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新闻研究导刊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新闻研究导刊
新闻研究导刊

耿晓东

月刊

1674-8883

Xwdk66@163.com

023-63907845

400012

重庆市渝中区解放西路66号

新闻研究导刊/Journal Journalism Research Herald
查看更多>>《新闻研究导刊》是在重庆日报报业集团部刊物《新闻导刊》的基础上改版而成。该刊以传媒业界与学界的结合点,传媒理论与实践的引领点,传媒今天与明天的制高点为办刊理念,立足重庆,面向全国,集理论性、实用性、知识性、可读性于一体,是新闻工作者、新闻研究者、新闻爱好者的“良师益友”。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主流媒体布局短视频业务的融合实践与思考

    张明皓吕媛媛
    107-109页
    查看更多>>摘要:融媒体背景下,主流媒体进行短视频内容生产,不仅是融合时代主流媒体生产转型的必然要求,也是其在泛视频语境下重塑话语权和媒体价值的重要依托.然而,主流媒体入局短视频领域,机遇和挑战并存,优势和短板同样明显.文章采用文献分析法、案例分析法等多种方法,分析当下主流媒体布局短视频业务的方向与具体内容.首先,分析主流媒体布局短视频业务的三大融合方向,分别是内容、平台和变现方式.从内容来看,主流媒体主要从内容生产模式和交互模式等方面让新闻更加短视频化;从平台来看,目前主流媒体大多以自建平台和第三方短视频平台的布局进行运作;从流量变现来看,主流媒体纷纷进行商业模式的改革与探索,以实现自身的市场价值与社会价值.其次,文章从主流媒体与短视频业务融合过程存在的问题切入,了解主流媒体在短视频业务运作上的不足之处.最终提出优化建议:主流媒体要与短视频业务进行深度交互与融合,一是要积极探索多样化的内容展现,实现多元化信息传播;二是要融入平台管控,提升话语权;三是要将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融合,通过直播带货、电商、公益、助农、信息流广告、流量变现、内容付费等多种方式,提升主流媒体的商业价值.

    主流媒体短视频业务融媒体媒体融合

    全媒体视域下党报高质量转型发展路径探析——以厦门日报为例

    袁舒琪
    110-113页
    查看更多>>摘要:全媒体概念起源于 20 世纪末的欧美,是信息时代媒体融合趋势下所产生的新概念,即文字、图片、图表、音频、视频等传统媒体手段与新媒体技术相结合,全媒体让新闻媒体迎来全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直至 2007 年,随着媒体技术的迅猛发展,全媒体逐渐引起国内学界的关注和研究热情.党报是各级党委的机关报,是党的意识形态工作的主阵地,承担着高举旗帜、引领导向,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团结人民、鼓舞士气,成风化人、凝心聚力,澄清谬误、明辨是非,连接中外、沟通世界的职责使命.其信息发布不仅代表着党和国家的形象,还对民众认知、舆情走向等有着重要影响,是党和政府密切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只有顺应时代、积极进行创新与变革,才能更好地满足社会大众对新闻的多元化需求.厦门日报历史悠久,创刊于1949年10月22日,在时代的洪流中积极响应党和国家号召,加快推进媒体融合转型,在内容上深度挖掘,讲好本地故事的同时,利用全媒体技术丰富文章表现形式,力争打造具有强大影响力和竞争力的主流媒体.文章对全媒体大背景进行简单概括,分析党报高质量转型发展的必要性,然后以厦门日报为例,从顶层设计、采编流程、平台发展、内容创新四个方面,探索党报转型发展路径,以期为党报战略转型、高质量发展提供借鉴与参考.

    全媒体党报转型发展厦门日报

    地级市政务新媒体建设及发展策略探究——以怀化市为例

    谌莉
    114-117页
    查看更多>>摘要:当前,我国已进入移动互联网时代.随着互联网的广泛使用,政务新媒体逐渐成为壮大主流舆论的新阵地,成为发布政务信息和服务人民群众的新窗口,是推进政务公开、政务服务、社会治理的重要途径,是党和政府联系群众、服务群众、凝聚群众的重要渠道,充分体现了地方政府政务工作方式方法的与时俱进,逐渐成为解决政务公开、政务舆情和提升城市治理能力的一把金钥匙,助推地方政府的数字政府建设和政务服务创新.文章以怀化市政务新媒体建设为例,梳理怀化市政务新媒体的作用和发展历程,通过统计湖南省和怀化市人民政府网站公开发布的政务新媒体建设内容与数据,深入分析怀化市政务新媒体建设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如外部环境催发"关停潮",运营管理失位,发布内容弱化;主体资源分散,互联互通互动不足等.由此,文章针对性地提出怀化政务新媒体发展建议:推进规范化建设和管理;强化运营管理,以"内容为王";整合主体资源,促进互联互通互动等.文章旨在使政务新媒体更好地发挥地方党政部门与群众之间沟通交流的桥梁作用,为怀化市乃至地级市政务新媒体的长远发展提供借鉴与参考.

