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刑事技术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刑事技术
公安部物证鉴定中心
刑事技术

公安部物证鉴定中心

刘烁

双月刊

1008-3650

xsjsbjb@yahoo.com.cn

010-66269489;66269519

100038

北京市3817信箱

刑事技术/Journal Forensic Science and Technology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反映刑事科学技术极其相关方面内容的综合性学术期刊,是国内介绍法庭科学技术的权威性杂志。读者对象主要为基层公、检、法、司部门的技术警察、干部、侦察员,以及解放军、武警、铁路、交通、民航、林业、厂矿企业保卫部门的工作人员,各公安院校和其他大专院校从事法医学、刑侦、法律工作的师生等。本刊目前涉及的学科有法医损伤学、法医物证学、法医分子遗传学、毒物学、痕迹检验、文学检验、指纹识别、微量物证检验、刑事照相、司法会计等专业。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物证鉴定范式发展(一):传统明确结论范式

    王桂强
    331-339页
    查看更多>>摘要:物证鉴定范式是解释物证结果证据意义并形成鉴定意见过程中采用的科学理论和方法.物证鉴定领域正在经历从传统的物证来源明确结论范式向物证结果似然比评估范式转换.传统物证鉴定范式以特征唯一性作为科学基础假设,已有 100 余年发展和应用历史,应用于除DNA物证以外的几乎所有物证.鉴定人通过检测和比对物证和样本特征确定二者特征是否匹配,并采用阈值决策方式给出物证和样本来源相同或来源不同意见.基于物证明确来源意见和案件其他证据信息,决策者再做出相关的行为事实推论,作为被告犯罪与否的中间证据事实.在传统范式中,鉴定人从物证和样本特征结果得到物证明确来源意见的过程是一个演绎推理过程:大前提是物证特征唯一性假设,小前提是特征匹配(或不匹配)结果,结论是物证和样本来源相同(或不同).只要大前提和小前提为真,传统范式的来源明确意见就正确.然而,随着DNA物证结果概率评估方法的发展和成熟,一些学者质疑特征唯一性假设缺少实证证明,进而认为失去这一前提的传统范式的演绎推理无效,因此传统物证来源明确意见范式被认为缺少坚固的科学基础.

    物证鉴定特征匹配阈值决策明确结论传统范式

    表皮更替时间内手指皱纹特征稳定性探究

    曾浩然刘康康罗亚平
    340-349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研究了皮肤的新陈代谢对手指皱纹特征的影响,旨在探究在表皮更替时间内手指皱纹特征是否具有短期组织稳定性,并对手指皱纹特征的鉴定价值和鉴定风险进行分析.本文利用高倍率数码显微镜针对20名实验对象的 462 处皱纹特征进行一个月的连续观察、标记,对其长度和相对位置进行数据测量并计算其变异系数以分析手指皱纹特征的稳定性.结果表明,在表皮更替时间内,约 82.47%的皱纹特征形态具有较强的稳定性,12.77%的皱纹特征形态发生小幅度变化,4.76%的皱纹特征形态发生明显变化;脱皮过程中皱纹特征极不稳定;绝大多数皱纹特征形成路径为直线状,其相对位置较为稳定.本文研究成果是对手指皱纹特征基础理论的有益补充,可帮助检验人员加深对手指皱纹特征鉴定价值和鉴定风险的了解.

    指纹鉴定指纹手指皱纹特征细节特征

    基于DCT和维纳滤波的图像PRNU匿名算法

    李健赵欢欢马宾王春鹏...
    350-358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智能手机和社交媒体的普及,图像隐私引起的公共安全问题受到了广泛关注.犯罪分子可利用图像信息来侵犯他人隐私,从而进行恶意跟踪和诈骗勒索等活动.针对该问题,本研究从抑制图像源相机识别能力的角度提出了一种新的光响应非均匀性(photo response non uniformity,PRNU)匿名算法,以降低图像被恶意使用的风险.算法首先对图像进行分块,并将离散余弦变换(discrete cosine transform,DCT)和维纳滤波相结合,对图像高频分量进行滤波处理.通过实验发现,迭代维纳滤波可以显著提高匿名算法的效率.将算法在MICHE-I数据集和UBIPR虹膜数据集中进行测试,结果表明,算法能够保证图像质量不受显著影响,并且视觉质量因子平均提高3 dB,有效地抑制了图像溯源能力,保留图像生物特征,并达到了较好的匿名效果,保证了大众隐私安全.

