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月刊

1007-5968

xxdj@163.com

027-50769366

430079

武汉市洪山区珞喻路78号18楼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Journal Xuexiao Dangjian Yu Sixiang JiaoyuCSSCICHS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系全国中文核心期刊、全国教育系统唯一党建期刊,受到中组部、中宣部、教育部和全国高校党建与思政教育专家、学者的关心和重视。它以探索新时期高校党建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新思路,服务学校党政领导、政工干部、辅导员为宗旨。宣传典型、传播经验、探讨问题;突出理论性、前瞻性、实用性。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奋力跑好历史的接力棒

    本刊评论员
    1页

    青年数字获得感:生成逻辑、现实困境与提升方略

    梁钦沙星雨
    4-7页
    查看更多>>摘要:作为数字经济发展的生力军与后备力量,青年数字获得感是其融入数字社会、享受数字生活的重要确证.当前,由于数字技术渐趋异化、数字环境日益复杂、青年数字素养有待提升、数字教育相对滞后,青年数字获得感在需求、感知、体验与行为上面临着现实挑战.基于此,文章提出规范数字技术、优化数字环境、提升数字素养、完善数字教育等路径,以期提升青年数字获得感.

    青年数字获得感内涵路径

    数字青年的生存境遇及引导策略

    汪斌
    8-11页
    查看更多>>摘要:数字青年出生于数字技术对世界产生颠覆性创变的环境中,自带"数字基因",是伴随网络化和信息化迅猛发展渐次成长起来的"数字原住民",是新时代数字思政的主要客体.探析数字青年的生存境遇,数字技术迭代革新为其衍生提供技术驱力、数字产品普及应用为其成长铺就环境基石、数字文化多元交融为其塑造构筑精神支撑.透视数字青年的丰富样态,其身体特质呈现为现实性与虚拟化交融、思维特质反映为流变性与碎片化并存、交往特质表现为趣缘性与平面化同在、发展特质体现为自主性与智能化交错.因此,需要从弘扬数字文明风尚、规范数字交往行为、优化数字内容呈现、净化数字生态环境等方面着力,有效引导数字青年立志做新时代好青年.

    数字青年生存境遇引导策略数字思政

    数字思政的内涵特征、建设优势及实践路径

    石元鹏万远英
    12-15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加速发展与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正经历着深刻的数字化变革.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的需求以及教育内容供给都经历着深刻演变,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方式及受教育者的行为都在进行数字化转变."数字思政"的提出不仅回应了时代发展的要求,也是思想政治教育不断发展的内在需求,更是对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重构革新.

    数字思政数字化思想政治教育

    网络短视频思想政治教育叙事的困境及其纾解

    刘永梅
    16-19页
    查看更多>>摘要:网络短视频思想政治教育叙事是一种以网络短视频为载体,对叙事对象进行以马克思主义为核心价值观教育的过程.短视频叙事因其内容的凝练性、传播的靶向性以及体验的沉浸性,成为一种充满生机的教育叙事模式.然而,由于主流媒体短视频叙事话语的滞后以及民间叙事话语的强势崛起等,导致短视频思想政治教育叙事面临多重困境,而要想打破话语困境,必须守住主流媒体阵地,增强商业媒体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理论叙事的方式方法,真正构建起短视频思想政治教育叙事的意义世界.

    网络短视频思想政治教育叙事叙事创新

    延安时期党员干部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及其启示

    吕星卓
    20-24页
    查看更多>>摘要:延安时期,为了适应理论武装和舆论斗争的需要,尽快培养大批具有良好思想政治素质的党员干部,以应对严峻的战争形势,党中央根据当时的具体条件,借助以往的理论积累和相对稳定的环境,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了大规模的党员干部教育工作,使党员干部教育工作逐步系统化、制度化、规范化,并在此过程中摸索出诸多对于新时代党员干部思想政治教育仍有重要借鉴意义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新时代,应当有效、合理借鉴延安时期的预防教育、实践教育、典型教育、感染激励教育、自我教育与朋辈教育等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从自我精准定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身教与言教相结合、物质与信仰相结合、批评与自我批评相结合等五个方面形成思想政治教育的闭环,实现党员干部思想政治教育的良性循环,促进党员干部能力素质的螺旋式上升.

    延安时期党员干部思想政治教育

    新时代十年来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研究的省思与前瞻

    朱金广陈圣军
    25-27,31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时代十年来,对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研究和探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和丰硕的成果.但也存在基础理论研究关注不够、现实解题能力有待提升、整合关联意识稍显不足等问题,亟待从深化"元理论"研究、实效性推进和整体性发展等层面对其进行优化升级,探求守正创新之策.

    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政治教育方法

    以党的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的新时代意蕴

    王萍
    28-31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引领伟大社会革命为根本目的,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自我革命重要思想的实践要求.以党的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的思想,体现着马克思主义的理论逻辑,是中国共产党在一百多年的历史探索中形成的宝贵历史经验,也是对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方略的积极回应.新时代党的自我革命对社会革命的引领,主要体现为人民立场的价值引领、党的全面领导的政治引领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思想引领.

    新时代党的自我革命社会革命

    嵌入视角下党建赋能基层治理探析

    娄倩蒋卫东张义会
    32-35页
    查看更多>>摘要:党建赋能基层治理有着丰富的价值意蕴,是强化组织领导的必然选择、增进民生福祉的生动实践、提升治理效能的关键所在.党建赋能基层治理,要在把握党建与基层治理脱嵌困境的基础上,构建其运行机制:空间嵌入凝聚治理合力,构建组织凝聚机制;结构嵌入聚合治理网络,构建要素聚合机制;情感嵌入凝合治理力量,构建价值凝合机制.

    党的建设基层治理空间嵌入结构嵌入情感嵌入

    高校党组织引领青年人才成长研究——基于人力资源开发理论的视角

    史立伟
    36-38,65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的时代背景下,高校党组织引领青年人才成长、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是高等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人力资源开发理论是在管理实践中发展成熟的,旨在助力组织和个人的双重发展.文章基于实证调查研究,就人力资源开发理论助力高校党组织引领青年人才全方位成长提出了相应的策略.

    高校党的建设青年人才人力资源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