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畜牧兽医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畜牧兽医学报
中国畜牧兽医学会
畜牧兽医学报

中国畜牧兽医学会

文杰

月刊

0366-6964

xmsyxb@263.net

010-62815987 62816996 62893836

100193

北京海淀区圆明园西路2号

畜牧兽医学报/Journal Acta Veterinaria Et Zootechnica Sinica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学报是中国畜牧兽医学会主办,《畜牧兽医学报》编委会、中国农业科学院畜牧研究所编辑出版的全国性的畜牧兽医学术刊物。创刊于1956年7月,刊登较高水平的学术论文和企业研究报告以及对生产实践具指导性、启发性的文章。为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自然科学核心期刊,并被国内外重要引文数据库及文摘性期刊收录。主要栏目包括畜牧和兽医两大学科。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因芯片技术在晋南牛种公牛选育中的应用

    王宏浩任小康张毅高会江...
    2803-281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更好的保护开发利用晋南牛,确保晋南牛的遗传多样性,本研究应用基因芯片技术,对晋南牛进行群体遗传特性的检测及后备种公牛的遗传评估,为晋南牛的分子辅助选育与保种提供理论与技术支持.采集18月龄健康、体重相近((350±20)kg)的荷斯坦牛、和顺肉牛、西门塔尔牛、延边牛及利木赞牛血样各10份,及晋南牛后备公牛血样25份,根据不同牛品种分为6组,其中前5组每组10个重复,晋南牛后备公牛25个重复.应用Illumina SNP50K高密度牛SNP芯片进行基因型检测,分析比较晋南牛的群体遗传特征,运用亲缘矩阵计算晋南牛后备公牛的亲缘系数,同时用BLUP进行遗传评估.结果表明,晋南牛在遗传结构上与荷斯坦牛、和顺肉牛、西门塔尔牛及利木赞牛关系较远,与延边牛较近,为中国地方品种群体;对晋南牛后备公牛进行遗传评估,得出了牛的基因组胴体重方差育种值排名,JN23的胴体重倍数性状标准差最大,从基因组水平可选作肉用种公牛;应用亲缘分析对晋南牛后备公牛家系进行分类,避免群体间的近交.本研究对晋南牛后备公牛进行了遗传评估、近交家系分析、传统表型选择及遗传疾病检测,最终选留的种公牛为JN07、JN23、JN05、JN08、JN02、JN13、JN19、JN14,通过多种选育方法结合提高了公牛的选择准确性,为晋南牛的群体选育提高奠定了基础.

    基因芯片晋南牛遗传结构遗传评估分子辅助选育

    基于CRISPR/Cas9技术的Wip1基因敲除ST细胞的建立

    车晶晶徐奎张秀玲向光明...
    2814-2821页
    查看更多>>摘要:旨在采用CRISPR/Cas9编辑系统获得Wip1基因敲除的猪睾丸(swine testis,ST)细胞,为后续在细胞水平上探究Wip1基因对ST细胞增殖、凋亡的影响奠定基础.本研究将实验室已有的靶向Wip1基因第一外显子的两条sgRNA(sgWip1-1和sgWip1-2)分别连接到pX330-GFP和pX330-RFP载体,然后共转染ST细胞(从80~90日龄的猪胚胎睾丸组织中分离出未成熟的支持细胞).利用流式细胞仪收集红绿双荧光阳性的ST细胞,以用于单克隆细胞挑选.对得到的30个单克隆细胞进行基因型鉴定,并将PCR产物进行T-A克隆.结果显示,有29个单克隆细胞出现了基因片段敲除,Wip1基因的片段敲除效率为96.7%.其中单等位基因片段敲除的有5个,纯合双等位基因片段敲除的有8个,杂合双等位基因片段敲除的有16个.本研究高效地构建了 Wip1基因敲除的ST细胞,不仅为后续研究Wip1基因对ST细胞增殖、凋亡的影响提供了细胞模型,也为研究Wip1基因对公猪繁殖性能的影响奠定了基础.

