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心理月刊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心理月刊
心理月刊

月刊

心理月刊/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现象学心理学视域下的心理咨询与治疗

    方艳
    33-34页
    查看更多>>摘要:现象心理学近几年逐渐活跃在人们的生活中,并成为心理学专业人士进行心理咨询以及治疗所运用的主要学科.近几年,相关学者一直坚持现象学心理学科学思想,从现象本身出发,不断优化整合现象的生命体验,坚持将当事人摆在主体位置,并对患者进行"建设性"治疗假设.本文利用互联网文献资料和学校图书馆资源,对于现象学心理学视域下的心理咨询与治疗进行了分析,同时整理收集了现象学心理学视域下的心理咨询与治疗的相关资料,并且分析征集现象学心理学视域下的心理咨询与治疗当中容易出现的问题等,希望通过这些资料的整理对前人的研究成果进行比较和借鉴.

    现象学心理心理学专业人士咨询以及治疗

    在押人员中高血压患者心理因素的分析

    刘碧萱刘晓勤倪瑾郑汉军...
    35-36,5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在押人员中高血压患者血压的特点以及探讨与血压相关的心理因素.方法 收集2019年3~10月因各种疾病合并高血压在内科病房住院的患者133例,入院进行访问并记录患者人口学资料、案情资料,使用焦虑自评量表和抑郁自评量表评估,连续2周每天医务人员手工测量患者血压一次,同时进行动态血压检查.用描述分析、x2检验、t检验、Logistic回归分析患者高血压特点、焦虑抑郁发病率、焦虑抑郁与各因素的相关性,并识别相关的危险因素.结果 诊室血压明显超过动态血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押人员焦虑抑郁发生率为62.40%,明显高于正常人群中高血压患者;根据Logistic回归分析分析,在押人员高血压患者中,焦虑的危险因素是累犯和有配偶的患者,收缩压也是引起焦虑的危险因素.而抑郁的危险因素是有子女的患者.结论 在押人员的血压监测应以动态血压为准;羁押场所是导致焦虑抑郁的重要因素,而引起焦虑的危险人群是属于累犯和有配偶的人群,有子女的人群更容易导致抑郁.

    在押人员高血压焦虑抑郁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对师范类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研究

    董晓玲
    37-3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了解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疫情对师范类大学生心理健康产生的影响.方法 采取纵向研究的方法 ,使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某师范类大一学生疫情期间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测评,与该年级2019年新生入学时的心理普查结果 进行比较,并自拟调查问卷对疫情期间师范类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及应对方式进行调研.结果 共收集有效问卷4085份,SCL-90测试结果 显示,疫情期间总分筛查为阳性的大学生人数比例比新生入学时明显增加(279人/7.99%),学生心理问题类型也发生变化,以强迫症状、焦虑、抑郁、其他(饮食和睡眠问题)、恐怖为主,人际关系问题比新生入学普查时明显减少(419人/8.99%);自拟调查问卷结果 显示,疫情期间大学生的整体情绪状态稳定,但也有部分大学生出现情绪低落、焦虑烦躁、失眠等心理及行为问题.结论 师范类大学生这一群体在面对此次疫情暴发时,心理健康状况受到了较大的冲击和影响,大部分学生尝试积极自我调节,并主动寻求帮助.

    新冠肺炎师范类大学生心理健康影响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轻症、普通型患者焦虑、抑郁状况分析

    王曾妍高兴莲崔宇杨黄靖...
    40-4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新冠肺炎)轻症、普通型患者入院后的焦虑、抑郁现状.方法 将江汉开发区方舱医院的轻症、普通型新冠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健康问卷抑郁症状群量表(PHQ-9)评估患者入院前后的焦虑及抑郁状态,并采用质性研究中的现象学研究方法 对其中8例患者进行深入访谈.结果 入院第一天SAS评分为(61.89±5.64)分,PHQ-9评分为(4.42±0.26)分;入院第三天SAS评分为(48.54±16.25)分,PHQ-9评分为(3.95±0.24)分.入院第一天及入院第三天,患者SAS评分、PHQ-9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前对8例具有焦虑、抑郁倾向的患者进行访谈,得出质性研究的4个主题,分别为对就医环境的不认可;对疾病的恐惧;对集体隔离治疗不信任;与亲人分离,家属的死亡.结论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轻症、普通型患者在方舱医院入院就诊时普遍存在焦虑,部分患者存在抑郁,护理人员应从入院后即开展不同类型的心理干预,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

