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冯建章

月刊

1672-3015

gzxxgbfzzs@163.com

020-83827812-10297

510080

广东省心血管病医院(广州市东川路96号)英东心脏中心二楼209室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Journal Xinxueguanbing Fangzhi Zhishi
查看更多>>《心血管病防治知识》学术版杂志(双月刊)是由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会、卫生部心血管病防治研究中心指导,广东科学技术协会主管,广东介入心脏学会、广东岭南心血管病研究所主办的国家一级专业性学术刊物。本刊已被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统计源期刊、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收录期刊、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收录期刊、中国期刊网、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中文生物医学期刊文献数据库—CMCC收录期刊。本刊以广大心脑血管疾病的预防与临床工作者为主要读者对象,报道最新专业领域资讯及临床领先的科研成果和经验,以及对临床有指导作用且与临床密切结合的基础理论研究。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微泵持续推注呋塞米CRRT对ICU肾衰竭并急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及预后的影响

    杨倩雯杨海玲李红梅
    3-4,1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重症监护病房(ICU)肾衰竭并急性心力衰竭患者实行微泵持续推注呋塞米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治疗对心功能及预后的影响。方法 回顾2022年3月至2023年3月本院收治的80例ICU肾衰竭并急性心力衰竭患者临床资料,其中40例实行常规治疗为对照组,另外40例实行微泵持续推注呋塞米CRRT为观察组,对两组心功能、肾功能、住院情况进行评估,并随访2个月评估其生存质量。结果 两组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心功能指标、住院情况均更优,生存质量评分更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CU肾衰竭并急性心衰患者实行微泵持续推注呋塞米CRRT效果较佳,有效改善心功能指标,缩短住ICU时间,减轻患者经济压力,且预后较佳,在临床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呋塞米CRRTICU肾衰竭急性心衰心功能

    沙库巴曲缬沙坦钠联合达格列净对心衰肾功能不全患者心肾功能的影响

    杨泉锋童朱慧
    5-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心衰肾功能不全采用沙库巴曲缬沙坦钠联合达格列净治疗对患者心肾功能的影响。方法 采用2021年3月至2023年3月本院收治的125例心衰肾功能不全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62例采用常规抗心衰治疗+沙库巴曲缬沙坦钠,观察组63例联合达格列净治疗,对两组心功能、肾功能指标进行比较。结果 与对照组相较,观察组心功能指标更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肾功能指标更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生存质量评分均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心衰肾功能不全采用沙库巴曲缬沙坦钠联合达格列净治疗效果较佳,有效改善患者心肾功能,提高其生存质量。

    沙库巴曲缬沙坦钠达格列净心衰肾功能不全

    耳廓刺络放血疗法联合耳穴贴压对急诊肝阳上亢型高血压危象患者的降压效果分析

    吕梅蓉唐静
    8-1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深入探究耳廓刺络放血疗法联合耳穴贴压对急诊肝阳上亢型高血压危象患者中的降压疗效。方法 选取2021年10月至2023年10月本院急诊科接收的86例肝阳上亢型高血压危象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将这些患者平均分为对照组(43例)和联合组(43例)。所有患者均接受急诊标准治疗,其中对照组采用耳穴贴压治疗,而联合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额外施加耳廓刺络放血疗法。治疗1 h后,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压变化、中医证候积分以及临床疗效。结果 经过1h的治疗,联合组患者的收缩压和舒张压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且降幅大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联合组患者的血压达标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P<0。05)。在中医证候积分方面,联合组患者的头痛、嗜睡、抽搐、昏迷等症状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且低于对照组,差异同样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联合组的总有效率高达93。0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6。74%(x2=4。440,P=0。035)。结论 耳廓刺络放血疗法联合耳穴贴压治疗急诊肝阳上亢型高血压危象患者,能够显著提升降压效果,延长血压达标时间,并有效改善头痛、嗜睡、抽搐等临床症状。因此,该联合疗法值得在急诊肝阳上亢型高血压危象的临床治疗中进一步推广和应用。

    高血压危象急诊治疗刺络放血疗法耳穴贴压

    双相情感障碍患者QT、P波离散度与Framingham评分的相关性研究

    何萍香
    12-14,1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双相情感障碍(BD)患者QT、P波离散度与Framingham评分的相关性,为双向情感障碍患者心血管疾病提供新的预测指标。方法 回顾性调取我院2021年1月至2024年1月入院治疗的45例BD患者临床资料作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来院体检的既往无任何精神类疾病史的45名健康者资料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QT、P波离散度及校正,并对QT、P波离散度及矫正QT离散度与Framingham评分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观察组QT最小时间低于对照组,QT离散度、QTc离散度高于对照组;观察组P波最小时间低于对照组,观察组P波离散度高于对照组(P均<0。05)。BD 患者 P 波离散度(r=0。795,P<0。001)、QTd(r=0。747,P<0。001)、QTcd(r=0。720,P<0。001)与 Framingham评分心血管病风险评分均呈正相关。结论 双相情感障碍患者QTc最小时间降低、QTc离散度、P波离散度增大,与心血管疾病风险有密切相关性。