    CRISPR/Cas9iWip1基因ST细胞

    NPFFR1基因对鹅卵泡颗粒细胞激素分泌和细胞凋亡的影响研究

    张克山高广亮李琴赵献芝...
    2822-2831页
    查看更多>>摘要:神经相关肽受体(RFamide-related peptide receptor,NPFFR1)是促性腺激素抑制激素的主要亲和受体,它在调控动物繁殖方面起着重要作用.为了解NPFFR1对鹅卵巢卵泡发育的作用,本研究以42周龄健康产蛋四川白鹅为试验材料(n=9),利用RT-qPCR法检测NPFFR1基因在等级前和等级卵泡颗粒细胞中的mRNA表达规律;在颗粒细胞中过表达NPFFR1基因,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颗粒细胞上清液(n=9)中雌二醇(estradiol,E2)、孕酮(progesterone,P4)和抗缪勒管激素(anti-Mullerian hormone,AMH)的浓度变化,剩余贴壁细胞作一步法TUNEL检测细胞凋亡情况;转录组测序方法筛选大黄卵泡(8~10 mm)颗粒细胞过表达NPFFR1前后表达差异显著基因,并对差异表达基因进行功能聚类分析.结果显示,除F1等级外,其余等级卵泡颗粒细胞NPFFR1表达量均极显著高于等级前卵泡(P<0.01);过表达NPFFR1后,等级颗粒细胞上清液中的E2和等级前颗粒细胞上清液AM H的含量显著(P<0.05)降低,但孕酮P4含量变化不显著(P>0.05);转录组测序共筛选到267个差异表达基因(119个下调,148个上调),这些基因主要富集在生物节律过程、繁殖进程等生物学过程中;同时,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基因AMH显著下调表达(P<0.05),Clock(clock circadian regulator)、FOS(proto-oncogene,AP-1 trans-cription factor subunit)、Per(period circadian regulator)和 A NTXR2(cell adhesion molecule 2)分别极显著(P<0.01)或显著(P<0.05)上调表达.上述试验结果提示,NPFFR1可从激素、细胞凋亡和生物节律等多个环节影响卵泡颗粒细胞,参与调控卵泡的时序等级发育.

    NPFFR1基因卵泡等级发育性激素细胞凋亡周期节律基因

    笼养密度对雪山鸡生产性能及盲肠微生物的影响

    孔令琳王来娣白皓江勇...
    2832-2841页
    查看更多>>摘要:旨在探索笼养密度对雪山鸡生产性能、肉品质、福利指标及盲肠微生物的影响.本研究选用6周龄体重相近的健康雪山鸡母鸡180只,按单因素试验要求,设置高、中、低3组饲养密度进行后期笼养试验,每笼分别饲养4只、3只及2只,以此作为1个重复,每组20个重复,饲养至上市15周龄,屠宰,测定生产性能、屠宰性能及肉品质,并进行羽毛和步态评分、检测盲肠微生物菌群组成.结果表明:1)从11周龄到上市15周龄,低、中密度组雪山鸡体重显著高于高密度组(P<0.05),15周龄腹脂重和腹脂率,低密度组显著高于中密度组(P<0.05),且中密度组显著高于高密度组(P<0.05),其余屠宰性能指标差异均不显著(P>0.05).2)中、低密度组鸡只羽毛质量显著好于高密度组(P<0.05),此外,高、中、低密度组的雪山鸡步态评分差异不显著(P>0.05).3)雪山鸡盲肠内容物均以Firmicutes(厚壁菌门)、Proteobacteria(变形菌门)、Bacteroidetes(拟杆菌门)的菌群为主.3种饲养密度菌群差异不显著(P>0.05),但中密度饲养模式下肉鸡盲肠内容物中特有OTUs较少,相对于高密度盲肠微生物区系而言,中、低密度盲肠微生物群落更趋于相近,有些差异菌群可能与体重及腹脂沉积相关,如Blautia菌属等.综合看来,对于雪山鸡而言,考虑采用中密度饲养模式能够获得较好的生产性能.

    雪山鸡饲养密度生产性能肉品质羽毛步态盲肠微生物

    BCG感染巨噬细胞后内质网应激对细胞焦亡的调控作用

    聂雪伊刘蕾郑雪迪杨易...
    2842-2851页
    查看更多>>摘要:旨在探讨牛分枝杆菌疫苗株卡介苗(Bacillus Calmette-Guérin,BCG)感染人单核巨噬细胞THP-1细胞后内质网应激(endoplasmic reticulum stress,ERS)对细胞焦亡的调控作用及分子机制.在BCG单独感染THP-1细胞或与ERS抑制剂TUDCA共处理细胞后,采用qRT-PCR检测ERS标志性分子GRP78,细胞焦亡标志性分子GSDMD、Caspase1、NLRP3、IL-1β和 IL-18在 mRNA 水平的表达,采用 Western blot 检测 GRP78、Caspase12、GSD-MD、Caspase1和NLRP3在蛋白水平的表达,采用ELISA检测IL-1β和IL-18的释放量,采用CCK-8检测细胞存活率.结果表明:在BCG单独感染THP-1细胞不同时间后,GRP78在mRNA水平和蛋白水平的表达均随感染时间延长而升高(P<0.01),GSDMD蛋白表达在24 h达到最高,IL-1β 和IL-18在mRNA水平的表达呈时间依赖性(P<0.01).在BCG单独感染或与TUDCA共同作用细胞24 h后,与未感染对照组相比,BCG感染组GRP78、GS-DMD、Caspase1、NLRP3、IL-1β和 IL-18 mRNA 水平表达上调(P<0.05),GRP78、Caspase12、GSDMD、Caspase1 和NLRP3蛋白水平表达上调(P<0.001),IL-1β和IL-18的浓度增加(P<0.01),细胞存活率下降(P<0.001),而经TUDCA预处理的BCG感染组与BCG单独感染组相比,以上分子的表达下降,细胞存活率上升(P<0.01).综上表明,在BCG感染THP-1细胞后,引起的ERS对细胞焦亡具有调控作用.

