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西南国防医药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西南国防医药
成都军区医学科学技术委员会
西南国防医药

成都军区医学科学技术委员会

王国建;牛文忠

月刊

1004-0188

xinanguofang@126.com;minfsw@sina.com

028-86679082,86598516,86598539

610021

成都市锦江区天仙桥北路12号

西南国防医药/Journal Medical Journal of National Defending Forces in Southwest ChinaCSTPCD
查看更多>>《西南国防医药》杂志是成都军区卫生部主管,成都军区医学科学技术委员会主办的综合性医学学术刊物。创刊于1973年,创刊时刊名为《资料汇编》,为不定期刊物,刊载内容以医学临床专题讲座、综述为主。1979年更名为《医学资料汇编》,定期季刊出版,刊载内容较以前有了很大改变,主要以科研课题论文、临床研究论文为主。1985年原昆明军区与成都军区合并后,改名为《西南部队医药》,仍为季刊。1991年经解放军总政治部和国家新闻出版署审查批准《西南部队医药》更名为《西南国防医药》(双月刊),在国内外公开发行,是全军各大军区、军兵种主办的同类期刊中第一个公开发行的医学刊物。2000年经国家科技部科技信息研究所审查批准,《西南国防医药》被收录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列为国家科技核心期刊。2009年1月经解放军总政治部和国家新闻出版批准,《西南国防医药》改为单月刊,是全军同类期刊中第一本月刊。目前,《西南国防医药》已被美国化学文摘(CA)、波兰哥白尼索引、英国国际农业与生物科学研究中心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等国内外十余个主要期刊数据库收录,是万方期刊网、清华学术光盘版、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上网期刊,是国家级核心刊物,也被多个省(市、区)列为A类期刊,作为晋升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认可刊物。《西南国防医药》以传递医学科技信息、加强学术交流、促进医学科学技术发展为宗旨,以各类医务人员为主要读者对象。辟有专家论坛、论著、临床研究、高原医学、中医•中西医结合、护理园地、医院管理、卫勤研究、基层卫生、综述•讲座等栏目,集学术性、技术性及实用性为一体,具有军事医学和高原及亚热带疾病防治等特色。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血清抵抗素、ox-LDL及MMP-9水平与老年ACI患者颈动脉斑块的关系

    孟凤珠温凯张芙荣卫萌...
    29-3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血清抵抗素、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及金属蛋白酶-9(MMP-9)水平与老年急性脑梗死(ACI)患者颈动脉斑块的关系.方法 分析医院收治的120例老年急性脑梗死住院患者,根据颈动脉内膜中层(IMT)厚度分为IMT正常组60例,斑块组60例;另选取同期正常健康体检者30例为健康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各组血清抵抗素、ox-LDL及MMP-9水平.结果 IMT正常组TC、TG、HDL-C分别与斑块组和健康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斑块组BMI、TC、TG显著高于健康组,而HDL-C显著低于健康组(P<0.05).斑块组血清抵抗素、ox-LDL和MMP-9水平均显著高于IMT正常组和健康组(P<0.05),而IMT正常组又显著高于健康组(P<0.05).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斑块组血清抵抗素及ox-LDL水平与血清MMP-9水平呈正相关,而血清抵抗素与ox-LDL亦呈明显正相关.结论 血清抵抗素、ox-LDL和MMP-9水平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老年脑梗死患者颈动脉斑块严重程度,可作为诊断老年颈动脉形成的重要参考指标.

    脑梗死颈动脉斑块抵抗素氧化低密度脂蛋白金属蛋白酶-9

    阿魏酸哌嗪联合厄贝沙坦治疗慢性肾衰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王春来刘阳刘涛李晶晶...
    31-3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阿魏酸哌嗪联合厄贝沙坦治疗慢性肾衰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医院收治的慢性肾衰患者62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31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阿魏酸哌嗪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厄贝沙坦,治疗时间2个月.对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肾功能指标、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以及生活质量进行观察与比较.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显效率、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血肌酐(Cr)、血尿素氮(BUN)及尿蛋白(PRO)显著下降,内生肌酐清除率(Ccr)显著升高,而观察组Cr、BUN及PRO显著低于对照组,Ccr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在生理功能(PF)、生理职能(RP)、躯体疼痛(BP)、总体健康(GH)、活力(VT)得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阿魏酸哌嗪联合厄贝沙坦治疗慢性肾衰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对于患者生活质量改善具有积极的意义,值得推广应用.

