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章育良

双月刊

1001-5981

JXTU@xtu.edu.cn

0732-8292143

411105

湖南省湘潭大学期刊社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Journal Journal of Xiangtan University (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CSSCICHS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学报是湘潭大学主办的以反映本校教学、科研成果为主的综合性学术理论刊物。双月刊。为全国中文核心期刊,湖南省一级期刊。设有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哲学、历史、汉语言文学、法学、经济学、管理学、高等教育研究及湖湘文化等栏目。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从单边主义到实质性多边主义:法国对非军事行动的战略演变分析

    罗姝瑶卓振伟
    148-156页
    查看更多>>摘要:冷战后法国对非安全战略的多边化是一种不完全的多边化.在 20 世纪 90 年代后法国主导的撒哈拉以南非洲的军事行动中,法国仅在为数不多的情况下短暂地与其他国家分享了决策指挥权.合法性逻辑、成本-收益逻辑和权力逻辑共同影响了法国对非安全战略的多边化程度.为了维系法国在法语非洲的主导地位,以及避开实质多边所需要的漫长的共识构建和政策协调,当东道国明确支持法国的干涉以及法国认为威胁是短期时,法国会采取名义上的多边主义战略,即寻求国际组织授权但独自开展军事干涉.随着东道国反法情绪的攀升以及法国对萨赫勒地区威胁认知的改变,马克龙政府转向了实质性的多边主义战略,试图以与其他国家分享指挥决策权的方式继续维持在法语非洲的军事存在.但由于如今中西非反法亲俄趋势明显、欧洲国家不再追随法国的对非安全战略以及其他大国加入对非军援竞争,马克龙政府战略调整的效果十分有限.

    单边主义名义多边实质多边法国对非军事行动撒哈拉以南非洲

    论胡安国《春秋传》"亲亲、尊尊、贤贤"的逻辑进路

    徐建勇王佩琼
    157-162页
    查看更多>>摘要:胡安国《春秋传》原亲于情,通过亲亲容情和亲亲容隐赋予传统儒家人伦关系以情感的基础,并对其合理性进行了论证.在此基础上,将父子人伦推展为以尊君为大的政治建构,而这种政治又反过来制约人情的泛滥,这就是"不以亲亲害尊尊",从而不但保证了政治的严肃性,而且强化了君主集权,促进了文明的进步.同时在君主集权下,社会治理主要依靠对贤人的使用,而贤人的使用不仅能够保证君主贵族的亲亲之情,而且能够保证整个社会以亲亲之情贯连,这就是"尊贤为亲亲之本"的意蕴.总之,胡安国以"亲亲"为根据而建构人伦秩序、君主集权和贤人治世的经世理念,彰显了其与时俱进、经世致用的经学诠释旨趣.

    胡安国《春秋传》亲亲尊尊贤贤

    民族国家与个人身体的文学抉择——以中国新文学启蒙为考察中心

    田敏
    163-16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国新文学的重要主题是现代性民族国家启蒙,以鲁迅为代表的启蒙主义者普遍认为达成该任务有赖于国民精神的解放,文学中的个人身体一度遭遇忽视和贬抑,启蒙也随之陷入困惑.当新文学再度选择解放个人身体时,现代民族国家的启蒙想象方才境界阔大、身心圆融.

    中国新文学启蒙民族国家个人身体

    论兰波诗歌的视觉语言

    李建英王洪羽嘉
    167-172页
    查看更多>>摘要:兰波诗歌的视觉特征是显而易见的.他诗画通融意识的产生,受浪漫主义、巴那斯派、印象主义等艺术流派的启发,但他坚守自己独特的审美情趣,不追求情景交融,而将视觉呈现作为"发明"诗歌新语言的手段.他有意将视觉错轨,以便改变"看"的角度,摆脱"看"的旧习惯和旧观念.他的视觉呈现是空间化文本构图和时间化文本叙述的完美结合,时空的交叉和置换实现了诗人表达的自由,扩大了语言的能指,促进了诗意的延伸.空间艺术的开发和拓展是兰波实践其诗学主张的重要途径,但当诗人发现视觉语言的极限时,便主动放弃诗歌,而放弃亦是空间艺术的一种表现形式.

    兰波诗歌视觉图像

    "双碳"战略下的德国气候话语语用研究

    张智温鸾凰
    173-179页
    查看更多>>摘要:研究立足于"双碳"战略大背景,基于语用学视角下的预设和言语行为理论,借助语料库工具,建立联邦政府应对气候问题演讲语料库;综合运用定量定性研究方法,从词汇、句式、语篇层面解读德国气候话语的语用策略.研究发现,德国政府关于气候问题的演讲话语实现了其气候话语理念在环境领域的传播,并阐释了其应对气候变化问题的态度,同时扩大和巩固了气候话语权,提升了国际领导力和软实力.在推广模式上,德国政府通过预设触发语实施形象塑造战略与情感传递战略,增强了气候话语影响力.最后提出了其对我国气候话语体系建设的几点启示.

    气候话语预设言语行为语用策略

    新媒体在乡村文化传承中的价值实现研究

    刘子滕
    180-186页
    查看更多>>摘要:乡村文化是广大乡民向好向善向上的精神食粮和创造美好幸福生活的价值标杆,具有教化民众、凝聚人心、安定社会的重大作用.随着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城市化加速推进,乡村文化日渐边缘化,其传承面临挑战.新媒体技术特别是移动短视频的出现,为乡村文化传播打开了一片新天地,为乡村文化传承找到了更多植入口和生长点.但有些地方的乡民对自身文化缺乏认同致使优秀乡村文化销匿,有些新媒体应用明显脱开了文化传承的轨道,有些乡村文化的精神内涵被舍弃蜕变成了纯仪式.由于没有构建相对稳定的长效机制,乡村文化传承人难以获得相对足够的执业信心,乡村文化保护与传承大多处于时热时冷的状态中.有效激发新媒体在乡村文化传承中的内在张力,尚需地方政府担当作为,发挥好领导、组织和保障作用.建议着力培养一批传承人,多措并举汇集各方人才,面向社会培育新人.激励乡贤引领文化自信,掀起乡村文化"现象级"传播,借强化传播优化传承.持续推进直播带货和文旅文创,在文化产业化发展中创新乡村文化传承新实践.

    新媒体乡村文化传播传承

    面向家庭教育的社区治理创新策略

    谢宇
    187-192,封3页
    查看更多>>摘要: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是社区治理的重要主体和基础单元.如何发挥家庭教育在基层社会治理中的重要作用理应成为创新社区治理的核心关切点.基于社区治理理论构建面向家庭教育的社区治理分析框架,即视家庭教育为柔性治理工具,重构社区治理支持环境、治理能力、治理共同体等源头性要素,进而促进家庭教育与社区治理融合共生、相互促进.针对面向家庭教育的社区治理存在的主要问题,我国未来应完善家庭教育支持环境,保障家庭权益,构建面向家庭教育的社区治理基础;确立家庭教育新理念,凸显社会功能,重构面向家庭教育的社区治理环境;精准供给家庭教育资源,重塑家庭能力,提升面向家庭教育的社区治理能力;创新家庭教育形式,培育家庭学习共同体,形成面向家庭教育的社区治理合力;拓展家庭教育服务平台,优化社区支持,增强面向家庭教育的社区治理张力.

    家庭家庭教育社区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