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畜牧兽医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畜牧兽医学报
中国畜牧兽医学会
畜牧兽医学报

中国畜牧兽医学会

文杰

月刊

0366-6964

xmsyxb@263.net

010-62815987 62816996 62893836

100193

北京海淀区圆明园西路2号

畜牧兽医学报/Journal Acta Veterinaria Et Zootechnica Sinica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学报是中国畜牧兽医学会主办,《畜牧兽医学报》编委会、中国农业科学院畜牧研究所编辑出版的全国性的畜牧兽医学术刊物。创刊于1956年7月,刊登较高水平的学术论文和企业研究报告以及对生产实践具指导性、启发性的文章。为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自然科学核心期刊,并被国内外重要引文数据库及文摘性期刊收录。主要栏目包括畜牧和兽医两大学科。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机器学习在畜禽基因组选择中的应用进展

    王进部李佳任德明王立贤...
    2775-2785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因组选择的广泛应用大大加快了畜禽的遗传进展。随着畜禽芯片的商业化和测序成本的不断降低,可获得的畜禽基因组信息越来越丰富。基因型标记数量远远超过具有表型数据的样本个数,基因组信息之间的关系更加复杂等问题也随之出现,使得最佳线性无偏预测(best linear unbiased prediction,BLUP)和Bayes等传统评估模型的使用受到极大限制。机器学习算法不依赖于预定的方程模型,可以更好地处理非线性关系,为以上问题提供了解决方案,因此逐步被应用于基因组选择中。本文综述了基因组选择的发展,阐述了几种常用于基因组选择中的机器学习算法的原理,并对机器学习在畜禽基因组选择中的应用现状和实现方式进行了总结,最后对机器学习在畜禽育种中面临的问题进行了探讨并对其发展进行了展望。

    基因组选择畜禽机器学习算法模型

    畜禽饲料效率性状遗传研究进展

    范悦韩博李艳华刘林...
    2786-2794页
    查看更多>>摘要:饲料效率是评价畜牧生产效率高低的一项重要指标,它是畜禽育种研究的重要性状之一。在过去几十年里,肉蛋奶产量等畜禽生产性状已经取得显著遗传进展。随着饲料成本的逐年提高,近几年饲料效率性状逐渐受到育种工作者的高度关注。欧美国家已陆续将饲料效率作为育种目标纳入综合选择指数,我国也开始相关研究并取得了研究进展。本文介绍了饲料效率的概念、常用衡量指标、遗传参数估计,并综述了国内外常见畜禽饲料效率性状的研究进展,为进一步解析畜禽饲料效率性状遗传机制和优化育种方案提供参考。

    饲料效率饲料转化率剩余采食量遗传参数

    基因组选择和选配技术在猪育种中的应用

    窦腾飞吴嘉浩吴姿仪白利瑶...
    2795-2808页
    查看更多>>摘要:选种和选配是猪育种工作的核心内容,科学合理的选种选配是加快遗传改良的重要手段。随着生物育种技术的快速发展,基因组选择(genomic selection,GS)和基因组选配(genomic mating,GM)技术在猪遗传改良中发挥了巨大作用。GS是利用覆盖全基因组的分子标记对育种目标个体进行遗传潜能评估和预测的方法,其通过构建模型预测个体基因组育种值实现早期选种。GM则是通过优化交配组合产生更加优秀的后代实现优良性能的快速传递。本文综述了全基因组选择选配技术的发展、在猪育种中的应用研究进展及未来展望,旨在为基因组选择选配技术在我国猪育种的应用提供参考。

    基因组预测选配分子育种

    基于组学分析的鸡环境适应性研究进展

    黄晓隆盛熙晖袁经纬
    2809-2824页
    查看更多>>摘要:鸡作为世界上分布最为广泛的家养动物之一,对不同环境具有良好的适应能力并形成了稳定的遗传机制,是研究动物环境适应性的重要模型。测序技术的成熟与全球环境数据库的日渐完善使遗传与环境的关联分析成为可能。群体遗传学、景观基因组学、泛基因组学等多种研究方法不断丰富鸡环境适应性的研究,鉴定出一系列与环境适应性相关的候选因子,如与低氧适应性相关的关键因子EPAS1、HIF1A;与鸡寒冷适应性相关的关键因子av-UCP;与鸡高温适应性相关的关键因子HSP,为动物环境适应性遗传机制研究奠定了重要基础。尽管如此,目前鸡环境适应性的分子机制仍不完善。本文从高海拔适应性、冷适应性、热适应性、干旱适应性及综合气候适应性等5个方面,概述近年来鸡的环境适应性研究进展,引出鸡环境适应性研究面临的问题,并对未来的研究趋势进行展望,以期为鸡的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提供理论支持。

