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新闻研究导刊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新闻研究导刊
新闻研究导刊

耿晓东

月刊

1674-8883

Xwdk66@163.com

023-63907845

400012

重庆市渝中区解放西路66号

新闻研究导刊/Journal Journalism Research Herald
查看更多>>《新闻研究导刊》是在重庆日报报业集团部刊物《新闻导刊》的基础上改版而成。该刊以传媒业界与学界的结合点,传媒理论与实践的引领点,传媒今天与明天的制高点为办刊理念,立足重庆,面向全国,集理论性、实用性、知识性、可读性于一体,是新闻工作者、新闻研究者、新闻爱好者的“良师益友”。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双一流专业建设背景下口语传播人才培养思考

    董斌斌
    41-43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媒体环境的快速变化和社会对口语传播人才需求的日益增长,播音主持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应与时俱进,实施创新,确保人才供应与社会需求相契合.本研究以口语传播为切入点,系统探讨播音主持专业人才培养的实践路径及双一流专业建设策略.通过深度访谈和焦点小组讨论,选取不同地区、不同类型高校的播音主持专业学生进行调查,分析了课程需求和人才能力分布情况,以及播音主持细分领域所需的不同专业能力和个性特征.研究发现,当代播音主持专业学生普遍存在创新意识不足、专业技能与社会需求脱节等问题,亟须通过教学内容和方法的改革,强化演播现场适应能力和口语表达技能.基于此,提出了面向未来的播音主持人才培养模式,包括开展个性化教学、促进企业实习与学校教学的深度融合、提升学生媒体素养等,构建了播音主持专业人才综合能力评估体系,通过案例分析、实验教学和校外实践等多种方式有效提升学生专业技能.研究结果对推动我国播音主持专业教育改革具有一定借鉴意义,可为培养适应新媒体发展的高质量口语传播人才提供理论与实践参考.

    口语传播播音主持人才培养专业建设一流专业

    讲好中国故事的跨文化传播策略探析——以抖音"洋网红"短视频为例

    何进乾王莉
    44-47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自媒体的发展,越来越多外籍人士在各大自媒体平台分享在中国的所见所闻."洋网红"及他们创作的短视频,成为一条独特的纽带,连接中外,将中国故事、中华文化传播到世界各地.为深入探析讲好中国故事的跨文化传播路径,文章采用内容分析法,选取抖音平台上具有代表性的头部"洋网红",通过分析其视频内容和受众反馈,发现"洋网红"的短视频在内容呈现上具有题材丰富多元、趣味性表达、以正向情感为主等特点,这促进了创作者与受众之间的正向反馈.在传播方法上,"洋网红"采用短视频与直播相结合的方式,多维度展现中国社会,使受众产生情感共鸣.但部分"洋网红"的短视频存在内容不够深入、内容同质化严重、过度追求噱头等问题,造成了不同程度的文化误读,影响了中国的国际形象.基于此,文章从"洋网红"、受众、政府与平台的角度,提出"洋网红"讲好中国故事的跨文化传播路径.文章认为,作为内容生产者的"洋网红",要坚持"内容为王"原则,生产出高质量的视频;受众应坚定文化自信,促进良好交流;相关部门与平台须加强对"洋网红"的引导与管理,以塑造更真实、更立体、更全面的中国形象,并提醒受众坚定文化自信,理性看待"洋网红"的短视频.

    跨文化传播讲好中国故事"洋网红"短视频抖音

    我国学术期刊国际传播能力提升路径研究

    郭霞
    48-50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中国在全球舞台的崛起,我国学术研究水平不断提升,学术期刊作为学术成果传播的重要渠道,承载着丰富的学术资源和科技创新成果.然而,相较于国际知名期刊,我国学术期刊国际传播能力明显不足.文章旨在提升学术期刊的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构建起以中国为主、融通中外的学术话语体系,更好地服务国家战略需求,推动学术研究成果传播.文章在概述我国学术期刊国际传播现状的基础上,分析制约学术期刊国际传播能力提升的主要因素,并结合学术期刊国际传播能力提升的重要意义,提出学术期刊国际传播能力提升的具体路径.通过对我国学术期刊国际传播能力的深入研究,文章揭示了我国学术期刊在国际传播方面面临的主要挑战,涉及体制机制、管理方式、人才队伍等方面,并发现成功提升国际传播能力的学术期刊普遍采取提高学术期刊的质量和影响力、实现数字化转型、加强编审队伍建设、加强学术期刊品牌建设等策略.我国学术期刊在提升国际传播能力的过程中面临诸多挑战与机遇.政府、学术机构和学术界应该共同努力,形成合力,为学术期刊国际传播能力的提升提供全方位的支持和保障.

