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系统医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系统医学
系统医学

半月刊

系统医学/Journal Systems Medicine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质子泵抑制剂对慢性肾脏病患者上消化道出血临床效果的Meta分析

    王丽红韩彬
    1-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系统评价预防使用质子泵抑制剂对慢性肾脏病患者上消化道出血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计算机检索英文数据库(PubMed、Web of Science、ProQuest等)和中文数据库(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资讯中文期刊服务平台、中国生物医学数据库、百度学术、谷歌学术等),检索时限均从建库至2023年3月,以慢性肾脏病患者预防使用质子泵抑制剂的随机对照临床研究为文献检索类型,由两名研究者独立对纳入研究的质量进行数据提取和文献质量评价,并采用RevMan 5.4软件对纳入的文献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9项研究,包括1 530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上消化道出血率[RR=0.18,95%CI=(0.1,0.3),P<0.000 01],病死率[RR=0.12,95%CI=(0.02,0.63),P=0.01],胃液pH值[MD=2.00,95%CI=(-0.41,4.40),P=0.10],治疗组与对照组上消化道出血率及病死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胃液pH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预防使用质子泵抑制剂能降低慢性肾脏病患者上消化道出血率及病死率.

    质子泵抑制剂预防使用慢性肾脏病上消化道出血Meta分析

    OSAHS患者外周血NLR、PLR、SII水平与γ-氨基丁酸及褪黑素浓度水平的预测价值研究

    王日华包永健党玉海宋萍...
    8-10,1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 Hypopnea Syndrome,OSAHS)、外周血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率(Neutrophil to Lymphocyte Ratio,NLR)、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率(Platelet-to-Lymphoccyte Ratio,PLR)、系统性免疫性炎症指数(Systemic Immune-InflAmmation Index,SII)水平与γ-氨基丁酸及褪黑素浓度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取2020年7月—2022年12月广西壮族自治区江滨医院收治的60例OSAHS患者和60例健康体检志愿者作为研究对象.比较正常组和OSAHS组的外周血NLR、PLR、SII水平与γ-氨基丁酸及褪黑素浓度差异,并分析各项指标对OSAHS的预测价值.结果 与正常组相比,OSAHS组NLR、PLR、SII水平显著提高,γ-氨基丁酸和褪黑素水平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联合预测对OSAHS的预测准确性最高,AUC值为0.976(95%CI:0.955~0.997),灵敏度为95.0%,特异性为90.0%.结论 联合检测NLR、PLR、SII水平与γ-氨基丁酸和褪黑素水平,可反映OSAHS的系统性炎症和睡眠质量改变.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NLRPLRSIIγ-氨基丁酸褪黑素

    早期血管介入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对其疗效及神经功能的影响

    赵士军
    11-1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颅内动脉瘤的患者采取早期血管介入栓塞治疗的效果,并分析对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1年3月—2023年3月在唐山市丰润区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100例颅内动脉瘤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双盲法对患者进行分组,即参照组与研究组,每组50例.参照组给予晚期(发病72 h后)血管介入栓塞治疗,研究组给予早期(发病72 h内)血管介入栓塞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日常生活能力、血清炎性因子水平、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研究组临床总有效率(96.00%)明显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005,P=0.025).治疗后,研究组日常生活能力评分(90.35±4.73)分高于对照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6.42±1.58)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754、11.868,P均<0.05).治疗后,研究组白细胞介素-6水平(180.38±18.84)pg/mL、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为(330.85±20.81)pg/mL显著低于对照组,白细胞介素-10水平为(23.19±3.80)pg/mL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257、4.804、4.550,P均<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4.00%)明显低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00,P=0.046).结论 颅内动脉瘤患者应用早期血管介入栓塞治疗的临床疗效更确切,不仅能够进一步改善神经功能与日常生活能力,还可以有效调节炎性因子水平,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颅内动脉瘤早期血管介入栓塞临床疗效神经功能日常生活能力并发症

    基于腕踝针、腹针治疗肝火扰心型焦虑症失眠患者的针法间临床对比研究

    杨大坚潘志鹏叶卫国陆寒婵...
    16-1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腕踝针、腹针等不同针法治疗肝火扰心型焦虑症失眠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21年1月—2022年12月间在佛山市南海区人民医院中医科诊断为肝火扰心型焦虑症失眠患者96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口服阿普唑仑片)、治疗组1(腕踝针治疗组)、治疗组2(腹针治疗组),每组32例.治疗前后分别针对3组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ilton Anxiety Scale,HAMA)、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贝壳焦虑量表(Beck Anxiety Inventory,BAI)、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中医证候评分等指标进行评估.结果 与治疗前比较,3组治疗后HAMA、SAS、BAI、PSQI和中医证候评分均显示提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且治疗后,腕踝针治疗组与腹针治疗组的HAMA、SAS、BAI、PSQI和中医证候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前后,腕踝针治疗组与腹针治疗组HAMA、SAS、BAI、PSQI和中医证候评分差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与腹针治疗组比较,腕踝针治疗组治疗后SAS评分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腕踝针和腹针治疗肝火扰心型焦虑症失眠患者疗效显著,能显著降低患者的HAMA、SAS、BAI、PSQI和中医证候评分,两种针法各有优势,相比较单纯口服阿普唑仑改善睡眠,腕踝针和腹针具有更好治疗失眠的效果.

