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学海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学海
学海

胡传胜

双月刊

1001-9790

xue-hai@jlonline.com;xuehai1990@126.com

025-83391490

210013

江苏省南京市虎踞北路12号

学海/Journal Academia BimestrisCSSCICHS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江苏省社会科学院主办的综合性社会科学理论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中国社会科学类国际交流期刊。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人类文明新形态:出场语境、系统架构与实践路径

    张晓婧
    5-16页
    查看更多>>摘要:人类文明新形态是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刻总结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重大成就的历史时刻提出的全新概念.就其出场而言,人类文明新形态是对人类社会已有文明样态的创新和面向未来共产主义文明的演进发展,是 21 世纪马克思主义文明观的重要理论创新成果,是对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的科学解答.人类文明新形态表现为"五位一体"的整体文明,其系统架构呈现出"五大文明"互为整体、各有侧重、协同并进的鲜明特色.新时代新征程上,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伟大进程,需要不断丰富和发展人类文明新形态:一是坚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地位,筑牢其理论基石;二是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夯实其文化根基;三是推动"五大文明"整体协调发展,完善其系统架构;四是跟进智能时代数字技术发展运用,增强其创新驱动;五是深化不同文明之间的交流互鉴,致力于构建全球文明发展崭新图景.

    人类文明新形态马克思主义文明观"五大文明"全球文明倡议

    资源性质如何影响村级治理

    贺雪峰
    17-27页
    查看更多>>摘要:由村庄集体来供给农村公共物品,就是"村社-农户"的短循环,这与"国家-农户"的长循环是完全不同的."村社-农户"的短循环可以精准表达出农民对公共物品的需求偏好,可以采用最符合村庄实际的公共物品供给方案,可以最大限度调动农户参与村庄公共事业的积极性."村社-农户"短循环必然要以民主为前提,村民自治是最好的载体,党建引领基础上的群众工作是村级治理的核心内容.一旦农户可以组织动员起来形成一个有活力、有主体性的基层社会,这个基层社会就可以与国家相配合.将部分国家资源划拨到村社集体,按照集体体制使用国家划拨到村社的资源,将国家资源变成集体资源,国家不再只是代替农民为他们做好事,国家资源下乡也就不再是慈善事业,而是通过资源下乡激活村社集体经济,动员村民参与到建设自己美好生活的事业中来.只有基层群众建立了对自己生活负责的体制,他们才能有主动性、有主体性,这样的治理才能更有效,这样的建设才可持续.

    乡村治理资源下乡项目制治理效能

    基层治理的低成本优势何以可能?——基于后发展地区的探索

    魏万青
    28-38页
    查看更多>>摘要:实现基层社会的低成本治理,是实现基层治理可持续、高质量发展的关键问题.本文基于新内生发展框架与适宜技术理论,基于后发展地区的两个案例讨论基层的低成本治理及机制.研究发现,基层社区在有限资源输入的情况下,可以通过治理负荷分流、现有资源动员与盘活、低成本人力资源优势、增强沟通和增强供需匹配度等降低治理成本,提升治理效能.如何在外部资源输入下激发基层社会内部活力与资源,是实现低成本治理的关键.本研究为降低基层治理负荷,推进治理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启发.

    基层治理治理负荷低成本治理适宜技术理论

    "吹哨报到"机制与城市基层的网格化治理

    陆益龙孟根达来
    39-49页
    查看更多>>摘要:优化城市基层治理机制既是改善社会治理的要求,也是更好满足基层百姓需要的方式."吹哨报到"机制和网格化治理的实践创新,有效响应了城市基层治理对提升问题反应能力和及时解决问题的要求,以引入技术治理的多种新形式有效跨越条块分割壁垒,提高了基层治理落实效率.但网格化治理面临网格边界模糊导致功能弱化、协同能力降低和技术治理形式化等问题.这些问题表明,城市基层治理偏重技术的实践创新必须与构建共建共治共享治理格局的体系创新结合起来,才会达到理想的基层治理创新目标.

