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畜牧兽医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畜牧兽医学报
中国畜牧兽医学会
畜牧兽医学报

中国畜牧兽医学会

文杰

月刊

0366-6964

xmsyxb@263.net

010-62815987 62816996 62893836

100193

北京海淀区圆明园西路2号

畜牧兽医学报/Journal Acta Veterinaria Et Zootechnica Sinica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学报是中国畜牧兽医学会主办,《畜牧兽医学报》编委会、中国农业科学院畜牧研究所编辑出版的全国性的畜牧兽医学术刊物。创刊于1956年7月,刊登较高水平的学术论文和企业研究报告以及对生产实践具指导性、启发性的文章。为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自然科学核心期刊,并被国内外重要引文数据库及文摘性期刊收录。主要栏目包括畜牧和兽医两大学科。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奶牛乳房健康基因检测芯片在中国荷斯坦牛及巴基斯坦本地奶牛群中的应用研究

    赖婉仪陶欣月杨庚新余文莉...
    4489-4499页
    查看更多>>摘要:旨在筛选与奶牛乳房健康相关的SNP位点或组合,提升奶牛乳房健康水平,同时促进"一带一路"国家的奶牛产业健康发展.本研究基于1 097头中国荷斯坦牛、161头巴基斯坦荷斯坦牛的尾静脉血及116头Achai牛、104头辛地红牛的尾根毛囊,提取基因组DNA,使用奶牛乳房健康分子检测芯片(Chinese Cow's SNPs Chip-Ⅰ,CCSC-Ⅰ)获得基因型,结合相应DHI数据报告中的乳房健康指标——体细胞数(somatic cell count,SCC)及体细胞评分(somatic cell score,SCS),通过单个SNP和成对SNP关联分析,鉴定有意义的SNP位点或组合.单位点关联分析结果显示,SNP3、6、8、11、19、20在中国荷斯坦牛群体中为显著位点(P<0.05),针对巴基斯坦奶牛群同样鉴定出SNP3和SNP11为显著位点(P<0.05);在成对位点关联分析中,中国荷斯坦牛群体使用大样本(北京、浙江、河北地区牧场)和河北地区样本分别分析,保留稳定的SNP11-SNP15组合,SNP19和SNP20的AA基因型同占优势,针对巴基斯坦荷斯坦牛鉴定了 SNP11-SNP2、4、8、9、12、16、19等极显著组合(P<0.01),而针对巴基斯坦本地奶牛Achai鉴定出了 SNP3-SNP11、15等极显著组合(P<0.01).本研究结果显示,奶牛乳房健康分子检测芯片具有广泛适用性.SNP11、15、19、20等位点对奶牛乳房健康具有重要影响.在荷斯坦牛群体中,CD4、TRAP PC 9和PTK2基因表现出潜在的乳房炎抗性;而在巴基斯坦本地奶牛中,CD4、DGAT1和TRAPPC9基因则表现出显著的抗性特征.这些发现为未来的精准选育提供了有力的科学依据.

    中国荷斯坦牛巴基斯坦荷斯坦牛巴基斯坦本地奶牛奶牛乳房炎单核苷酸多态性

    快速型黄羽肉鸡生长模型及营养沉积规律的研究

    勾丹赵昀杰常棋卓新雄...
    4500-4516页
    查看更多>>摘要:旨在研究0~56日龄快速型黄羽肉鸡湘佳黄鸡2号的生长规律及营养物质动态沉积规律,构建体重、日增重的生长曲线以及能量、体蛋白、体脂肪、总氨基酸等养分的沉积模型,为快速型黄羽肉鸡的精准饲养提供科学依据.本研究选择同批次出雏、健康的0日龄快速型黄羽肉鸡湘佳黄鸡2号672只(公母各半),于第0、7、14、21、28、35、42、49、56日龄分别对公鸡和母鸡进行生长性能及体成分测定.结果发现,随日龄增加,湘佳黄鸡2号公鸡和母鸡的体重、空体重、羽毛重、日增重、能量沉积量、体蛋白沉积量、体脂肪沉积量和总氨基酸沉积量均显著升高(P<0.001).分别采用Gompertz、Logistic和Bertalanffy三种非线性函数对体重、日增重和能量、体蛋白、体脂肪及总氨基酸等养分的重量进行拟合,根据回归模型的决定系数、残差平方和、均方误差和赤池信息准则的值判断模型准确性,结果表明,Gompertz模型对各项指标的拟合准确性最高.利用Gompertz函数公式,拟合并建立了湘佳黄鸡2号体重和日增重的生长曲线,同时构建了能量、体蛋白、体脂肪及总氨基酸的重量的生长或沉积模型.本研究发现,Gompertz模型能精准预测湘佳黄鸡2号的体重、日增重及体成分的需要量增长规律,这为湘佳黄鸡2号的能量、脂肪、蛋白质和氨基酸的动态需要量研究和精准饲养提供了数据支撑.

