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网络空间安全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网络空间安全
网络空间安全

刘静平

月刊

1674-9456

infost_tpj@126.com

010-88559466

100048

北京市海淀区紫竹院路66号赛迪大厦18层

网络空间安全/Journal Information Security and Technology
查看更多>>《信息安全与技术》杂志是我国信息安全和信息技术领域集学术性、技术性、专业性和权威性为一体的国家级月刊,面向中国信息安全与技术领域,展现学术水平和专业技术成果,创建中国信息安全与技术领域第一交流平台,以期提高我国信息安全和信息技术的突破。将为工程技术人员提供中、高级职称评定,为项目申请作证明依据,体现用户单位管理及技术人员的应用成果,发表科研院所研究人员的研究成果、IT企业的技术突破、工程人员的实施经验总结,以及有关单位管理经验的实施性总结。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政校企协同的网络安全人才培养探索与实践

    莫永华
    218-22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意义]针对高校网络工程专业安全能力培养中普遍存在衔接行业岗位不足、实践缺乏对抗性、内容涉及广但缺乏融合、知识更新快但缺乏应用等问题,需要一种新型的人才培养模式,来促进教学高质量发展.[方法/过程]基于以"学生为中心、产出为导向"的教学理念,提出"四融合四协同"人才培养方案.通过政校协同"全国护网行动"、校企"3+1"产教融合的课程体系改革、"网络强国"课程思政教学改革、"以赛促学"实战教学、项目式"双师型"队伍建设,完善"政府、高校、企业"三方协同网络安全人才培养过程.[结果/结论]提高了学生"网络应用编程、网络安全防护、网络规划优化"能力,提升了学生网络安全职业素养,达到了培养网络工程专业安全技术应用型创新人才的目的.

    网络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网络安全能力政校企合作项目式教学

    虚拟仿真技术在高职院校网络攻防教学中的应用

    孙俊杰
    224-22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意义]随着互联网的高速发展,网络攻击和安全防御的重要性日益凸显,越来越多的高等职业院校开设了网络攻防课程,但是受限于设备和网络,教学方式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方法/过程]将虚拟仿真技术引入网络攻防教学,构建一个网络攻防虚拟仿真平台,能模拟各类网络安全事件,提供丰富的网络攻防实战场景.[结果/结论]通过虚拟仿真平台进行网络攻防的模拟和实战,有助于学生理解一些难懂的网络安全相关理论知识,增强了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提高了学生的网络安全意识和网络攻防技能水平.

    虚拟仿真网络攻防模拟实战场景高等职业院校网络安全

    大数据信息安全风险框架及应对策略研究

    何焱
    228-23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意义]由于大数据、云计算和互联网软件等技术的迅猛发展,使得广域网或局域网内数据信息资源不断增多,也不可避免地带来一些安全风险问题.搭建模块化的信息安全风险评估平台、制定风险处理管理措施,以便更为及时地处理潜在数据风险问题.[方法/过程]为最大程度地保证大数据信息传输和存储的安全性,基于层次分析法建构起网络数据信息安全风险的评估体系框架,展开不同用户非法访问、入侵攻击的安全风险指标评估分析.[结果/结论]用网络信息安全监控系统、RSA非对称加密算法的数据安全管理方式,有效地降低了网络数据传输与共享过程中的数据窃听风险、泄露风险、篡改风险.

    大数据网络信息风险框架应对策略安全

    大数据时代计算机网络安全技术的优化策略

    曾海峰
    232-23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意义]在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特别是云计算、大数据及5G时代的背景下,物联网与大数据正改变着人类的工作和生活方式.数据的有效采集与分析对于提供精确信息和高效工作至关重要.当前,保障信息安全变得尤为重要,剖析了计算机网络的安全问题,提出了有效的安全策略,旨在强化数据安全和用户隐私保障,为实践工作提供参考.[方法/过程]采用多元综合性方法,包括文献综述、案例剖析和专家访谈,对计算机网络安全威胁进行精准识别与分类.剖析威胁根源,阐述潜在风险,揭示网络安全挑战.借鉴国内外先进理念和实战经验,结合技术发展趋势,提出可行的安全防护策略与措施.这些措施,既考虑技术先进性与创新性,又兼顾实际应用可行性,旨在为企业提供全面高效的网络安全保障.[结果/结论]大数据和互联网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引发数据泄露、未授权访问等安全风险.提出了多项对策,包括加强数据加密技术应用、完善身份认证与访问控制机制、提升网络安全意识教育、加大法律法规建设力度等.这些策略有助于提升网络安全防护水平,减少安全事故,保障信息安全.

