100例研究组(MNA营养风险筛查表联合饮食护理干预),比较不同护理方法实际干预效果的差异性.结果 两组干预前MNA评分差异小且无统计学意义(P>0.05);相较于对照组,研究组干预后营养风险更低,营养不良患者MNA评分更高,差异大且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干预前各项营养指标差异小且无统计学意义(P>0.05);相较于对照组,研究组干预后各项营养指标水平更高,差异大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门诊老年营养风险患者中,可通过MNA营养风险筛查表联合饮食护理以取得显著干预效果,使营养指标得到明显恢复.

    MNA营养风险筛查表饮食护理干预门诊老年营养风险

    1例武汉市民疫情期间出现焦虑抑郁问题案例报告

    熊强李瑾
    17-19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是疫情期间一位武汉市民通过方舱医院心理热线电话咨询的案例报告.求助者的焦虑症最早可以追溯到成年早期,平时就有莫名心慌、担忧,有时伴随脸红、心跳加速等症状.本次武汉爆发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求助者更是焦虑明显,整日莫名担忧,出现心慌、头痛、失眠等现象,长期居家隔离,甚至出现抑郁症状.搜集基本信息后,确定咨询目标和计划,根据求助者的接受程度选择认知行为治疗,经过7次咨询后,求助者焦虑、抑郁症状减轻,睡眠得到改善,反馈效果良好.

    认知行为治疗电话咨询武汉市民疫情焦虑抑郁个案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