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西南国防医药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西南国防医药
成都军区医学科学技术委员会
西南国防医药

成都军区医学科学技术委员会

王国建;牛文忠

月刊

1004-0188

xinanguofang@126.com;minfsw@sina.com

028-86679082,86598516,86598539

610021

成都市锦江区天仙桥北路12号

西南国防医药/Journal Medical Journal of National Defending Forces in Southwest ChinaCSTPCD
查看更多>>《西南国防医药》杂志是成都军区卫生部主管,成都军区医学科学技术委员会主办的综合性医学学术刊物。创刊于1973年,创刊时刊名为《资料汇编》,为不定期刊物,刊载内容以医学临床专题讲座、综述为主。1979年更名为《医学资料汇编》,定期季刊出版,刊载内容较以前有了很大改变,主要以科研课题论文、临床研究论文为主。1985年原昆明军区与成都军区合并后,改名为《西南部队医药》,仍为季刊。1991年经解放军总政治部和国家新闻出版署审查批准《西南部队医药》更名为《西南国防医药》(双月刊),在国内外公开发行,是全军各大军区、军兵种主办的同类期刊中第一个公开发行的医学刊物。2000年经国家科技部科技信息研究所审查批准,《西南国防医药》被收录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列为国家科技核心期刊。2009年1月经解放军总政治部和国家新闻出版批准,《西南国防医药》改为单月刊,是全军同类期刊中第一本月刊。目前,《西南国防医药》已被美国化学文摘(CA)、波兰哥白尼索引、英国国际农业与生物科学研究中心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等国内外十余个主要期刊数据库收录,是万方期刊网、清华学术光盘版、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上网期刊,是国家级核心刊物,也被多个省(市、区)列为A类期刊,作为晋升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认可刊物。《西南国防医药》以传递医学科技信息、加强学术交流、促进医学科学技术发展为宗旨,以各类医务人员为主要读者对象。辟有专家论坛、论著、临床研究、高原医学、中医•中西医结合、护理园地、医院管理、卫勤研究、基层卫生、综述•讲座等栏目,集学术性、技术性及实用性为一体,具有军事医学和高原及亚热带疾病防治等特色。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TRIF-NF-κB信号通路参与TLR3介导的胰岛β细胞损伤

    朱祎婧艾智华钟大鹏
    461-46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激活Toll样受体3(TLR3)信号通路对胰岛β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与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 用DMEM培养基培养小鼠胰岛β细胞株细胞株.将细胞分为空白对照组和实验组,实验组予以不同浓度的TLR3特异性激动剂聚肌胞(PIC)(30 μg/ml、60 μg/ml、90 μg/ml)刺激,干预48 h后检测细胞增殖、细胞周期蛋白与细胞凋亡蛋白表达、TLR3相关信号分子Toll/IL 1受体接头蛋白分子(TRIF)和核转录因子κB(NF-κB)的mRNA和蛋白表达情况.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PIC刺激抑制了胰岛β细胞增殖(P<0.01),上调了 TRIF、NF-κB和凋亡蛋白caspase3的表达(P<0.05),抑制了细胞周期蛋白CyclinD1的表达(P<0.01).结论 TLR3的激活可能通过TRIF-NF-κB信号通路抑制胰岛β细胞的增殖、促进细胞凋亡以介导细胞损伤.