    地级市政务新媒体政务服务关停潮智慧怀化

    广州日报媒体融合的实践探索

    包蕊
    118-120页
    查看更多>>摘要:对于地方党媒来讲,如何正确看待媒体融合发展"深水期"的挑战与机遇,结合自身实际进行快速"机动",找准最佳突破点,无疑是当下需要重点把握的关键.广州日报创刊于1952年12月1 日,历史悠久,发展迅速.改革开放以来,广州日报乘着当地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东风,取得了显著的发展成效,目前,广州日报已经成为地方党报的引领者.新媒体时代,广州日报遵循新闻传播规律和新媒体发展规律,积极推动媒体融合.作为地方党报的引领者,其媒体融合的成功实践,对地方党媒无疑具有非常重要的借鉴意义.文章采用案例分析法,以广州日报为例,从媒体结构再造、品牌拓展延伸、多媒体科技赋能等方面分析广州日报媒体融合的内容创新;围绕矩阵平台建设、"短视频+"传播渠道拓展研究了广州日报媒体融合的传播方式创新.通过做优内容、创新形式研究广州日报媒体融合提升舆论引导能力.从搭建融媒体平台、变革报道模式、技术创新等方面探讨广州日报在媒体融合中构建媒体全链路具体举措.文章认为,传统纸媒在融合转型中要立足实际,树立整体思维,积极采用新技术、新方法,构建"传媒+"业态流程,做优传播内容.

    广州日报媒体融合实践探索成功经验内容

    非虚构新闻灾难报道伦理的破局之道探析

    黄昕洋
    121-123页
    查看更多>>摘要:"非虚构"是非虚构写作最重要的原则.非虚构写作源自文学领域,这种手法被运用到新闻领域后,成为重新连接文学与社会、涉及文学与新闻的边缘文体,具备公共性与人文主义特征,使得非虚构写作在信息爆炸时代成为一种稀缺资源.作为当代新闻特稿的创新发展,非虚构写作以真实性为原则,更关注事件本身和背后的人、人性以及人物的命运,如今已成为新闻领域的重要报道形式.尤其在面临突发、重大的灾难时,如何把握非虚构新闻灾难报道的新闻性和故事性值得思考.文章使用案例分析法和文本分析法,通过分析《MU5735 航班上的人们》和《永不抵达的列车》两篇报道,对比《永不抵达的列车》在事实呈现、报道时间、采访对象、报道意义、情感侵入与《MU5735航班上的人们》的异同,结合灾难报道的伦理原则,反思灾难新闻报道中非虚构写作的伦理与边界,提升媒体和新闻工作者的专业素养和人文精神,以便在发生灾难时做好有温度的报道.通过分析,非虚构新闻灾难报道应注意报道时机合理、生动还原事实、拒绝煽情表达、明确报道意义这四个方面,把握讲求时效但切勿操之过急、遵循最小伤害原则避免二次伤害、做到善意与共情、让报道对象知情同意这四点要求.

    灾难报道非虚构写作新闻伦理人文关怀报道规范

    网络空间主流意识形态认同面临的挑战及对策研究

    李锦红马玉佳
    124-126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媒体时代,网络空间已经成为意识形态斗争的最前沿阵地,如何在网络空间有效增强民众对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感、维护意识形态安全成为当前十分紧要的重大课题.文章用文献分析和案例分析的方法,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阐述新媒体时代网络空间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的重要性.然后通过分析网络空间传播场域相较于传统意识传播场域呈现出的新特点,包括自由性、隐匿性、圈层化等,进而分析网络空间中主流意识形态认同面临的现实困境,即多元社会思潮削弱主流意识形态主导地位、新媒体传播方式冲击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西方敌对势力渗透侵蚀大众主流意识形态认同、公众理性缺失消解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等.文章最后尝试提出提升网络空间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的路径,即充分利用网络空间传播场域和新媒体传播技术,加强思想引领,提升网络空间主流意识形态的领导力;依法治理网络空间,严厉打击网络空间违法犯罪现象,营造风清气正的网络空间;注重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切的现实问题,增强民众情感认同的基点应立足于现实生活,同时夯实网络空间这一情感交融的重要阵地,注重公民理性培育与政治素养提升,增进民众对主流意识形态的理论认同和情感认同,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主流意识形态.