    腕踝针腹针失眠

    mPNL、SPCNL及FURL治疗2~3cm肾结石临床效果比较及对免疫功能与应激反应的影响

    王杜渐陶荣镇熊磊
    20-23,3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应用微通道经皮肾镜取石术(Micro-channel Percutaneous Nephrolithotomy,mPNL)、标准通道经皮肾镜取石术(Standard Channel Percutaneous Nephrolithotomy,SPCNL)、输尿管软镜碎石取石术(Flexible Ureteral Lithotripsy,FURL)3种不同方式治疗2~3 cm肾结石效果及对免疫功能、应激反应影响.方法 选择2022年 9月—2023年 9月南京市江宁医院收治的 120例肾结石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式分成甲组(mPNL)、乙组(SPCNL)、丙组(FURL),各40例.比较3组患者一期结石清除率、手术前后免疫功能、应激反应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3组患者一期结石清除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 d各组患者CD4+、CD4+/CD8+比值较术前降低,且丙组均高于甲、乙两组;术后3 d各组患者CD8+较术前升高,且丙组低于甲、乙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术中3组的血管紧张素I、去甲肾上腺素水平较术前升高,术后较术中下降;而丙组术中、术后的血管紧张素I、去甲肾上腺素水平均低于甲、乙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丙组并发症总发生率最低,但3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相对比mPNL、SPCNL,采取FURL治疗肾结石效果更好,可减轻对机体免疫功能及应激反应影响,术后并发症较少.

    肾结石微通道经皮肾镜取石术标准通道经皮肾镜取石术输尿管软镜碎石取石术免疫功能应激反应

    不同剂量布托啡诺对全麻诱导期的血流动力学及Narcotrend指数的影响

    肖丽珠刘召国胡契宇张娇玲...
    24-2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比较不同剂量布托啡诺预处理对全麻诱导期的血流动力学及Narcotrend 指数(Narcotrend Index,NI)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1年10月—2022年10月湖南医药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进行腹腔镜手术的患者160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双盲法将患者分为4组,每组40例,全麻诱导前5 min分别给与生理盐水(D组)、布托啡诺10 μg/kg(B1 组)、布托啡诺20 μg/kg(B2 组)、布托啡诺30 μg/kg(B3 组)的预处理.记录药物预处理前(T0)、诱导前(T1)、气管插管前即刻(T2)、气管插管后1、3、5 min(T3~T5)4组的血流动力学指标、NI以及诱导期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4组间血流动力学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3时D组、B2组NI值明显高于B3 组,T1 时D组NI值明显高于B1 组,T5 时B2 组NI值明显高于D组、B3 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B1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明显低于D、B2、B3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布托啡诺预处理能降低麻醉诱导期NI值,10 μg/kg布托啡诺剂量最佳,既能抑制全麻诱导期强烈的插管应激反应,又能维持血流动力学的稳定,且不良反应最少.

    布托啡诺血流动力学Narcotrend指数全麻诱导

    可行走性硬膜外分娩镇痛对高龄产妇临床分娩结局及产程时间、疼痛的影响价值分析

    张先兰
    28-3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可行走性硬膜外分娩镇痛对高龄产妇的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6月—2023年6月泰兴市人民医院收治的高龄产妇8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参照组(40例,常规分娩)和研究组(40例,可行走性硬膜外分娩镇痛).对比两组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评分、疼痛数字评价量表(Numerical Rating Scale,NRS)评分、血清皮质醇(Cortisol,Cor)水平、血清泌乳素(Prolactin,PRL)水平、平均动脉压(Mean Artery Pressure,MAP)水平、异常胎心监护事件发生率、催产素使用率、产钳使用率、产程时间、产后出血量、阿氏(Apgar)评分.结果 研究组镇痛0.5、1、2 h后的SAS、NRS评分均低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01).镇痛2 h后,研究组的血清Cor水平较参照组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宫口开全时,研究组血清PRL水平比参照组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宫口开3 cm时、宫口开10 cm时、胎儿娩出时的MAP水平,催产素使用率、产钳使用率,同参照组比较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研究组母婴不良事件发生率为2.50%,比参照组的15.00%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614,P<0.05).研究组的产程时间比参照组更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异常胎心监护事件发生率、产后出血量、Apgar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将可行走性硬膜外分娩镇痛,用于高龄产妇,可发挥良好的镇痛效果,并缩短产程,临床分娩结局更佳,且安全性良好.

