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心理与行为研究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心理与行为研究
心理与行为研究

沈德立

双月刊

1672-0628

psybeh@mail.tjnu.edu.cn

022-23065320 23065322

300074

天津市河西区吴家窑大街57号增1号天津师范大学八里台校区106#信箱

心理与行为研究/Journal Studies of Psychology and BehaviorCHSSCDCSSCI北大核心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词频和语境多样性在中文词汇识别中的相对重要性:基于ERP的实验证据

    宋坤莹冯琳琳王峥白学军...
    433-441页
    查看更多>>摘要:采用改编后的Go/No-Go词汇判断实验范式,从加工时间进程视角揭示词频、语境多样性在中文词汇识别中的相对重要性.结果发现,如果将词频、语境多样性分别纳入模型,词频效应和语境多样性效应均发生在300~800 ms,表明二者均作用于词汇识别的晚期阶段;如果同时将词频和语境多样性纳入模型,词频效应减小,仅发生在 300~400 ms,语境多样性效应则发生在 300~700 ms.结果表明,语境多样性在中文词汇识别中的作用时程更长.本研究发现支持词汇识别遵循的是"可能需要"原则,而不是"简单重复"原则.

    词频语境多样性词汇识别ERP

    汉语阅读中的语义相似度效应:语义预测的证据

    常敏张阔孙悦李莎...
    442-449页
    查看更多>>摘要:采用眼动追踪技术,探讨汉语阅读中预测加工普遍发生在词汇水平还是语义水平.操纵句子中的目标词为高预测词和三种水平的低预测词,高预测词和低预测词之间的语义相似度逐渐降低(L1>L2>L3).结果发现,在早期眼动指标上,低预测词和高预测词之间的语义相似度越低,读者对低预测词的加工时间越长,即语义相似度效应显著,体现了渐进性的语义预测特征;此外,语境限制性调节预测加工.研究结果支持"语义预测"观点.

    词汇预测语义预测语境限制性汉语阅读眼动

    语素意识在汉语二语学习者阅读过程中的作用

    王永胜张娜杜小普郭紫璐...
    450-456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研究旨在探讨语素意识在汉语二语学习者的阅读过程中的作用.研究以汉语二语学习者为对象,测量了他们的语素意识,并利用眼动追踪技术记录了他们阅读句子和篇章的过程.结果显示:(1)语素意识能够显著预测学习者在阅读句子时对双字词的注视时间,其中同音语素意识和语素辨别意识显著负向预测双字词的首次注视时间和凝视时间,而复合语素组合意识显著负向预测双字词的凝视时间,语素识别意识显著正向预测双字词的首次注视时间和凝视时间;复合结构辨别意识对双字词的注视时间没有显著的预测作用;(2)语素意识既可直接预测学习者在阅读文章时的流畅性和准确性,还能通过影响词汇识别,间接影响文章阅读的流畅性和准确性,但其预测方向不同.结果表明,语素意识是影响汉语二语学习者阅读过程的一个重要因素,但其不同组成部分的作用存在差异.

    语素意识阅读流畅性阅读准确性汉语二语学习者眼动

    问题解决中的加法倾向性——来自汉字转换任务的证据

    林正希张忠炉
    457-462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往研究发现,人们解决问题时更倾向于使用加法策略而忽略有利的减法策略,但加法倾向性的影响因素仍不清楚.本研究基于汉字转换任务探讨该问题.实验 1 结果发现,使用单一策略(单独增加或减少一笔)让假汉字变真字时,减法解答频次高于加法,表明减法策略更简单;实验 2 结果显示,自由策略(可自由增加或减少)中加法答案频次高于减法,且高知觉整体性(笔画同色)条件下相较于低知觉整体性(笔画异色)加法答案比例更高.本研究不仅验证了加法倾向性的存在,还揭示了一个新的发现:部件间的知觉整体性增强了加法倾向性.

    问题解决加法倾向性知觉整体性汉字

    编码意向对注意促进效应的影响

    孟迎芳唐丹丹黄思捷
    463-469页
    查看更多>>摘要:注意促进效应(ABE)是指学习阶段的目标探测任务会促进同时呈现的背景材料的记忆.以往研究发现对记忆材料的无意编码也能产生显著ABE.为进一步探讨编码意向对ABE的影响,研究采用"学习-测验"范式,学习阶段设置有意和无意编码条件,探测刺激和词汇共同呈现 500 ms(实验 1)或 200 ms(实验 2),测验阶段设置新旧再认任务和"记得/知道"判断任务.结果显示,有意编码条件下两个实验都发现显著ABE,且目标探测主要促进的是词汇的"记得"反应;无意编码条件下仅实验 1 发现显著ABE,实验 2 未发现.结果表明,有意编码条件下ABE是稳定的,但无意编码条件下产生ABE是有条件的,如果背景材料未能得到任何注意资源,不会产生ABE.

