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两岸终身教育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两岸终身教育
两岸终身教育

刘德发

季刊

2097-1257

xuebao@xmrtvu.cn

0592-5955305

361008

厦门市前埔南路1263号

两岸终身教育/Journal Cross-straits Lifelong Education
查看更多>>本刊面向广播电视大学师生以及其他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教学、科研人员,开展远距离教育理论和开放办学实践课题的研究,并加强各专业学科领域的学术讨论和交流,旨在提高高校师资队伍的科研水平和教学水平,促进办学事业的全面发展。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高质量发展背景下老年教育服务体系构建:内涵与目标

    孙立新
    1-8页
    查看更多>>摘要: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是老年教育发展的指引方向,老年教育服务体系是终身教育和学习型社会建设的目标,是由政府主导,社会多方面共同参与的,旨在保障老年人教育需求的系统性、整体性的制度安排.以高质量发展观来思考老年教育服务体系的构建,需要了解发展背景,明晰老年教育服务体系的目标明确性、主体能动性、运行规范性、社会参与性等特征,确定老年教育服务体系高质量发展的理论基础,梳理科学合理的老年教育服务体系基本框架,探查老年教育服务体系建设的基础,全面掌握构建老年教育服务体系的借鉴经验等构建目标.

    高质量发展老年教育服务体系

    从边缘走向融入:我国老年人数字素养提升的价值、困境与进路

    刘述尹尚菁
    9-17页
    查看更多>>摘要:我国作为全球老年人口规模最大的国家,仍有大量老年人在数字化社会边缘徘徊,全面和持续提升老年人的数字素养是一项需要长期研究的重要议题.从时代、社会和国家发展视角看,老年人数字素养提升包含丰富的价值意蕴:数字素养是数字时代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新内涵,老年人数字素养提升既是数字社会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先手棋,也是数字中国建设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重要基石.为突破我国老年人数字素养提升面临的诸多问题,需要通过发掘多方力量、开辟多种渠道激发老年人数字素养提升的主观意愿,打破数字接入壁垒创设老年数字友好环境,共建数字素养提升的良好社会生态,协同塑造老年人数字素养教育新貌.

    数字素养数字技能老年人人口老龄化积极老龄化

    社区教育资源整合优化策略

    马福生
    18-23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学习型社会构建的全面推进,社区教育发展仍存在层次交织繁多、载体分散重复、内容雷同陈旧、模式老套单一等问题.需要着重在盘活载体资源存量、培育资源内容增量、提升学习品牌质量等方面下功夫,在层次上加强顶层设计,载体上统筹各类资源,内容上优化学习资源,形式上创新学习模式,实现社区教育全面、协调、科学、可持续的高质量发展,以满足人民群众学有所需的终身学习需求.

    学习型社会社区教育课程资源

    中小学阶段家校共生的困境与出路——基于共生理论的分析

    郭达张莹尹晨曦
    24-31页
    查看更多>>摘要:共生理论具有共生单元、共生界面、共生机制、共生模式、共生环境五大要素,对于剖析和解决家校共生问题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应用共生理论考察中小学阶段家校共生过程,发现家校共生存在诸多困境,包括家校共生目标不一致、共生界面形式单一、共生机制不健全、共生模式亟待升级、共生环境不完善等.对此,中小学阶段家校共生应明确以立德树人为共同目标,创设家校多元共生界面,激活家校共生的诱导和动力机制并化解阻尼机制,打造家校对称性互惠共生和一体化共生模式,健全家校共生宏观政策环境并提升微观共生实践环境的包容性,最终促进家校深度共生发展.

    家校共生中小学阶段共生理论共生单元

    从竞争到协作:AI时代人工智能商数(AIQ)人才养成——基于高职艺术设计类专业人才培养实践

    黄臻
    32-37页
    查看更多>>摘要:AI科技的飞速发展推动了各个产业的数字化和智能化转型.人工智能生成式(AIGC)与各行各业的深度融合催生出新的数字经济新业态,这让侧重技术实践的高职艺术设计类专业人才的职业能力面临社会淘汰的风险,目前AIGC与高职艺术设计类的人才职业能力的竞争主要表现在技术、创新、知识三个方面.依据人工智能商数(AIQ)的人才养成理念,应从数据处理的数据力、与他人沟通共情的情感力、个性化知识模块的学习力、AI时代的思维创新力等四个维度培养高职学生职业能力,增强高职艺术设计类专业的人才职业竞争力.