    "吹哨报到"机制基层治理网格化治理党建引领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公司化"治理路径探析

    颜雅仪沈云樵
    50-59页
    查看更多>>摘要: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社会化服务,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治理是进一步促进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关键,《民法典》延续了原《民法总则》中对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性质的定位,突破了传统法人的分类方法,赋予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特别法人地位,使其区别于营利法人和非营利法人.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性质中蕴含了"公共性"和"营利性"双重属性.然而,在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治理中营利性功能长期被忽视,造成了农村集体财产资源的浪费.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在成员资格取得、内部激励机制设计以及责任承担机制等方面,存在较大改革空间.公司作为典型的营利法人,其治理体系值得参照.公司治理体系在我国的发展已经较为完善,利用"公司化"治理思维探索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治理模式的创新,可以发挥社会资本的撬动作用,实现农村生产要素的市场化流动,赋能乡村振兴.与此同时,要警惕"公司化"治理带来的风险,杜绝一刀切式地适用公司治理模式,在巩固农村集体产权基础上激活农村集体经济.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农村集体财产社会资本"公司化"治理

    我国农村集体经济组织集体股的应然禀赋、设置逻辑与立法表达

    陆俊睿
    60-71页
    查看更多>>摘要:集体股的设置是集体经济组织产权改革的重点内容.集体股能够为集体经济组织的内外部主体和各类生产要素参与集体经济提供激励,使各方利益与集体经济组织的发展需求相一致,化解集体行动难题.集体股不仅能够协调多元利益冲突,还能根据集体经济组织不同发展阶段的需求,确立分段式的集体股设置逻辑.在农村集体经济产权改革的背景下,公益金制度逐渐肩负起提供公共产品的使命,集体股应采取开放式的配置模式,将外部生产要素接入集体经济组织,为集体经济的发展提供动能.我国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立法可以在设置成员股的同时,对集体股设置比例上限.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是否设置集体股及其是否参与集体收益分配,由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权力机关决定.

    集体经济组织集体股集体行动激励机制利益协调

    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的逻辑意蕴:一种经济学的分析视角

    徐康宁
    72-8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是当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总体特征,反映了人类文明进程正在经历巨大而深刻的变化.在经济学的视域下,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有其特定的内涵和逻辑意蕴.把握这一重大变局,要从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引起的生产力进步,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大势,世界经济格局与大国经济关系的重塑,以及经济民粹主义、单边主义、贸易保护主义的守旧思潮兴起等因素去加深理解和探知.总的来看,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是进步的力量,在这种巨变的作用下,世界经济将朝着多极化、多样化方向发展,人类文明新形态也将载入史册.

    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中国式现代化百年变局

    中国式现代化下的粮食安全:目标任务、转型挑战与实现路径

    朱晶李天祥
    85-97页
    查看更多>>摘要:保障粮食安全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内容,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基础支撑.以人民为中心,以服务国家大局为根本,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指引,中国式现代化下的粮食安全是让14 亿多人吃饱吃好的粮食安全,是全体人民共享共建的粮食安全,是物质发展与倡导节约相结合的粮食安全,是资源高效利用与生态可持续的粮食安全,是合作共赢、贡献世界的粮食安全.面对内外部多重转型压力和挑战,保障中国式现代化下的粮食安全,需要树立大农业观和大食物观,构建多元食物供给体系;践行共享观和责任观,完善种粮收益保障机制;落实可持续发展观和科技观,发展新质生产力,加快农食系统绿色转型;推进系统论和全局论,促进全链条节粮降损;倡导开放观和共赢观,积极参与国际粮食合作与粮农治理.

    中国式现代化粮食安全大食物观新质生产力人类命运共同体

    群众路线与政治整合:社会领域党的建设的路径研究

    焦长权陈锋
    98-10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前,社会领域中的党员数量已超过了公有制单位中的党员数量,并且他们主要分布在中小企业之中.党员在社会领域中的分布具有高度分散性、流动性特征,党的建设和单位业务工作也基本分离,这给党的建设提出了巨大挑战.但是,社会领域广泛分布的党员和党组织,也给党和国家深入群众、联系群众提供了新的路径,其中的关键在于重新激活群众路线,将党组织建设成为人民群众与党和国家展开制度化沟通的桥梁,进而将社会领域的政治社会主体纳入国家政治生活,实现国家和社会之间的有效政治整合.

    党的建设群众路线政治整合

    阐释中国传统政治底层逻辑的独特路径——罗隐政治思想重探

    曾极麟王浦劬
    108-120页
    查看更多>>摘要:经典政治思想史普遍想象一种"静态社会",长期对动态的江湖社会存在系统性忽略.重返唐末五代时期思想家罗隐的历史世界,将展现江湖语境对重新解读其政治思想的独特价值.立足江湖语境,罗隐看似融会儒道,但并非融会所有方面和所有立场的儒道.他认同和贯通的一是辩证而非无为的道家,二是政治而非伦理的儒家,连接两者的思想桥梁是一种"不枉其道"的富贵理想,实质是江湖世俗经验形成的功利观与传统儒家教育结合的产物.以罗隐为个案,可以发现阐释中国传统政治底层逻辑的独特路径,进而展现"江湖的思想史"对于政治思想史研究的学术意涵.

    中国政治思想史江湖罗隐功利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