    牛分枝杆菌疫苗株卡介苗内质网应激细胞焦亡THP-1细胞

    A:L1 ST128型鸭源多杀性巴氏杆菌的耐药性及毒力分析

    张亚楠李亚菲陈汝佳余波...
    2852-2863页
    查看更多>>摘要:旨在阐明贵州某规模化鸭场临床疑似鸭霍乱的病原菌耐药性及毒力特征,通过细菌的分离鉴定、多位点序列分型(MLST)、ERIC-PCR同源性分析、药敏试验、动物回归试验、细菌全基因组测序以及基因组局部比较分析对分离株进行系统研究.结果显示,分离得到5株鸭源多杀性巴氏杆菌(PmCW1~5),均为A:L1 ST128型且同源性较高;分离株均对氨苄西林、阿莫西林、左氧氟沙星和林可霉素4种药物耐药,其中PmCW1还对环丙沙星低水平耐药;对强毒株PmCW1的全基因组数据分析显示,PmCW1中存在β-内酰胺类、喹诺酮类、四环素类、大环内酯类和多肽类等耐药基因,同时存在多药外排泵及多药耐药蛋白基因,耐药表型与耐药基因检测结果基本相符;Pm-CW1 中存在的毒力基因总数为201个,主要是脂寡糖/脂多糖(LOS/LPS)、荚膜、黏附因子等编码基因;此外,还检测到Ⅳ型菌毛基因(ptfA、comE、hofB、hofC、vfr)、铁摄取相关蛋白基因(ccmABCEF、hgbBC、fur、hscB等)以及部分外膜蛋白基因(ompP5等)等;PmCW1具有典型的A:L1型多杀性巴氏杆菌的特征.综上表明,本研究分离得到的ST128型鸭源多杀性巴氏杆菌目前鲜有报道,对其耐药性及毒力的研究可为鸭霍乱的临床用药及疫苗研发提供理论依据.

    鸭源多杀性巴氏杆菌分离鉴定MLST耐药性与毒力基因组局部比较分析

    鸭疫里默氏杆菌RA-LZ01株GE296_RS01450基因介导其对重金属离子产生耐受性的分析

    秦明星宫晓炜陈启伟王燕萍...
    2864-2873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研究旨在阐明鸭疫里默氏杆菌RA-LZ01株GE296_RS01450基因介导其对重金属离子产生耐受性的作用.构建RA-LZ01株的GE296_RS01450基因缺失株△1450和回复株c△1450,测定菌株的生长曲线、抗菌素对菌株的最小抑菌浓度(MIC)、菌株对重金属离子的耐受程度以及GE296_RS01450基因在特异性重金属离子刺激下的转录水平.结果显示,与亲本株相比,缺失株的生长能力以及11类抗菌素对缺失株的MIC值均无明显变化;与亲本株和回复株相比,缺失株对重金属离子Ni、Mn和Co的敏感性显著上升,并且在Ni、Mn刺激下,GE296_RS01450基因的转录水平显著上调.上述结果表明,GE296_RS01450基因不参与亲本株的生长及菌株对抗菌素的耐药性,可介导菌株对Ni、Mn和Co产生耐受性.GE296_RS01450基因属于GE296_RS01445-GE296_RS01450-GE296_RS01455 RND外排泵,编码外膜蛋白,我们将其命名为RopM.

