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陈嘉明

双月刊

0438-0460

xdxbs@xmu.edu.cn

0592-2182366

361005

福建省《厦门大学学报(哲社版)》编辑部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Journal Journal of Xiamen University (Arts & Social Sciences)CSSCICHS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厦门大学主办的的哲学社会科学综合性刊物。一向坚持正确的理论导向,坚持以学术为重、社会效益为重的办刊宗旨,贯彻双百方针,在整体构思方面力求展现严谨、科学、客观的特色。内容上包含哲学、社会科学各个学科,注重反映理论前沿和学术热点,多年来保持较高的摘转率。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市场化、社会阶层与中国民众的教养观念变迁

    徐延辉赖东鹏
    121-134页
    查看更多>>摘要:教养观念不仅对儿童发展至关重要,还对一个国家的竞争力具有重要影响.利用2001-2018年世界价值观调查数据探讨中国民众教养观念的阶层差异及市场化情境的影响效应可以发现,省份层次的市场化水平和以高教育为代表的优势阶层地位对民主型教养观念呈现显著的正向影响,对专断型教养观念呈现显著的负向影响.然而,随着市场化的推进,高阶层群体专断型教养观念的概率呈上升趋势,民主型和权威型教养观念的概率逐渐下降.这些发现表明,中国民众的教养观念是现代化力量、传统文化和国家发展政策相互形构的结果,体现了现代与传统相互融合的综合特征,反映出中国式现代化的独特面向.

    社会转型市场化社会阶层教养观念

    后艺术时代的艺术:思想基础与时代关联

    张法
    135-145页
    查看更多>>摘要:后艺术时代的艺术具有三大特点:四个场极(先锋艺术、大众艺术、电型艺术、设计艺术),三类对立(先锋艺术与后三类艺术),四圈(先锋艺术之圈、大众艺术之圈、电型艺术和设计艺术的艺术部分之圈、非艺术部分之圈)互动.三大特点在思想上受升级了的科学和哲学形成的新世界观的影响,这就是相对论和量子论中的质能一体和时空一体观念.这两大特点从各类艺术特别是绘画中体现出来,后艺术时代的西方绘画,主要体现在两点:一是如何在画中表现虚;二是如何在画中突出时间.最有代表性的画家,在这两方面都有自己的独特性.通过对西方绘画大家作品的分析,可以看到,西方后艺术时代的艺术,在体现虚实结构之"虚"和突出时空结构之"时"上,与中国和印度的古典绘画既有相同的一面,还有不同的一面,体现了西方对虚和时的理解.这种理解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一是自身的历史演进;二是中西印的文化比较.从西方的古今之变和中西印的艺术互鉴,可以更深地体悟西方后艺术时代中的艺术特质.

    后艺术时代质能一体时空一体中西印艺术艺术互鉴

    西方诗学文化的时间化传统及空时性趋向

    赵奎英
    146-157页
    查看更多>>摘要:学界有一种观点认为,西方文化是一种视觉中心主义的文化,这其实是一种误解.空间化转向在西方诗学文化领域得以发生的前提,是传统的西方诗学文化具有一种时间化特质,而这种特质又与西方传统的逻各斯语言观具有内在联系.由于"逻各斯"的两大基本含义是"言说"和"理性",在逻各斯语言观的影响下,西方诗学也有两大突出特征:注重语言音韵的感性审美特征,强调文学的理性本原和认识功能.由于音韵是在时间中存在的现象,理性逻辑也以时间秩序为基础,西方诗学文化传统因此具有一种时间化倾向.这一时间化倾向还表现在强调"诗画界限"、反对视觉化美学,把诗乐进行类比、强调"诗之乐境"诸方面.认识这一点,不仅有助于中西诗学文化、文明互鉴,而且有助于理解当代跨媒介艺术文化理论所表现出的空时性趋向.

    逻各斯语言观时间化传统诗画界限诗乐类比空时性趋向

    以文为诗,以诗为词,以古为律:清代诗话的破体观念论析

    任竞泽李增
    158-172页
    查看更多>>摘要:清代诗话是清代文体史料及文体批评的渊薮,其中破体观念在清诗话文体理论中又最为突出和独具特色.目前学界整理的煌煌16册174种清诗话中论及以文为诗、以诗为词、以古为律及其对立范畴以诗为文、以词为诗、以律为古等破体批评的诗话就多达63部,贯穿整个清代诗话史和诗学史.清代诗学史上具有重要学术地位的学者诸如王夫之、叶燮、王士祯、沈德潜、赵翼、翁方纲、潘德舆等,在对相关破体范畴进行文体批评时,往往褒贬倾向不一,或肯定,或否定,或辩证看待,引发了旷日持久的学术争鸣,并在演进递嬗中形成了系统的破体观念体系,堪称中国古代破体理论的集大成和总结者.这对于纵向观照和比较研究宋元明诗话破体观念具有重要的文体批评史学术价值和理论意义.

    清代诗话以文为诗以诗为词以古为律破体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