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心血管病学进展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心血管病学进展
心血管病学进展

赵聪

双月刊

1004-3934

xxgbxjzcd@yahoo.com.cn

028-61318656,61318657

610031

四川省成都市青龙街82号

心血管病学进展/Journal Advances in Cardiovascular Diseases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心血管病学专业性医学杂志,也是介绍国内和国外心血病学及有关学科最新进展的学术刊物。本刊宗旨是为发展我国医药卫生事业服务,不断提高对心血管疾病的诊断、治疗和学术水平,以实用为主,面向临床,为临床医师服务放在首位,并为从事心血管疾病防治的科研、科学和医学院师生服务。有综述、译文(节译、文摘)讲座、述评、编译等栏目。主要读者对象为心血管临床医师及防治科研人员,以及医学院校师生教学和学习参考,对基层医务工作者尤为适宜。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Rho/ROCK通路与心律失常的研究进展

    余意杨波
    577-580页
    查看更多>>摘要: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Rho/ROCK通路在不同程度上调控着细胞的生长、发育、迁移、增殖和死亡,并在各种疾病中发挥重要作用。此外,Rho/ROCK通路与成纤维细胞、Ca2+和炎症因子等的相互作用对肺动脉高压和心血管疾病的发生与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近年来Rho/ROCK通路在心律失常中发挥的作用备受关注,现通过总结相关研究,为抗心律失常药的研究提供进一步参考。

    Rho/ROCK通路心律失常电生理

    支架术后即刻冠状动脉光学相干断层扫描结果的临床影响

    余超韩月清毕静婷邢磊...
    581-584,592页
    查看更多>>摘要:冠状动脉光学相干断层扫描的分辨率为10 μm,它可为术者提供支架贴壁不良、组织脱垂、支架内血栓和支架边缘夹层等支架术后即刻结果,但其对临床预后的影响一直存在争议。现总结既往研究,并就支架术后即刻冠状动脉光学相干断层扫描结果的研究进展及临床影响进行综述。

    支架术后血管内影像学冠状动脉光学相干断层扫描临床影响

    aficamten治疗肥厚型心肌病研究进展

    焦哲豪吴铿
    585-587,592页
    查看更多>>摘要:aficamten是一种新型的心肌肌球蛋白抑制剂,可通过降低肥厚型心肌病患者的心肌收缩能力以及改善其舒张功能,从而安全地降低左心室流出道压差,进而改善肥厚型心肌病患者的心力衰竭症状。2022年,aficamten获得了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和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突破性治疗称号,与上一代心肌肌球蛋白抑制剂mavacamten相比,aficamten具有更短的的血浆半衰期和更少的药物相互作用。现基于已完成和正在进行的临床试验数据,对aficamten治疗肥厚型心肌病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aficamten肥厚型心肌病肌球蛋白

    超声无创评价肺动脉高压患者右心室功能的研究新进展

    汪瑶张平洋
    588-592页
    查看更多>>摘要:肺动脉高压(PH)是一种涉及多种临床症状,并可能与多种心血管和呼吸系统疾病相关的病理生理综合征。PH患者多因右心衰竭而死亡,因此准确地评估PH患者的右心室功能可为临床患者提供病情严重程度、对治疗的反应性以及预后等有效信息。超声心动图是临床最常用的检查方法,可评价PH患者右心室收缩功能和估计肺动脉压。随着新技术的发展,评价右心室功能的新思路和新指标的出现成为必然,现对超声无创评价PH患者右心室收缩功能的研究新进展进行综述。

    肺动脉高压右心室功能超声心动图

    应激性心肌病的研究进展

    唐琛史宏志韩红亚刘晓丽...
    593-597页
    查看更多>>摘要:应激性心肌病是以可逆性室壁运动异常为特征的一种心血管综合征,临床表现与急性冠脉综合征相似,但冠状动脉造影显示冠状动脉解剖正常。应激性心肌病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临床诊断不易,标准治疗药物存在争议,因并发症和复发风险导致预后不佳。现总结应激性心肌病的流行病学、发病机制、诊断和治疗方面的最新进展,以期为改善疾病的预后提供思路。

