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学术研究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学术研究
学术研究

叶金宝

月刊

1000-7326

gzphl@yahoo.com.cn

020-83846163

510050

广东广州市黄华路四号之二

学术研究/Journal Academic ResearchCSSCICHS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国内外公开发行的人文社科综合类月刊,创刊于1958年1月,是全国最早创办的社会科学学术理论刊物之一。《学术研究》杂志长期致力于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的研究,推动学科建设和学术理论创新,在国内外享有良好声誉。该刊是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国家期刊方阵期刊。1991年至2000年,连续三届获得广东省优秀期刊奖,1996年荣获全国优秀社科期刊提名奖,曾五次获得中宣部“五个一工程”优秀文章奖,2002年获国家期刊提名奖(银奖)。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住房政策如何影响未婚青年结婚意愿——基于上海的考察

    沈洋王森浒
    74-81页
    查看更多>>摘要:初婚年龄推迟、结婚率下降已成为我国主要城市的普遍现象.高昂的房价被认为是阻碍结婚意愿和结婚率的重要因素之一.在计划行为理论、政策工具理论的启示下,住房政策工具可分为推动供给型住房政策工具和拉动需求型住房政策工具.推动供给型住房政策工具包括兴建保障性产权住房,并以市场价一半的价格出售给新婚青年;拉动需求型住房政策工具包括降低首付款比例,同时由政府提供部分免息贷款.研究发现,提供保障性住房政策和住房经济补贴政策均可显著提升未婚青年的结婚意愿,其中后者对于提升结婚意愿更为显著.

    结婚意愿住房政策计划行为理论政策工具理论问卷实验法

    作为"特种的政治经济学"的国家分配论——一个学术史的考察

    孟捷朱宝清
    82-90页
    查看更多>>摘要:"国家分配论"是我国计划经济时期的财政主流理论,它强调财政在国家配置社会资源、协调社会分工中的作用.这一理论的发展经历了两个阶段:在20世纪50年代的形成或创立阶段,我国财政学者深入讨论了社会主义财政的"特殊性"问题,其中涉及财政的本质和职能、国家财政计划体系的范围、财政与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和国民经济有计划按比例发展规律之间的内在联系等.值得注意的是,我国财政学者在这一时期就主动地将财政学与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相联结,提出了财政学是"特种的政治经济学"的论断.在20世纪60-80年代的发展阶段,我国财政学者集中分析了财政作为社会主义扩大再生产中的内在环节以及财政作为一种生产关系的作用,并给出了更加理论化的表达.此外,伴随改革开放和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我国财政分配的性质和作用必然发生重大转变,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作为与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国家分配论也必然会被扬弃并为新的更具包容性的财政理论所替代.

    国家分配论再生产前提论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

    央行数字货币与现金:替代还是共存

    宋科孙翼
    91-100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数字化时代的货币新格局下,本文重点探讨央行数字货币的兴起与现金的未来,并基于零售型央行数字货币对现金的不同替代程度系统分析其形成的经济效应.结果表明:第一,央行数字货币的产生是由数字化时代内在需求推动的,是技术进步和中央银行发展的必然结果,其中零售型央行数字货币将与现金长期共存,并对现金需求和经济金融体系产生深远影响;第二,零售型央行数字货币对现金需求的影响存在不确定性.基于支付工具选择理论,从交易便利性和持有收益性来看,零售型央行数字货币将对现金产生替代,但考虑到匿名性与普惠性需求,零售型央行数字货币难以完全替代现金;第三,通过不完全替代现金和银行存款,零售型央行数字货币将对银行体系、金融稳定、货币政策等方面产生影响,而在完全替代条件下,负利率政策的可行性与有效性需要重新评估.基于此,各国应该充分认识央行数字货币发行可能带来的利与弊,更为准确地把握零售型央行数字货币及其与现金的关系,并在试点中基于本国实际不断进行检验和修正,以逐步形成更为科学合理的货币新格局.

    央行数字货币现金需求经济效应匿名性移动支付

    绿色金融政策对污染企业ESG绩效的影响——来自中国工业企业的证据

    程庆庆刘志铭
    101-109页
    查看更多>>摘要:绿色金融政策是具有市场型环境规制特征的金融工具,对我国经济实现绿色发展十分重要.基于我国上市工业企业数据,本文运用双重差分法探讨《关于构建绿色金融体系的指导意见》的实施对污染企业ESG绩效的影响.研究发现:(1)绿色金融政策的实施显著提高了污染企业的ESG绩效,且在商业信用高、行业竞争程度低、非国有、金融市场发达的地区和东部省份的污染企业中表现更为突出.(2)绿色金融政策通过强化企业融资约束和倒逼企业提高社会声誉来促进污染企业提升ESG绩效.(3)绿色金融政策带来的ESG绩效提升对污染企业未来主业发展和经营风险降低均有积极作用.本文的研究对绿色金融政策如何引导污染企业转型升级有一定的启示意义,且为政府在"双碳"目标下完善绿色金融体系提供了相应参考.