    光响应非均匀性匿名离散余弦变换(DCT)维纳滤波

    新型合成阿片类物质美托尼秦的定性检验

    沈瑞迪李彭胡文钱振华...
    359-366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针对在中国未见报道的新型合成阿片类物质美托尼秦,建立其气相色谱-质谱(GC-MS)、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静电场轨道阱高分辨质谱联用(UPLC-Q-Exactive Orbitrap-MS)定性检验方法.使用甲醇提取未知样品,取上清液,分别采用GC-MS和UPLC-Q-Exactive Orbitrap-MS进行分析,使用异丙托尼秦(isotonitazene)进行同步对照分析.GC-MS检测结果表明,保留时间为 15.167 min的未知组分的质谱主要特征碎片离子峰有m/z 86.1(基峰)、58.05、121.1、205.05、236.05 和 248.1.UPLC-Q-Exactive Orbitrap-MS检测结果表明,保留时间为 7.35 min的未知组分准分子离子峰为m/z 383.207 7,二级质谱主要特征碎片离子有m/z 310.118 2、264.125 2、121.064 9、100.112 1 和 72.080 8.基于缺少对照品的现状,经SWGDRUG和Cayman谱库检索、与已报道文献中信息比对及对其高分辨质谱数据的解析,实现了目标物确认,鉴定为美托尼秦(metonitazene).该方法具有分析简便、快速的特点,有很好的应用前景,可以用于实际案件的检测.

    新型合成阿片类物质美托尼秦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静电场轨道阱高分辨质谱联用仪(UPLC-Q-ExactiveOrbitrap-MS)

    指纹库容量对指纹检索结果的影响

    韩文强罗亚平
    367-374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年来,指纹库容量的快速增长导致指纹比对难度加大,尤其体现在检索结果中相似异源指纹对比中同源指纹的干扰上.为了探究不同指纹库容量对同源指纹与相似异源指纹出现情况的影响,本实验建立 600 万人级、1 000 万人级和 1 亿人级数据库,对箕型纹三角区域各部分发起查询并讨论检索结果.结果显示:指纹库容量增长幅度越大,同源指纹出现率降低越明显,同时其排位显著降低,而相似异源指纹数量显著增加,当相似异源指纹排在同源指纹之前时,会对指纹鉴定人员造成干扰.此外,还发现特征点密度可以影响相似异源指纹的出现数量,特征点密度越大,特征组合的特定性越小,越容易产生相似异源指纹.本研究旨在增强大数据条件下指纹鉴定人员的风险意识.

    指纹自动识别系统指纹库容量同源指纹相似异源指纹检索结果

    生物体液中10种蟾蜍毒素的UPLC-MS/MS检测

    曹振宇董颖刘剑张宏民...
    375-382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建立了人的血液、尿液中10种蟾蜍毒素(沙蟾毒精、日蟾蜍它灵、酯蟾毒精、去乙酰华蟾蜍精、酯蟾毒配基、华蟾毒它灵、蟾毒它灵、华蟾酥毒基、蟾毒灵、华蟾毒精醇)的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静电场轨道阱高分辨质谱(UPLC-Q/Exactive MS)的检测方法.取血液或尿液0.2 mL,先加入0.8 mL乙腈沉淀蛋白,后用Hybird固相柱进行净化.选用ACQUITY UPLC HSS T3(2.1 mm×100 mm×1.8 µm)色谱柱,流动相A相为 0.1%甲酸水,B相为乙腈,采用梯度洗脱分离.质谱采用电喷雾离子源,正离子模式进行分析.该方法在血液、尿液中对于 10 种蟾蜍毒素的检出限均可在 10 ng/mL以内,最低可以达到 0.1 ng/mL.10 种蟾蜍毒素的血、尿基质添加在 20~400 ng/mL范围内线性良好(R2>0.995).血、尿中 10 种蟾蜍毒素的提取回收率在65.0%~97.7%之间,基质效应在90.8%~109.0%之间,日内精密度在9.6%之内,日间精密度在14.7%之内,在基质中的反复冻融稳定性、常温稳定性和提取后稳定性良好,浓度的RSD变化均在 15%以内.用本文建立的方法对动物实验中收集到的血液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0种蟾蜍毒素均可检出.该方法灵敏度高,适用性广,可以用于蟾蜍毒素中毒类案件的检验鉴定.

