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心血管病学进展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心血管病学进展
心血管病学进展

赵聪

双月刊

1004-3934

xxgbxjzcd@yahoo.com.cn

028-61318656,61318657

610031

四川省成都市青龙街82号

心血管病学进展/Journal Advances in Cardiovascular Diseases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心血管病学专业性医学杂志,也是介绍国内和国外心血病学及有关学科最新进展的学术刊物。本刊宗旨是为发展我国医药卫生事业服务,不断提高对心血管疾病的诊断、治疗和学术水平,以实用为主,面向临床,为临床医师服务放在首位,并为从事心血管疾病防治的科研、科学和医学院师生服务。有综述、译文(节译、文摘)讲座、述评、编译等栏目。主要读者对象为心血管临床医师及防治科研人员,以及医学院校师生教学和学习参考,对基层医务工作者尤为适宜。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冠心病与肠道菌群失调的关系及靶向干预机制研究进展

    涂诗琴蒲鹏高凌云
    145-150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年来,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的发病率逐年呈年轻化趋势,严重影响中国居民的生命健康。既往认为年龄、高血压、高脂血症等是冠心病发病的危险因素。近年来多项临床研究及动物模型研究证实肠道菌群失调、菌群中间代谢产物与冠心病的发生和发展存在密切关联,指出调控肠道菌群平衡可能是冠心病防治的新策略。现综述冠心病与肠道菌群失调的关系,并总结靶向肠道菌群及其代谢产物治疗冠心病的机制,以期指导冠心病的临床防治。

    冠心病肠道菌群失调干预机制

    肠道菌群代谢产物与血管内皮功能的研究进展

    呼瑞刘富强王军奎
    151-155页
    查看更多>>摘要:血管内皮功能对维持心血管系统稳态至关重要,其功能障碍是心血管疾病的重要原因。近年来,许多研究表明肠道菌群参与了血管内皮功能的改变,可能通过直接影响肠道菌群或间接影响肠道菌群代谢产物,如短链脂肪酸、次级胆汁酸、吲哚-3-甲醛、三甲胺-N-氧化物、苯乙酰谷氨酰胺、脂多糖、尿毒症毒素等对血管内皮功能产生影响。现综述近年来发现的肠道菌群代谢产物,为探索肠道菌群对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提供理论基础和新思路。

    血管内皮功能肠道菌群代谢产物

    单基因高血压的研究进展

    张玉帕丽达·阿布来提
    156-162页
    查看更多>>摘要:单基因高血压是一种重要的高血压遗传模式,它是一种由遵循孟德尔遗传的单一遗传变异引起的。目前,单基因高血压的临床发病率及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临床不易识别与诊断。现旨在对单基因高血压的分类、突变基因、机制特点、诊断及治疗等方面进行系统阐述,以期为今后该疾病在临床的诊疗提供更多的参考。

    单基因高血压孟德尔遗传基因检测

    银屑病影响心房颤动的发生及可能机制

    耿璐王丽娟鲁静朝
    163-167,173页
    查看更多>>摘要:心房颤动是最常见的快速性心律失常,炎症反应可通过影响心房结构重构和电重构参与心房颤动的诱发与维持。银屑病是一种慢性炎症性疾病,可通过免疫介导全身炎症反应增加心血管疾病发生风险。部分临床研究发现银屑病和心房颤动的发病风险具有相关性,与各类免疫细胞浸润和细胞因子表达增加有关,引起心房电-机械活动异常、内分泌代谢失调、机体内环境紊乱,从而诱发心房颤动的发生。

    心房颤动银屑病炎症反应

    脂肪酸代谢紊乱与糖尿病血管微循环障碍

    宇文雅王西强刘静刘仲伟...
    168-173页
    查看更多>>摘要:脂肪酸过氧化物、脂质过氧化产物以及饱和脂肪酸是糖尿病脂肪酸代谢紊乱的特征性病理代谢产物,可通过诱导血小板聚集、引发血管收缩、增加血管通透性、诱发炎症反应等一系列机制,导致构成微循环结构的重要细胞发生功能障碍和损伤,诱发微循环障碍。现对上述机制及相关新型治疗策略做一综述,为其临床防治提供新的线索与思路。