    可行走性硬膜外分娩镇痛高龄产妇疼痛分娩结局

    持续静脉泵注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联合化疗一线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随机、对照临床试验

    刘涛唐磊李青聪黄东...
    33-3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持续静脉泵注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联合化疗一线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的随机、对照临床试验.方法 选取2019年3月—2022年9月期间雅安市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150例晚期NSCLC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表法划分成两组,每组75例,化疗组给予常规一线化疗方案治疗,联合组在化疗组基础上加以持续静脉泵注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治疗,分析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结束后,联合组的总有效率72.00高于化疗组的56.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67,P<0.05);联合组血清细胞角蛋白19片段、糖类抗原125、癌胚抗原均低于化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联合组缺氧诱导因子-1α、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及血管生成素2、CD8+均低于化疗组(P均<0.05);联合组CD3+、CD4+、CD4+/CD8+高于化疗组,CD8+低于化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持续静脉泵注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联合化疗一线对晚期NSCLC治疗效果显著,可明显降低患者血清肿瘤标志物和血管内皮因子水平,改善机体免疫功能,以增强对体内肿瘤细胞活性的控制,进而提高临床疗效,且不增加不良反应.

    持续静脉泵注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化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

    辣椒素纳米胶囊通过抑制PI3K/Akt/GSK-3β途径改善心肌纤维化的研究

    梅毅杨吉
    38-4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辣椒素纳米颗粒(Capsaicin/Nanoparticles,Cap/NPs)胶囊对大鼠心肌梗死后心肌纤维化及磷酸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糖原合成酶激酶3β(Phosphatidylinositol Kinase 3-Kinase/Protein Kinase B/Glycogen Synthase Kinase 3β,PI3K/Akt/GSK-3β)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 于2022年1月—2023年6月自贵州医科大学动物中心购进40只雄性健康Sprague-Dawley(SD)大鼠,在适应性喂养7 d后,按随机数表法分为4组(正常对照组、假手术组、模型组、干预组),每组10只.正常对照组、假手术组、模型组予以生理盐水,干预组予以Cap/NPs胶囊口服,1次/周,连续4周.对模型组与干预组行手术结扎,构建心肌梗死模型,假手术组则开展相同手术操作不予以结扎处理,对照组为正常大鼠.术后4周,观察各组心肌纤维化情况,检测PI3K/Akt/GSK-3β通路蛋白在大鼠心肌组织中表达情况.结果 模型组血清激活素A(Activin A,ACT-A)水平为(2.33±0.28)pg/mg、心房钠尿肽(Atrial Natriuretic Peptide,ANP)水平为(2.21±0.57)pg/mg、脑钠肽(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BNP)水平为(212.04±17.36)ng/L、基质金属蛋白酶-9(Matrix Metalloproteinases,MMP-9)水平为(221.65±23.34)ng/L、胶原纤维蛋白Ⅲ水平为(67.62±1.85)ng/mL,各指标均明显高于干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模型组大鼠心肌组织PI3K/Akt/GSK-3β蛋白表达水平明显低于干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大鼠心肌梗死模型建立后予以Cap/NPs胶囊干预,能够有效抑制心肌纤维化发展,减轻大鼠心肌损伤,其机制与PI3K、Akt、GSK-3β蛋白活性调控以及PI3K/Akt/GSK-3β信号通路传导抑制有关.

    PI3K/Akt/GSK-3β信号通路心肌梗死心肌纤维化辣椒素纳米颗粒胶囊

    应用生物信息学筛选结直肠癌Hub基因及验证

    陈树华温日葵祝惠钦谢荣章...
    42-45,5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通过运用生物信息学分析,筛选出与结直肠癌相关的差异表达基因(Differentially Expressed genes,DEGs),并验证其生物学功能.方法 云浮市人民医院检验科从基因表达综合数据库(Gene Expression Omnibus,GEO)中下载结直肠癌芯片数据GSE 21815、GSE 31905、GSE 35279资料,应用GEO2R语言进行处理得出结直肠癌和正常结直肠组织之间的差异表达基因,并通过生物信息学工具DAVID、STRING、Cytoscape构建差异表达基因的蛋白互作网络,筛选Hub基因,应用基因本体论(Gene Ontology,GO)、基因百科全书(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KEGG)分析筛选出的Hub基因的生物功能,并利用MiRDB工具找出可能调控Hub基因的miRNA,并于2017-2022年8月收集30例结直肠癌组织和30例正常结直肠组织样本,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Quantitative Real-time PCR,qPCR)验证.结果 经生物学信息分析和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图分析催产素受体基因、基质金属蛋白酶11基因、间质上皮转化因子基因、基质金属蛋白酶7基因、激肽释放酶8基因、激肽释放酶10基因为结直肠癌组织发生发展的关键Hub基因.结直肠癌组织中基质金属蛋白酶11基因(4.38±1.58)、间质上皮转化因子基因(2.69±0.29)、基质金属蛋白酶7基因(0.88±0.14)、激肽释放酶8基因(11.09±3.90)、激肽释放酶10基因mRNA(7.88±2.20)的表达,显著高于正常结直肠组织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605、25.339、26.376、9.541、3.726,P均<0.001).结论 结直肠癌组织中基质金属蛋白酶11基因、间质上皮转化因子基因、基质金属蛋白酶7基因、激肽释放酶8基因、激肽释放酶10基因异常表达,可能参与结直肠癌发生过程,有望为后续结直肠癌基础研究及临床诊疗提供依据.

    结直肠癌生物信息学Hub基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