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普教版)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普教版)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普教版)

月刊

1007-5968

027-50769365

430079

武汉市洪山区珞瑜路58号长江传媒大厦23楼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普教版)/Journal XUEXIAO DANGJIAN YU SIXIANG JIAOYU(PUJIAO BAN)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郭昭昭
    27-28,50页
    查看更多>>摘要:高校和教育主管部门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日益重视,现实教学也存在一定问题.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为例,教学实践中,容易出现重难点把握错位、教学方法选择失衡等问题.主要原因是教师对教材和课程体系的了解不够深入,对教学计划的执行不够科学,对意识形态有效性认识不足.面对问题,教育者需要内练素质,外练形象,以教研为纽带,以科研为基础,以服务社会为推手,以课堂教学细节分解为抓手,全面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

    思想政治理论课意识形态对策

    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需要把握的几个维度

    曾宪灵郑黔玉
    29-31页
    查看更多>>摘要: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应该从德育的本质出发,遵从德育的规律,消除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认识误区,掌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几个维度,适应德育生态环境新变化,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实效性,达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目的.

    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误区维度德育生态环境

    中医药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陈雪蕾赵敏
    32-33页
    查看更多>>摘要: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是医药院校思想政治理论的本质要求,是医药院校贯彻现代教育教学理念的本质体现,是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目前医药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存在思想认识不到位,实践教学保障机制不健全,师资力量亟待提高等主要问题.要建立医药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长效机制,提高认识是前提,健全保障机制是基础,加强师资是关键.

    医药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问题对策

    知识管理视角下大学生科技创新策略研究

    杨蕾王文杰王秀彦
    34-36页
    查看更多>>摘要:知识与教育具有天然的密切联系,作为知识生产、传播、创新和应用的重要阵地,实施知识管理必将成为高校教育管理改革的新视角.在分析知识管理对大学生科技创新工作的意义的基础上,运用显性知识与隐性知识相互转化的特性,从工作体系建设、人的主观能动性调动、学校与社会需求良性互动、校园文化建设等方面探讨大学生科技创新工作的策略.

    知识管理显性知识隐性知识大学生科技创新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服务大学生创业教育的途径探索

    农毅
    37-38页
    查看更多>>摘要:大学生创业者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对大学生思想的引领、促使大学生创业能力的提高是大学生创业现状的需要,也是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有效补充.要积极发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引导、服务、组织、育人及反馈等功能,通过优化学生活动载体、搭建实践育人平台,切实提高大学生思想素质和创业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思想引领创业教育人才培养

    基于心理过程的高职学生理想信念教育调查分析

    沈建华
    39-41页
    查看更多>>摘要:加强高职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是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任务.通过对部分高职学生理想信念状况的调查,分析高职学生群体理想信念发展趋势,并结合其年龄与心理发展规律,分别从认知、情感体验和意志品质三个维度剖析高职学生群体理想信念形成的心理机制,同时从上述三方面提出改进高职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措施.

    高职心理过程理想信念

    生态文明理念视域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转化

    邵从清
    42-43页
    查看更多>>摘要:生态文明理念是一种全方位的生态关怀,开创了一种新的思维模式.生态文明理念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终极目标有着内在的契合性和统一性.用时代发展的要求审视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我国高校生态文明理念教育的理论与实践都严重滞后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生态文明建设的现实需要.无论要实现生态文明理念教育的个体价值目标还是社会价值目标,契合生态文明理念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路径发挥着重要作用,是确保生态文明理念教育最终价值目标实现的根本途径.

    生态文明理念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现实转化

    试论企业文化视域下高校学生素质的培养

    郑星有
    44-45页
    查看更多>>摘要:高校学生素质培养与优秀企业文化之间具有高度的契合性.在高校学生素质培养中通过教育教学、校企合作、校园文化建设等途径,积极引入企业的理念文化、创新文化、团队文化、诚信文化与务实文化,有助于促进大学生全面健康发展,提高人际交往和社会适应能力,增强就业核心竞争力,尽快适应并完成职业角色转换.

    企业文化素质培养高校对接

    高校利用社会热点问题开展学生工作探究

    何文秋蔡华健
    46-47页
    查看更多>>摘要:高校充分、合理利用社会热点问题开展学生工作,具有多方面的实践价值.实践中需要从完善机构设置、健全机构职能,加强队伍建设、促进人员交流,拓展交流平台、强化实践教学,挖掘身边资源、发挥榜样力量等多角度进行努力,确保新形势下高校利用社会热点问题开展学生工作取得实效.

    社会热点问题高校学生工作思想政治教育

    基于人职匹配理论的就业服务体系构建

    张建军李东
    48-50页
    查看更多>>摘要: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进一步引发或加重大学生们的心理障碍,新形势下需要适应大学生的心理要求,实现大学生人职和谐的良好就业,确立就业辅导员在人职匹配中的核心作用,加强大学生情商培养,提高就业从业综合竞争力,实施就业精细化工程,建立一站式就业服务体系,实现大学毕业生和用人单位人职匹配的就业新常态.在此基础上提高就业质量,使大学生能人得其职,实现自身价值,实现高校办学价值与学生就业能力培养的有机结合.

    大学生就业人职匹配精细化一站式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