    双相情感障碍QT波离散度P波离散度Framingham评分

    急性心肌梗死介入术后口服双联抗血小板药物患者发生上消化道出血的现状及相关因素分析

    杜红艳袁晋
    15-1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介入术后口服双联抗血小板药物患者发生上消化道出血的现状及相关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80例2020年1月至2024年1月在本院进行AMI介入术患者的基本资料,给予所有患者术后口服双联抗血小板药物(阿司匹林+氯吡格雷)治疗,并进行术后随访,根据是否发生上消化道出血事件分为消化道出血组(11例)与消化道未出血组(69例)。统计两组基本资料,服药依从性(Morisky服药依从性问卷)、血红蛋白含量等数据,行单因素分析对比上述资料差异,将有差异的信息纳入多因素Logistic分析。明确AMI介入术后口服双联抗血小板药物患者发生上消化道出血的危险因素。结果 出血组与未出血组性别、BMI、是否具有吸烟史、是否具有饮酒史、是否合并高血压、是否合并糖尿病、手术置入支架个数、AMI后发生心绞痛、服药依从性、血红蛋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血组年龄≥65岁、PCI手术时间≥90 min、具有消化性溃疡发生占比高于未出血组,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分析证实了年龄≥65岁、PCI手术时间≥90 min、具有消化性溃疡为AMI介入术后口服双联抗血小板药物患者发生上消化道出血的危险因素。结论 年龄、PCI手术时间、是否具有消化性溃疡被认定为AMI介入术后口服双联抗血小板药物患者发生上消化道出血的危险因素。

    急性心肌梗死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抗小血板药物上消化道出血危险因素

    绝经激素治疗联合降压药治疗围绝经期高血压患者后的激素及血压水平的变化

    王秀娟谢艳清
    19-2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在对围绝经期高血压治疗时按照绝经激素治疗(Menopausal Hormone Therapy,MHT)联合降压药进行治疗对患者激素、血压水平的影响。方法 医院2022年3月至2023年4月收治绝经期高血压中选择86例为本次研究对象,通过Excel对患者开展随机排序0-86号,奇数序列实施常规治疗(43例,对照组),偶数序列则开展MHT联合降压药治疗(43例,观察组)。针对患者激素、血压水平治疗前后差异性进行对比。结果 舒张压、收缩压在治疗前无显著差异,观察组治疗后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两组血管紧张素2(Angiotensin Ⅱ,Ang-2)、雌二醇(Estradial,E2)、黄体生成素(lutropin,LH)以及促卵泡生成素(Follicle-stimulating Hormone,FSH)水平,观察组治疗后改善更加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MENQL评分观察组评分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对围绝经期高血压患者进行治疗时按照MHT联合降压药进行治疗,可以改善患者激素水平,降低患者血压,并提升患者在恢复期间生活质量,有助于患者恢复。

    MHT降压药围绝经期高血压激素血压水平

    两种不同血运重建策略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临床结局的影响

    陈裕雄
    22-24,2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两种不同血运重建策略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临床结局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纳入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在本院经血运重建治疗的STEMI患者200例,根据血运重建策略不同分为完全血运重建(CR)组103例和不完全血运重建(ICR)组97例。比较两组STEMI患者心功能指标[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舒张末容积(LVEDV)与左心室收缩末容积指数(LVESVI)]和术后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发生率(左心衰竭、复发性心绞痛、再血管化手术和心律失常)。结果 术后1个月,CR组LVEF为(44。73±4。36)%,高于ICR组的(43。16±4。02)%(P<0。05);LVEDV 和 LVESVI 分别为(126。13±9。91)mL 和(38。16±2。27)mL/m2,均低于 ICR 组的(128。91±8。63)mL和(40。35±1。76)mL/m2(均P<0。05)。术后 1 年,CR组LVEF为(49。38±3。94)%,高于ICR组的(47。27±2。98)%;LVEDV 和 LVESVI 分别为(121。39±9。08)mL 和(33。73±1。96)mL/m2,均低于 ICR 组的(124。62±8。57)mL 和(35。01±1。50)mL/m2(均P<0。05)。术后1年,CR组左心衰竭和再血管化手术发生率均低于ICR组(P<0。05)。结论 CR和ICR均有利于改善STEMI患者心功能,且CR策略在降低STEMI患者MACE发生率上比ICR策略更具优势。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完全血运重建不完全血运重建心功能Kaplan-Meier生存率分析

