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学术研究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学术研究
学术研究

叶金宝

月刊

1000-7326

gzphl@yahoo.com.cn

020-83846163

510050

广东广州市黄华路四号之二

学术研究/Journal Academic ResearchCSSCICHS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国内外公开发行的人文社科综合类月刊,创刊于1958年1月,是全国最早创办的社会科学学术理论刊物之一。《学术研究》杂志长期致力于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的研究,推动学科建设和学术理论创新,在国内外享有良好声誉。该刊是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国家期刊方阵期刊。1991年至2000年,连续三届获得广东省优秀期刊奖,1996年荣获全国优秀社科期刊提名奖,曾五次获得中宣部“五个一工程”优秀文章奖,2002年获国家期刊提名奖(银奖)。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中国式现代化世界意蕴的四重阐析

    沈江平丁耀鹏
    1-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国式现代化不仅推动了中国实现由落后到繁荣的历史性变革,同时深刻地改变了世界格局,从多重向度彰显着丰富的世界意蕴.在范式层面,中国式现代化建构现代化变革的新范式.现代化契合人类社会由低级向高级演进的基本规律,西方现代化范式展现出发展成就与内在悖论并存的特质,中国式现代化的出场打破了西方现代化范式的唯一性.在政治层面,中国式现代化供给世界秩序重塑的新方略.世界秩序的演变依托于现代化发展状况,中国式现代化内蕴的重塑世界秩序的正义特质具有消解资本主义世界秩序霸权逻辑的指向.在制度层面,中国式现代化开辟科学社会主义的新征程.中国式现代化接续并延展科学社会主义实践理路,依靠完备的制度体系,彰显着独特的制度优势,使科学社会主义焕发了新的生机.在文明层面,中国式现代化创造人类文明形态的新抉择.多样性是人类文明形态的本质特征,中国式现代化创造出区别于资本主义文明形态的人类文明新形态,丰富了人类文明的世界版图,代表着人类文明的前进方向.

    中国式现代化范式世界秩序社会制度人类文明新形态

    互联网平台经济垄断的类型学分析及其治理逻辑

    孟天广门钰璐严宇
    9-17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数字化转型迅猛发展的当下,互联网平台经济成为推动我国乃至全球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平台企业借助数据和技术资源带动平台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存在利用数据、算法和价格等工具实施垄断行为、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的现象,对经济发展、行业创新和社会福祉增长带来负面影响.针对平台经济领域的垄断现象,在界定平台经济垄断内涵及其特征的基础上,根据垄断影响对象和垄断工具两个维度可对平台企业垄断行为进行类型学分析.平台企业垄断行为可分为数据支配型、价格操控型、数据封锁型、价格托拉斯型四种垄断类型,通过案例可分析阐释不同类型的内涵和特征.借鉴数字治理生态理论的视角,有助于提出我国平台反垄断的理论体系和治理逻辑,平台反垄断的治理主体之间应利用所掌握的多种治理资源形成治理合力,并通过资源整合和功能互补促进生态合作.

    互联网平台经济垄断垄断类型反垄断治理生态治理逻辑

    什么是公平——对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一个基本概念的考察

    陈培永杨慧聪
    18-25页
    查看更多>>摘要:作为政治哲学概念的"公平",首要的含义是基于共同性的同等对待,是社会规则和规范的同等适用.这一层面的公平不只是程序性、工具性概念,本身还具有价值正向性.公平要考虑社会成员的某些特殊性,追求照顾某些差异性的、真正的不偏不倚,"强者的公平"和"弱者的公平"都是不可缺失的内容.在社会历史进程中不存在完美的公平,"结果的可接受性或合适性"应当作为追求公平的现实目标.日常生活领域可以将公平与义气、同情等其他美德放在同等位置,作为个人应该具备的美德之一,但社会公共领域应该把公平摆在突出的位置,作为一个国家的社会成员必须具备的硬性要求.

    公平正义平等政治哲学

    马克思《黑格尔法哲学批判》中的二元论批判

    朱光远余静
    26-31,45页
    查看更多>>摘要:对二元论问题的困惑,促使青年马克思开始对黑格尔哲学进行深入的研究,以期在其中找到破除二元论的有效路径.但是对物质利益问题的思考使马克思发现黑格尔的哲学非但没能超越二元论,反而正是二元论本身.这种主谓颠倒的二元论哲学将普遍利益与特殊利益之间的矛盾构建为市民社会与政治国家之间的抽象二元对立,并以一种混同的方式主观任意调和矛盾,建构了虚幻的同一与真实的二元论.马克思《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对黑格尔哲学的二元论批判构成了理解青年马克思思想的重要维度,也预示了马克思超越二元论的理论进路.

    青年马克思二元论《黑格尔法哲学批判》

    基于设计哲学视角的技术功能理论

    任远焦雯雯
    32-38页
    查看更多>>摘要:技术哲学经数次转向后形成的设计哲学注重技术人工物本身,而技术人工物作为物理实体具有结构—功能双重属性.人工物作为设计的结果,其设计的过程既包括物理结构的实现,又包括功能的实现,因此可以说设计就是技术人工物两重属性之间的连接机制.胡克斯与弗玛斯提出的使用—计划进路下的ICE理论,通过给出设计者和使用者视角的功能归属定义及其阐释,一方面化解了人工物的结构—功能两重性难题,另一方面也克服了单纯的意向理论、因果—角色理论和进化理论各自的理论不足.尽管如此,ICE功能理论对于技术人工物的本体论地位的解释仍然是单薄的,功能归属并不能为技术人工物提供个体化标准.技术人工物的双重属性要求更深入完整地理解设计、使用与功能之间的关系.

