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心理月刊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心理月刊
心理月刊

月刊

心理月刊/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中医导引术对医学生心理适应的影响机制

    邱实
    63-65页
    查看更多>>摘要:身心一体观是中医思想的基本观点,通过"修身修心"和"修心修身"到达人体的和谐平衡,其理念与具身认知基本一致,从中医视角探索心理适应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价值.中医导引术根植于中医一体观思维,是修身修心的方便法门.本文系统整合中医论述心理适应的理论和机制,并诠释中医导引术对提升医学生心理适应的作用机制.整合中医视角,开展心理适应研究可丰富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并促进研究的本土化.

    身心一体观医学生心理适应中医导引术

    严重疫情下恐慌性购买的社会心理学分析

    郑元瑞沈琦
    66-67,70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通过问卷的方式调查了恐慌性购买的现状,利用单因素和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探寻恐慌性购买的影响因素.单因素ANOVA分析结果显示,自评健康程度、受媒体影响程度、受周围人影响程度与恐慌性购买呈显著正相关.而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受媒体影响程度低的人群发生抢购行为是其他人的1.991倍.其根源在于从众心理、模糊厌恶、权威效应和集体无意识等深层社会心理的影响.针对这些深层次的心理根源,宜引导和增强在疫情等重大事件发生时的信息正确交流,在重大事件发生时对公众进行素质教育,向公众公布必要物资的制造和储备情况,增强政府的公信力.

    疫情恐慌性购买社会心理

    大学生家庭经济状况与自杀意念的U型关系初探

    张宇迪
    68-7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大学生家庭经济状况与自杀意念的关系.方法 采用在线定向发放问卷的方式,调查10个省级行政区域中26所高校的10590名学生,询问其人口学基本信息、家庭经济状况及自杀意念的水平.结果 自杀意念严重的学生占0.60%、偏重占1.18%、中等占4.60%、很轻占8.88%、没有占84.74%.线性模型分析:在控制性别、学习阶段和生源地后,大学生家庭经济状况与自杀意念之间呈现出显著负相关(r=-0.069,P<0.001),表明线性模型成立.非线性模型分析:在控制性别、学习阶段和生源地后,大学生家庭经济状况的平方项系数显著(β=0.065,t=8.17,P<0.001),表明非线性模型亦成立,且根据平方项的系数为正,提示大学生家庭经济状况与自杀意念之间为U型关系.以自杀意念为因变量,家庭经济状况为自变量进行方差分析,结果显示,组间差异显著(F=31.11,P<0.001).研究者统计不同家庭经济状况的大学生偏重或严重自杀意念的比例.结果 显示,大学生家庭经济状况与偏重或严重自杀意念的检出率呈U型关系.结论 家庭经济状况最差及最好的大学生更可能出现较重的自杀意念,相关结果可用迪尔凯姆的自杀理论进行解释.

    大学生家庭经济状况自杀意念U型关系

    浅谈理性情绪疗法在中学生考试焦虑心理咨询中的应用原则

    田英
    71-72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学校心理咨询实践工作中,理性情绪疗法常用于缓解中学生考试焦虑.在考试焦虑情绪的咨询中,需要以明确可行的咨询目标为导向,充分挖掘来访者的积极因素,了解来访者的不合理信念并将其化解,帮助来访者在方法练习中接纳自我,并掌握理性思考的方式,以达到缓解来访者考试焦虑、接纳自己的咨询目标.

    理性情绪疗法中学生考试焦虑心理咨询

    大学生集体活动参与度状况及与社会支持的相关研究

    刘倩孙悦陈敏濡刘红...
    73-75,10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大学生集体活动参与度状况与社会支持的关系.方法 采用大学生集体活动参与度问卷和社会支持问卷对苏州科技大学433名在校大学生进行调查研究,选取被试403名,通过描述统计等方法,了解苏州科技大学学生的集体活动参与度水平,并采用回归分析等统计方法深入探讨大学生集体活动参与度与社会支持水平之间的关系.结果 大学生集体活动参与度总体处于中等水平;大学生集体活动参与度在年级方面差异显著(P<0.05),在性别、学科背景和是否担任活动组织无显著差异(P>0.05);社会支持与大学生集体活动参与度呈显著正相关,且具有较高的预测力.高社会支持水平大学生参与集体活动的态度更加积极,较低社会支持水平的大学生参与集体活动的态度则较为消极.结论 大学生集体活动参与度总体处于中等水平,其集体活动参与度与社会支持呈正相关.

