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匡镜明

月刊

1001-960X

adge@bit.edu.cn

010-68912292

100081

北京中关村南大街5号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Journal Academic Degrees & Graduate EducationCSSCICHS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高等教育专业理论刊物。贯彻国家有关研究生教育的基本方针,围绕研究生教育中迫切需要解决的理论与实际问题开展研究与探讨,交流各高校、科研单位的研究生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学术成果。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中国特色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创新成就与实践贡献——以三项国家级教学成果奖特等奖为例

    黄宝印薛新龙
    1-7页
    查看更多>>摘要: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在服务国家发展战略的过程中,先后三次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特等奖,分别对应着工程领域、医疗卫生领域、农业领域等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命健康的关键领域,表明工程硕士、临床医学和农业专业学位的人才培养模式具有重要示范作用和推广价值,是中国特色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取得创新成就的重要表现,彰显了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改革取得重大进展,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培养取得重大成效,在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改革和发展实践中具有重要意义.

    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教学成果高等教育制度

    我国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的特征、重点与发展前瞻——基于首届研究生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的分析

    李永刚王晓程张立迁
    7-16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对研究生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获奖项目完成主体、内容和方式的分析,发现我国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主要驱动力量为东部地区高校和"双一流"建设高校.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以国家战略和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为导向,重视研究生培养模式与学科专业建设,工科、交叉学科和专业学位研究生领域是改革的重点与方向,并呈现出合作模式扩大化和合作主体多元化趋势.当前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注重学科交叉融合育人、校内外多主体协同育人、长学制纵向贯通以及知行结合的全链条培养.未来,我国研究生教育教学研究应加强对研究生成长规律的研究,在理论指导下开展教育教学改革工作,注重激发导师和基层培养单位的教改积极性,构建可持续多主体融合的育人机制,鼓励不同类型高校之间开展多维度合作.

    研究生教育教学成果奖人才培养模式

    基于"工程师学院"破零散、破壁垒、破同质化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实践

    严建华包刚薄拯张朝阳...
    17-23页
    查看更多>>摘要:从全球变革中卓越工程人才培养的使命与挑战出发,阐述了浙江大学在推动工程教育改革和提升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质量方面的创新策略和实践成果.分析了浙江大学基于"工程师学院"破零散、破壁垒、破同质化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范式,介绍了学校在创办实体化工程师学院、采用"项目制"培养模式、建设多基地大型工程创新与实训中心、开展全方位科教协同、产教融合育人等方面的创新举措及取得的成效.

    工程教育改革卓越工程师培养工程师学院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项目制

    以"学术传承、文明互鉴与话语构建"理念引领中文研究生培养

    杨清
    24-30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 2022年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学术传承、文明互鉴与话语构建——中文研究生人才培养理念创新与实践"为中心,阐释十二字育人理念,总结育人措施.立足四川大学国家重点一级学科中国语言文学学科,着力解决研究生普遍存在的"三个不够"问题,即基础不够、贯通不够、创新不够,以学术传承为基础,创新中西融通育人举措,主张建设研究学派,开启了师生共创机制的中国话语创新与中国学派构建之路,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中文研究生培养的川大模式.

    学术传承文明互鉴话语构建研究生教育

    "价值引领-战略驱动-五融并举"的机器人领域研究生培养探索与实践

    刘敏谭浩然王耀南江未来...
    31-38页
    查看更多>>摘要:机器人是"制造业皇冠顶端的明珠",其研发、制造、应用是衡量一个国家科技创新和高端制造业水平的重要标志.湖南大学提出的"价值引领-战略驱动-五融并举"机器人领域研究生培养模式以思政引领、文化引领和科学家精神引领为价值内核,以面向空天信息机器人多模态感知与融合世界科技前沿、集群机器人化智能制造经济主战场、深空深海探测自主无人系统国家重大需求、高端医疗装备人民生命健康需求等国家重大战略为驱动,构筑了以德智融合、科教融合、学科融合、专创融合和产教融合为内涵的"五融并举"实施路径.通过推进实施该模式,学校在机器人领域研究生培养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机器人领域研究生教育价值引领战略驱动

    研究生教育质量治理行动模型构建及运行机制

    肖敏李卫卫
    39-47页
    查看更多>>摘要:研究生教育内部质量治理是研究生教育质量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基于社会行动论,构建了由质量治理目标、质量治理权力、质量治理保障、质量治理文化四维互构的研究生教育内部质量治理行动模型.通过深入分析研究生教育内部质量治理行动系统特征与动因,进一步探究了研究生教育内部质量治理行动的运行机制,即协商机制、共治机制、协调机制、共识机制.