    注意促进效应目标探测编码意向"记得/知道"判断

    感恩对恶意创造力的影响

    许航史新广段锦云卢红旭...
    470-477页
    查看更多>>摘要:积极的道德情绪如感恩有诸多正面作用,但尚不清楚其对恶意创造力的影响.通过 2 个调查研究和 1 个实验研究考察感恩对恶意创造力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结果发现:(1)特质感恩负向预测恶意创造力;(2)道德推脱在特质感恩对恶意创造力的影响中起部分中介作用;(3)黑暗人格调节了状态感恩对道德推脱的影响,只有在黑暗人格特质水平较高时,"状态感恩-道德推脱-恶意创造力"的间接效应才显著.研究结果凸显了感恩对预防和减弱个体的恶意创造力的重要作用并揭示了其内在机制.

    特质感恩状态感恩恶意创造力道德推脱黑暗人格

    青少年人际困扰的核心症状及其与亲子依恋和心理边界的网络关系

    马跃吴捷查世琦杨春...
    478-485,493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对 511 名青少年的有效数据调查,使用网络分析方法考察青少年人际困扰的核心症状,并探讨亲子依恋和心理边界影响青少年人际困扰的网络关系.结果发现:(1)青少年人际困扰核心症状是"受别人排斥与冷漠""极易受窘""自己的烦恼无人可倾诉""不知道与异性相处如何适可而止".(2)青少年人际困扰的网络结构、整体连接强度、中心性上总体无显著性别差异,仅在症状d23(受别人排斥与冷漠)的强度上存在显著性别差异.(3)交谈交流困扰是整个网络的中心;亲子疏离和心理边界是青少年亲子依恋和人际困扰的重要桥连节点.本研究揭示了亲子依恋和心理边界对青少年人际困扰的影响路径,对预防青少年人际困扰具有启示意义.

    网络分析人际困扰亲子依恋心理边界青少年

    农村儿童创造力与内、外化问题行为的关系

    周淑金韩宪国李丹陈欣银...
    486-493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研究选取 339 名农村公立小学四年级儿童为研究对象,旨在考察儿童创造力与内、外化问题行为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1)独创性与适用性显著负相关;(2)独创性与适用性均显著负向预测内化问题行为;(3)独创性显著负向预测外化问题行为,并且存在独创性与适用性的显著交互效应,表现为独创性对外化问题行为的负向预测作用仅在高适用性水平下显著.本研究结果有助于理解在农村背景下儿童创造力与问题行为的关系.

    创造力问题行为独创性适用性

    婴儿能否感知音乐情绪?来自预期违背范式的证据

    严晨毓徐琴美刘涛成梦婷...
    494-500页
    查看更多>>摘要:婴儿能否感知到音乐的情绪?以往研究混淆了婴儿对音乐声学特征和情绪特征的加工.本研究采用预期违背范式,观察了 10~20 个月婴儿听音乐(听觉)后是否形成对表情(视觉)的情绪预期.研究者给婴儿播放快乐或悲伤的音乐后,呈现与音乐情绪一致或不一致的成人表情图片,使用眼动仪记录婴儿对表情图片的注视时长和瞳孔反应.结果发现,在表情与音乐情绪不一致的条件下,婴儿的注视时长更长,可能说明不一致的情况违背了婴儿的预期;在表情与音乐情绪一致的条件下,婴儿的瞳孔扩张程度更大,可能表明音乐和表情能够唤起婴儿相似的情感反应.结果表明,10~20 个月的婴儿已经能够感知快乐和悲伤的音乐情绪,并形成情绪预期,用于后续的表情加工.

    婴儿音乐情绪预期违背眼动

    同伴观看对早期青少年冒险行为的影响:距离与数量的作用

    刘明东解东霖张天羽王堃炎...
    501-508页
    查看更多>>摘要:采用气球模拟风险任务,通过 2 个实验考察同伴观看、同伴距离与同伴数量对早期青少年冒险行为的影响.实验 1 选取 90 名初中生,考察同伴观看方式对青少年冒险行为的影响.结果发现,相比于独自情境,同伴观看会增加青少年冒险行为,同伴现场观看时青少年的冒险水平高于同伴在线观看.实验 2 选取 81 名初中生,考察现场观看情境下同伴距离与数量对青少年冒险行为的影响.结果发现,同伴旁边观看时青少年的冒险水平高于对面观看,后者又高于同伴仅在现场;两名同伴现场观看时青少年的冒险水平高于一名同伴在场.结果表明更近的同伴距离和更多的同伴数量会增加青少年冒险行为,证明双系统理论解释同伴情境下青少年冒险行为的适用性,并揭示了同伴的在场方式对青少年冒险行为的重要作用.

    青少年冒险行为同伴观看双系统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