    环境适应性多组学环境变量

    氧化应激对母畜卵巢功能影响的研究进展

    孟亚轩刘彦王晶陈国顺...
    2825-2835页
    查看更多>>摘要:卵巢是母畜生殖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功能受多种因素的调控,其中氧化应激作为一种重要的细胞生物学过程,被发现对卵巢功能产生深远影响。卵巢内氧化与抗氧化物的平衡对维持卵巢功能意义重大,卵巢内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参与卵母细胞生长、减数分裂、排卵和其他生理过程的调节,ROS堆积可导致卵巢功能紊乱,影响优势卵泡形成,对卵母细胞成熟、受精以及随后的胚胎植入和发育均有影响。本文针对氧化应激对母畜卵巢功能的影响,进一步探究了氧化应激对母畜卵母细胞、颗粒细胞、卵泡膜细胞以及黄体的影响,深入了解其机制有助于揭示卵巢生理和病理的内在联系,为相关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母畜氧化应激卵巢卵母细胞颗粒细胞黄体线粒体

    生乳酸度分析及影响因素研究进展

    杨亚新刘慧敏孟璐叶巧燕...
    2836-2845页
    查看更多>>摘要:酸度是近年来生乳新鲜度检测的一个重要指标,酸度的高低直接影响生乳新鲜度,进而反映生乳品质的好坏。生乳酸度主要是由自然酸度和发酵酸度两部分组成。自然酸度是生乳中固有的物质成分所构成的酸度,如酪蛋白、乳清蛋白、磷酸盐、柠檬酸盐和碳酸盐等酸性物质;发酵酸度是生乳中的微生物利用和分解乳中的营养物质,产生有机酸而使酸度升高的那部分酸度。物种、品种、泌乳阶段、泌乳胎次、挤奶次数、母体健康状况、季节、日粮水平以及生乳储藏时间和温度均会对生乳酸度产生影响,进而影响生乳品质。本文从酸度的概念及表达方式、酸度物质组成分析以及影响生乳酸度的因素进行综述,以期为研究生乳酸度产生机制及物质组成提供理论依据。

    生乳酸度来源和组成影响因素

    营养调控肠道免疫细胞活化机制研究进展

    宋云方程浩冯露雅白平...
    2846-2858页
    查看更多>>摘要:肠道微环境是由肠道细胞、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组成的微观内环境,对肠黏膜免疫系统的结构与功能的塑造至关重要。本文系统地综述了肠道微环境营养代谢影响肠黏膜免疫细胞命运的作用机制,以期更好地理解肠道微环境与肠道免疫,为肠道健康和相关疾病的治疗提供参考。

    肠道微环境免疫细胞肠道微生物营养代谢

    基于CRISPR/Cas系统的生物传感器在动物疫病诊断中的应用

    陈秀琴林甦张世忠郑敏...
    2859-2876页
    查看更多>>摘要:动物疫病不仅严重危害动物健康,阻碍养殖业良性发展,而且对人类健康构成潜在威胁。开发灵敏、特异、快速的诊断方法对于疫病防控尤为重要。PCR是目前检测病原体核酸的金标准,但是它存在检测周期较长,需要精密仪器和专业技术人员,无法应用于现场即时检测等局限性。成簇规律间隔短回文重复序列及其相关蛋白(clustered regularly interspaced short palindromic repeats/CRISPR-associated protein,CRISPR/Cas)具有敏感性高、特异性强和操作简便等优点,可为动物疫病诊断提供新的方法和契机。CRISPR-Cas9靶向核酸的特异性和CRISPR-Cas12/Cas13"附属切割"活性使其在核酸检测中显示出巨大的应用前景。本文简述了 CRISPR/Cas系统的分类,对3种常用的CRISPR/Cas系统的核酸检测策略进行系统阐述,并对其在动物疫病诊断中应用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最后讨论了它的优势、面临的挑战及未来发展方向,以期为动物疫病诊断新方法的开发提供参考。