    研究生教育质量治理行动模型运行机制

    研究生导师立德树人评价方法探析

    高颖
    48-53页
    查看更多>>摘要:科学合理的评价是落实研究生导师立德树人职责的关键环节和重要保障.目前高校大多采用的基于指标体系的打分法普遍存在指标设置与评价内容缺乏对应性、评价结果的使用与评价目标不一致等问题.在深入访谈北京市 3所高校的 29名师生并汲取各方观点和建议的基础上,提出了"奖优罚劣重两端"的评价框架,同时建议采用以毕业生为主体的回溯式评价,以展现不同做法在更长时间线上的真实效果;该框架是对纯指标评价方法的一个改进,旨在更好地发挥以评促建、以评促改的作用.

    研究生导师立德树人评价方法指标体系内在激励

    高校导学共同体理论框架和指标体系构建——以高绩效工作系统为研究视角

    张晓洁李曦
    54-59页
    查看更多>>摘要:导学共同体是新时代研究生教育改革发展背景下构建和谐导学关系的重要实践.借鉴高绩效工作系统的研究视角和理论,结合我国华东地区Z大学 96个"五好"导学团队的文本数据分析,针对导学共同体的特征构建了"工作能力—工作动机—参与机会"分析框架,其后从育人的成果(工作能力),共同的价值,激励的措施(工作动机),导学的权责,共情的体验,沟通的机制(参与机会)等 6个方面进行扩展,实现了在同一逻辑框架内分析导学共同体特征的目标.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构建导学共同体的评价指标体系具有一定科学性和可信性,并基于分析框架提出了落实导师第一责任人职责,建立沟通平台机制,完善导学问题处理机制,完善奖励机制等四条导学共同体发展建议.

    导学共同体高绩效工作系统指标体系研究生教育

    硕士生网络平台学习行为分析——以微信平台为例

    周海涛孙钦涛
    60-65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微信平台为例,硕士生网络平台学习行为具有广泛性、多样性、持续性和自主性的特征.这种学习行为具有双重影响,能唤起情绪投入、提升学习效率,扩充学习资源总量、优化学习体验,突破时空边界、提升交流便捷性,"学""用"深度融合、涵养数字素养.同时,也存在拉大数字鸿沟、侵权与被侵权、涉及伦理道德、冲击整体性和跨学科思维的潜在风险.引导规范硕士生网络平台学习行为,需填补数字鸿沟、加快数字赋能,深度规范、适度共享,增强主体认同、加强伦理道德建设,拓宽视野、发展整体性和跨学科思维.

    网络平台微信平台学习行为研究生教育

    普及化背景下的研究生专业社会化:内涵、阶段划分与影响因素

    李歆睿刘振天
    65-72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毕业研究生向非学术劳动力市场外溢趋势下,研究生专业社会化内涵的演化遵从"学术社会化"到"专业社会化"的逻辑,内涵的重心应从"专业学术发展"转移至"专业自我发展".将研究生专业社会化划分为预期、初级、正式和完全四个阶段,涵盖"构筑—破除"理想性专业自我,"重建—确证"现实性专业自我两对四层目标.作为专业共同体中合法的边缘性参与者,研究生专业社会化既凭借个人先赋性特征、自致性条件和心性品质的赋能,也依靠专业与生活重要他人的协同护航,更离不开师门、院校、学科和社会环境的圈层支持.促进研究生专业社会化需要构筑起系统性支持力量:宏观上需要国家层面的政策支持,回应研究生职业路径多元化趋势;中观上强化培养单位的机制支持,兼顾职业准备与学术训练;微观上统合他人影响与自我能动,发展专业角色与自我.

    高等教育普及化研究生教育专业社会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