    法医毒物分析蟾蜍毒素生物样本质谱检测

    基于MSCT容积重建技术的中国汉族男性60岁判别方法

    谢杨杨超朋胡晓飞刘霞...
    383-388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应用MSCT(多层螺旋CT)容积重建技术寻找与中老年男性年龄变化相关性较好的观测点位,构建单指标及多指标联合应用的中国汉族男性60岁判别式.收集177例40~70岁中国男性盆部MSCT扫描的医学数字成像和通信(digital imaging and communication in medicine,DICOM)原始影像数据,应用OsiriXMD v13.0.0软件进行容积重建,筛选出与年龄变化高度相关的点位,进行形态学观测,构建分级标准,最后采用Fisher判别法,构建60岁判别模型.最终筛选出第五腰椎、髂嵴后部及部分骶翼三个观测点位,分别构建中国男性60岁单指标及多指标联合应用判别模型.第五腰椎、髂嵴后部及部分骶翼单指标判别率分别为80.8%、78.0%、87.0%,三个指标联合应用判别率为91.0%.研究结果证明,应用MSCT容积重建技术,通过观测第五腰椎、髂嵴后部及部分骶翼,判别中国男性60岁年龄点,具有较好的可行性及准确性,可用于相关案件的判别.

    法医人类学年龄60岁多层螺旋CT三维容积重建骨盆第五腰椎

    基于无人机倾斜摄影测量技术的交通事故现场实景三维重建

    刘俊李威冯浩关闯...
    389-395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针对二维勘查手段在道路交通事故现场处理时效率不高、不易全面快速完成现场勘查工作的问题,引入无人机倾斜摄影测量技术,以实现事故现场的高效、全面勘查.该方法利用消费级无人机航拍获取带有位置信息的高分辨率现场照片,经三维重建,实现事故现场的数字化实景三维重建.从重建尺寸精度、重建效果、作业时长三个维度评估实景三维重建的有效性.试验结果表明,对于范围为 20 m×30 m的事故现场,不同航拍高度下拍摄的照片序列合并重建的尺寸测量精度可达厘米级,其中30 m路面距离的相对误差为+1.6 cm;重建结果具有真三维效果,可清晰呈现路面划痕、散落物等;现场作业时长最少可缩短至5 min以内.本方法可实现交通事故现场三维场景的数字化重建,替代传统的拍照测量式勘查手段,可大幅缩短现场勘查时间,有利于交通事故现场的快处快疏.

    现场勘查交通事故实景三维重建倾斜摄影测量无人机

    鼻吸能量棒中挥发性成分的GC-MS法检验

    时秋娜姜棕耀
    396-400页
    查看更多>>摘要:鼻吸能量棒在中小学生中的风靡引起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和极大担忧,对其成分进行检验可为明确其是否具有身体危害性提供依据.利用固相微萃取结合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对收集到的15个品牌21种不同气味的30个鼻吸能量棒样品进行检验,共检出69种化合物,除包装标明的樟脑、冰片、薄荷脑所含有的左旋樟脑、右旋樟脑、龙脑、异龙脑、薄荷醇等主要成分外,还检出化妆品行业常用溶剂C11、C12、C13、C16的异构烷烃和丰富的烯烃、酯类、醇类、醛类等植物精油、合成香料原料及中间体成分.对相同品牌不同气味、不同品牌相同气味的鼻吸能量棒检出成分进行综合分析和分类比对,结果表明,鼻吸能量棒成分复杂,含量各异,且与包装标示不符,长期滥用能够危害人的身体健康,加之使用方式有诱导吸毒的负面示范效应,急需规范整治.

    鼻吸能量棒薄荷醇樟脑固相微萃取GC-MS

    非编码RNA在法医学时间有关推断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宋炳辉何婷傅俊江
    401-40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与时间有关的推断,如死亡时间推断、损伤时间推断和体液遗留时间推断,是法医鉴定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可为侦破案件、划定侦查范围、确定犯罪时间以及甄别不在场证明提供线索.目前,非编码RNA(non-coding RNA,ncRNA)作为新兴的表观遗传标记在多领域展开了深入研究,其中调控性ncRNA是在基因表达中发挥重要作用的表观遗传学分子,其在各种生理和病理过程中的功能和机制被不断揭示.随着分子生物学、分子遗传学和生物信息学的发展,ncRNA如微小RNA(microRNA,miRNA)和环状RNA(circular RNA,circRNA)在法医鉴定中展现出巨大的应用潜力.它为解决法医学中时间有关推断的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本文主要对miRNA和circRNA在死亡时间推断、损伤时间推断和体液遗留时间推断中的应用研究进展进行阐述,展示它们和法医学的密切联系,并对其在时间有关推断中的研究价值和应用前景进行了讨论.

    非编码RNA法医学死亡时间损伤时间体液遗留时间表观遗传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