    大数据网络安全技术应用人工智能互联网

    基于大数据技术的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防护研究

    陈星宇
    236-23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意义]面向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的监测与防护工作,通常的入侵检测安全工具,会对TCP/IP通信协议栈的网络访问做出监测和过滤.但是,有些情况下,外网用户的入侵攻击会绕过Web应用防火墙进行一次认证系统.[方法/过程]在计算机网络安全管理中引入K-means聚类挖掘算法、零信任安全模型等大数据技术,对特定类型的用户入侵攻击数据包做出挖掘分析.[结果/结论]使用零信任安全模型"IP白名单/黑名单"进行用户访问的多次身份认证和授权管理,过滤掉不符合安全策略的网络流量,有助于提高计算机网络信息防护的安全等级.

    大数据计算机信息安全防护防火墙

    基于大数据的网络安全态势感知技术探讨

    谌颃张袖斌肖斌
    240-24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意义]随着大数据和云计算技术快速发展,网络海量化数据安全、网络态势感知与预测已成为人们关注的重要问题.[方法/过程]从网络数据访问和传输的安全态势感知着手,提出依托卷积神经网络(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s,CNN)、DS证据理论的网络安全态势感知算法,对网络链路或节点面临的网络攻击、网络漏洞等做出融合识别分析,客观地反映在某一时段内网络全局的攻击分布情况.[结果/结论]可准确地感知监测计算机主机和网络服务的安全态势情况,准确率为80%以上,能够为网络攻击识别和追溯提供支持.

    大数据网络安全态势感知云计算网络攻击

    基于大数据技术的计算机网络安全态势感知透析

    曹纪磊
    244-24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意义]在大数据和云计算、人工智能技术环境下,计算机网络安全管理迎来了局域网数据信息海量化、网络安全事件频发等的发展趋势,这时基于大数据技术对网络安全态势感知与防护的研究,就显得至关重要.[方法/过程]依托Faster RCNN算法,监测计算机网络的安全态势状态,提取特定类型网络攻击信息.[结果/结论]使用支持向量机做出入侵用户的URL网页访问和登录验证,可以最大程度地提升网络安全态势感知与管理的质量.

    大数据计算机网络安全感知策略人工智能

    基于大数据区块链的网络安全防护系统研究

    崔馨月
    248-25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意义]面对大数据时代多元复杂的网络用户访问、数据传输安全问题,难以使用传统的TCP/IP通信协议、Web网关防火墙等技术予以完成网络安全防护.[方法/过程]利用消息队列遥测传输(Message Queuing Telemetry Transport,MQTT)协议、智能合约做出访问用户的身份验证,运用大数据加密和数字签名技术形成多个网络节点的数据信息加密聚合.[结果/结论]依托区块链、数据加密、复合账户控制机制和分布式存储等网络技术,建立起服务于用户访问控制、数据加密与转换网络安全防护系统,可以实现海量化数据资源传输的网络安全防护管理

    大数据区块链技术数据加密网络安全防护系统

    大数据侦查中个人信息安全的困境与破解

    高智恒
    252-25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意义]在信息技术与公民网络安全意识逐渐提升的背景下,信息安全成为公民日益关注的焦点.然而,大数据侦查在利用个人信息侦破案件的同时,对个人信息安全造成诸多挑战.因此,应当探寻解决路径,促进大数据侦查规范化和法治化,切实维护个人信息安全.[方法/过程]在讨论大数据侦查中个人信息新特点的基础上,剖析个人信息安全在大数据侦查中的困境并提出解决方案.[结果/结论]个人信息安全在大数据侦查中存在着遭受无形侵害、信息易被过分采集、信息泄露风险加剧等困境,应当通过采取信息分级与侦查分类、搭建权利救济体系、改进大数据侦查技术、完善信息共享模式等措施予以破解.

    个人信息安全大数据侦查网络安全信息分级知情权赋权

    对大数据侦查中数据安全智能保障的研究

    吴宇浩
    258-26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意义]在网络时代环境下,大数据侦查为打击新型犯罪的安全需求而诞生.但是,在大数据侦查中处于基础地位的数据安全,仍缺乏相应研究予以保障.[方法/过程]利用经过深度学习训练的人工智能技术,对大数据侦查所含的具有涉密性质的数据进行智能识别和自动加密,减轻侦查机关保障数据安全的压力,同时满足各方安全需求.[结果/结论]侦查机关通过完善侦查和司法领域的技术伦理规则,强化责任担当,创新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破解目前面临的立法和技术困境.

    人工智能大数据检测数据安全治理信息与网络安全安全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