    快速型黄羽肉鸡生长曲线体成分非线性拟合生长模型

    应用Cre-LoxP系统构建牛结节性皮肤病病毒缺失TK基因毒株

    张玉哲任善会姚威龚真莉...
    4517-4529页
    查看更多>>摘要:利用同源重组技术及Cre-LoxP系统平台,构建牛结节性皮肤病病毒(lumpy skin disease virus,LSDV)缺失TK基因毒株,为研制出安全、高效的LSDV基因工程疫苗提供备选毒株.以TK基因为靶基因,利用Cre-LoxP系统平台,红色荧光蛋白(RFP)为筛选标记,采用重叠PCR方法扩增左、右同源臂以及RFP基因表达框并进行融合,将其克隆至pUC19T载体,构建基因缺失转移载体pUC19T-LSDV-△TK-RFP.将转移载体重组质粒转染至Vero细胞,并感染LSDV/CHA/FJ/2021毒株,构建LSDV-△TK-RFP重组病毒.采取蚀斑法、有限稀释法纯化LSDV-△TK-RFP.然后,利用Cre-LoxP系统,在MDBK-Cre细胞中从病毒基因组中切除RFP标签,采取蚀斑法和有限稀释法筛选并纯化LSDV-△TK毒株.利用PCR及测序方法对重组毒株进行鉴定,并测定其一步生长曲线.结果表明成功构建缺失TK基因的重组毒株(LSDV-△TK),重组毒株复制力略低于野生毒株.应用Cre-LoxP系统构建的缺失TK基因LSDV毒株,具有良好的遗传稳定性和复制生长特性,为后续LSDV基因工程疫苗的研制提供了候选毒株,同时拓展了 Cre-LoxP系统的应用范围.

    牛结节性皮肤病病毒TK基因Cre/LoxP系统重组毒株

    牛结节性皮肤病病毒ORF123基因缺失重组病毒的构建及增殖能力分析

    王芳萍任善会郜晓虹杨雪...
    4530-4541页
    查看更多>>摘要:旨在通过缺失牛结节性皮肤病病毒(LSDV)ORF123基因,分析其增殖能力,为LSDV ORF123功能研究奠定基础.本研究利用同源重组,以ORF123基因作为靶标,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EGFP)为筛选标记,采用融合PCR方法,扩增同源左右臂序列以及EGFP基因表达框,克隆至pUC-19T载体,构建基因缺失转移载体pH5-LSDV△ORF12 3-EGFP 质粒.然后将 pH5-LSDV△ORF123-EGFP 质粒转染至 Vero 细胞,并感染 LSDV/CHA/FJ/2021毒株,利用蚀斑、梯度稀释和挑取绿色荧光单克隆细胞筛选纯化重组毒株,并鉴定其遗传稳定性和增殖能力.结果显示,利用EGFP筛选标记,通过多次挑斑筛选纯化获得ORF123基因缺失的重组病毒株LSDV△ORF123-EGFP.该重组病毒至少在8代细胞传代中能稳定表达绿色荧光蛋白,接种MDBK细胞后绘制一步增殖曲线表明该重组病毒滴度略低于亲本毒株.本研究成功获得ORF123基因缺失的重组病毒株LSDV△ORF123-EGFP,为LSDV ORF123蛋白生物学功能研究以及减毒活疫苗的研制奠定基础.

