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学术探索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学术探索
学术探索

江克

月刊

1006-723X

xstsyn@163.com

0871-8317526

650106

昆明市二环西路397号

学术探索/Journal Academic ExplorationCSSCICHSSCD北大核心
查看更多>>CSSCI来源期刊全国中文核心期刊RCCSE核心学术期刊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云南武庙:边疆内地化的侧影

    周兴涛
    84-96页
    查看更多>>摘要:全面梳理云南武庙历代建修情况,重点考察建修主体、目的、选址及依托于武庙的社会活动,发现云南武庙与内地差异并不太大.云南武庙有社区组织性质,是官方与民间社会生活紧密衔接的公共空间,是内地社会组织与文化习俗向边疆移植的产物.它由武到文,从军事到社会生活的各层面深刻地影响着云南地区各族人民,是汉族与其他少数民族交融的公共空间,是不同宗教力量与世俗力量妥协共生的空间,它展示的中央权力与文化统领程度成正比,也是边疆内地化的一个侧影,云南各地民族群众在集体参与的事件和经历中形成共同的家园感.

    云南武庙公共空间边疆内地化

    数字化影响公共服务效率的作用机制与政策建议

    张国胜许煜
    97-104页
    查看更多>>摘要:公共服务是推进共同富裕,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适应人民群众需求状况,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的重要内容,要提供优质高效、均衡可及的公共服务其核心要义是提升公共服务效率,缓解供需不匹配、发展不均衡、可及性不高、群众不满意等问题.与此同时,数字化技术的飞速发展与普及应用对人类社会生产生活方式带来深刻影响,为公共服务效率提升带来机遇与挑战.在系统梳理已有研究的基础上,认真分析数字化背景下公共服务新变化新特征,剖析公共服务效率提升面临的问题挑战,揭示数字化影响公共服务效率的内在逻辑和作用机制,提出利用数字化优势提升公共服务效率的政策建议,使其既适应中国人口资源约束的基本国情,又能够可持续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公共服务需求.

    数字化公共服务效率作用机制

    农村劳动力转移与职业阶层流动——基于非认知能力视角分析

    王婷候永康
    105-118页
    查看更多>>摘要:促进农村转移劳动力职业阶层流动,是防止社会阶层固化与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前提.本文从非认知能力视角出发,探讨横向层面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如何促进纵向层面职业阶层流动的理论机制,发现能力因素是关键.基于2010年、2016年和2020年三期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CFPS)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农村劳动力转移能够显著促进个体职业阶层向上流动,主要通过增强"亲和性"和"尽责性"等非认知能力发挥作用.进一步进行调节检验发现,出生年份靠前、男性、低技能个体,将更加有利于农村劳动力转移促进职业阶层向上流动.本文研究结论将为进一步完善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机制提供启示.

    农村劳动力转移职业阶层流动非认知能力

    论破产欺诈行为刑民界分的认定标准

    杨晶王昭武
    119-128页
    查看更多>>摘要:破产欺诈行为既可能构成民事违法也可能构成刑事犯罪,破产欺诈行为的刑民界分是指以何种标准将破产欺诈行为中构成虚假破产罪、妨害清算罪的行为挑选出来以两罪论处.司法实务中因对虚假破产罪与妨害清算罪做了不合理的限制解释导致对破产欺诈行为做出了不合理的刑民界分,破产主体、破产欺诈行为所处何种程序不应当成为刑民界分时的筛选标准;破产欺诈行为的刑民界分除了数额、情节等可作为筛选标准外,可从破产欺诈的行为类型上进行筛选,也可从破产欺诈行为与破产状态的因果关系上进行筛选.

    破产欺诈虚假破产罪妨害清算罪刑民界分

    生成式人工智能虚假信息风险与治理研究

    张素华李凯
    129-140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ChatGPT为代表的生成式人工智能改变了人机交互、信息获取、信息传播的方式,但大语言模型的"幻视"问题也给虚假信息治理带来了新的挑战.训练数据瑕疵、算法黑箱以及大语言模型的"涌现能力"等因素致使虚假信息风险呈扩大趋势,对个人权益保护、社会稳定以及国家安全构成了严重威胁.《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管理暂行办法》明确要求不得利用生成式人工智能生成虚假信息,但在虚假信息的监管主体、监管职责及法律责任等方面缺乏具体规定,不足以有效应对生成式人工智能下的虚假信息风险.为破解当下困局,应当秉持包容审慎的治理态度,立足我国法治实践现状,从规范体系、治理主体、责任承担和制度环境等维度构建生成式人工智能虚假信息的治理框架.

    生成式人工智能ChatGPT虚假信息风险治理框架

    中国式现代化教育: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课题

    牛玉涂刚鹏
    141-147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国式现代化教育是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课题,在大学生中深入开展中国式现代化教育具有重要价值.大学生中国式现代化教育的内容是通过深化大学生对现代化的比较教育、理想信念教育和实践能力教育,引导大学生正确读懂中国式现代化、坚定中国式现代化进而用实际行动参与到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征程中.大学生中国式现代化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需从筑牢中国式现代化的知识体系、明确中国式现代化的价值体系、引导大学生投身现代化实践等方面有效推进.

    中国式现代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数智化教学生态的内涵、特征与实践要求

    陈永堂艾兴
    148-156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虚拟现实、区块链等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改变了教学生态各教学要素及其与教学环境的存在形态,创生出新的教学样态,推进教学范式进入"数智时代".数智化教学生态是指各类教学主体生存发展的数智化环境及其伴随的状态,具有共生性、融合性、协同性、脱域性等基本特征.基于数智化教学生态的内涵和基本特征,可分别从转变现有教与学的理念以提升教学主体的数智力,通过设计多样态的课程教学来实现多元时空的数据融合,基于多种数智技术的融合运用来增进教学过程的现场力,引导不同学校之间开展教学合作以建立数智化教学共同体等方面把握数智化教学生态实践运行的内在要求.

    教学生态数智化教学生态数智化技术数字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