    网络空间主流意识形态认同新媒体传播社会思潮

    县级融媒体中心做好对外宣传工作的路径探析

    赵美柱
    127-130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媒体融合的不断深入,县级融媒体中心在新的传播生态中肩负着至关重要的对外宣传职责,在提升地方新闻内容的传播力和影响力,以及增强新闻节目的吸引力和感染力方面发挥着核心作用.文章旨在探讨和分析在媒体融合的新环境下,县级融媒体中心如何更加有效地执行对外宣传任务,以提升本地信息的传播效能和社会影响.为了深入了解县级融媒体中心的宣传策略及其成效,文章采用内容分析法,结合工作实践,基于宣传工作中的实践案例,对中心的对外宣传内容、形式、策略、受众反馈等进行全面剖析.通过研究发现,要提升县级融媒体中心的对外宣传效果,需要聚焦于几个关键点:首先,提升信息内容的质量,确保所传播的新闻内容准确无误、真实可信,这是赢得受众信任和提高传播效率的基础.其次,强化媒体间的合作关系,尤其是与上级媒体的协同,可以有效扩大宣传的覆盖范围,并加强其深度.第三,充分利用新媒体技术和平台,如社交媒体、移动应用等,提高新闻传播的即时性、互动性和参与感.这样的多渠道、多平台的宣传策略有利于触及更广泛的受众群体,增强信息的传播动力.县级融媒体中心在新形势下的对外宣传工作是一个复杂的动态过程,需要通过准确的信息传播、媒体合作、新媒体平台运用等多方面来共同作用.虽然上述策略能够有效提升宣传效果,但在实践中仍需要不断探索创新和优化策略,以应对不断变化的媒体环境和受众需求.通过这些努力,县级融媒体中心将能够在加强地方对外宣传的同时,提升其在新媒体时代的竞争力和影响力.

    新媒体县级融媒体中心对外宣传工作采编机制

    融媒体时代新闻版面设计提升策略探究

    左丹
    131-134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信息技术与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融媒体时代到来,信息量以几何级数增长,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能够快速且准确地帮助人们从海量的信息中获得所需的内容,从而吸引读者的眼球.随着新媒体技术的快速发展,诞生了全程媒体、全员媒体、全息媒体、全效媒体等,信息无所不及、无所不在、无人不用,致使媒体格局、舆论生态以及传播方式均发生了显著改变,给新闻舆论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版面作为新闻稿件在报纸上编排布局的整体产物,具有引导舆论、彰显报纸个性等功能.版面是为内容服务的,优质的新闻内容离不开好的版面.新闻版面设计是指借助文字、图片、颜色等各种符号,向读者传递新闻信息,提高读者阅读能力的设计方案.新闻版面设计水平直接关系着媒体的竞争力,因此在融媒体时代,媒体若想脱颖而出,就必须与时俱进,不断创新版面设计,增加一些创新元素,从而提升版面设计的美学价值,吸引读者眼球.文章就融媒体时代如何提升新闻版面设计进行探讨,首先分析融媒体时代对新闻版面设计的新要求,在此基础上结合工作实践,就如何创新新闻版面提出一些建议.

    融媒体新媒体新闻版面创新提升策略

    以专业新闻素养建设医院通讯员队伍及其成效探究——以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为例

    周亦楣颜畅
    135-137页
    查看更多>>摘要:公立医院的通讯员通常由基层医护人员担任,普遍存在医学专业性强但新闻素养不足的问题.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聚焦医院通讯员队伍管理混乱、通讯员新闻素养不足、工作积极性不高等问题,从人员管理、培训体系、激励机制等方面改革医院通讯员制度.文章深入剖析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的改革举措,包括清查与梳理通讯员队伍,保障通讯员队伍覆盖全院临床科室;定期组织通讯员培训,培训内容贴合通讯员工作实际,贯穿通讯员上报选题的全流程;完善考核机制,优化评价体系,每年度评选优秀通讯员及优秀通讯科室并给予相应奖励.这些举措很好地助力医院建设能够满足医院日常宣传需求的通讯员队伍.研究认为,建成考核指标完善、队伍管理规范以及培训课程多面的通讯员体系,有助于充分调动通讯员参与宣传工作的热情,大幅提升通讯员报题数量及质量,对实现医院宣传作品的广泛传播、提升医院门诊量及美誉度、助力医院运营管理发挥积极作用.

    通讯员新闻素养医院宣传传播力运营管理

    人工智能技术与电视行业的融合观察与趋势分析

    李甜
    138-140页
    查看更多>>摘要:2023 年是人工智能技术高速发展的一年,以百度、阿里、科大讯飞为代表的互联网企业纷纷开发出人工智能模型,这些模型引发了社会各个领域的深刻变革.对于电视行业来说,人工智能技术的融入能改变现有的业态模式,革新行业的内容生产模式.可以预见,智能化、智慧化将成为电视行业未来发展的主要方向.对此,文章以推理论述法破题,深入探讨智能大潮下人工智能技术会给电视行业带来哪些改变.笔者认为,其一,在智慧赋能下能够极大提升电视媒介的工作效率;其二,智能技术能够丰富电视节目的内容形式,为观众提供更多元、更新颖的内容服务;其三,智能技术能使广告投放更加智能、精准,电视媒介的盈利模式将更加清晰.实际上,我国诸多知名的电视厂商已迅速行动,借助人工智能的东风打造全系产品和服务,未来智能技术的融合将使人机互动和智能化体验成为现实,用户体验将大幅提升.另外,借助智能技术可实现内容的精准推送和专属定制,电视内容将能够更好地迎合用户的个性化需求.与此同时,智能技术可以推进智能物联和智慧生活的实现,拓展电视应用边界."人工智能"的应用不仅使电视行业正式迈向智媒时代,同时也为日渐衰落的电视行业带来了新的生机,在智能技术的赋能下电视行业迈向新生.

    智媒时代智慧赋能电视行业发展趋势生产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