    无节段性室壁运动异常冠心病患者左心室三维应变与冠状动脉造影的对比评估

    王萍韩灿郑生
    25-2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无节段性室壁运动异常冠心病患者左心室三维应变(3D-STE)与冠状动脉造影(CAG)的对比评估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2020年1月至2023年3月收治的88例疑似冠心病无节段性室壁运动异常患者为对象,根据CAG结果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为冠状动脉无狭窄组,观察组48例为冠状动脉狭窄组;分析两组临床相关数据;结果 两组左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左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左室射血分数(LVEF)、二尖瓣下向血流频谱的E峰(E)、二尖瓣环组织多普勒的e峰(e')、E/e'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收缩末期纵向应变(GLS)、面积应变(GAS)、径向应变(GRS)、圆周应变(GC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纵向SI-DI(L-SI-DI)、面积SI-DI(A-SI-DI)、径向 SI-DI(R-SI-DI)、圆周 SI-D1(C-SI-DI)均低于对照组(P<0。05);ROC 曲线下面积:L-SI-DI 0。930、A-SI-DI 0。839、R-SI-DI 0。793、C-SI-DI 0。711;见图 1。以 L-SI-DI 为例,当其达到 51。470%时,用于检测冠状动脉狭窄,灵敏度为90。50%,特异度为82。00%,Youden指数为0。724,该指标曲线下面积最大,对冠状动脉狭窄的诊断灵敏度和特异度也最高;结论 3D-STE成像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特异度,能够较好地区分患者是否存在冠状动脉狭窄,因此在临床实践中是一个有用的指标。

    无节段性室壁运动异常冠心病左心室三维应变冠状动脉造影对比评估

    灯盏生脉胶囊联合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冠心病伴慢性心力衰竭的效果观察

    周大维
    29-3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探讨冠心病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联合应用灯盏生脉胶囊、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陕西省汉中市城固县医院2022年1月至2024年1月诊治86例冠心病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分组原则,设为对照组(43例,应用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联合组(43例,应用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同时加服灯盏生脉胶囊)。持续用药14d后评估中医证候疗效,比较用药前后主症积分、次症积分、心功能[心脏排血指数(Cardiac Index,CI)、左室质量指数(Left Ventricular Mass Index,LVMI)、左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s,LVEF)]、血清学指标[C 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心肌肌钙蛋白 Ⅰ(Cardiac Troponin Ⅰ,cTnⅠ)、N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 Terminal pro B type Natriuretic Peptide,NT-proBNP)],观察有无不良反应。结果 联合组患者中医证候疗效90。70%,比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后,两组主症积分、次症积分、LVMI、CRP、cTnⅠ、NT-proBNP降低,CI、LVEF升高,并且联合组患者用药后主症积分、次症积分、LVMI、CRP、cTnⅠ、NT-proBNP比对照组低,CI、LVEF比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患者用药期间发生的不良反应率16。28%,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冠心病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应用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基础上加服灯盏生脉胶囊,能够进一步改善心功能,减轻临床症状,调节CRP、cTnⅠ、NT-proBNP水平,且联合用药安全,可借鉴。

    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灯盏生脉胶囊沙库巴曲缬沙坦

    常规心电图缺血分级联合动态心电图心率变异性对急性脑梗死程度的预测价值

    宋盈郡
    33-36,4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常规心电图缺血分级联合动态心电图心率变异性对急性脑梗死(ACI)程度的预测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1年7月至2023年7月在我院治疗的154例ACI患者病历资料,根据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将患者分为轻度组(NIHSS评分≤5分,36例)与中重度组(NIHSS评分>5分,118例),比较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常规心电图缺血分级、动态心电图心率变异性情况,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ACI严重程度的独立危险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常规心电图缺血分级、动态心电图心率变异性对ACI程度的预测价值。结果 两组患者高血压、常规心电图缺血分级、动态心电图心率变异性[PNN50、rMSSD、SDNN]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常规心电图缺血分级、PNN50、rMSSD、SDNN是影响ACI严重程度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常规心电图缺血分级联合动态心电图心率变异性对ACI程度的AUC为0。995(95%CI:0。874-0。995),灵敏度为89。80%,特异度为99。20%优于常规心电图缺血分级、PNN50、rMSSD、SDNN各指标单独预测指标 0。675(95%CI:0。573-0。778)、0。834(95%CI:0。726-0。942)、0。813(0。740-0。886)、0。608(95%CI:0。477-0。740)。结论 常规心电图缺血分级、动态心电图心率变异性[PNN50、rMSSD、SDNN]水平是判断ACI病情严重程度的独立危险因素,常规心电图缺血分级、动态心电图心率变异性针对ACI程度均具有较高的预测价值,且将两者联合应用可有效提高各指标单独应用时的效能。

    常规心电图缺血分级动态心电图心率变异性急性脑梗死严重程度预测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