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
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

刘江生 蓝玉福

双月刊

1008-0074

xxgljs@163.com

0591-87841459,87831230

350003

福州市333号邮政信箱

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Cardiovascular Rehabilitation Medicine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中国康复医学会心血管病专业委员会等单位主办,中国康复医学会心血管病专业委员会承办,服务于全国心血管康复医学事业,列入“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中国期刊网”、《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中文生物医学期刊文献数据库的大16开本高级学术刊物(ISSN:1008-0074,CN:35-1193/R)。双月刊,定价12元。邮发代号34-83,设有专论、论著、临床研究、功能评定、传统医学与康复等栏目。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早发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急诊PCI后住院期间不良预后的危险因素分析

    李锦王鼎朱秋霞范忠才...
    653-65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早发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住院期间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于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诊断为早发ACS并接受急诊PCI治疗的23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住院期间MACE发生情况将患者分为无MACE组(130例)和MACE组(104例),对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比较,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早发ACS患者行PCI后住院期间MACE的危险因素.结果:与无MACE组相比,MACE组患者年龄[49(45,53)岁比52(47,55)岁]显著更大,高血压(41.5%比66.4%)、多支血管病变比例(50.8%比67.3%)及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118.8(58.1,222.1)U/L 比 179.0(72.1,306.5)U/L]、肌酐[64.0(54.1,72.9)μmol/L 比 70.9(59.5,84.0)μmol/L]、D 二聚体(D-D)[0.3(0.2,0.5)mg/L 比 0.7(0.3,1.7)mg/L]、N 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峰值水平[188.0(100.0,570.8)pg/ml 比 2044.5(688.0,3527.8)pg/ml]显著升高,血红蛋白(Hb)[148(139,156)g/L 比 139(126,155)g/L]水平显著下降(P<0.05 或<0.01).多因素 Logistic 回归分析显示,高血压(OR=3.711,95%CI 1.450~9.500,P=0.006)、D-D(OR=2.385,95%CI 1.353~4.206,P=0.003)、NT-proBNP 峰值水平(OR=1.002,95%CI 1.001~1.003,P<0.001)是早发 ACS 患者急诊PCI后住院期间MACE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高血压、D-D、NT-proBNP峰值水平可独立预测早发ACS患者急诊PCI后短期不良预后情况,应尽早干预,改善患者预后.

    急性冠脉综合征危险因素预后

    肥胖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发生高血压的影响因素

    喻巧园李婧程子敏马丽...
    658-66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肥胖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患者合并高血压的临床特征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选取2020年1月~2022年9月在武汉科技大学附属天佑医院就诊并确诊为肥胖OSAS的患者201例,其中合并高血压者100例作为高血压组,未合并高血压者101例作为对照组.依据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将所有肥胖OSAS患者分为轻度OSAS组(n=36)、中度OSAS组(n=48)以及重度OSAS组(n=117),收集各组一般资料、血生化、心脏彩超及多导睡眠监测(PSG)指标.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法分析肥胖OSAS患者的血压与OSAS相关指标的相关性;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肥胖OSAS患者发生高血压的影响因素.结果:与对照组比较,高血压组的年龄、合并2型糖尿病(T2DM)、冠心病及中度OSAS占比、收缩压(SBP)、舒张压(DBP)、脂蛋白a[Lp(a)]、尿酸(UA)、空腹血糖(FPG)、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左房内径(LAD)、最低血氧饱和度(LSO2)均显著升高,重度OSAS占比、AHI均显著降低(P<0.05或<0.01).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肥胖O SAS患者的SBP、DBP与AHI呈负相关(r=-0.177,P=0.035;r=-0.189,P=0.024).多因素 Logistic 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OR=1.073,95%CI 1.017~1.133,P=0.010)、T2DM(OR=2.752,95%CI 1.245~6.082,P=0.011)、UA(OR=1.011,95%CI 1.001~1.021,P=0.031)、SBP(OR=1.313,95%CI 1.168~1.475,P<0.001)、DBP(OR=1.304,95%CI 1.154~1.474,P<0.001)是肥胖OSAS患者发生高血压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年龄、T2DM、UA、SBP、DBP是肥胖OSAS患者发生高血压的独立危险因素,临床上可以通过检测此类患者上述指标,及早发现和治疗高血压.

