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普教版)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普教版)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普教版)

月刊

1007-5968

027-50769365

430079

武汉市洪山区珞瑜路58号长江传媒大厦23楼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普教版)/Journal XUEXIAO DANGJIAN YU SIXIANG JIAOYU(PUJIAO BAN)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提升文化软实力视角下的大学英语人才培养探论

    张璐
    70-71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国际间竞争和交流日益增强,中国文化作为优秀民族文化的代表要在世界上发出自己的声音,让世界各国了解我们的文化和价值观,就需要英语这一重要媒介。如何抓住全球化的机遇和挑战,搞好大学外语教学,培养英语人才,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就成为当前英语人才培养的当务之急。

    文化软实力大学英语教学英语人才培养

    “受众本位”理念在高校新闻宣传工作中的运用

    张文超
    72-73页
    查看更多>>摘要:高校新闻宣传工作应强化“受众本位”意识,立足于广大师生的关注焦点、信息渠道、阅读习惯和接受心理,通过回应师生关切、推动媒体融合、改进文风和叙述方式,以增强新闻宣传工作的引导力、传播力、亲和力和吸引力,更好实现新闻宣传的舆论引导价值。

    舆论引导媒体融合语言表述叙述方式

    论新时期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着力点

    徐涛
    74-75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在学校事业发展和建设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特别是在思想保证、舆论引导、凝聚人心等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为此,我们必须找准工作的着力点,深刻认识到做好宣传思想工作必须具有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创新意识和服务意识,让思想始终走在行动的前列。

    新时期宣传思想工作着力点

    多元智能理论视阈下的职业指导课创新

    杜娟
    76-77,83页
    查看更多>>摘要:多元智能理论为职业指导课程开启了一扇创新的窗口,启发教师在教学态度、育人目标、师生关系、考核评价的发散思考。基于多元智能理论,职业指导课程教师应转变传统的教学理念,并积极采用“团队合作”“多维切入“”项目活动”等方式,创新实践,使学生在参与课堂自主体验中促进职业能力的发展。

    多元智能职业指导课创新

    以学生为本的全过程就业工作理念探索与实践

    刘亚辉
    78-80页
    查看更多>>摘要:高校就业工作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关系到高校的建设与发展,关系到大学生的切身利益。“以学生为本”是教育最为重要的价值取向与追求,这既是一种价值观,又是一种方法论,还是一种教育理念。本文从就业创业教育与指导、就业市场的培育和建设、就业信息服务平台建设等方面具体论述了实践以学生为本的全过程就业工作理念,并提出以学生为本的全过程就业工作理念的措施和途径。

    以学生为本全过程高校就业工作理念

    逆商让当代大学生从容应对创业逆境

    贾涛费均玲
    81-83页
    查看更多>>摘要:逆商是指人们面对逆境时的反应方式,面对挫折、摆脱困难和超越困难的能力。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国家鼓励大学生通过创业促进就业,而造成大学生创业成功率较低的重要因素之一就是缺乏逆商教育,文章通过开展逆商教育,探讨在创业孵化中培育大学生逆商的途径与方法。

    大学生逆境逆商创业

    人力资本视角下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能力研究

    邢玲
    84-85页
    查看更多>>摘要:人力资本存在由来已久,随着人类经济活动和经济学研究的发展,人力资本逐渐成为理论研究的新宠。人力资本存量的多寡与经济增长和从业者薪酬高低存在着正相关联,也直接影响着高职院校毕业生的就业能力。高职院校可以通过建构多层次培养模式、建立科学合理课程结构、做好职业培训、创设实习实践机会等途径积累毕业生的人力资本,从而提升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能力,增加其就业机会。

    人力资本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能力

    大学生党员就业现状调查及竞争力提升对策

    谢云锋
    86-87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从毕业生党员这个优秀分子群体在就业过程及就业后的现状进行深入调查,提出了从加强个人党性修养,全面提升自身综合素质;适应社会和用人单位需求,合理确定就业目标;做好职业生涯规划,突出个人就业竞争优势;强化自身训练,主动掌握创新创业能力等几个方面措施来提升学生党员就业竞争力。

    大学生党员就业现状竞争力提升

    论高校在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中的责任主体地位

    王继明
    88-89页
    查看更多>>摘要: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自身特点决定了高校的责任主体地位,这也是由学校的特殊功能和使命决定的,是由“学生”的特定身份和青少年成长的基本特点决定的,明确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责任主体地位,有利于树立全员参与思想政治工作的观念,高等学校必须履行其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主体的责任。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责任主体

    基于思想政治教育视角的高校网络舆情引导机制探讨

    闾春飞张鹏超
    90-92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在阐述了高校网络舆情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关系的基础上,从网络舆情获取方式及参与动机、校园舆情参与情况、校园网络舆情内容、校园网络舆情监督和引导情况等方面研究了高校网络舆情的现状,通过组织支持机制、沟通交流机制、管理保障机制、信息汇集和研判机制、危机应急机制等多个方面进行了深入探讨。

    思想政治教育网络舆情引导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