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学术探索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学术探索
学术探索

江克

月刊

1006-723X

xstsyn@163.com

0871-8317526

650106

昆明市二环西路397号

学术探索/Journal Academic ExplorationCSSCICHSSCD北大核心
查看更多>>CSSCI来源期刊全国中文核心期刊RCCSE核心学术期刊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习近平文化思想的人民性意蕴

    柏来任梁玉春
    1-7页
    查看更多>>摘要:习近平文化思想具有深厚的人民性意蕴.具体来看,通过坚持人民性的文化建设原则,坚持以党性推动文化建设,坚持党性与人民性的高度统一,多维度正确认识和处理了党性与人民性的内在关系;通过确立人民性的文学艺术价值导向,坚持人民性的文学艺术创作导向,坚持人民性的文学艺术研究导向,多领域坚持了人民性的文化建设指向;通过坚持文学艺术要服务人民大众的原则,坚守人民大众的价值主体地位,激发人民大众的文化创作动力,多方面坚持了服务人民的文化建设方向.人民性作为习近平文化思想的显著特性,必将在新时代的文化建设中迸发出强大的人民力量,为文化强国建设和实现民族复兴提供强大的精神力量.

    习近平文化思想文化强国文化发展文化建设人民性

    习近平文化思想的三重逻辑:理论、价值、实践

    康婉盈周科朝
    8-14页
    查看更多>>摘要:习近平文化思想是具有深刻理论、重大价值以及生动实践的科学理论体系.从理论逻辑来看,习近平文化思想全面继承了马克思主义的文化理论,整体性继承了党的文化建设理论,系统性继承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全面而深厚的理论逻辑;从价值逻辑来看,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文化强国建设夯实基础,为中华文化的创新发展指明道路,为实现民族复兴提供精神动力,为人类文明交流互鉴提供中国方案,具有系统而深刻的价值逻辑;从实践逻辑来看,新时代践行习近平文化思想,需要始终弘扬和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建构中华话语体系和文化理论,持续增强文化软实力,在互学互鉴中推动文化的繁荣发展.

    习近平文化思想文化发展文化建设文化繁荣文化强国

    习近平文化思想"七个着力"的理论渊源、历史语境与实践指向

    苏比努尔·阿里木
    15-23页
    查看更多>>摘要:习近平在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上用"七个着力"明确了党践行新的文化使命的重大要求."七个着力"有其特定的内在逻辑和深刻内涵.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构成了"七个着力"的理论渊源;中国共产党百年文化建设进程,构成了"七个着力"的历史语境;践行新的文化使命要求,构成了"七个着力"的实践指向."七个着力"从整体上展现出"谁来领导建设→聚焦什么任务建设→以什么为抓手建设→用什么方法建设"的总体逻辑,既是对党的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成就的经验总结,又是确保新征程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有新气象新作为的内在动力.

    习近平文化思想"七个着力"文化使命

    5G技术试点建设助力数字贸易国际竞争力提升

    姚战琪
    24-40页
    查看更多>>摘要:5G技术试点建设成为提升数字贸易国际竞争力的重要途径.本文选取2005-2021 年CEIC全球经济数据库中的292 个地级市作为研究对象,利用多时点DID模型评估5G技术试点建设对数字贸易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及作用机制.发现5G技术试点建设能显著提升我国数字贸易国际竞争力;技术创新是 5G技术试点建设与数字贸易国际竞争力的中介变量;产业结构合理化和产业结构高级化在5G技术试点建设对数字贸易国际竞争力的影响中存在中介效应;5G技术试点建设政策对我国数字贸易国际竞争力的促进作用在开通中欧班列的城市相对更大;5G技术试点建设对数字贸易国际竞争力的间接效应大于直接效应.因此,应制定财税政策,鼓励企业通过数字化转型实现产业升级,不断提升中欧班列开通对我国数字贸易国际竞争力的促进作用.