    应激性心肌病儿茶酚胺嗜铬细胞瘤β肾上腺素受体阻滞剂

    重度三尖瓣反流诊治现状

    李明张慧平
    598-60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三尖瓣反流(TR)临床上并不少见,重度TR造成长期右心室容量负荷增加并导致不可逆心肌损伤,最终出现右心衰竭,使这类患者的住院率及死亡率增加。重度TR的治疗包括药物治疗、外科手术治疗及经导管三尖瓣介入治疗。单纯外科手术治疗重度TR的死亡率高于其他瓣膜关闭不全的外科手术。经导管三尖瓣介入治疗是治疗重度TR的一个新型手段,三尖瓣经导管缘对缘修复是应用最广泛的技术。现从重度TR的发病率、病因、诊断和治疗策略等方面进行综述。

    重度三尖瓣反流诊断经导管三尖瓣介入治疗

    液-液相分离在心血管疾病中的研究进展

    黄佳宇熊安琪蒋弼瀛陈文佳...
    603-607页
    查看更多>>摘要:液-液相分离(LLPS)是指细胞中的生物大分子(如蛋白质、核酸等)在溶液中凝聚浓缩成液滴状从而形成不同液相的过程。该过程受到多种因素的调节,如翻译后修饰、氧化还原反应、温度、光度、离子浓度和伴侣蛋白等。LLPS是细胞生命活动中普遍存在且至关重要的现象,参与无膜细胞器的形成、基因转录调控、细胞信号转导和血管生成等过程。近年来,LLPS参与众多心血管疾病如动脉粥样硬化的发展、心肌纤维化的形成、心肌病的发生等。现对LLPS的生理机制以及在各种心血管疾病中的作用进行详细综述,旨在为心血管疾病的治疗提供新思路。

    液-液相分离心血管疾病生物分子凝集体动脉粥样硬化心肌纤维化

    缩窄性心包炎诊断技术的研究进展

    夏雪周建中
    608-611,621页
    查看更多>>摘要:缩窄性心包炎(CP)是由于各种原因导致心包的增厚、粘连、钙化和纤维化等,致使心脏舒张功能受限,早期出现右心衰竭的症状和体征,若不经及时治疗,可导致全心衰竭等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由于症状非特异性,起病隐匿,CP常被误诊为其他心血管或非心血管疾病,如冠心病、限制型心肌病和淤血性肝病等。现阶段对于CP的诊断集中在无创影像技术上,超声心动图是首要的检查方法,CT和磁共振成像可显示心包解剖结构及评估心包炎症等;当无创技术不能明确诊断时,可监测血流动力学以及监测因CP所致静脉系统压力升高测得的外周静脉压以辅助诊断;而以上均无法明确时,可通过手术行病理活检明确诊断。CP的诊断具有挑战性,容易被漏诊和误诊,为此现综述该病的诊断技术现状及进展。

    缩窄性心包炎诊断外周静脉压无创影像学

    代谢重塑在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中的研究进展

    刘丰齐王晓彦
    612-61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临床上将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HFpEF)定义为伴有心力衰竭症状和体征且左室射血分数≥50%的一种心力衰竭类型,表现为HFpEF相关的心脏结构/功能的异常,如左心室肥大、左心房扩大和舒张功能障碍,且往往合并症多,是由多种致病因素共同导致的结果。尽管目前对HFpEF的发病机制认识仍不足,但是存在共同的致病通路,最终导致该疾病的发生发展,这主要与代谢重塑有关。现对代谢重塑在HFpEF中分子机制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代谢重塑代谢性炎症

    血压目标范围内时间与心血管疾病关系的研究进展

    陈建福陈灿
    617-621页
    查看更多>>摘要:高血压是心血管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血压目标范围内时间与全因死亡率、心血管事件风险呈负相关,可反映血压波动情况,预测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指导抗高血压药使用,评估降压效果。现综述关于血压目标范围内时间与心血管疾病关系的研究进展,分析其对心血管疾病的影响,探讨其病理生理机制,并总结当前研究的局限性和未来的研究方向。

    目标范围内时间高血压心力衰竭心房颤动卒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