    方舱医院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焦虑抑郁质性研究心理干预

    乡村医生职业认同与焦虑状态关系研究

    胡雯刘玉林
    43-4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通过探索职业认同与焦虑状态的关系,来了解乡村医生职业认同对心理健康状况的间接影响作用.方法 使用职业认同问卷及焦虑状态自评量表(SAS)对125名乡村医生进行问卷调查,并对数据进行分析得出结论 .结果 ①不同性别在职业认同感总分和焦虑因子上得分有显著差异,在职业认同水平上,女性得分显著高于男性;在焦虑水平上,男性得分显著高于女性;②职业认同感和焦虑水平呈显著负相关,且都在0.01水平(双侧)上显著.结论 乡村医生职业认同感属于中等水平,有待提高,可通过提升职业认同感,促进医生心理健康水平提高.

    职业认同乡村医生焦虑

    特殊儿童与普通儿童心理韧性的对比研究

    孙敏
    45-47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讨论特殊儿童心理韧性的特点,及其与普通儿童心理韧性的差异,本研究采用《青少年心理韧性量表》,以105名特殊儿童和132名普通儿童为研究对象,进行调查研究.结果 发现:①特殊儿童心理韧性在性别、就读方式、改善领域、家庭结构等几个人口学变量中,几乎无显著差异(P>0.05),只有独生子女在积极认知维度显著高于非独生子女(P<0.05);②特殊儿童和普通儿童心理韧性总分差异显著(P<0.05),特殊儿童在心理韧性方面存在一定的共性问题;③特殊儿童和普通儿童在情绪控制、人际协助2个维度差异显著,普通儿童分数均显著高于特殊儿童(P<0.05).

    特殊儿童普通儿童心理韧性对比研究

    积极心理学中国本土化路径刍议

    吴知凡
    48-49,51页
    查看更多>>摘要:积极心理学在中国存在文化落差与"水土不服".儒学中有积极心理学的哲学源头,可以深化积极心理学的理论基础.儒学与积极心理学在追求的目标和途径上具有一致性,都是通过"一个世界"的"自力救赎"来实现对幸福快乐的追求.两者的结合可以增加积极心理学在中国的认同度,更好地发挥其增强心理弹性与承受力的作用.

    积极心理学儒学心理干预乐感文化情感本体

    生活事件对恶性肿瘤患者家属心理状态的影响研究

    周莲廖常菊梁玉芬林国芳...
    50-5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调查生活事件对恶性肿瘤患者家属心理状况的影响,并探讨影响因素,为恶性肿瘤患者家属的心理健康提供指导方法 .方法 采用生活事件量表(LES)、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对自贡市三家三级医院128名恶性肿瘤患者家属进行问卷调查,并对LES条目与SAS和SDS评分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在128名研究者中,72.66%的研究者生活事件总刺激量超过20分,71.09%负性事件分值≥20分.生活事件应激水平与研究对象焦虑、抑郁情绪等方面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 恶性肿瘤患者家属生活事件应激水平较高,心理健康状况较差,生活事件应激水平与心理健康状况具有明显的相关性.

    恶性肿瘤患者家属心理状态

    中小学生校园欺凌及微欺凌的心理分析和行为干预

    樊林希李嘉富
    52-53,56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些年,校园欺凌现象引起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国家和地方教育部门都相继出台了相关措施预防校园欺凌.当所有人的目光都关注在校园欺凌背后的成因、行为研究时,微欺凌这个校园欺凌的始祖也不应被忽略.及时发现微欺凌,联合学校、家庭、社会等多方面迅速处理微欺凌行为,能将校园欺凌扼杀于萌芽之中,有效预防校园欺凌事件及制止校园欺凌行为的发展.

    微欺凌预防干预

    初中生性别角色与成就动机的关系研究

    李博冉彭鹏
    54-5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了解初中生性别角色、成就动机的现状,探讨初中生的性别角色与成就动机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 ,从山东某中学随机选取220名被试进行大学生性别角色量表(CSRI-50)中文版的成就动机量表(AMS)的调查.结果 初中生的性别角色类型分布不均衡,双性化占比最大,未分化次之,单一性别角色类型有所下降;性别角色类型与成就动机具有一定的相关关系,男性化特质维度得分与追求成功动机及合成动机呈显著正相关,具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结论 未分化特质学生比重的增加应该引起当前教育的重视.

    初中生性别角色成就动机性别角色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