    设计哲学技术人工物两重性难题ICE功能理论

    论真实指代词

    孙嫄张力锋
    39-45页
    查看更多>>摘要:真实指代词的恰当使用需要辅以施动者的指示动作.虽然有助于说明语句认知意义的差异,但指示本身呈现对象的方式(即弗雷格式指示涵义)却不是真实指代词所表达的内容.它发挥的作用是在使用语境固定真实指代词所表达的内容.这一功用也可通过将真实指代词转变为dthat短语顺利实现.作为纯粹索引词,dthat短语能够更直白地揭示指示涵义是在近似于特征的维度发挥认知性作用,并用以构造、说明有力的先验偶然性和后验必然性案例.不过,无论本体地抑或认知地,固定真实指代词特定使用所表达的内容都尚需诉诸指导指示的意向;后者总是试图以为听众或对话者分享的方式支配或影响指示涵义,否则就会出现功能失常,不能妥当地固定真实指代词所指.

    真实指代词指示指示涵义内容指导意向直接指称

    朱子读书法及其问题

    邝其立
    46-5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与同时代理学家进行横向对比,朱子的尊经意识尤为突出,并特为标举读书法之重要.若置于纵向的经学史脉络中,则会凸显朱子解经的两个要旨:以集中呈现其读书法的《论语集注》为中心,通过与东汉郑玄《论语注》比照,可见朱子的关注点从圣人之法向圣人之心的变化;若与梁朝皇侃《论语义疏》进行对比,则有"意在言外"与"理在言中"的不同预设.这种旨在揣摩圣心与抽绎义理的读书法,却内含招致圣人与经典位格渐降的倾向:揣摩圣心的读书方法,隐含着圣人可学的前提,这便撤销了圣凡之间不可逾越的隔阂;"理在言中"的预设,则很容易让自家领会的义理成为据以解经的前见,从而让诠释的实质从"我注经"变成"经注我".朱子解经,旨在重构经典的意义,于是而有全新的读书法.但"事与愿违"的后果,揭示出解经之两难:经学诠释蕴涵澄清与建构双重目标,但二者之间具有张力,时或顾此失彼、无法兼通.

    朱子读书法《论语集注》郑玄《论语义疏》

    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困境与现代化发展模式的探索——以粤剧为例

    单韵鸣杜金凤
    54-60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粤剧为例,通过对348名受众的问卷调查以及对6名受访者的半结构化访谈,有助于探究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困境.粤剧作为岭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代表,其传播面临以下问题:受众对粤剧的认知符号化,对粤剧的内容了解有限;受众对粤剧的情感主要源自感性情感,理性情感相对薄弱;受众接触和分享粤剧动力不足,行为意愿和认知存在脱节,年龄结构断层.以中国式现代化理论为指引,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现代化发展模式从社会、经济、世界、生活和自然五个方面呈现系统的发展路径.

    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粤剧传播中国式现代化

    经济强镇社会治理探索与"社会性"培育——以佛山市南海区狮山镇为例

    蓝宇蕴
    61-69页
    查看更多>>摘要:狮山镇是佛山市南海区的经济强镇,其在促进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也走出了一条契合自身特点的社会治理路径.在社会治理建构及"社会性"培育中,尤其是在平衡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关系上、在促进社会质量提升与区域可持续发展上,狮山镇都有诸多实践探索.长期以来,狮山镇以制造业发展见长,并以产业发展带来的丰厚经济资源为基础,反哺与推进社会治理的创新探索,且在这一过程中最大限度地把产业发展、城市发展与人的发展有机结合起来,形成三者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社会治理格局.狮山镇所走的社会治理路径虽属个例,但其中蕴含着经济强镇社会治理建构的共性逻辑,给类似地区的社会治理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提供了一个地方性范本.

    狮山镇"产—城—人"融合发展"社会性"培育

    从撤销权到解除权:同意撤回权的认知更迭与规则续造

    孙志煜李蕤
    70-77页
    查看更多>>摘要:同意撤回权是信息主体的核心权利,但对同意撤回权的认知不清阻碍了该权利的正常行使.学界将同意撤回权理解为一般撤销权或特殊撤销权均有失妥当.同意撤回权应是信息主体享有依据单方意思表示使隐私政策合同全部或部分不再具有拘束力的权利,因隐私政策合同持续性、非定期给付之特征,将同意撤回权界定为不定期继续性合同解除权更为契合.信息主体行使同意撤回权时不受解除事由限制,不受形成诉权制约,不适用除斥期间,不具备溯及力以及不承担损害赔偿责任.在不定期继续性合同解除权说的理论观照下,应从不设置行使条件、明确"通知+合理机制"行使方式、不限制同意撤回权的行使期限以及确定仅向未来发生效力方面对同意撤回权的权利行使规则予以完善.

    同意撤回权撤销权解除权隐私政策合同权利行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