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心理与行为研究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心理与行为研究
心理与行为研究

沈德立

双月刊

1672-0628

psybeh@mail.tjnu.edu.cn

022-23065320 23065322

300074

天津市河西区吴家窑大街57号增1号天津师范大学八里台校区106#信箱

心理与行为研究/Journal Studies of Psychology and BehaviorCHSSCDCSSCI北大核心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感知父母婚姻冲突、亲子关系与青少年心理危机的关系:认知灵活性的中介作用

    赵海燕周爱保迟海霞白红敏...
    227-233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研究采用多项式回归和响应面分析技术综合考察感知父母婚姻冲突、亲子关系与青少年心理危机的关系,及认知灵活性在其间的中介作用.结果显示:(1)感知父母婚姻冲突和亲子关系的综合作用可以显著预测青少年的抑郁和非自杀性自伤行为.(2)当感知父母婚姻冲突和亲子关系一致时,相较低亲子关系-高感知父母婚姻冲突,高亲子关系-低感知父母婚姻冲突的个体具有更高的认知灵活性,进而降低了抑郁和非自杀性自伤行为的发生风险.(3)当感知父母婚姻冲突和亲子关系不一致时,相较低亲子关系-低感知父母婚姻冲突,高亲子关系-高感知父母婚姻冲突的个体具有更低的认知灵活性,从而增加了抑郁和非自杀性自伤行为的发生风险.

    感知父母婚姻冲突亲子关系认知灵活性青少年心理危机响应面分析

    青少年儿童期情感虐待与忽视对抑郁的影响:不安全依恋、自责和责备他人的中介作用

    叶莹莹李伊凡亓军军刘艳...
    234-24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考察青少年儿童期情感虐待和忽视、不安全依恋、自责、责备他人与抑郁之间的关系,研究采用自陈式问卷对 4933 名青少年进行了调查.结果发现,儿童期情感虐待与忽视能够直接正向预测抑郁.情感虐待可以通过不安全依恋、自责和责备他人间接预测抑郁,还可以通过焦虑依恋分别经自责和责备他人的多重中介、通过回避依恋经责备他人的多重中介间接预测抑郁.而情感忽视则通过回避依恋和自责间接预测抑郁,或通过回避依恋经责备他人的多重中介间接预测抑郁.更重要的是,情感虐待通过焦虑依恋和回避依恋预测抑郁的间接效应显著大于情感忽视通过两种依恋维度对抑郁预测的间接效应.结果说明,青少年的不安全依恋、自责或责备他人中介了儿童期情感虐待与忽视对抑郁的作用.相对于情感忽视,情感虐待与青少年抑郁症状的关系更紧密.

    儿童期情感虐待与忽视抑郁不安全依恋自责责备他人

    母亲基于儿童的价值及其侵入性教养与学前儿童执行功能的关系:儿童性别的调节作用

    唐楚涵邢淑芬李玉华
    243-250页
    查看更多>>摘要:采用方便取样的方法选取河北省和山东省的 319 名学前儿童及其母亲为研究对象,考察母亲基于儿童的价值是否通过其侵入性教养影响学前儿童执行功能子成分以及性别特异性.结果发现:(1)母亲基于儿童的价值显著正向预测其侵入性教养;(2)母亲侵入性教养在母亲基于儿童的价值与学前儿童抑制控制、认知灵活性之间起中介作用;(3)儿童性别仅在母亲侵入性教养到学前儿童抑制控制的路径上具有调节作用,且仅在学前女孩的抑制控制上达到显著水平.本研究从母亲基于儿童的价值的角度出发,探讨了母亲侵入性教养的潜在原因,并为促进儿童认知发展提供了养育建议和指导.