    学术期刊国际传播传播能力影响力

    非语言符号在电子游戏跨文化传播中的运用研究——以任天堂游戏为例

    何云帆韦薇
    51-54页
    查看更多>>摘要:电子游戏作为一种新型的文化传播载体,在跨文化传播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任天堂作为一家游戏公司,在跨文化传播中成绩亮眼,收获了全球无数玩家的喜爱.基于此,文章探析任天堂游戏中的非语言符号在跨文化传播中的运用.非语言符号广泛存在于电子游戏中,电子游戏主要由画面、人物、音乐等符号构成,这些符号都属于非语言符号.跨文化传播中的主要障碍在于互动双方之间的文化壁垒,主要体现为语言障碍,而非语言符号则能够十分有效地打破跨文化传播壁垒,使互动双方皆能将内容解码.电子游戏在跨文化传播中有着十分显著的优势,电子游戏本身的非语言符号内容为其跨文化传播提供充分的条件.任天堂之所以能够实现跨文化传播,是因为其善于发挥非语言符号在电子游戏中的作用,任天堂游戏的画面、音乐及人物设计等都有独特的风格,同时在游戏机设计方面也大量运用非语言符号,借助游戏硬件传播其游戏理念.任天堂的成功得益于其善于发掘本土文化,并通过非语言符号的辅助对文化进行加工编码,寻找文化互动双方共通的语义空间,从而打破传播壁垒.如今,非语言符号的形式和内容随着科技的进步不断发展,因此更要善于发掘新媒体时代新型的非语言符号,更好地发挥其跨文化传播作用.

    电子游戏跨文化传播任天堂非语言符号文化壁垒

    文化馆服务增强优秀传统文化传播力的策略探究——以甘肃省武威市文化馆为例

    王曙
    55-58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化馆是优秀传统文化的保护者和传承者,是大众公共文化服务的重要供给者,是文化创新的重要推动者,也是推动社区文化建设的引领者.新媒体时代,文化馆在传播优秀传统文化中面临着传统服务方式落后于时代的发展需求、缺乏专业的文化传播人才、政府投入不足、社会资金筹集困难等挑战.文化馆的设施设备和服务水平、传播渠道和方式、内容创新、运营管理和人才队伍建设、是否具有良好的互动合作机制,对其传播力具有显著影响.因此,如何应对当前文化传播环境的变化与挑战,增强优秀传统文化传播力,是文化馆应思考的一个重要课题.甘肃省武威市文化馆通过开展"非遗"传承活动、策划传统文化主题展览、组织传统节庆活动、推行文化交流活动、建立线上服务平台、加强与文化企业合作等一系列富有创意和实效性的实践活动,为优秀传统文化注入新的活力,成为当地文化传承与创新的典范.要助力文化馆增强优秀传统文化传播力,文章认为可从以下方面着手:创新服务模式,提高文化馆的吸引力;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提升服务水平;利用现代技术手段,拓展传播渠道;结合地方特色,打造文化品牌.

    文化馆优秀传统文化传播力策略创新

    新媒体视域下公共图书馆地方文献推广策略探究——以重庆图书馆为例

    罗洁
    59-61页
    查看更多>>摘要:地方文献是地方文化软实力的重要体现,具有深厚的学术研究价值.其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化资源,凭借独有的地方属性,成为公共图书馆馆藏资源建设的重要方向.做好地方文献推广,有助于地方文献的开发与利用,有助于促进地方文化的交流与传播,有助于弘扬和传承地方文化遗产.随着新媒体的普及应用,公共图书馆地方文献推广工作迎来了新契机,社交媒体推广、数据库推广等方式为地方文献推广工作注入了新的动力与活力.如何更快捷、更高效地将地方文献资源推广出去,是新媒体时代公共图书馆需要思考的重要问题.重庆图书馆收藏地方文献内容广泛,文献类型众多.文章在梳理新媒体推广方式的基础上,对重庆图书馆馆藏纸质地方文献、视听资料、数字资源库进行详细介绍,通过对地方文献推广现状的分析,指出其存在读者黏性弱,推广内容针对性弱;新媒体平台利用不充分,缺乏系统性;资金与人才匮乏,推广效能低等不足.为解决这些不足,文章提出推广策略:深度挖掘地方文献,形成特色文献体系;做好读者解读,提供个性化阅读服务;注重合作推广,打破资金与人力缺乏的困境;打造沉浸式体验空间,助推文旅融合.