    阿魏酸哌嗪厄贝沙坦慢性肾衰疗效

    半月板撕裂缝合术后磁共振信号特征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张军郭克斌熊元波刘晓雪...
    34-3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半月板撕裂缝合术后患者磁共振(MR)信号变化特征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将60例接受关节镜手术治疗的半月板撕裂患者根据二次关节镜探查结果分为观察组(半月板愈合)及对照组(未愈合),均于术前及术后18个月二次关节镜探查前行MR检查,观察两组治疗前后半月板信号特征变化及信号噪声比(SNR)的差异.结果 与治疗前比较,术后18个月两组半月板异常信号的长度、宽度均显著减小(P<0.05),且观察组异常信号的长度、宽度改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半月板异常信号深度比值(治疗后/治疗前)在PDWI及T2WI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DWI测量值明显高于T2WI(P<0.05).治疗后,两组PDWI及T2WI序列的SNR均显著降低,且观察组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半月板撕裂缝合术后,半月板内异常信号变化具有规律性,通过对异常信号变化的评价有助于评价患者预后.

    半月板撕裂预后磁共振临床意义

    探讨MTHFRC677T基因多态性与USA及URSA发生之间的关系

    丁想珍
    37-3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MTHFR)基因第667位碱基(MTHFRC677T)基因多态性与复发性自然流产(USA)及原因不明复发性自然流产(URSA)之间的关系.方法 纳入USA及URSA患者各100例分别为USA组及URSA组,同时纳入100例正常分娩的孕妇作为对照组,以访谈的方式收集研究对象的一般资料,采集并保存研究对象的血清标本进行MTHFRC677T基因多态性的检测,并进行MTHFRC677T基因多态性与USA及URSA发病的相关性分析.结果 MTHFRC677T基因有3种基因型,分别为CC纯合未突变基因型、CT杂合子基因型、TT纯合突变基因型.USA组和URSA组的MTHFRC677T基因型分布与对照组显著不同(P<0.05),其中USA及URSA组的TT基因频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URSA组的CC基因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而USA组的CC基因频率虽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T基因与USA及URSA的发生具有显著关联性(OR1=7.532,95%CI:2.482~19.823,OR2=5.341,95%CI:2.621~18.153).结论 MTHFRC677T基因多态性与USA及URSA的发生具有关联性,其中TT基因孕妇发生USA及URSA的风险高,可为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提供参考.

    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基因多态性自然流产

    不同入路结合伤椎置钉治疗胸腰椎段脊柱骨折的疗效分析

    马建国阴彦兵白祝荣
    39-4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对比经椎旁肌间隙入路与传统入路结合伤椎置钉治疗胸腰椎段脊柱骨折的疗效.方法 选取68例胸腰椎骨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35例)行椎旁肌间隙入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结合伤椎置钉治疗,对照组(33例)行传统后正中入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结合伤椎置钉治疗.观察记录患者围手术期指标及随访期间并发症发生情况,分别在术前和术后12个月,检测伤椎前缘高度比、椎管占位率、Cobb's角和SF-36量表评分.结果 观察组在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引流量和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或少于对照组(P<0.05);与术前相比,术后两组伤椎前缘高度比均明显提高,椎管占位率、Cobb's角均明显下降(P<0.05),且观察组的改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术后12个月,两组SF-36各项导分均明显升高,观察组在躯体疼痛、活力、社会功能上,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随访期间,两组均未发生切口感染、断钉、断棒和钉棒松动等并发症.结论 椎旁肌间隙入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结合伤椎置钉治疗胸腰椎骨折,手术创伤小,患者恢复快,能改善患者脊柱稳定性,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胸腰椎骨折椎旁肌间隙入路椎弓根螺钉

    康柏西普球内注射治疗脉络膜新生血管的临床疗效观察

    刘萱王妮仲萌睿程橙...
    43-4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康柏西普球内注射治疗脉络膜新生血管(CNv)的疗效.方法 选取脉络膜新生血管患者109例,按患者入院时间段分为两组,雷珠单抗组(56例)玻璃体腔内注射雷珠单抗,康柏西普组(53)玻璃体腔内注射康柏西普,比较两组治疗前后最佳矫正视力(BCVA)、黄斑中心视网膜厚度(CRT)、眼压变化及不良反应情况,评价康柏西普的疗效.结果 治疗1个月后,两组间患者视力提高的比例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2个月后,两组视力提高的比例均明显高于治疗1个月后的比例(P<0.05),但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相比,治疗1、2个月后,两组平均对数均视力明显提高,CRT值明显降低(P<0.05),但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两组眼压值均无明显变化(P>0.05).随访6个月期间,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1个月复查,两组复发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康柏西普治疗费用显著低于雷珠单抗.结论 康柏西普对CNV的短期疗效和不良反应与雷珠单抗相当,但价格较低,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康柏西普雷珠单抗脉络膜新生血管玻璃体腔注射疗效