    牛结节性皮肤病病毒ORF123基因增殖能力同源重组重组病毒

    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MGCD0103对小反刍兽疫病毒体外复制的影响

    邓瑞雪潘春容朱学亮胡林杰...
    4542-4552页
    查看更多>>摘要:旨在探究组蛋白去乙酰化酶(HDACs)选择性抑制剂MGCD0103(Mocetinostat)对小反刍兽疫病毒(peste des petits ruminants virus,PPRV)在山羊子宫内膜上皮细胞(EEC细胞)复制的影响.本研究通过RT-qPCR法测定PPRV感染后宿主细胞HDACs和抑制剂处理细胞中PPRV N基因的转录水平,通过Time of Addition Assay确定MGCD0103在PPRV复制过程的作用阶段,用Western blot检测PPRV N蛋白的相对表达量,并采用TCID56方法测定了病毒滴度.结果表明,PPRV感染引起EEC细胞HDAC1(P<0.001)和HDAC2(P<0.002)转录水平明显上升;MGCD0103在病毒入侵和复制阶段均发挥了抑制作用,且在复制阶段抑制作用更明显;MGCD0103显著降低PPRV N基因转录水平和表达水平及病毒滴度(P<0.002),且其抑制PPRV在EEC中的半数有效浓度(EC50)和药物选择指数(SI)分别是0.43 μmol·L-1和4.35.本研究确定MGCD0103显著抑制PPRV的复制,这对研发有效抗PPRV药物具有重要意义,为高效率产毒细胞株的构建提供新思路.

    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MGCD0103抑制小反刍兽疫病毒病毒复制

    新型竹鼠源阿卡斑病毒对山羊的致病性

    秦树英刘金凤马玲许力士...
    4553-4561页
    查看更多>>摘要:旨在观察竹鼠源阿卡斑病毒(AKAV)对山羊的致病性,本研究以竹鼠源阿卡斑病毒GXLCH16-70株分别经颅内、皮下和静脉感染山羊,观察山羊临床症状、病毒血症、剖检病变、组织病理和病原组织器官分布等指征.结果显示,颅内接种组山羊攻毒第4~9天后,出现间歇性痉挛、抽搐等神经症状;皮下和静脉接种组的山羊于接毒第3~8天出现腹泻、眼角分泌物增多等症状;接种GXLCH16-70的所有山羊于感染第2~10天均出现病毒血症,感染第8天后均产生AKAV中和抗体,且一直持续到第21天.颅内组剖检可见大脑非化脓性脑脊髓炎,肺充血出血、脾边缘有出血点等病理变化.病理组织学检查显示,颅内组呈现为脑膜和皮质血管周围见有多层胶质细胞等炎性细胞浸润,形成"血管套"样结构.荧光定量RT-PCR对脑组织、脊髓等样品进行的病原检测结果显示,颅内组几乎在大脑的所有区域都检测到AKAV-S RNA片段;同时,静脉组和皮下组在部分脑组织和脊髓中也能检测到病原.结果表明,新型竹鼠源AKAV GXLCH16-70株经人工感染可导致山羊全身多器官和组织系统性病变,并且可引起山羊脑脊髓炎.

    竹鼠阿卡斑病毒山羊致病性颅内接种

    塞内卡病毒A完整病毒和空衣壳的分离及抗体应答分析

    李梅穆素雨董虎李硕...
    4562-4570页
    查看更多>>摘要:塞内卡病毒A(Senecavirus A,SVA)在复制过程中可形成完整病毒和空衣壳,它们的分离条件和抗体应答差异目前还是未知的.本研究利用盐酸胍形成SVA空衣壳,通过优化不同的密度梯度、介质、转速、时间条件进行超速离心,获得分离SVA完整病毒和空衣壳的最佳条件,并按SVA完整病毒12.5μg·只-1,空衣壳12.5μg·只-1肌肉注射免疫BALB/c小鼠,免疫后1~7周检测特异性抗体和中和抗体.结果显示,SVA的MOI=1时感染细胞2 h加入100 mmol·L-1盐酸胍可以使SVA完整病毒全部形成空衣壳;在10%~50%氯化铯,36 000 r·min-1,离心2.5 h是区分SVA完整病毒和空衣壳的最佳条件;而且SVA完整病毒与空衣壳诱导小鼠的特异性抗体和中和抗体水平无显著差异(P=ns).本研究为塞内卡病毒A完整病毒和空衣壳的分离纯化、重组SVA病毒样颗粒疫苗的开发提供参考.