    新媒体公共图书馆地方文献资源推广推广策略

    自媒体时代红色文化教育困境与对策探究

    陈艺
    62-64页
    查看更多>>摘要:红色文化作为中华民族的精神瑰宝,具有深厚的历史底蕴和丰富的文化内涵,深入挖掘红色文化资源,有利于高校铸魂育人目标的实现.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发展,自媒体时代来临,信息传播的速度和广度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但在信息快速传播的语境下,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和权威性严重下降.网络信息的多元化、碎片化和娱乐化,使得一些不实的、片面的甚至扭曲的信息得以迅速传播,这对红色文化的系统性、严肃性和权威性构成严重威胁.如何在自媒体时代有效传承与发展红色文化,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红色文化是我国的宝贵财富,是民族精神的重要支撑.自媒体时代,要以更加开放、包容、创新的态度,去挖掘、传承和发展红色文化,让它在新的时代背景下焕发出更加绚丽的光彩.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做到铸魂育人,培养出更多具有坚定理想信念、深厚爱国情怀和高度社会责任感的新时代青年.因此,探讨自媒体时代红色文化教育的困境与对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文章分析红色文化在自媒体时代的困境并提出对策,以期推动红色文化在自媒体时代有效传承与发展.

    自媒体时代红色文化教育大学生教育困境对策

    龙舟文化在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中的应用研究

    林杰
    65-67页
    查看更多>>摘要:作为我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不仅蕴含了深厚的家国情怀与民族气节,更是中华民族共同记忆和文化情感的载体.其中,龙舟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历来受到人们的喜爱和重视.龙舟赛,作为一种古老而充满活力的水上竞技运动,不仅展现了体育竞技的魅力,更承载了中国人勇敢、团结、拼搏和创新的精神内涵.文章以福建船政交通职业学院为例,通过文献查阅和案例分析法,深入探讨了龙舟文化在当前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价值、面临的挑战以及应用策略.针对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的现状,文章提出了一系列具体建议.首先,高职院校应积极探索龙舟文化与校园文化的深度融合,通过引入专业教师、丰富文化资料、创新教学形式、提升课程开发等措施,提升学生对龙舟文化的认识和兴趣.其次,强化文化认识,使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和领会龙舟文化背后的精神内涵.最后,本文还针对性地提出了提升课程开发等应用对策,以期为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通过深化对龙舟文化的认识和应用,不仅能够丰富校园文化内涵,提升校园文化品质,还能够更好地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动高职院校高质量发展.

    新媒体背景龙舟文化高职院校校园文化文化建设

    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网络舆论引导路径探析

    高子谦
    68-71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新媒体的迅猛发展,网络舆情已成为影响高校校园安全稳定和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因素.文章采用文献综述法和案例分析法,探索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网络舆论引导路径,分析其对大学生个人发展和对高校治理的影响,并提出相应建议,以提升高校网络舆情管理水平,为高校现代化治理提供参考和支持,提升大学生网络素养.研究发现,新媒体环境下,信息传播速度加快、情绪化言辞流行和信息过载等问题,对大学生网络舆论引导产生了明显的负面影响,具体表现为信息筛选难度增加、辨别信息真伪的能力不足、网络谣言更易滋生传播等.为应对这些挑战,文章探索了一系列引导路径:首先,通过加强媒介素养教育,培养大学生辨别信息真伪的能力;其次,建设多元化网络舆论平台,鼓励大学生积极参与网络讨论,拓宽其视野,提升交流能力;再次,加强网络舆论监管与建立辟谣机制,防范不实信息的传播,维护网络交流秩序;此外,还要引导和激励大学生积极理性参与,提供心理和行为支持,培养批判性思维和信息辨识能力,推行网络伦理教育,加强与新闻媒体的合作与沟通.

    新媒体环境大学生网络舆论引导路径批判性思维

    媒介变迁视域下全民国家安全教育的传播力发展研究

    臧明
    72-75页
    查看更多>>摘要: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是国家安全治理的重要环节,加强全民国家安全教育的本质在于促进国家安全教育相关信息的流动与传播,在这一传播过程中,客观存在一些扰动因素.面对复杂的信息扰动因素,能否实现预期的全民国家安全教育目标取决于传播力的强弱.国家安全教育的传播力决定着整个信息传播系统的范围、效率和效果.然而,人类的任何信息传播活动都是在媒介所构筑的信息环境中进行的,因此,媒介变迁是研究国家安全教育传播力的关键视域.文章从媒介变迁的视域出发,聚焦国家安全教育议题,以媒介、传播机制与国家安全教育的传播力为分析框架.研究表明,媒介是国家安全教育传播力建构的核心变量,从传统的口语和纸质媒介到广播、电视等视听媒介,再到互联网、元宇宙等数字媒介,每一次媒介技术革新都直接或间接地对国家安全教育的传播产生深刻影响.其中,媒介变迁和传播机制的演进共同推动了国家安全教育传播力的发展,进而促进了国家与国民在国家安全教育场域中互动方式和共识程度由错位到趋合再到融合的转变.文章旨在揭示媒介技术对国家安全治理的深远影响,同时论述在不断变化的媒介环境中,有效利用现代技术与新兴媒介增强全民国家安全教育传播力的紧迫性和不可替代性.

    全民国家安全教育媒介变迁传播机制传播力国家安全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