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陈嘉明

双月刊

0438-0460

xdxbs@xmu.edu.cn

0592-2182366

361005

福建省《厦门大学学报(哲社版)》编辑部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Journal Journal of Xiamen University (Arts & Social Sciences)CSSCICHS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厦门大学主办的的哲学社会科学综合性刊物。一向坚持正确的理论导向,坚持以学术为重、社会效益为重的办刊宗旨,贯彻双百方针,在整体构思方面力求展现严谨、科学、客观的特色。内容上包含哲学、社会科学各个学科,注重反映理论前沿和学术热点,多年来保持较高的摘转率。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青年马克思对黑格尔批判方法的再现实化

    李猛
    1-7页
    查看更多>>摘要:马克思在"对黑格尔的辩证法和整个哲学的批判"中,首次明确肯定"黑格尔辩证法的积极的环节".这个隐藏于批判主题下常被忽视的变化,成为马克思从费尔巴哈总问题必然地走向黑格尔总问题的开端,即从解构式批判到建构式批判的过渡.马克思正是借助对黑格尔异化概念的"批判的形式"和作为"推动原则和创造原则的否定性"的肯定和再现实化,才创立起真正的批判方法,意识到黑格尔思辨哲学与国民经济学异化现实的同构关系,辩证地揭示出私有财产的普遍本质和历史意义.正是马克思的批判引入了更具现实性的"历史性"维度,才为超越费尔巴哈的伦理逻辑、迈向唯物史观提供了理论契机.

    青年马克思黑格尔批判方法再现实化辩证法唯物史观

    马克思对资本剥夺性的透视与批判——基于劳动与生产资料所有权两度分离的考察

    黄玮杰
    8-15页
    查看更多>>摘要: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再现了在资本主义历史发展过程中,劳动与生产资料所有权的分离以及之后的管理劳动与生产资料所有权的分离,并透视了资本在此过程中的剥夺性本质.随着劳动与生产资料所有权的两度分离,脱离现实的再生产过程的资本在非生产领域依靠虚拟资本投机以及吞并其他资本所占有的剩余价值而延续着其剥夺性,其历史局限性进一步暴露,进而也离其自身的消亡越来越近,这为劳动者对资本进行"积极的扬弃"提供了条件.《资本论》所蕴含的对资本剥夺性的透视可以有效证伪当代西方话语将资本视为具有特殊"贡献"的永恒神秘"物"的拜物教思想,揭示资本作为剥夺性关系的实质与界限,这有助于在实践中"正确认识和把握资本的特性和行为规律",探索资本作为"带动各类生产要素集聚配置的重要纽带"的关系性功能.

    马克思《资本论》资本所有权再生产

    区域国别法学的理论内涵与体系架构

    张晓君董静然
    16-26页
    查看更多>>摘要:区域国别法学作为新兴的交叉学科,在新时代法学教育体系中具有重要的学科地位和时代价值,我国需要以问题为导向,在厘清该学科内涵与外延的基础上,对其进行科学系统的理论建设和学科建设.该学科是对特定国家或地区的法律制度和法律文化进行研究,探究不同国家和地区法律体系的运行规律,从整体上把握该国或该地区的法律特点和法律发展方向,进而探寻不同法律制度之间的共同价值观念与契合点.区域国别法学要始终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习近平法治思想与外交思想,服务于我国涉外法治建设,并为全球治理体系的改革作出贡献.该学科的人才培养,要打破常规,走跨学科、跨院系的协同创新之路,构建国别法律人才"双协同"培养机制.

    区域国别法学涉外法治学科建设人才培养

    金融科技对普惠金融与绿色金融协同发展的驱动效应研究

    王仁曾詹姝珂刘耀彬
    27-40页
    查看更多>>摘要:绿色金融与普惠金融协同发展对于推动中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意义重大.基于2011-2021年中国291个地级市的经济金融面板数据,研究发现,金融科技有助于推动普惠金融与绿色金融融合发展.普惠金融与绿色金融的耦合协调水平较高,金融科技显著推动了普惠金融与绿色金融的融合发展.进一步研究发现,金融科技通过提升金融的资源配置功能统筹普惠金融与绿色金融协调发展.此外,金融科技的赋能水平不仅倚赖于地区金融发展和人力资本水平,地方政府行为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金融科技普惠金融绿色金融耦合模型驱动效应

    大数据驱动的税收征管与非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基于创新行为的研究视角

    游家兴刘巍柳颖
    41-54页
    查看更多>>摘要: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非上市公司创新行为是社会技术进步不可或缺的推动力.利用独特的全国税收调查数据,以金税三期工程在我国各省市的逐步试点作为政策冲击,探讨大数据驱动的税收征管是否以及如何影响非上市公司的创新行为.实证研究发现,在金税三期工程试点实施后,非上市公司加大了创新投入.机制检验发现,这种影响主要是通过大数据税收征管的公司治理效应和信息质量效应获得实现.异质性检验发现,大数据税收征管对非上市公司创新投入的影响与金税三期工程实施的客观条件和主观能动性,以及企业融资约束程度密切相关.进一步分析发现,在金税三期工程试点实施后,非上市公司的创新产出有了明显提升.

