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畜牧兽医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畜牧兽医学报
中国畜牧兽医学会
畜牧兽医学报

中国畜牧兽医学会

文杰

月刊

0366-6964

xmsyxb@263.net

010-62815987 62816996 62893836

100193

北京海淀区圆明园西路2号

畜牧兽医学报/Journal Acta Veterinaria Et Zootechnica Sinica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学报是中国畜牧兽医学会主办,《畜牧兽医学报》编委会、中国农业科学院畜牧研究所编辑出版的全国性的畜牧兽医学术刊物。创刊于1956年7月,刊登较高水平的学术论文和企业研究报告以及对生产实践具指导性、启发性的文章。为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自然科学核心期刊,并被国内外重要引文数据库及文摘性期刊收录。主要栏目包括畜牧和兽医两大学科。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流产对母马阴道和肠道菌群多样性的影响及阴道细菌的分离鉴定

    付涵卢冲缪荣浩卢亚宾...
    4700-4719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试验旨在研究流产对母马阴道和肠道菌群结构的差异性,并对阴道致病菌进行分离鉴定,探讨造成马流产的阴道致病菌的生物学特性.分别采集流产母马和健康母马阴道分泌物和粪便样品,流产母马组10匹和健康组6匹,并对阴道和粪便样本进行16S rRNA V3~V4区高通量测序,比较两组之间阴道和肠道菌群差异,同时分离鉴定流产母马的阴道细菌.结果显示:与健康组相比,Alpha多样性显示,流产组阴道、肠道菌群丰富度及多样性有增高趋势.通过Binary jaccard及unweighted unifrac两种距离矩阵分析可知两组阴道、肠道菌群的相似性、分散性、丰度及进化关系均存在差异.在门水平上,与健康组相比,流产组阴道菌群中拟杆菌门和梭杆菌门丰度降低,而螺旋菌门和厚壁菌门丰度增加;流产组肠道菌群中厚壁菌门和拟杆菌门丰度降低,变形菌门和放线菌门丰度增加.LEfSe分析乳杆菌科、乳杆菌属、肠杆菌目、肠杆菌科、镰刀菌属为流产组阴道菌群优势菌种;放线菌属、放线菌门、放线菌纲、棒状杆菌科、棒状杆菌属、嗜肽菌属、嗜肽菌科是流产组的肠道优势菌种,这些细菌丰度的改变可能与疾病的发生发展以及预后相关.功能预测及相关性分析发现正常阴道细菌与健康相关微生物之间存在正相关.正常阴道微生物与流产相关病原菌呈负相关.流产母马肠道中代谢相关通路与阴道中疾病的发生相关通路有较高的相关性;肠道中免疫疾病相关通路与阴道中免疫系统的变化也存在正相关,提示肠道中代谢功能的紊乱可能会引发阴道某些疾病的发生.从流产母马阴道中分离并鉴定出4种主要致病菌,分别为沙门菌、马链球菌兽疫亚种、克雷伯菌和大肠杆菌.母马阴道及肠道菌群高度参与流产疾病的发生与免疫的过程,在妊娠时,菌群的代谢途径可能起沟通肠道与阴道菌群和宿主免疫的桥梁作用,阴道菌群中厚壁菌门和放线菌门及肠道菌群中Ar-canobacterium hippocoleae和Streptococcus infantarius与流产相关的变形菌门呈负相关.沙门菌可能是造成马流产的主要致病菌,并且变形菌门、嗜胨菌属、弯曲杆菌属可能是发生流产的阴道菌群生物标志物.