    不同术式对复杂性输尿管上段结石治疗效果的比较

    李文威
    46-4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手术治疗方案对复杂性输尿管上段结石的临床疗效及取石碎石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348例复杂性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临床资料,分别从输尿管镜下气压弹道碎石术(URSL)、经皮肾穿刺取石术(PCNL)、体外冲击波碎石术(ESWL)及后腹腔镜下输尿管上段切开取石术(RLU)等4种术式患者中,各随机抽取33例,分别纳入A、B、C、D4组,比对各组碎石时间、术程、术中失血量、总住院时间、治疗费用等围手术期指标,以及一次性手术成功率、结石清除率(SFR)、二次或多次手术率及术后相关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A、C组相关围手术期指标及一次性手术成功率、SFR均显著低于B、D组(P<0.05),二次或多次手术率则显著高于B、D组(P<0.05).在术后12个月的随访中,B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8.5%,显著高于其他3组(P<0.05).结论 URSL术程短、创伤小,但一次性手术成功率及SFR较低;PCNL治疗SFR理想,但术后发生并发症风险高;ESWL治疗费用低、创伤小、无需术后住院,但一次性手术成功率及SFR较低;RLU一次性手术成功率及SFR极高,且术后发生并发症风险低,但手术误伤概率较大.临床需综合考虑实际情况选择最佳术式.

    输尿管上段结石疗效术式

    腹腔镜下宫颈癌手术后地佐辛复合右美托咪定镇痛的用量

    刘伟高芳李晓亮
    49-5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腹腔镜下宫颈癌手术患者地佐辛复合右美托咪定术后镇痛的最佳剂量.方法 收集2012年1月~2015年3月医院收治的宫颈癌腹腔镜手术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A、B、C3组,各40例,3组术后均给予右美托咪定+地佐辛+0.9%氯化钠+托烷司琼进行镇痛,其中右美托咪定A组的剂量为0.5 μg/kg,B组为1.0 μg/kg,C组为1.5 μg/kg,其余药物的剂量相同.观察比较3组术后不同时间的镇静Ransay评分、疼痛VAS评分及不良反应.结果 术后4h、8h及12 h,B组与C组的VAS评分明显低于A组(P<0.05);术后4h、8h,B组与C组的Ransay评分明显高于A组(P<0.05);术后48 h,患者满意度为B组>A组>C组(P<0.05);术后48 h,C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高于A组与B组(P<0.05).结论 0.8 mg/kg地佐辛与1.0 μg/kg右美托咪定配伍是腹腔镜下宫颈癌手术患者术后镇痛的最佳剂量,其镇痛效果及安全性良好.

    宫颈癌腹腔镜地佐辛右美托咪定剂量

    重度乳腺囊性增生患者经象限切除法治疗的临床观察

    李琰潘华锋孙桂兰
    51-5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比较经象限切除法治疗重度乳腺囊性增生伴乳房下垂患者的临床效果及影响.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100例重度乳腺囊性增生伴乳房下垂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5例)和观察组(55例).对照组采用药物保守治疗,观察组采用经象限切除法治疗,分析比较两组治疗3个月后的乳房疼痛评分情况、临床疗效及对照组药物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3个月后,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比对照组高(P<0.05).治疗前两组乳房疼痛程度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3个月后,两组乳房疼痛程度均减轻,而观察组的疼痛程度比对照组明显减轻(P<0.05).观察组患者乳腺下垂术后全部纠正,未出现切口感染情况;对照组的药物总副反应率为28.88%.结论 经象限切除法治疗重度乳腺囊性增生伴乳房下垂,不仅能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减轻乳房疼痛程度,避免药物治疗带来的副反应,还能保留乳房的满意外形.

    乳腺增生象限切除乳房下垂疗效

    点推牵伸法联合药物关节腔内注射促进膝关节镜术后康复

    闫威
    54-5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点推牵伸法按摩治疗联合透明质酸、糖皮质激素(GC)关节腔内注射促进膝关节镜患者术后康复的临床效果.方法 140例行膝关节镜手术治疗的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n=70),对照组术后向关节腔内注射透明质酸钠和复方倍他米松,并进行股四头肌功能锻炼,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点推牵伸法按摩治疗,均持续治疗2w.比较两组术后的康复效果.结果 研究组治疗后的疼痛程度、关节肿胀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关节活动范围、Lysholm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膝关节镜术后联合应用透明质酸、糖皮质激素和点推牵伸法按摩治疗,能够有效减轻术后疼痛,减少炎性渗出,减轻关节肿胀程度,改善膝关节功能.

    膝关节镜术后透明质酸糖皮质激素点推牵伸法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