    CRISPR/Cas生物传感器动物疫病检测

    北京黑猪脂肪前体细胞的分离培养及成脂诱导分化研究

    梁小娟李雨爽李莹莹王守伟...
    2877-2889页
    查看更多>>摘要:旨在建立北京黑猪脂肪前体细胞的分离培养及成脂诱导分化培养体系,为研究猪脂肪沉积的分子机制提供试验材料,为生物培育肉的制备提供技术指导。本研究采集1头7日龄健康的北京黑猪公猪的颈部皮下脂肪组织,使用机械法联合I型胶原酶消化法分离脂肪前体细胞。对获得的脂肪前体细胞进行形态观察、生长曲线绘制、免疫荧光鉴定、成脂诱导分化、油红O染色、BODIPY染色、甘油三酯含量测定及使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 blot技术检测成脂分化相关基因的表达。结果表明,分离的北京黑猪脂肪前体细胞贴壁后呈长梭形,细胞生长曲线呈S型。免疫荧光结果表明,PREF1表达为阳性,表明分离的细胞的确为脂肪前体细胞。在相同的诱导试剂组合条件下,使用10%FBS比2%FBS成脂诱导分化效果更好。在相同血清浓度的情况下,鸡尾酒法与油酸钠、罗格列酮共同联用的细胞分化效果较好。分化8 d的细胞中出现大量的脂滴,脂滴经油红O染色呈红色,经BODIPY染色呈绿色。且分化8 d的细胞中甘油三酯的含量显著升高(P<0。001)。qPCR结果显示,PPARγ、CEBPα、ACCα、LPL、SCD和FABP4在分化2 d时表达量均显著升高(P<0。05),4~6 d达到高峰,8 d时表达量降低。Western blot结果表明,PPARγ、CEBPα、FABP4、APN在细胞分化过程中表达逐渐上调。PREF1在细胞分化过程中表达逐渐下调。在三维培养情况下,使用10%FBS,鸡尾酒法与油酸钠、罗格列酮共同联用也能使脂肪前体细胞分化为成熟的脂肪细胞,分化8 d的细胞中脂滴经BODIPY和油红O染色后分别呈绿色和红色,且PPARγ、CEBPα、ACCα、LPL、SCD和FABP4在分化8 d的细胞中的表达量显著上调(P<0。001)。综上所述,本研究成功建立了北京黑猪脂肪前体细胞的分离与培养体系,并筛选出适合二维和三维培养的成脂诱导分化方法,为进一步研究猪脂肪沉积的分子机制和改善肉品质奠定基础,也为细胞培育肉的制备提供技术指导。

    北京黑猪脂肪前体细胞成脂诱导分化成熟脂肪细胞三维培养细胞培育肉

    基于智能饲喂开展哺乳母猪采食量基因组遗传评估研究

    张瑞琪厐彦芹李再山尚秀国...
    2890-2900页
    查看更多>>摘要:旨在通过分析哺乳母猪采食量性状的遗传参数及全基因组关联分析(GWAS),评估基于智能饲喂技术对哺乳期采食性状的选育效果。本研究收集2022年7月至2023年5月份分娩的922头1~4胎次大白猪的哺乳期采食量数据,分析猪只的哺乳期采食情况。利用Hiblup软件对哺乳期采食性状进行遗传参数估计,后使用Plink、GEMMA和R软件进行全基因组关联分析,筛选与采食量性状相关的SNP位点及重要候选基因,并对显著关联的SNP位点上、下游420 kb范围内注释基因进行功能富集分析。结果显示,纯种大白猪哺乳期采食性状遗传力在0。20~0。27之间,并筛选到28个SNPs位点与哺乳期采食性状显著相关。通过对相关联的SNPs位点进行注释,共筛选到15个与哺乳期采食性状相关的候选基因,这些候选基因显著富集在葡萄糖、脂肪酸、激素和辅酶等的合成代谢多个生物学过程(P<0。05),分析认为HAMP、NDUFB8、UPK1A、CHSY1、U6、COX7A1可作为大白猪哺乳期采食性状的关键候选基因。以上研究结果为大白猪哺乳期采食性状提供重要的遗传变异位点与后续基因,为后期利用该遗传分子标记进一步改良采食量性状的选育奠定基础,也将为大白猪哺乳母猪高繁殖力和高泌乳性能品种选育提供理论支撑。

    智能饲喂哺乳母猪采食量选育全基因组关联分析SNP标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