    鸭疫里默氏杆菌GE296_RS01450基因生长抗生素重金属离子

    表达乳铁蛋白肽的猪源罗伊氏乳酸杆菌对断乳仔猪抗霍乱沙门菌感染的效果分析

    王雪莹高亢蔡吉垚张森豪...
    2874-2886页
    查看更多>>摘要:旨在分析表达牛乳铁蛋白肽的重组猪源罗伊氏乳酸杆菌pPG-LFCA-E/LR-CO21作为饲用微生态制剂对仔猪促生长与抵抗猪霍乱沙门菌感染的作用.将该重组菌连续饲喂28日龄断乳仔猪21 d,并设立空菌组、对照组以及抗生素组.第21天时对断乳仔猪连续口服感染猪霍乱沙门菌3 d,并设置7 d的观察期;仔猪感染后采集试验组与对照组血清、肠黏液及肠组织.检测结果显示重组菌组仔猪平均日增重与免疫器官指数均显著提高(P<0.05),料重比极显著降低(P<0.01).感染猪霍乱沙门菌后,相对于对照组,重组菌组仔猪日增重提高,腹泻率降低;重组菌组仔猪血液中IgG以及肠黏液中IL-4、sIgA的量极显著提高(P<0.01),IL-2、IL-12、IL-6的量显著降低(P<0.05);重组菌组仔猪肠道紧密连接蛋白ZO-1、Claudin-1的基因转录水平和TLR4、Myd88和MLCK的基因转录水平极显著提高(P<0.01),仔猪肠道内猪霍乱沙门菌的数量极显著降低(P<0.01);重组菌组与抗生素组无明显差异(P>0.05).以上结果表明,表达牛乳铁蛋白肽的重组猪源罗伊氏乳酸杆菌pPG-LFCA-E/LR-CO21可以提高断乳仔猪的生长性能、促进肠道形态发育、增强肠道屏障功能,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保护仔猪免受猪霍乱沙门菌的感染,表明重组菌作为微生态制剂替代断乳仔猪的饲用抗生素具有一定的应用前景.

    乳铁蛋白肽重组罗伊氏乳酸杆菌猪霍乱沙门菌断乳仔猪

    猪急性腹泻综合征冠状病毒SYBR Green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应用

    张记宇韩郁茹时洪艳陈建飞...
    2887-289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建立快速、灵敏且特异的检测猪急性腹泻综合征冠状病毒(swine acute diarrhea syndrome coronavirus,SADS-CoV)检测方法,本试验扩增SADS-CoV N基因保守区域将其克隆至pMD18-T载体.所构建的重组质粒pMD18-T-SADS-qN作为阳性质粒标准品,以其为模板建立一种SYBR Green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结果显示,所建立方法在3.31×101~3.31×107拷贝·μL-1模板量时,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2)为0.997,斜率为-3.318.该方法特异性检测SADS-CoV;而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TGEV)、猪德尔塔冠状病毒(PDCoV)和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检测结果均为阴性.所构建的标准品检测灵敏度下限可以达到3.31×101拷贝·μL-1,组内和组间变异系数均小于1%,表明其具有良好的灵敏性和重复性.用该方法检测SADS-CoV感染IPI-2I和IPEC-J2细胞后不同时间点和不同接毒剂量的复制情况,结果显示,SADS-CoV感染细胞后2 h病毒含量较低,在12~36 h病毒含量迅速增长,36 h后增长速度减缓且病毒含量维持在较高水平.分别用0、0.1、1 MOI SADS-CoV感染细胞结果显示病毒的mRAN转录水平呈现剂量依赖性增加,当MOI为1时,IPI-2I和IPEC-J2细胞病毒含量分别为106.7、105.3拷贝·mL-1.进一步利用所建立的方法对经口服攻毒SADS-CoV仔猪的临床样本进行检测,结果发现病毒在空肠回肠含量较高,表明病毒主要定殖于空肠和回肠.综上表明,本研究建立SYBR Green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能灵敏特异地检测SADS-CoV,为SADS-CoV的诊断和病毒相关基础研究提供可靠的检测手段.

    猪急性腹泻综合征病毒N基因荧光定量PCR检测

    豪猪血蜱卵蛋白成分初步鉴定及其功能分类

    刘金宝程天印
    2895-2904页
    查看更多>>摘要:旨在探明豪猪血蜱卵原生质蛋白成分,为探索干扰蜱类胚胎发育和新型控蜱策略奠定基础.采用FASP法消化豪猪血蜱卵蛋白提取物,LC/MS/MS法对其进行分析、检测,搜索褐黄血蜱卵巢转录组文库、唾液腺转录组文库和中肠转录组文库,分别检出特异性肽段359、312、357条,鉴定多肽108、170、161条,终而鉴定高可信蛋白103种.豪猪血蜱蜱卵原生质中富含酶类、蛋白酶抑制剂、转运蛋白、细胞骨架蛋白、蛋白质合成与修饰、分泌蛋白以及未鉴定的蛋白共8类蛋白.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蛋白酶转运蛋白蛋白酶抑制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