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系统科学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系统科学学报
系统科学学报

乌杰

季刊

1005-6408

cjssbjb@tyut.edu.cn

0351-6018612

030024

山西省太原市迎泽西大街79号

系统科学学报/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Systems ScienceCSSCI北大核心
查看更多>>本刊是中国系统科学研究会会刊,哲学类核心期刊。以马克思主义系统思想为基础,运用现代科学成果,探讨系统辩证学、系统哲学、系统科学原理的理论及其应用等问题。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编者按

    范冬萍
    1页

    新时代文化强国战略的系统要素分析

    张君
    1-5,23页
    查看更多>>摘要:保障文化安全是新时代文化强国战略的前提,也是国家总体安全的重要屏障,要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思想文化领域的指导地位的基础上,不断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文化自信是文化强国战略的基础要素,有深厚的文化根基作为支撑,其对于中华民族有着特殊意义,必须要采取有力措施增强文化自信.文化有先进和落后之分,先进文化是文化强国战略的保障要素.保障文化安全、增强文化自信、保持文化先进性辩证统一于新时代文化强国战略,是系统思维下建设文化强国的三个有力抓手.

    文化安全文化先进性文化自信文化强国系统思维

    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系统哲学意蕴

    马立志
    6-12页
    查看更多>>摘要:十九届六中全会明确指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成为引领时代潮流和人类前进方向的鲜明旗帜.而系统哲学为认识和把握作为21世纪马克思主义重要组成内容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了新视野.人类命运共同体具有深刻的系统哲学意蕴,其主要体现在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一个要素、结构和功能等系统核齐全的有机体,并与系统哲学整体优化律及其价值论有着高度契合,即都致力于和谐世界和正价值的实现.阐释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系统哲学意蕴对深化人类命运共同体及其哲学研究都具有重要意义.

    十九届六中全会人类命运共同体系统哲学人的价值"一带一路"

    习近平强军思想的系统论探析

    纪建强陈鸽
    13-17,30页
    查看更多>>摘要:习近平强军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军事理论中国化时代化最新成果.与其他角度相比,从系统科学的角度研究习近平强军思想,能够更加深入、全面、准确地把握这一科学理论体系.系统科学视域下的习近平强军思想,是一个科学的理论体系,包括强军使命、强军目标和强军路径三个子系统,可以划分为哲学基础、主题主线和核心内容三个层次,具有整体性、开放性和稳定性的系统特征.

    系统论强军思想内涵特征

    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系统性意蕴及文明史意义

    刘云杉
    18-23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明形态是一个系统性的范畴.在世界现代化进程的历史中,资本主义通过其历史先发地位推销西方现代化模式并鼓吹其唯一性以建构历史终结论,本质上是一种无视观念和现实辩证法的抽象、先验的错误模式,需要利用唯物史观进行深刻批判.中国共产党在对唯物史观深刻理解基础上开创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通过历史基础的系统性认知、社会结构的系统性重置、发展模式的系统性规划获得了现代化道路的中国语境对西方模式的超越性,证伪了"历史终结论",开创了人类文明的新形态,对世界历史有着重要的意义.

    中国式现代化道路西方现代化模式系统性唯物史观人类文明新形态

    论康德哲学中时间对空间的依赖性——一种系统性重构

    罗喜
    24-30页
    查看更多>>摘要:康德将直观的形式和形式的直观加以区分,并认为时间与空间可被同时视为二者.本文主张,时空作为直观的形式互不依赖,不可替代,不可还原;但时空作为形式的直观紧密关联,且均是想象力的先验综合的产物.时间直观的产生在杂多材料、概念化的活动和线的形象三方面依赖于空间直观.时间图型和客观时间规定的形成也必须以空间直观中的持存之物为前提.所以,空间直观对于时间直观的构造而言具有必要性和基础性.

    形式直观想象力的先验综合范畴图型

    康德的经验自我——构成还是范导?

    田昶奇
    31-35,91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康德的经验自我,有两种观点解释它如何形成.第一种观点认为经验自我是通过认识形式和感性直观构成的,与一般经验对象的形成没有区别,第二种观点认为经验自我是灵魂理念的范导性运用的产物.第一种观点未注意到经验自我的特殊性在于贯通内直观和外直观.由于在现象层面,内直观和外直观是异质的,因此第一种观点无法说明统一内外直观的经验自我如何被构成.第二种观点从灵魂理念的角度出发,将内外直观的诸现象统一为经验自我,并进一步说明了确立经验自我的必要性:在理论上将诸知性知识结成整体,在实践上保证道德法则的履行.

    康德经验自我范导性运用灵魂理念经验构成

    恩格斯"两种决定"作用思想的系统方法论意蕴

    李雯高日升
    36-3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两种决定"作用是恩格斯历史合力论思想中的一个关键议题,体现了社会系统的整体性、层次性和动态性等特征,反映了恩格斯对系统方法论的精妙运用.其中,经济要素的"总体决定"和其他诸要素的"具体决定"分别反映了恩格斯对社会系统要素的分析和社会系统层次的把握,"总体决定"与"具体决定"之间如何通达一致则体现了恩格斯对社会系统的动态理解.

    恩格斯"两种决定"相互作用系统方法论

    认知系统:结构、功能与特征

    魏屹东
    40-48页
    查看更多>>摘要:所有知识,特别是科学知识,无疑是认知的结果,而认知行为是认知系统的特有功能.认知系统特别是人脑,对感知、学习、推理、交流等认知行动负责.这些认知行为之所以发生,一方面是它们基于的认知系统的自然结构和功能;另一方面是源于它们与其自然—文化环境的相互作用.正是这种认知系统在不确定性的环境中不断预测加工、调整自身,从而形成了依赖于环境的适应性表征能力,进而形成了各类知识.

    认知系统结构功能自然—文化环境适应性表征

    系统科学视域下智能社会精神生产方式分析

    齐磊磊李晨曦
    49-53页
    查看更多>>摘要:精神生产方式是精神生产力与精神生产关系的统一,可以视为由诸多要素构成的自组织系统,体现了整体性、结构性、开放性和动态性等鲜明的系统特质.在智能社会,数智化技术的广泛应用给精神生产方式带来了历史性变化.这些变化是通过改变系统内平衡状态、健全反馈调节机制以及促进精神生产方式与物质生产方式的系统耦合来维持精神生产系统的内稳定性,提高系统控制能力,避免系统运行的盲目性,提升对其他系统的协同水平,最终保证系统的有序发展.

    智能社会精神生产方式平衡状态反馈调节耦合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