    社会支持集体活动参与度大学生

    心理干预对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心理健康和自护能力的影响

    施云锋朱萍徐红霞
    76-77,8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心理干预对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心理健康和自护能力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9年3月~2020年3月收治的60例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参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每组30例.对照组实施内科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给予心理干预.比较两组心理健康和自护能力变化情况.结果 护理后,干预组主观幸福感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自我护理能力测定量表(ESCA)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心理干预可有效改善慢性支气管炎患者的心理健康,提高患者的自护能力.

    心理干预慢性支气管炎心理健康自护能力

    家庭性别观念对女大学生积极发展的影响——自我价值感的中介作用

    孔祥武王勤晓李相明于园...
    78-8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自我价值感在家庭性别观念对女大学生积极发展的影响.方法 随机抽取500名某高校女大学生,采用性别观念量表、青少年学生自我价值感量表、青少年积极发展问卷为研究工具,对大学生的家庭性别观念、自我价值感、积极发展进行测评.结果 性别观念与自我价值感及积极发展呈中等程度的负相关(P<0.01),自我价值感与积极发展之间呈中等程度的正相关(P<0.01).自我价值感在性别观念与积极发展之间发挥部分中介作用.结论 自我价值感在家庭性别观念对女大学生积极发展的影响中有中介作用,家庭性别观念通过自我价值感对女大学生积极发展产生间接影响.

    女大学生家庭性别观念自我价值感积极发展

    青少年对网红店消费痴迷的心理成因探究及意义

    肖雨萱
    81-82页
    查看更多>>摘要:互联网和电商平台下的网红店作为新兴的经济形式,通过社交平台将粉丝转换为购买力,其新颖独特的店面设计与粉丝热捧商品吸引了众多的消费者,作为网红店消费的年轻消费者,关注新鲜事物,痴迷网红店的青少年逐步增加.本文针对高中生痴迷网红店展开了调查研究,试图运用心理学和社会学的知识来分析和探索青少年痴迷网红店的原因,进而对青少年痴迷网红店的消费行为提供指导性建议.

    青少年痴迷网红店心理成因

    COVID-19期间对一线医护人员心理调查及进行针对性干预效果分析

    司晓云侯艳平张姝蒋先文...
    83-8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新型冠状病毒(COVID-19)期间一线医护人员的心理影响因素及对其针对性干预效果.方法 选取盘州市人民医院在新冠肺炎期间入住感染科隔离病房、发热留观隔离病房、发热门诊、预检分诊、咽拭子门诊的一线医护人员为调查对象,记录一线医护人员的年龄、性别、学历、工作年限、岗位、婚姻状况等相关信息.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评估一线医护人员的信息,将所得评分与中国常模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并根据结果所得因子进行相关因素的回归分析.随后进行针对性心理干预治疗,干预治疗后1周再次进行问卷评估.结果 此次调查共收回130份有效问卷.岗位调查分析发现,护理人员的躯体化、抑郁及焦虑因子得分均高于中国常模得分(P<0.01、0.05、0.01);医师躯体化、焦虑因子得分均高于中国常模得分(P<0.05、0.01);护理人员的躯体化、焦虑因子均高于医师(P<0.05);对护理人员相关影响因素进行二项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工作时间长、工作强度大及对家人的牵挂是其主要因素(OR=3.48、2.56、3.48,P<0.05);对医师相关影响因素进行二项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工作时间长、专业知识对医师影响不大(OR=4.45、2.48,P<0.05).经积极心理干预及针对性处理后再次进行问卷评分,医护人员之间、医护人员与中国常模的SCL-90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新冠疫情期间工作时间长、对家人的牵挂、非内科医师的专业知识不足是一线医务人员的独立相关影响因素,及时给予针对性处理,可以取得较好的效果.

    新型冠状病毒心理干预医护人员

    大学生父母教养方式现状及其与自信水平、人际信任的相关研究

    程萧薛朝霞
    86-8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大学生父母教养方式现状及其与自信水平、人际信任的相关关系.方法 采用简易父母教养方式问卷、人际信任量表、个人评价量表及人口学信息对山西某大学230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 大学生父母教养方式在性别、是否独生子女、生源所在地上存在显著差异(P<0.05).大学生人际信任与母亲拒绝、母亲过度保护显著负相关(P<0.01);大学生自信水平与父母情感温暖显著正相关(P<0.01),与母亲拒绝显著负相关(P<0.01).结论 大学生父母教养方式在性别、是否独生子女、生源地存在显著差异,且大学生父母教养方式影响大学生自信水平及人际信任.

    大学生父母教养方式自信水平人际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