    流产阴道菌群高通量测序功能预测细菌分离鉴定

    粪菌移植治疗犊牛无特异病原性腹泻和细菌性腹泻的疗效及其肠道菌群变化

    杨作斌史晋成马紫薇陈如龙...
    4720-4734页
    查看更多>>摘要:旨在比较粪菌移植(Fecal microbiota transplantation,FMT)治疗犊牛无特异病原性腹泻和细菌性腹泻的疗效和肠道菌群变化.选择8头健康新生犊牛作为健康对照组(Health,H),再选择具有临床腹泻症状的新生犊牛24头,经腹泻相关病原检测,16头无腹泻相关病原感染的腹泻犊牛分为无特异病原腹泻组(Diarrhea,D),8头感染产志贺毒素大肠埃希菌(Shiga toxin-producing E.coli,STEC)的腹泻犊牛作为STEC腹泻组(STEC-Diarrhea,SD).各组犊牛平均日龄为(14.8±6.1)d.通过腹泻病原和腹泻症状筛查选择供体犊牛并制备粪菌液,口服粪菌液(每头250 mL,含40 g单一供体粪便)治疗腹泻犊牛,根据布里斯托粪便分型法(Bristol Stool Scale,BSS)评估治疗有效性.治疗后D组犊牛命名为无特异病原腹泻治疗组(FMT-D),SD组犊牛为STEC腹泻治疗组(FMT-SD).记录治愈天数和日增重,测定犊牛生理常值、血常规、细胞因子及免疫球蛋白.采集各组犊牛直肠粪便进行16S rRNA基因测序,分析其肠道菌群变化.结果显示,经FMT治疗,D组和SD组犊牛的布里斯托粪便分型分别从6~7型极显著下降为4~5型(P<0.000 1),下降后的分型值与H组无差异(P>0.05).FMT-D组和FMT-SD组的平均治愈天数(4.9和4.4)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150 d,FMT-D组的犊牛日增重与H组无显著差异(P>0.05),而FMT-SD组的日增重显著低于H组(P<0.05).D组和SD组犊牛血液IL-1β、IL-6和IL-10浓度极显著高于H组(P<0.01),经FMT治疗后均下降至H组水平.D组和SD组犊牛粪便中分泌型免疫球蛋白A极显著低于H组(P<0.001),且D组IL-22显著低于H组(P<0.05),经FMT治疗后均上升,与H组水平无差异(P>0.05).D组和SD组犊牛肠道菌群的丰富度和多样性均显著低于H组(P<0.05),经FMT治疗后上升至H组水平.D组和SD组犊牛肠道菌群结构β多样性与H组差异极显著(P<0.001),梭杆菌门的相对丰度均极显著高于H组(P<0.001),志贺菌属、Tyzzerella和栖粪杆菌属、[Ruminococcus]_gnavus_group、丁酸球菌属和柯林斯氏菌属、梭杆菌属相对丰度显著高于H组(P<0.05),经过FMT治疗,上述菌门和菌属相对丰度均下降至H 组水平.而 D 组和 SD 组犊牛的 Muribaculaceae、Rikenellaceae_RC9_gut_group、[Eubacterium]_coprostanoli-genes_group、鼠肠单胞菌属、Clostridia_UCG_014、Subdoligranulum和布雷兹纳克氏菌属相对丰度极显著低于H组(P<0.01).经过FMT治疗,上述菌属的相对丰度均上升且与H组无显著差异(P>0.05).本研究表明,FMT对无特异病原性腹泻和细菌性的犊牛腹泻均有显著治疗效果.FMT治疗显著降低了腹泻犊牛肠道菌群中具有致病性菌属的相对丰度,同时增加了潜在益生菌属的相对丰度,肠道菌群的组成结构趋向健康,犊牛免疫功能显著增强.FMT治疗可能对犊牛的增重和生长产生长期有益影响.但FMT对这两种腹泻犊牛肠道菌群的恢复过程中存在一定差异.

    犊牛腹泻粪菌移植效果评价肠道菌群

    五味子醇甲对鸡大肠杆菌病的预防效果观察

    包佳鹭张妍王晓丹
    4735-4746页
    查看更多>>摘要:旨在明确五味子醇甲对鸡大肠杆菌病的预防作用,将180只1日龄蛋鸡随机分为6组:空白对照组、E.coli感染组、50 mg·kg-1五味子醇甲组、100 mg·kg-1五味子醇甲组、200 mg·kg-1五味子醇甲组和抗生素组(氟苯尼考).饲养至14 d时,按分组剂量开始给药,给药5 d后,除空白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均腹腔接种大肠杆菌菌液,检测雏鸡体重、免疫器官指数、脾病理变化和超微结构、血细胞数、血清炎症因子、抗体水平和免疫球蛋白的变化.结果表明,五味子醇甲能够提高患病雏鸡体重,显著降低脾指数,减轻由于大肠杆菌感染导致的脾组织结构以及细胞中细胞核和线粒体的损伤,显著降低患病鸡的白细胞数量以及血清中TNF-a、IL-1β、IL-6和IL-8水平,并显著升高IgM、IgG和NDV的抗体水平.综上所述,五味子醇甲能够通过调节免疫对鸡大肠杆菌病起抗病作用.

    五味子醇甲鸡大肠杆菌病免疫

    高硼暴露通过诱导细胞焦亡加剧鸡肝细胞损伤

    何婷刘思颖全锦雯苏伟谦...
    4747-4759页
    查看更多>>摘要:旨在探索硼暴露诱导鸡肝细胞损伤的作用机制.试验选取30只AA肉鸡随机分为对照组(control group,CG)、低硼组(low boron group,LBG)和高硼组(high boron group,HBG),在基础日粮中分别添加不同剂量硼进行饲喂:基础日粮(硼0 mg·kg-1),低硼日粮(硼120 mg·kg-1)、高硼日粮(硼240 mg·kg-1),处理7及14 d后采集肝组织.使用ICP-MS测定肝组织中的硼含量,全自动血生化分析仪检测ASL及ALT水平,HE染色观察肝组织病理变化,透射电镜观察肝细胞超微结构变化,免疫组化和免疫荧光检测肝细胞焦亡相关蛋白NLRP3及IL-1β定位表达情况,RT-qPCR 和 Western blot 检测 NLRP3、Casapse-1、IL-1β、IL-18 和 GSDMD 的 mRNA 和蛋白表达水平.结果显示,蓄积于肝组织中的硼含量随着硼暴露时间和剂量的增加而增加.此外,14 d-低硼组(14 d-LBG)和高硼组(14 d-HBG)的肝组织结构明显破坏,并且细胞焦亡水平随硼剂量的增加而加剧;与同时间的CG相比,14 d-LBG 中 NLRP 3、Caspase-1、IL-18 的 mRNA 表达水平显著上升(P<0.05),14 d-HBG 的 NLRP3、Caspase-1、IL-1β、IL-18及GSDMD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显著上升(P<0.05).高硼暴露可通过诱导细胞焦亡进而造成鸡肝细胞损伤.