    塞内卡病毒A完整病毒空衣壳分离条件优化免疫原性

    基于杆状病毒-昆虫细胞表达系统的猪脑心肌炎病毒样颗粒的表达及鉴定

    王运航景伟穆素雨孙世琪...
    4571-4578页
    查看更多>>摘要:脑心肌炎(encephalomyocarditis)是由脑心肌炎病毒(encephalomyocarditis virus,EMCV)引起的以猪的脑炎、心肌炎为主要特征的病毒性人畜共患病,可感染多种哺乳动物,目前国内尚无有效疫苗.本研究旨在开发一款安全有效的疫苗以防控该病.采用P1、3CD共表达的构建策略,利用杆状病毒-昆虫细胞表达系统获得EMCV病毒样颗粒(virus-like particals,VLPs)并将其免疫小鼠,初步评价其在小鼠体内的免疫应答效果.结果显示,免疫组小鼠特异性抗体滴度达到1:192以上,中和抗体滴度达到1:64以上,且与ISA206佐剂混合使用可诱导机体产生更高的抗体水平.IL-4、IFN-γ、IL-5、TNF-α细胞因子水平均可达到20 pg·mL-1,且明显高于PBS组.综上,本研究获得的EMCV病毒样颗粒疫苗可以诱导机体产生良好的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应答,还能诱导炎症细胞因子的产生,有助于激发机体的免疫反应,增强疫苗的保护效果,为EMCV的防控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技术储备.

    杆状病毒-昆虫细胞表达系统脑心肌炎病毒病毒样颗粒

    利用单B细胞分选技术制备猪瘟病毒E2蛋白单克隆抗体及其在ELISA中的应用

    马中元郑君佐梁志博潘丽...
    4579-4589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研究旨在建立一种猪瘟病毒E2单抗竞争ELISA检测方法,用于评价猪瘟C株弱毒苗和E2亚单位疫苗的免疫效果.首先,构建猪瘟E2杆状病毒表达载体pFastBAC,通过悬浮培养SF9细胞高效表达E2蛋白;其次,用纯化的E2蛋白免疫BABL/c小鼠,通过流式分选IgM-PE-/E2-APC+型单个B细胞.然后,利用半巢式PCR分别扩增E2特异性IgG抗体的重链和轻链,测序后将抗体重链及轻链构建到pCDNA3.1载体,再将构建好的质粒共转染至HEK-293细胞,制备猪瘟E2单克隆抗体.结果表明,本研究通过单B细胞分选技术获得的两株单克隆抗体,即 mAb3A9(IgG1,kappa)和 mAb4F7(IgG2a,lambda),分别识别猪瘟E2蛋白B细胞线性表位25GLTTTWKEYSHDLQL39 和259 GNTTVKVHASDERGP273.此外,用上述两株单克隆抗体及E2蛋白建立的单抗竞争ELISA检测方法,在血清样本检测过程中,均展现出优异的诊断敏感性(97.49%,95.97%)及特异性(96.08%,94.38%),该研究为我国猪瘟的逐步净化提供了有利的技术支撑.

    猪瘟E2单B细胞表位ELISA

    猪瘟病毒中和抗体与E2蛋白抗体相关性分析

    夏应菊李琰刘俊徐嫄...
    4590-4596页
    查看更多>>摘要:旨在探索猪瘟病毒中和抗体与E2蛋白抗体的关系,本研究对289份猪血清进行中和抗体效价和E2抗体测定,比较分析二者的相关性;同时从中选取15份血清,测定血清对不同猪瘟病毒流行野毒株的中和效价.结果表明,从整体上说E2抗体水平与中和效价呈正相关.当群体中所有个体E2抗体阻断率均大于60%时,才能保证群体70%以上免疫猪的中和抗体达到保护标准.本研究的结果有助于基层兽医工作者更好地评估临床中猪瘟疫苗的免疫保护状况,降低猪瘟疫情发生风险.

    猪瘟病毒中和抗体E2抗体相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