    糖尿病脂肪酸代谢微循环障碍

    抑制泛素特异性蛋白酶7改善血管紧张素Ⅱ诱导的心肌细胞肥大

    陈梦雅谢赛阳邓伟
    174-18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泛素特异性蛋白酶7(USP7)抑制剂FT671在血管紧张素Ⅱ(Ang Ⅱ)诱导的H9c2细胞肥大中的作用和潜在机制。方法 将H9c2细胞随机分为四组:对照组、FT671组、AngⅡ组、FT671+Ang Ⅱ组。利用α-actinin细胞免疫荧光染色检测心肌细胞表面积;Western blot检测心房钠尿肽(ANP)、脑钠肽(BNP)、B细胞淋巴瘤-2(Bcl-2)、B细胞淋巴瘤-2相关X蛋白(Bax)、白细胞介素-6(IL-6)、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NOD样受体热蛋白结构域相关蛋白3(NLRP3)以及NADPH氧化酶4(Nox4)的蛋白表达水平;RT-PCR检测ANP、BNP、β-肌球蛋白重链(β-MHC)、IL-6、MCP-1、TNF-α的mRNA表达;TUNEL染色检测细胞凋亡情况;细胞计数试剂8(CCK8)实验检测各组细胞活力;活性氧(ROS)染色检测细胞内氧化损伤水平。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AngⅡ组USP7蛋白表达明显增加,而使用FT671后,USP7表达明显被抑制。与Ang Ⅱ组相比,FT671+Ang Ⅱ组心肌细胞面积减小;ANP、BNP、Bax的蛋白表达减少,ANP、BNP、β-MHC、Bax、IL-6、MCP-1以及TNF-α的mRNA表达减少;Bcl-2的蛋白和mRNA表达均增加。与AngⅡ组相比,FT671+Ang Ⅱ组TUNEL阳性细胞明显减少,心肌细胞活力增强,ROS生成减少,Nox4、NLRP3蛋白表达减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FT671通过抑制Nox4/ROS/NLRP3炎症通路减轻AngⅡ诱导的心肌细胞中的氧化应激和炎症反应,从而减轻心肌细胞肥大。

    泛素特异性蛋白酶7血管紧张素ⅡFT671心肌肥厚氧化应激

    投稿须知

    《心血管病学进展》编辑部
    180页

    48h快速起搏对老龄犬心房病理性重构的影响

    麦麦提阿卜杜拉·麦麦提敏张玲瓦沙曹桂秋...
    181-18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48 h快速起搏对老龄犬心房病理性重构的影响。方法 20只纯种比格犬根据年龄及是否行心内膜起搏分为成年窦性心律组、老龄窦性心律组、成年起搏组和老龄起搏组,模型构建成功后行电生理检查、心脏超声检查、心率变异性测定和透射电镜检测以明确快速起搏诱导的老龄犬心房病理性重构。结果 老龄起搏组的PR间期明显延长(P<0。05),双侧心房和4条肺静脉的有效不应期显著缩短(P<0。05),心房颤动(房颤)诱发率明显提高(P<0。05),这些不稳定的心房电生理性质伴随左心房扩张、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增大(P<0。05),以及心脏功能下降(P<0。05)。心率变异性分析显示相比于年龄增加,快速起搏将增加整体交感神经张力(P<0。05),减小副交感神经张力(P<0。05)。透射电镜显示增龄导致心房肌细胞肌节拉长,线粒体膜和嵴形态明显改变,老龄和高频起搏的双重作用加剧细胞骨架破坏和线粒体裂解。结论 快速心房异位电活动显著加剧老龄犬心房电重构、结构重构表征,增加交感神经张力,加速心房肌节破坏和线粒体损伤,促进"房颤致房颤"的恶性循环。

    心房颤动老龄心房重构

    姜黄素纳米颗粒联合可注射水凝胶用于改善心肌梗死后微环境的体外效果评价研究

    岳田黄刚杨佳丽何建...
    187-19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为探索心肌梗死后的新治疗策略,本研究结合生物材料探索心肌梗死后恶劣微环境的改善策略。方法 通过对生物相容的透明质酸改性与羧甲基壳聚糖共同制备可注射水凝胶,同时制备纳米胶束包载的姜黄素(PP@Cur)用以改善心肌细胞的凋亡。通过流式细胞仪检测、荧光染色验证PP@Cur的微环境改善作用以及心肌细胞保护作用。结果 姜黄素纳米颗粒结合水凝胶能够改善心肌梗死后的高炎症和高活性氧环境。结论 生物材料结合纳米递送平台用于心肌梗死后微环境改善是可行的,并且有望成为心肌梗死治疗的重要研究方向。

    心肌梗死微环境炎症活性氧心肌细胞凋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