    高血压睡眠呼吸暂停,阻塞性肥胖

    老年射血分数保留性心力衰竭患者衰弱的危险因素

    许进薛林莹洪玲
    664-66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老年射血分数保留性心力衰竭(HFpEF)患者衰弱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纳入113例老年(年龄>60岁)HFpEF患者,收集其临床基线数据和心脏超声数据,并采用衰弱筛查量表(FRAIL)对纳入患者的衰弱状况进行评估,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老年HFpEF患者发生衰弱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共有41(36.3%)例患者被评估为衰弱.衰弱组左心房内径(LAD)、舒张早期左室充盈速度/二尖瓣环舒张早期血流峰值速度(E/e')、年龄、营养不良风险筛查2002量表(NRS 2002)得分、多重用药及NYHA Ⅲ级比例显著高于无衰弱组(P<0.05或<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LAD(OR=3.184,95%CI:1.142~8.874,P=0.027)、年龄(OR=2.912,95%CI:1.264~6.712,P=0.012)、NYHA Ⅲ 级(OR=13.290,95%CI:1.527~115.681,P=0.020)、多重用药(OR=1.439,95%CI:1.043~1.985,P=0.027)、NRS 2002 得分(OR=2.818,95%CI:1.128~7.038,P=0.027)均为老年HFpEF患者发生衰弱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老年HFpEF患者的衰弱发生率较高.年龄、多重用药、营养不良、心功能分级及左心房内径是老年HFpEF患者衰弱的危险因素.

    心力衰竭虚弱老人危险因素

    心脏康复运动联合坐位排便肠道训练对PCI术后AMI患者早期心脏功能及胃肠道功能的影响

    仲维佳白林刘晓庆李萌萌...
    669-67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心脏康复运动联合坐位排便肠道训练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后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早期心脏功能及胃肠道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20年2月到2022年2月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行PCI术AMI患者12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60例,心脏康复运动)和干预组(60例,心脏康复运动加用坐位排便肠道训练).比较两组心功能、自我管理能力、满意度及排便相关指标.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干预组左室射血分数(LVEF)[(51.45±2.82)%比(55.13±2.32)%]、冠心病自我管理量表(CSMS)评分[(105.33±5.10)分比(109.44±8.44)分]和纽卡斯尔护理满意度量表(NSNS)评分[(82.36±7.01)分比(87.24±7.82)分]显著升高、左室舒张末内径(LVEDd)[(52.69±4.69)mm 比(46.81±3.81)mm]显著降低(P均<0.01).与对照组比较,干预组首次排便时间[(2.59±0.56)d比(2.30±0.54)d]、排便耗时[(7.03±2.01)min 比(4.15±0.86)min]、排便费力程度 Borg 评分[(9.88±1.39)分比(8.87±1.99)分]、术后1个月便秘发生率(15.52%比3.70%)显著降低,便后舒适感评分[(7.14±1.39)分比(8.24±1.59)分]显著升高(P<0.05或<0.01).结论:心脏康复运动联合坐位排便肠道训练可显著改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PCI术后心功能、自我管理能力及排便功能,值得临床推广.

    心肌梗死血管成形术,气囊,冠状动脉康复排便训练

    利伐沙班联合吲哚布芬对房颤合并冠心病患者的治疗效果

    尚正录徐煜
    674-67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利伐沙班联合吲哚布芬对房颤合并冠心病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无锡市惠山区人民医院2021年8月~2022年7月收治的房颤合并冠心病患者共9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46例.对照组予以华法林联合阿司匹林治疗,干预组予以利伐沙班联合吲哚布芬治疗.两组均治疗3个月,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凝血功能、血管内皮功能指标,以及治疗期间不良事件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干预组治疗总有效率93.48%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8.26%(P=0.036).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干预组凝血酶时间(TT)[(30.80±7.56)s 比(36.24±8.63)s]、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37.13±6.57)s 比(40.85±6.92)s]、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467.56±69.42)ng/L 比(519.15±73.46)ng/L]均显著升高,血小板计数(PLT)[(167.94±31.61)×109/L 比(133.58±29.63)× 109/L]、纤维蛋白原(Fg)[(3.43±0.77)g/L 比(3.02±0.69)g/L]、血管性假性血友病因子(vWF)[(135.38±26.58)%比(119.87±22.19)%]、血管紧张素 Ⅱ(AngⅡ)[(76.81±16.19)ng/L 比(67.43±14.33)ng/L]和内皮素(ET-1)[(68.81±9.05)pg/L 比(60.37±8.48)pg/L]显著降低(P<0.05或<0.01).干预组不良事件发生率(8.70%比23.91%)和不良反应发生率(8.70%比26.09%)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相比于华法林联合阿司匹林,利伐沙班联合吲哚布芬可以更有效地改善房颤合并冠心病患者凝血功能、血管内皮功能,提高治疗效果,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