    非上市公司大数据税收征管创新行为高质量发展

    汉晋南朝买地券镇墓功能探析——以砖质买地券为中心

    张剑光李忠民
    55-64页
    查看更多>>摘要:汉晋南朝买地券书写模式的转变,经历了东汉初、汉末吴晋、南朝三个演变阶段,其镇墓功能也随着书写模式的转变而发生改变.东汉初年初兴之际的买地券,书写模式更接近实用买卖契约,但其随葬明器的性质和买卖契约的书写格式,决定了它本身所具备的镇墓属性.这种镇墓属性是买地券作为"冥契"的固有属性,其存在与否与券文中宗教神仙色彩的有无强弱无关.汉末吴晋时期,买地券诸要项目渐完备,宗教神仙色彩日益浓厚,并出现了程式化演变趋势,但买地券的镇墓方式并未发生改变,其镇墓功能亦并未实现根本性的增强.汉末出现的糅杂了解注文内容的特殊买地券,不代表这一时期买地券演变的主流趋势.南朝时期由于道教的深入影响,一系列厌镇神仙鬼吏、慰抚亡魂、护佑生人的宗教语言出现在买地券文之中,至南梁时期,这种新式的券文书写模式已成为南朝各地买地券文的主流.南朝买地券书写模式的转变拓展了买地券的镇墓方式,增强了买地券的镇墓功能.

    汉晋南朝买地券镇墓砖刻文献

    早期青年团开展"内部训练"研究

    贾凯
    65-76页
    查看更多>>摘要:"内部训练"是青年团开展组织建设、团员教育的重要举措.团的一大至二大之间,少数青年团的内部训练注意研学马克思主义"入门读物".团的二大至三大期间,青年团的内部训练虽然强调"理论"和"工作方法"方面的教育,但实际上侧重共产主义和国民革命运动问题的自学、讲授、讨论与解答,"工作方法"方面的训练则显得无从下手,团地委主导、团中央指导或巡视的模式初步形成.自团的三大至北伐战争前,各地青年团普遍开展的内部训练有趋同之势,日常性训练分为"思想训练""行动训练"和"互相批评"三个方面,讲授与讨论现实政治问题、提高实务能力、严格执行纪律、强化服务意识成为训练重点,组织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训练班成为新趋势.这些训练举措为国民大革命的高涨提供了亟需的人力资源.

    内部训练青年团思想训练行动训练互相批评

    RCEP背景下中国大陆对台湾地区贸易壁垒调查的潜在经济冲击研究

    李月黄柯达郑晓雪
    77-89页
    查看更多>>摘要:长期以来,台湾地区对大陆产品采取歧视性进口限制,2023年4月12日,商务部就此启动贸易壁垒调查.基于两岸双边贸易依赖程度,筛选出低—中—高三个强度的大陆对台贸易反制产品组合,运用全球贸易分析模型(GTAP)设定10个不同的情景,分三步模拟大陆对台贸易壁垒反制、RCEP效应叠加以及台湾当局可能的应对措施等多个情景对两岸经济的影响.研究发现:(1)果蔬产品、水产品、饮料及酒、加工食品、纺织品和钢铁产品可作为大陆对台贸易反制的可行产品组合;(2)大陆若采取进口限制的反制措施,将对台湾地区纺织品带来深重打击,就业将下降23.6%;农产品出口贸易亦将受到巨大冲击,水产品和果蔬产品的出口额将分别下降31.4%和47.3%,且绿营县市受到的冲击更大;(3)RCEP的生效将放大反制措施对大陆的积极影响,消解反制措施对大陆的负向冲击,台湾地区反之;(4)在对贸易壁垒调查的应对措施上,不论对于大陆还是台湾地区而言,台湾地区取消对大陆的进口限制均优于加入CPTPP.因此,两岸贸易互动应逐渐走向规范,在"九二共识"的共同政治基础上努力寻求加入RCEP是台湾地区应对贸易壁垒调查的有效途径,同时台湾地区应充分依托福建新路,积极推进两岸高质量融合.

    贸易壁垒调查台湾地区RCEPGTAP模型潜在经济冲击

    迁台初期国民党当局对留美知识分子的联系、调查与宣传

    裴广强
    90-102页
    查看更多>>摘要:迁台初期,国民党当局为了挽救统治危机,维系对留美知识分子的向心力,针对留美学生和学人开展了一系列的联系、调查和宣传活动.驻美"大使馆"、"教育部"在美教育文化事业顾问委员会、自台赴美人士和"行政院"辅导留学生"回国"服务委员会等通过多种方式联系学生和学人,并尝试建立联络体系;广泛开展一系列调查活动,以书面调查和走访调查相结合,了解留美知识分子群体基本信息,把握学生和学人政治倾向;通过走访宣传、书面宣传和无线电广播宣传等方式,刻意散布台湾"进步"消息,抹黑中华人民共和国政权,介绍回台途径.这些活动产生了一定作用,使国民党当局对留美知识分子有了较深程度的认识,为其后续加强对学生和学人的管控奠定了初步基础.但是,这些活动难言尽善,无法从根本上阻挡留美知识分子对国民党当局的日渐疏离.

    迁台初期国民党当局留学生留学史向心力

    中国对东盟直接投资的减贫效应——基于东盟八国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

    吴崇伯李岚睿
    103-115页
    查看更多>>摘要:减贫合作是新时期中国—东盟全面战略伙伴关系行动计划的核心要务.东盟国家面临不同程度的贫困问题,亟待提升减贫韧性.基于对外直接投资视角,结合2003-2019年东盟八国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与东盟国家贫困水平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显著降低了东盟国家的贫困率、贫困深度和贫困强度,增强了其减贫韧性.异质性检验表明,政治互信、地理距离、营商环境、经济发展水平等因素,显著影响了减贫效应.据此,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下,双方应优化益贫式增长路径,改善投资环境,推进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加强数字经济等重点领域投资,以此加快东盟的减贫进程.

    东盟贫困治理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减贫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