    学前儿童基于儿童的价值侵入性教养执行功能

    母亲温暖和父亲温暖教养的一致性与农村儿童亲社会行为:心理资本的中介作用

    吴旻谢燕李妍
    251-257,273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 588 名 4~5 年级农村儿童为研究对象,采用多项式回归与响应面分析探讨母亲温暖和父亲温暖教养的一致性对农村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影响,并考察心理资本在其中的作用.结果发现:(1)父母温暖教养一致时,父母温暖水平越高,农村儿童亲社会行为水平越高;(2)父母温暖教养不一致时,相较于父母温暖中等的儿童,高父亲温暖或高母亲温暖的儿童亲社会行为较高;(3)心理资本在父母温暖教养与农村儿童亲社会行为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研究结果为农村儿童家庭教育及亲社会行为的干预提供新视角,对促进农村儿童积极适应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母亲温暖教养父亲温暖教养亲社会行为心理资本响应面分析

    问题性社交媒体使用大学生注意抑制受损的特异性

    崔晶晶汪洋李笑杨海波...
    258-265页
    查看更多>>摘要:采用定向偏向抑制任务,结合眼动追踪技术,考察问题性社交媒体使用大学生对社交信息注意抑制的加工特点.结果发现,问题性使用组在社交信息干扰下的中断频率显著高于健康使用组;问题性使用组加工社交信息时的眼跳平均速度显著高于非社交信息.结果表明,问题性社交媒体使用大学生在社交信息的干扰下难以维持对目标的专注,对社交信息存在特异性的注意定向和高渴求,反映出问题性社交媒体使用大学生的注意抑制受损具有特异性.

    问题性社交媒体使用注意抑制定向偏向抑制任务渴求眼动

    工作-家庭冲突与中小学教师工作繁荣的关系:基于多项式回归与响应面分析的探索

    魏淑华孙慧慧丁合娟宋素波...
    266-273页
    查看更多>>摘要:使用问卷法对 2876 名中小学教师进行调查,探讨工作-家庭冲突的双向对比情况与中小学教师工作繁荣的关系,以及心理资本在二者关系中的作用机制.结果发现:(1)当工作干扰家庭与家庭干扰工作水平一致时,与"低-低"干扰相比,"高-高"干扰的教师具有更低的工作繁荣水平和心理资本水平;(2)当工作干扰家庭与家庭干扰工作水平不一致时,与"高-低"干扰相比,"低-高"干扰的教师具有更低的工作繁荣水平和心理资本水平;(3)教师的心理资本在其工作-家庭冲突与工作繁荣的关系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

    工作-家庭冲突工作繁荣心理资本响应面分析

    受欺负纵向预测社会攻击:冷酷无情的中介作用

    朱文凤刘宋昱田雪
    274-281页
    查看更多>>摘要:受欺负是影响社会攻击的重要环境变量,但其影响社会攻击的心理机制仍不清楚.本研究采用纵向研究设计,使用受欺负量表、冷酷无情量表、社会攻击量表对 940 名大学生进行两次问卷调查.结构方程模型被用来探究受欺负、冷酷无情和社会攻击的关系.结果发现,受欺负(T1)可以正向预测六个月后的冷酷无情(T2)和社会攻击(T2);冷酷无情(T1)可以正向预测六个月后的社会攻击(T2);受欺负(T1)通过冷酷无情(T2)影响社会攻击(T2).

    受欺负冷酷无情特质社会攻击结构方程模型

    心理虐待与青少年攻击行为的关系:有调节的中介模型

    邹孟芮刘舒野程诚王友碧...
    282-288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研究基于一般攻击模型,探究心理虐待与攻击行为的关系,检验执行功能的中介作用与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的调节作用.采用儿童心理虐待量表、青少年攻击行为问卷、青少年执行功能量表和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量表,对 710 名 12~18 岁青少年进行调查.结果显示:(1)心理虐待、攻击行为与执行功能之间均存在较强的正相关,而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则与执行功能、心理虐待、攻击行为呈中等程度的负相关.(2)执行功能在心理虐待与攻击行为之间的中介作用显著.(3)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在执行功能与攻击行为间起调节作用.结果表明,心理虐待可能会损伤青少年的执行功能从而增加攻击行为的发生概率,而当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水平较高时能够缓和执行功能损伤带来的攻击行为增加问题.

    心理虐待攻击行为执行功能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青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