    Toll样受体3TRIF胰岛β细胞细胞增殖细胞凋亡

    血清VEGF、TNF-α、CRP、SAA诊断手足口病合并脑炎的价值分析

    刘文田唐芳华刘玉花张琳...
    465-46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血清血管表皮生长因子(VEGF)、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C反应蛋白(CRP)、淀粉样蛋白A(SAA)诊断EV71感染手足口病患儿合并脑炎的价值.方法 选择2019年8月~2020年2月河北省盐山县人民医院收治的362例EV71感染手足口病患儿,其中126例合并脑炎(脑炎组),236例未合并脑炎(对照组).检测血清VEGF、TNF-α、CRP、SAA水平,收集患儿临床资料,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VEGF、TNF-α、CRP、SAA与EV71感染手足口病患儿合并脑炎的关系.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VEGF、TNF-α、CRP、SAA诊断EV71感染手足口病患儿合并脑炎的价值.结果 脑炎组血清VEGF、TNF-α、CRP、SAA 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血清 TNF-α、CRP、SAA 水平与 VEGF 均呈正相关(r=0.630、0.713、0.867,P<0.05).VEGF、TNF-α、CRP、SAA是EV71感染手足口病患儿合并脑炎的危险因素(P<0.01).VEGF、TNF-α、CRP、SAA预测EV71感染手足口病患儿合并脑炎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66、0.714、0.651、0.671、0.869.结论 血清VEGF、TNF-α、CRP、SAA水平与EV71感染手足口病患儿合并脑炎密切相关,联合4项指标可较为敏感的预测EV71感染手足口病患儿脑炎的发生.

    VEGFTNF-αCRPSAAEV71手足口病脑炎诊断分析

    外周血胆汁酸水平和食管癌相关性研究

    吕欢欢吴森陈宇婷王洁...
    469-47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外周血总胆汁酸(total bile acids,TBA)水平与食管癌的相关性.方法 分析比较病例组(n=2446)与对照组(n=256)患者一般资料、既往史、血清学指标的差异,单因素和多因素回归明确食管癌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 农村、职业以体力劳动为主、血清TBA>4 μmol/L、ALP>73 U/L、WBC>5.8×109/L、MONO%>0.077为食管癌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不同部位、不同病理分期的食管癌患者血清TBA水平无显著差异.血清TBA水平与食管癌的生存率无显著相关.结论 在食管癌患者中,其外周血TBA水平显著升高,可能参与食管癌的发生、发展.

    外周血总胆汁酸食管癌相关性

    氨甲环酸在假体隆胸术术后并发症发生中的保护作用

    李冬崔鑫常文彦王本锋...
    477-48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氨甲环酸在假体隆胸术中的有效性和风险.方法 本研究纳入312名在台州维多利亚医疗美容医院接受假体隆胸术的患者,根据氨甲环酸的使用情况,分为氨甲环酸组(143名)和对照组(169名),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差异,分析并发症发生的相关影响因素.结果 所有入组患者的平均年龄为35.1(18~49岁),大多采用腋窝切口,但对照组有更多患者采用乳房下皱襞切口(P=0.010),两组患者之间其余基线比较没有显著差异.术后1月之内共有11.2%(35名)患者出现并发症,两组患者总体并发症的发生率没有显著差异(P=0.070),但氨甲环酸组血肿发生显著低于对照组(P=0.049).在对照组中血肿主要在腋窝切口的病例中发生,但两组患者之间没有显著差异(P=0.782)有吸烟史(OR=1.78,1.21~2.29,P=0.004)、有既往隆胸史(OR=2.89,2.08~3.97,P<0.001)和有基础疾病史(OR=1.34,1.17~2.08,P=0.013)是患者出现并发症的独立危险因素.对于血肿的发生来说,有既往隆胸史(OR=1.39,1.07~2.74,P=0.033)和未使用氨甲环酸(OR=1.72,1.16~2.99,P=0.021)是患者出现并发症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在假体隆胸手术中使用氨甲环酸是术后血肿发生的保护性因素,使用氨甲环酸可以显著减少术后血肿的发生,并且不增加其他并发症发生的风险.