    人工智能商数(AIQ)艺术设计人才培养人工智能生成式(AIGC)

    共生视角下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实效评价体系

    黄璇璇
    38-49页
    查看更多>>摘要:产教融合实效评价是了解和掌握现代职业教育发展水平的重要依据.共生理论视角下,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实效评价体系应涵盖共生经济性、共生紧密度、共生稳定性和共生成长性等四个维度.该体系的建立,不仅能够为职业院校及主管部门进行产教融合实效评价提供有效工具,也为职业教育与产业界深度融合的实施指明了方向.基于评价体系,应进一步以经济效益为动力,激发企业参与的积极性;紧密对接产业链,打造高水平的专业集群;制定公平合理的合作协议,保障双方长期稳定合作;构建产科教一体化平台,增强服务产业发展能力,四措并举着力推进职业教育与产业界的深度融合发展.

    产教融合职业教育评价体系共生理论

    新时代来华留学生知华教育培养体系构建

    蔡莉
    50-56页
    查看更多>>摘要:培养留学生的文化适应能力、价值观念和跨文化能力是新时代来华留学知华教育的重要内容,而当前知华教育维度扁平,路径单一,内容单调,构建多维度的来华留学生知华教育培养体系显得尤为重要.因此,可借助社会认同的基本心理过程,构建"立足第一课堂,拓展第二课堂,联结移动课堂"的来华留学生知华教育多维度培养体系,推进"正确认识中国国情—加深对华友好情感—逐步认同中国文化"的知华教育内涵逐层深入,并健全相应的考核体系,以保证来华留学生知华教育培养体系有效运行.

    来华留学生知华教育培养体系考核体系

    《清人诗文集总目提要》订补——以叶先登等四位福建作家为中心

    朱则杰
    57-65页
    查看更多>>摘要:今人柯愈春先生所著《清人诗文集总目提要》,从清代诗歌(包括散文)文献学的角度来说,代表了迄今为止该领域学术研究的最高成就.因此,以该书作为基准,对其中难免存在的若干舛误与疏漏进行订正与补充,从而使之尽可能地更趋完善,也就成了一项很有意义的工作.同时,这些遗留下来的问题,其难度相对来说也是最大的.现在即根据平日读书所得,对其中叶先登、郑宗圭、林人中、陈元辅以及林嵋、林简、林凤仪、林向哲等福建作家的有关问题予以订补,供作者及其他相关读者参考.

    清诗作家考证《清人诗文集总目提要》《清人别集总目》福建

    《桥东刘氏家集》与桥东刘氏制义家族考述

    郑永辉
    66-72页
    查看更多>>摘要:同安图书馆藏有清代佚名所编《桥东刘氏家集》抄本一册,共收录明末桥东刘氏族人制义5 家47 首.按其中涉及的诸家评语,可知是本的所有内容均抄掇自清代晋江尤垂青所编的《温陵先正文藏》.或清末刘氏文献几乎无存,族人因为抄成一册,以备征献.今将《桥东刘氏家集》与地方志及《桥东刘氏世谱》参读,可见明清两代桥东刘氏绵延一百多年的科第、制义家族风貌.

    桥东刘氏家集温陵文藏文学家族制义文

    语言类型学视角下阿美语与汉语语义格对比分析

    叶宇农范志泉
    73-80页
    查看更多>>摘要:阿美语是一种黏着型语言,而汉语则是属于孤立语的语言,这两种语言在语言特点上有显著差异,尤其是在语义格的表达方式上.阿美语有着丰富的形态变化,而汉语主要通过语序表达不同的语义格,这种差异广泛影响到了语言中的很多方面.阿美语和汉语在语义格表达上具有诸如形态、语序、格位标记系统和动词词缀相呼应等方面的不同之处,对这些方面进行分析有助于获得两种语言对比研究上的理论学习或实际研究价值.

    汉语阿美语语义格对比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