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月刊

1007-5968

xxdj@163.com

027-50769366

430079

武汉市洪山区珞喻路78号18楼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Journal Xuexiao Dangjian Yu Sixiang JiaoyuCSSCICHS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系全国中文核心期刊、全国教育系统唯一党建期刊,受到中组部、中宣部、教育部和全国高校党建与思政教育专家、学者的关心和重视。它以探索新时期高校党建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新思路,服务学校党政领导、政工干部、辅导员为宗旨。宣传典型、传播经验、探讨问题;突出理论性、前瞻性、实用性。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全面从严治党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根本保证

    赵文靖
    56-59页
    查看更多>>摘要:全面从严治党是中国共产党的一场自我革命,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根本保证.全面从严治党提升了党探索发展道路的能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正确的现实路径;赓续了党的优良作风,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注入了强大的精神动力;提高了党的整合能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筑造了牢固的群众基础.

    中国共产党全面从严治党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道路

    儒家仁爱思想的道德资源及其现代转化

    蒋璀玢刘德落
    60-63页
    查看更多>>摘要:立足时代需要,从个人、家庭、社会和生态四个维度对儒家仁爱思想的道德资源进行系统性梳理,推动其实现现代转化和创新发展,是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厚植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文化底蕴、纾解当下中国社会道德困境的应然之举.推动儒家仁爱思想在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中的传承及应用,应循着儒家"德行教育"的思路,在道德认识与道德实践的良性互动中实现全体公民道德境界的提升.

    儒家仁爱思想公民道德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道德资源现代转化

    培育时代新人的内涵意蕴、战略环境与方法要求

    白永生莫舒惠
    64-67页
    查看更多>>摘要:青年是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生力军.党的二十大报告对培育什么样的青年、在什么样的环境下培育青年、用什么样的方法培育青年作出了一系列部署安排.要准确把握时代新人内涵的丰富与发展,从中国式现代化的环境生态、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协同的开放创新生态、全媒体融合的良好网络生态三个维度深刻把握培育时代新人的战略环境,进而从做好青年的知心人、热心人、引路人三个方面做好青年工作,培育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时代新人新生态新要求培育规律

    习近平文化思想融入"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的价值意蕴和践行路径

    王利科吴少伟
    68-71页
    查看更多>>摘要:习近平文化思想作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文化篇,不仅是一个民族复兴、国家发展的强大精神力量,也是积极引导广大青年坚定文化自信、增强历史主动精神的滋养之源."思想道德与法治"课作为高校思政课的主干课程之一,在引导广大青年积极投身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伟大实践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鉴于此,将习近平文化思想融入"思想道德与法治"课,是担负新的文化使命的时代之要,是提升课程教学质量的现实之需,是培育时代新人的有效途径,二者实现有机结合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这就需要从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相统一,抓住重点和兼顾一般相统筹以及创新课堂教学模式和躬行教学实践相融合三个方面架构起多维联动、互为呼应的实践进路.

    习近平文化思想"思想道德与法治"课文化使命价值意蕴

    中国式现代化理论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的三重维度

    李楠杜克捷
    72-7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国式现代化理论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是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进"的必然要求,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加快实现内涵式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依托,也是引导大学生投身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的现实需要.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理论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要按照系统性、学理性、有效性的原则,将中国式现代化理论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体系、教学改革创新和铸魂育人全过程,不断创新中国式现代化理论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的路径.

    中国式现代化理论高校思政课"三进"

    推动党的二十大精神进高校思政课的实践指向

    侯欣张涵
    76-79页
    查看更多>>摘要: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重要的政治任务.高校思政课作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应积极将党的二十大精神融入其中,这既是完成党和国家首要政治任务的重要途径,又是推进思政课高质量发展的不懈探索,更是培育青年学生理想信念和使命担当的客观需要.推动党的二十大精神进高校思政课,需要遵循整体性原则、层次性原则和具体性原则,打造全周期的推动链条,包括多样化"形式链"、高水平"教师链"、全覆盖"课程链"和精细化"审查链",不断增强思政课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党的二十大精神思政课价值路径

    主流意识形态具象化传播的异化风险及规制路径

    袁健王慧娟
    80-83页
    查看更多>>摘要:图像、仪式、数据及音乐是主流意识形态具象化传播的典型叙事介质,彰显着主流意识形态在视觉象征、时空弥合、信息隐喻和情感符码的具象化.在传播过程中,图像、仪式、数据及音乐的功能和意义易被消解和遮蔽,转化为某种感性的、虚假的意向和符号,诱导受众沦陷在意识形态构塑的"洞穴假象"中,丧失自我意识和价值判断.防范和化解主流意识形态具事化传播中的异化风险需在教育、技术、制度及宣传层面综合施策,凝聚监管合力.

    主流意识形态具象化传播叙事风险

    高校网络意识形态的话语分析研究

    许琛束永睿
    84-87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不断增长的网络交互数据中,话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高校网络意识形态领域开始越来越多地应用话语进行研究.而语言学的话语分析方法为高校网络意识形态研究带来了崭新的研究视角与研究手段.因此,高校网络意识形态作为一个新兴研究领域应该借鉴语言学的研究方法,并结合自身特点加以运用.文章着力探讨高校网络意识形态领域涉及的话语分析研究在"话语文本分析"和"话语实践分析"两个维度的分布情况,深入阐释话语分析在高校网络意识形态领域中的应用规律.话语分析将逐渐从描述性推论向逻辑性推论发展,从分析话语的结构化特征向非结构化特征发展,从话语的单模态分析到多模态分析发展,为此需要进一步丰富"话语实践分析"的维度.

    话语分析网络意识形态高校研究方法方法运用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有机融合

    郑江松
    88-90页
    查看更多>>摘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融合发展,对于落实党和国家相关文件政策及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意义重大.价值引领同向、育人内容同构、育人过程同步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之间逻辑关联的具体表现.为有效解决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融合在协同、载体、功能、队伍等方面面临的问题,高校可通过坚持协同推进、拓展融合载体、明确主体定位、强化队伍建设等路径,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与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有机融合,发挥协同育人的最大功效.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创业教育大学生

    全人类共同价值视域下青年国际传播素养培育研究

    张颖史向军
    91-93页
    查看更多>>摘要:全人类共同价值视域下,培育青年国际传播素养,有助于增强我国培育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推动力、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创造力、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担当力.全人类共同价值视域下培育青年国际传播素养,要着眼共同命运培育新型世界观念、着眼文化交流发展新型文明观念、着眼人的本质深耕新型全球化观念,拓展价值共创空间,提升国际传播效能.

    全人类共同价值青年国际传播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