    假体隆胸术氨甲环酸并发症血肿血栓

    小剂量阿司匹林预防双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效果

    罗世福彭珠芸丁艳郑英如...
    481-48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小剂量阿司匹林对双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预防效果及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8年5月~2021年4月在医院就诊的双胎妊娠孕妇,共计120例,按照1:1比例采用随机分组分为小剂量阿司匹林组(观察组)和安慰剂对照组,采用随机对照试验,观察组采用75或100 mg/次,每天1次,小剂量阿司匹林预防给药,对照组给予安慰剂,干预起始胎龄为12~20 w,至出生前结束.比较两组孕妇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发生率及母婴结局.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基线特征无显著差异,观察组双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病率尤其是重度子痫前期患病率较对照组明显减低(P<0.05).观察组出生时孕周较对照组明显延长(P<0.05),而两组间胎盘早剥、孕期出血性疾病、生产方式、产后出血情况均无显著差异.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胎儿出生转NICU率、生长受限率明显减低(P<0.05),新生儿出生体重明显增加(P<0.05),而两组间新生儿出血性疾病、胎儿窘迫发生率等比较均无显著差异.结论 小剂量阿司匹林的预防给药能够降低双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特别是子痫前期的发病率,并能改善妊娠结局,且安全性较高,对临床工作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小剂量阿司匹林双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妊娠结局

    RRN模式在老年下肢骨折患者的应用价值研究

    何开莲彭国霖何海燕李涓...
    484-48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快速康复护理(RRN)对老年下肢骨折患者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20年2月~2021年1月在宜宾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60例老年下肢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收治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试验组患者采用RRN模式.观察两组患者手术前后的心理状态、术后恢复情况以及护理工作满意度评价.结果 手术前试验组的焦虑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但两组抑郁评分无明显差别(P>0.05).手术后两组的焦虑和抑郁评分均出现明显下降,且试验组的焦虑和抑郁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均未出现术后并发症,但试验组的术后卧床时间、开始恢复锻炼时间、住院总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两组在术前护理部分均获得了 100%的满意度,但是试验组在住院宣教、术中护理、术后护理和康复锻炼方面的满意度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RRN可有效降低患者手术前后的不良情绪,改善患者术后恢复情况,有效提高患者的的就医满意度,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进一步推广.

    快速康复护理老年患者下肢骨折护理

    床旁超声联合5G网络远程会诊在新冠肺炎肺部检查中的应用

    杨凤武李露陈重古静...
    488-49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床旁超声联合5G网络下远程会诊系统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中肺部检查中的价值.方法 选取2020年2月19日~4月5日期间,对军队支援湖北省妇幼保健院光谷院区收治的1765例确诊患者中62例按照"BLUE-PLUS方案"行床旁肺部超声检查.将肺部超声图片、动态影像及测量数据等通过5G网络实时传输至绿区的超声诊断系统,与高年资超声医师一起观察记录分析患者肺部特点.结果 脏层胸膜不光滑、毛糙、增厚者59例,B线增多者12例,肺实变者7例,含气支气管征者7例,胸腔积液者5例,未见明显异常者3例.其中脏层胸膜不光滑、毛糙、增厚在轻症患者、重症及危重症患者中均出现,肺实变、动态支气管充气征及胸腔积液则均出现在重症及危重症患者中,而B线增多2例出现在轻症患者,10例出现在重症及危重症患者中.病变分布方面:59例肺部超声异常患者中,55例位于PLAPS点区域,52例位于膈肌线区域,26例位于后蓝点区域,17例位于下BLUE点区域,5例位于上BLUE区域,多个区域可同时受累.结论 床旁超声联合5G网络下的远程会诊系统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诊疗中具有一定诊断意义,有助于为患者的治疗争取救治时间.

    肺部超声新冠肺炎5G网络远程会诊床旁超声

    右美托咪定对老年心脏手术患者术后谵妄发生的保护作用

    尹茂英赵玉潮陈萍熊莉...
    492-49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围手术期使用右美托咪定(dexmedetomidine,Dex)对行心脏手术的老年患者术后谵妄发生率的影响.方法 本研究纳入了 289例年龄超过60岁接受体外循环心脏手术的患者,根据围手术期Dex的使用分为Dex组和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术后谵妄和其他神经精神状态的发生,以及疾病严重程度和术后3月病死率.结果 Dex组患者术后谵妄的发生率较对照组来说显著降低(14.5%vs 48.8%,P<0.001),但两组之间谵妄的平均持续时间没有显著差异(P=0.087).Dex组患者的术后焦虑状态显著改善,降为12.8%,显著低于对照组(P<0.001),但对于NMSE评分和POCD的发生,两组没有显著差异(P=0.821和0.657).两组患者之间的疾病的严重程度之间无显著差异,SOFA、saps2和APACHE评分都比较接近.然而,在术后90 d的随访期内,Dex组有4例患者死亡,而对照组有25例患者死亡,两者具有显著差异(P=0.002,Log-rank P=0.004).结论 Dex是围手术期中显著降低术后谵妄发生率、减轻术后焦虑状态的潜在的有效药物,且无不良反应的发生.