    绿色金融ESG绩效污染企业

    试析文天祥"黄冠故乡"之谜与朝鲜儒士的解读

    孙卫国
    110-120页
    查看更多>>摘要:元官修《宋史·文天祥传》将邓光荐《文丞相传》的叙述,删节编改,生造出文天祥"黄冠归故乡"之说,弄清其史源,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朝鲜正祖御撰《宋史筌》,因惩处洪启禧,而摒弃其《文山先生详传》中的说法,沿袭《宋史》之说,致使朝鲜儒士多不质疑"黄冠故乡"说,而是给予各种解读,诸如为宋复仇说、效仿微子与箕子之"教化说""时义说"等,丰富了对"黄冠故乡"之理解,也有助于深入探讨文天祥之生死观.文天祥的忠诚节义精神,契合朝鲜王朝后期"尊周思明"的政治文化,因而他成为朝鲜儒林关注的中国历史上重要人物之一.

    文天祥"黄冠故乡"之谜《宋史·文天祥传》《宋史筌·文天祥传》朝鲜"尊周思明"理念

    "把吾国史学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夏鼐与中国近代史研究

    王兴
    121-133页
    查看更多>>摘要:接受考古专业训练之前,夏鼐求学过程几经转折.由国难刺激而激发的忧患意识以及渴望获取历史知识,是他择定转入清华历史系的主要原因.他侧重研治中国近代外交史和经济史,所提出的一些观点在当时均有新意.他不仅强调研究中国近代史的必要性,并重视利用新材料、综合比照中外资料以求得较准确结论,希望将中国史学特别是近代史研究"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夏鼐专攻中国近代史并有研究心得,可视为蒋廷黻主持清华历史系期间培养史学人才的成效.这一学术训练,也深刻影响了他日后的考古学研究.

    夏鼐中国近代史研究外交史鸦片战争蒋廷黻

    生存与求异:南方野生动植物食用的演变轨迹

    杨四梅
    134-14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国南方食用野生动植物有生存与求异两种性质,二者同时并存,不断演变,在特定条件下相互转换.唐宋以前,南方生存性食野占主体地位,求异性食野开始出现.唐宋至明清时期,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南方求异性食野随经济重心的东移南迁愈发繁荣,特别以巴蜀、长江中下游地区为盛,而生存性食野已退却至云贵、川西、荆楚、吴地、东南山地丘陵少数民族地区.到近现代,滇粤野味名肴兴盛,城市养殖业发达,食野地理界限模糊化,求异性食野成为主体并赋予新内容.南方食野性质演变的原因在古代与生态区位环境与社会生产力水平差异相关,在现当代则由特色民俗文化发展需求和消费主义时代背景下生活观念的物质体现所决定.

    生存求异古代南方野生动植物食用

    生态美学与环境美学之异同再辨

    程相占
    144-153页
    查看更多>>摘要:辨析生态美学与环境美学的异同一直是个热点问题.在过去十年(2013-2023)中,国际范围内的生态美学与环境美学都取得了显著进展,学术界对二者关系的看法进一步深化.国际学术界对生态美学和环境美学的认识观点纷呈,并未达成共识.实际上,生态美学与环境美学应确立双峰并峙、并行不悖的立场,在着力深化拓展生态美学的同时也应深化拓展环境美学,建构显著不同于生态美学的环境美学理论框架.与此同时,"身—心—境"三元模式不但试图整合生态美学与环境美学,而且尝试以之为理论范式重建美学新范式.辨析生态美学与环境美学的联系与区别能够使我们更加清晰地认识二者的理论思路、贡献和局限,并在与此前各种美学形态的对比中把握美学的时代新变,即走向"身—心—境"三元美学范式,这也正是生态美学与环境美学关系论带给美学的最大启发.

    生态美学环境美学"身—心—境"三元美学范式

    金农写经体楷书、楷隶及相关问题

    朱天曙
    154-160页
    查看更多>>摘要:清代金农写经体楷书和楷隶是金农书法研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清代碑学研究中值得关注的内容.金农在四十七岁至七十岁之间形成的写经体楷书和楷隶书风,取法无名氏的宋代写经体楷书,与其隶书取法《华山碑》一样,注重"非经典"书风的汲取,这正是清代碑学发展的鲜明特征.金农写经体楷书有"写意"和"工稳"之分,楷隶有"肥笔"和"瘦笔"之分,厘清了金农楷书书风的基本形态.中国书法史上的楷书分类问题可从金农楷书书风之变进行讨论,除晋楷、魏楷、唐楷之外,写经体是碑学兴起后书家楷书取法的重要来源,有着独特的审美价值.

    金农写经体楷书楷隶碑学

    明代历史小说结构的伦理阐释

    江守义
    161-168页
    查看更多>>摘要:明代历史小说的结构可以从3个方面加以考察:一是外在表现上的编年式结构和纪传式结构,二是内在理路上的线性结构和网状结构,三是深层逻辑上的二元对立和同类相应.这3个方面的结构都有其伦理意蕴.编年式结构通过时间更替、王朝更迭显示历史沧桑感,纪传式结构通过三段论、按类分卷、版块对照、设局解密等方式,对历史人物进行道德评判;以人物为线索的糖葫芦式单线结构、以事件为线索的串珠式单线结构、多线并行的复线结构、牵一发动全身的网状结构,都与小说的伦理说教宗旨有关;二元对立主要表现为忠奸对立的伦理冲突,同类相应主要表现为善恶有报的伦理归宿.

    结构伦理明代历史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