    细胞焦亡肝细胞

    瘤胃酸中毒对山羊胃肠道功能、形态和菌群的影响

    张道亮丁红研王留幸邰文俊...
    4760-4772页
    查看更多>>摘要:旨在通过诱导瘤胃酸中毒模型,探究瘤胃酸中毒对山羊胃肠道组织和菌群结构的影响.本试验选取8只健康波尔山羊为试验对象,对照组4只,造模后的酸中毒组4只.通过瘤胃插管灌服玉米面的方法构建山羊瘤胃酸中毒模型.取胃肠道组织进行HE染色、RT-qPCR和Western blot检测,探究瘤胃酸中毒对山羊消化道组织形态、功能蛋白的影响.另外分别取瘤胃液和盲肠内容物,应用Illumina MiSeq高通量测序技术测定样本中细菌的16S rRNA,分析酸中毒对山羊胃肠道细菌群落组成的影响.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酸中毒组山羊的瘤胃和小肠的组织形态出现损伤,其结构完整性被破坏;瘤胃和十二指肠中的MCT1 mRNA相对表达量和蛋白质表达量均极显著升高(P<0.01),而SLC5A8 mRNA相对表达量和蛋白表达量均极显著降低(P<0.01).对瘤胃内容物进行高通量测序后,相较于对照组,酸中毒组Alpha多样性分析中Shannon指数显著低(P<0.05),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互养菌门(Synergistetes)的相对丰富度极显著降低(P<0.01),纤维杆菌门(Fibrobacteres)、软壁菌门(Tenericutes)的相对丰度显著升高(P<0.05),瘤球菌属(Ruminococcus)、普雷沃氏菌属(Prevotella)的相对丰富度显著降低(P<0.05).对盲肠内容物高通量测序后,与对照组相比,酸中毒组的瘤胃球菌属(Ruminococcus)、颤螺旋菌属(Oscillospira)的相对丰富度显著降低(P<0.05),梭菌属(Clostridium)相对丰富度显著升高(P<0.05).综上可知,瘤胃酸中毒可使山羊消化道组织形态完整性破坏,相关蛋白表达受影响,导致消化道菌群结构发生紊乱.

    山羊瘤胃酸中毒胃肠道形态高通量测序菌群分析

    猫传染性腹膜炎病毒N蛋白表达及其多克隆抗体制备

    刘福康袁莉刚张达汤傲星...
    4773-4778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研究旨在体外原核表达猫传染性腹膜炎病毒(feline infectious peritonitis virus,FIPV)SH2021株核衣壳蛋白(nucleocapsid,N),制备兔源多克隆抗体.根据FIPV SH2021株N基因序列设计引物,构建pCold-I-N重组表达质粒.随后,将重组质粒转化至表达感受态细胞BL21(DE3),在终浓度为1.0 mmol·L-1的IPTG和16 ℃的诱导条件下进行表达.最后,利用His层析柱进行纯化,纯化后的重组蛋白免疫新西兰大白兔制备多克隆抗体.结果表明,纯化获得重组N蛋白大小约为45 ku,制备的N蛋白兔多克隆抗体效价可达1:512 000,该抗体对N蛋白具有良好的反应原性.本研究成功所制备了 FIPVN蛋白兔多克隆抗体,该抗体具有良好的反应原性和特异性,为FIPV抗原抗体检测以及研究N蛋白生物学功能研究提供重要工具.

    猫传染性腹膜炎病毒猫冠状病毒N蛋白基因克隆原核表达多克隆抗体

    靶向山羊痘病毒GPCR基因SYBR Green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的建立

    张红强任善会姚威龚真莉...
    4779-4784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山羊痘病毒(goat pox virus,GTPV)的基因组序列,建立靶向G蛋白偶联趋化因子受体(G-pro-tein-coupled chemokine receptor,GPCR)基因的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基于GTPV全基因序列设计6对qPCR引物,并进行特异性和灵敏性的筛选和检测,最终筛选得到1对高特异性和灵敏性的荧光定量PCR引物;根据GTPV/AV41疫苗株GPCR基因序列,设计普通PCR引物,扩增GPCR基因,构建真核表达载体,建立荧光定量PCR标准曲线.结果表明:筛选得到1对靶向于GPCR基因的特异性qPCR引物;构建pCAGGS-GPCR真核表达质粒,建立标准曲线y=-3.5289x+49.07,线性相关系数R2=0.997 2,扩增效率为92.7%;验证性试验结果显示,该引物最低检测限为2.0拷贝·μL-1,各批次内与批次间重复性结果的变异系数均小于2%,表明其具有特异性强、重复性好和灵敏度高的优点.建立了靶向山羊痘病毒GPCR基因的qPCR检测方法,为防控山羊痘提供了高效的检测手段.

    山羊痘病毒GPCR荧光定量PC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