    右美托咪定围手术期保护谵妄心脏手术

    龙眼核多酚对LPS诱导的ALI小鼠肺组织的保护作用及机制

    范风颖骆姗赵莉
    497-50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龙眼核多酚对脂多糖(LPS)诱导的ALI小鼠肺组织的保护作用及相关机制.方法 将32只小鼠随机分为4组,每组8只,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地塞米松组及龙眼核多酚组,其中除了对照组,剩余3组小鼠建立性肺损伤小鼠模型,对照组、模型组注射等体积生理盐水,地塞米松组、龙眼核多酚组分别注射等体积地塞米松、龙眼核多酚;比较4组小鼠炎性水平、氧化应激反应.结果 对照组小鼠肺组织结构完整,肺泡腔内无渗出物,肺间质正常,肺泡间隔无增厚;模型组肺组织病理平均分(12.51±3.48)分,地塞米松组平均分(4.81±1.63)分,龙眼核多酚组平均分(5.02±0.65)分,地塞米松、龙眼核多酚组高于模型组(P<0.05);而两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对照组肺组织湿重/干重比值、炎性反应指标明显低于其他3组(P<0.05),而地塞米松、龙眼核多酚组较模型组下降(P<0.05),但地塞米松、龙眼核多酚组比较(P>0.05).对照组SOD表达高于其他3组,MDA表达低于其他3组(P<0.05),而地塞米松、龙眼核多酚组SOD表达高于模型组,MDA表达低于模型组(P<0.05),但地塞米松、龙眼核多酚组比较(P>0.05).地塞米松、龙眼核多酚组HMGB1、NF-κB表达均低于模型组(P<0.05).结论 龙眼核多酚可减轻因LPS诱导的ALI小鼠的炎症反应及氧化应激反应,缓解肺组织病理状态.

    龙眼核多酚脂多糖急性肺损伤肺组织作用机制

    SHCBP1表达与宫颈癌患者预后相关性的研究

    林莉香
    500-50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SHCBP1在宫颈癌中的表达以及与宫颈癌患者预后的相关性.方法 收集61例宫颈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和癌及癌旁组织,并进行定期随访.通过定量PCR实验检测宫颈癌与癌旁组织中SHCBP1的mRNA表达量.统计学分析SHCBP1的表达水平与宫颈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生存期的相关性,并采用Cox回归分析评估SHCBP1表达水平及临床病理特征与宫颈癌患者预后的相关性.结果 不同临床分期(Ⅰ~Ⅳ期)的宫颈癌组织中SHCBP1的mRNA表达量均显著高于癌旁组织,并且有淋巴结转移的宫颈癌患者的组织样本中SHCBP1的mRNA表达量显著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的宫颈癌患者.SHCBP1的表达水平与宫颈癌患者的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状态以及组织分化程度存在显著的相关性,而与患者年龄、肿瘤大小和组织学类型之间无显著相关性.此外,SHCBP1高表达组的宫颈癌患者的总生存期及无瘤生存期均显著短于SHCBP1低表达组,其中位生存期分别为46个月及40个月.最后,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临床分期及SHCBP1表达水平是影响宫颈癌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而组织分化程度是其保护因素.结论 SHCBP1的表达在宫颈癌组织中显著上调,且其表达水平与宫颈癌患者生存期呈显著的负相关,提示SHCBP1是一个潜在的宫颈癌预后指标.

    宫颈癌SHCBP1生存期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