    5G技术数字贸易技术创新产业结构高级化

    "中国崛起顶峰论":特点、危害以及应对建议

    王文陈修豪鲁东红查希...
    41-51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年来,西方政客、媒体与智库正在全球范围内掀起了一场"中国崛起顶峰论",认定中国崛起已到顶峰,唱衰中国发展前景,打压中国增长预期.这种论调对中国的冲击在部分经济领域正在奏效.本文梳理了新一轮"中国崛起顶峰论"的特点、叙事以及当前造成的危害,认为眼下当务之急是坚持深化改革、全方位对外开放、做大经济蛋糕、提升民众普遍收获感,用事实回击"中国崛起顶峰"的谬论.同时,在领导力、思想及财力等方面做好与美西方舆论对冲的准备,打好反攻心战、反围剿战.

    中国崛起顶峰论西方媒体后疫情时代国际传播

    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定位的基本逻辑

    高原薛忠义
    52-58页
    查看更多>>摘要: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立足于"两个大局",从国家经济实力的快速崛起、全球治理变革与国际秩序转型的迫切需求以及回应国际社会对中国的期待三个层面出发,确立了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定位.习近平主席以"国之大者"的胸怀,提出中国始终是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和公共产品的提供者.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定位擘画了新时代中国对外工作的宏伟蓝图,对服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塑造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促进人类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外交大国外交中国特色大国外交习近平外交思想

    "国家发展大局中的战略定位":理论意涵与现实指向

    赵子萱刘景岚
    59-66页
    查看更多>>摘要:"国家发展大局中的战略定位"是对区域与国家发展关系进行的系统思索,是我国区域发展实践的理念指引.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汲取了马克思主义的社会有机体思想、中华文明的整体性文化和中国共产党解决中国问题的大局战略实践的滋养,经由从"城市战略定位"到"融入国家发展大局"再到"国家发展大局中的战略定位"命题嬗演,逐渐提出"国家发展大局中的战略定位"理念."国家发展大局中的战略定位"理念需要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基本目标、以系统观念为思维方法、以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为重要抓手贯彻落实到具体政策实践中,才能彰显现实力量.

    习近平国家发展大局中的战略定位区域发展战略高质量发展

    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视域下加快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刍议

    郝亚明秦玉莹
    67-73页
    查看更多>>摘要: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和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均需高度重视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关键性意义.加快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既是实现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宏观战略要求,也是推动各民族共同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民族工作部署.在加快民族地区经济发展上,不仅要重视大多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中存在的普遍性问题,也要关注部分民族地区经济发展中显现的个别性问题.在现代化进程中加快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应着重关注影响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非正式制度、完善差别化区域支持政策、加强内外部条件支持、完善沿边开发开放政策体系、以制度完善和创新推动民族地区经济发展.上述五个方面关涉着影响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思想观念、现实难点、内外环境、发展动力和基本保障等具体维度.

    中国式现代化中华民族共同体民族地区经济发展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话语体系构建的三重维度

    赵新国陈敬松
    74-8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民族工作具有鲜明中国特色,取得了斐然成就又面临新的发展要求.构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话语体系是应对新发展要求的必然措施,能够在深刻理解中国特色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伟大成果、不断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实现"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奋斗目标中提供话语支撑.新时代民族工作的创新实践、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原创话语的生产传播以及中华民族在历史发展中塑造的深刻共同性为话语体系构建奠定了可能性.加快构建这一话语体系,就要在实践推进中遵循主流意识形态价值主导原则、在内容阐释上坚持创新理论的自觉、在传播载体上实现立体多样.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话语体系体系建构实践路径

    自在、自觉与自为——论中华民族共同体形成与建设的内在逻辑

    陈浩张榕
    83-8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华民族形成和发展的过程,是由两条路径共同推进的,一条是自然发展路径,另一条是目的性建构路径.第一条路径对应自在的中华民族的形成,而第二条则对应自觉、自为的中华民族的形成,即中华民族建设.两条路径在历史上交织在一起,难以分开.理解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内涵,必须清楚认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既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要求,又是目的性建构的意志体现.

    中华民族共同体自然发展目的性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