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普教版)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普教版)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普教版)

月刊

1007-5968

027-50769365

430079

武汉市洪山区珞瑜路58号长江传媒大厦23楼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普教版)/Journal XUEXIAO DANGJIAN YU SIXIANG JIAOYU(PUJIAO BAN)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公派留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探讨

    张莉
    46-48页
    查看更多>>摘要:国家公派留学项目是配合国家人才培养的重要发展战略而设立,通过选拔优秀的本科生与研究生赴国外一流高校参加联合培养或攻读学位的方式实施。尽管派出学生在校期间表现突出,也得到了国家留学基金委较为充裕的资金支持,但由于环境的改变和指导的缺失,近年来还是出现了不少问题。有意识、有针对性的对派出学生加强思想政治教育,避免其政治、道德、心理等方面走向误区,将会大大提升公派留学项目的预期效益。

    思想政治教育公派留学效益

    “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运用

    杨鹏
    49-50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主要源于西方,近年来逐渐成为国内外教育工作者的共识,并深刻影响了高等教育的发展。本文从分析“以学生为中心”的思想入手,针对当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实际情况,探讨“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运用,为提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效果提供一些新的思考。

    以学生为中心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模式探讨

    黄春英
    51-52页
    查看更多>>摘要: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教学,是高职思政课教学改革的必然要求,也是提高思政课教学实效性的题中之意。按照高职院校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的特点和规律,思政课实践教学可分为“实验、实践、实训”(以下简称“3S”)三种形式。这三种形式的实践教学,需要充分发挥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和自我教育的功能,并利用不同的实践平台,使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融为一体,通过理论认知和实践体验的相互促进,使学生确立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由实践体验到理论认同进而到信念构建。本文探究了高职思政课开展实践教学的必要性、主要形式和路径。

    高职院校思政课实践教学

    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之我见

    张元凯
    53-54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从当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及其教师饱受的一些“微词微说”入手,通过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及其教师现状乃至社会的调查分析,以问题说明问题,指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在提高自身理论素质、注重实践锻炼、积极宣讲马克思主义理论上下功夫。同时,指出了树立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方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和社会应肩负的责任。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微词微说”

    新媒体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机制的构建

    肖军
    55-5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前,在新媒体技术的推动下,大学生获取信息的渠道更为便捷以及获取信息的能力大为提高。然而,随着新媒体的迅速发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却面临着重大挑战,使得构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机制非常有必要。通过构建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机制,正确理解新媒体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当代蕴含,积极探究实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和途径,使得大学生树立正确“三观”,引导大学生确立对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和制度的自信,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

    新媒体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机制

    网络时代大学生宗教信仰教育引导略论

    郭苏豫
    58-59页
    查看更多>>摘要:网络发展对高校大学生的宗教信仰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做好大学生宗教信仰教育引导,对于促进大学生的健康成长、构建和谐校园、维护社会稳定和国家长久治安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面对网络的发展与影响,高校要创新宗教信仰教育引导的理念,完善宗教信仰教育引导的方法途径,丰富宗教信仰教育引导的内容,切实增强教育引导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宗教信仰大学生网络理想信念

    加强高校意识形态管理刍议

    覃事太袁帅
    60-62页
    查看更多>>摘要:高校作为知识分子和青年学生汇聚之地,历来是各种思潮传播激荡的重要场所和意识形态斗争的前沿阵地。深化高校意识形态管理研究,加强高校意识形态阵地管理,对丰富和发展意识形态工作理论、坚持马克思主义在高校的领导地位、坚定社会主义办学方向、抵御西方敌对势力的“西化”与“分化”,有着深刻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高校意识形态阵地管理

    基于立德树人的“2+1工程”课程拓展刍议

    李长志
    63-65页
    查看更多>>摘要:“体育、艺术2+1项目”校外拓展是落实立德树人的重要载体。可以通过统筹课堂、校园、社团、家庭、社会五个教育阵地,探索“校园内自主学、家庭中亲子练、社区里体验赛”的教育模式,促进体育与艺术课程共同体建设,继承和发扬地方性民族体育与民间艺术等优秀传统文化。

    体育与艺术教育校内外融合课程基地核心素养

    管办评分离框架下高职院校自主发展探究

    胡欣
    66-68页
    查看更多>>摘要:由于教育领域一直以来政府包揽管办评大权,高职院校在自主办学方面存在着诸多障碍。教育管办评分离,这使得高职院校获得难得的自主发展机遇。在管办评分离框架下,高职院校应进一步突出其办学主体地位,积极探索建设现代职业院校制度、转变校内管理部门职能、推进集团化办学、加强行业指导、评价和服务等自主发展路径,在新一轮职业教育大变革大发展中走在前列。

    管办评分离高职院校自主发展路径

    不完全信息下高校内部利益冲突的正向引导

    欧阳美平
    69-70,73页
    查看更多>>摘要:高校校方和教方的利益冲突,是在不完全信息状况下的动态博弈,这种博弈处在一种由轻到重的螺旋式升级序列中。学校要为教职工维好权,较妥的是以第三方的姿态,采用博弈中的谋略来介入争斗双方的全过程。在恰当的时间点上,参予校教双方在僵局、承诺解决、排除不可置信的威胁、各自坚守底线和适度的妥协等各层次的谈判,促成双方达到各自利益最大化的精炼贝叶斯纳什均衡。

    不安全信息高校利益冲突正向引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