    心房颤动冠心病利伐沙班吲哚布芬

    PCI术后出血的危险因素及CRUSADE评分与出血发生率的相关性

    张亚敏翟晓杨静李锐...
    679-68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出血的危险因素及CRUSADE评分与出血发生率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20年3月~2021年3月在华北医疗健康集团峰峰总医院行PCI术的130例冠心病(CHD)患者,采用CRUSADE评分系统对患者术后出血风险进行评估,根据评分结果将所有患者分为低中危组(n=84)和高危组(n=46);给予高危组阿司匹林肠溶片+氯吡格雷+雷贝拉唑治疗,低中危组阿司匹林肠溶片+氯吡格雷治疗.比较两组一般资料、术后出血情况;根据PCI术后是否出血,所有患者被分为出血组(38例)和未出血组(92例).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PCI术后出血的影响因素;采用Spearman分析CRUSADE评分与PCI术后出血发生率的相关性.结果:高危组术后出血总发生率显著高于低中危组(P<0.001).与未出血组比较,出血组年龄明显较大,肌酐清除率显著降低,心率、收缩压、舒张压、高血压和糖尿病史以及CRUSADE高危比例均显著增加(P均<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合并高血压以及CRUSADE高危是PCI患者术后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OR=6.231、8.954、2.453,P<0.05或<0.01),肌酐清除率是其的独立保护因素(OR=0.005,P<0.001).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CRUSADE评分与PCI术后出血发生率呈正相关(r=0.352,P=0.013).结论:高龄、合并高血压以及CRUSADE高危的CHD患者PCI术后出血风险高,临床上应用CRU-SADE 系统评价,可有效提升术后出血预测效能,尽早给予患者药物干预,保证患者预后.

    血管成形术,气囊,冠状动脉危险因素手术后出血

    血清TRIB3、STOX1水平对冠心病患者PCI术后预后的预测价值

    张琳陈青松冯广红朱中华...
    683-68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血清假激酶3(TRIB3)、10号染色体上的开放阅读框24(STOX1)水平对冠心病患者经皮冠脉介入术(PCI)后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大冶市人民医院2019年5月~2022年8月行PCI的116例冠心病患者作为冠心病组,选择同期在我院体检的95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冠心病组患者根据术后3个月内是否发生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被分为MACE组(21例)与无MACE组(95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清TRIB3、STOX1水平;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冠心病患者PCI术后预后不良的影响因素;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TRIB3、STOX1对冠心病患者PCI术后预后不良的预测价值.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冠心病组血清TRIB3、STOX1水平均显著升高(P均<0.001).与无MACE组相比,MACE组患者血清TRIB3[(9.65±1.27)ng/ml 比(12.04±1.64)ng/ml]、STOX1[(16.06±1.54)ng/ml 比(18.21±1.78)ng/ml]水平均显著升高(P均<0.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清TRIB3、STOX1水平是冠心病患者PCI术后发生MACE的独立危险因素(OR=3.859、2.159,P均<0.001).ROC曲线分析显示,血清TRIB3、STOX1联合检测[曲线下面积(AUC)=0.916]对冠心病患者PCI术后预后不良的预测价值高于单项检测(AUC=0.837、0.776).结论:发生MACE的PCI术后冠心病患者血清TRIB3、STOX1水平显著上升,二者联合可较好地预测此类患者的预后.

    冠心病血管成形术,气囊,冠状动脉假激酶3预后

    沙库巴曲缬沙坦联合美托洛尔对慢性心功能不全患者的疗效及对CXCL13、SERCA2a水平的影响

    杨海涛王冠邱良贤李秋荣...
    688-69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沙库巴曲缬沙坦联合美托洛尔对慢性心功能不全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对趋化因子CXC配体13(CXCL13)、人心肌肌浆网钙离子ATP酶2a(SERCA2a)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6月~2021年12月北京大学深圳医院收治的120例慢性心功能不全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联合治疗组,各60例.对照组以美托洛尔治疗,联合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治疗90d后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心功能、冠脉血流动力学、CXCL13、SERCA2a水平及治疗安全性.结果:联合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67%(55/6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6.67%(46/60)(P=0.024).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联合治疗组左室射血分数(LVEF)、心输出量(CO)、冠脉舒张期血流峰值速度(DPV)、收缩期血流峰值速度(SPV)、舒张期流速时间积分(DVTI)、收缩期流速时间积分(SVTI)和SERCA2a水平均显著升高,左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显著减小,CXCL13水平显著降低(P均<0.001).治疗期间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P=0.378).结论:沙库巴曲缬沙坦联合美托洛尔对慢性心功能不全患者效果良好,可改善患者心功能水平,增加患者的冠脉血流速度,降低CXCL13水平、提高SERCA2a水平,治疗安全性良好.

    心力衰竭美托洛尔沙库巴曲缬沙坦

    血清Perilipin-5水平与青年AMI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和预后的关系

    张俊俊吴美善何健张兰玲...
    693-69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血清脂滴包被蛋白5(Perilipin-5)与青年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和预后的关系.方法:选择深圳市人民医院龙华分院2011年1月至2021年6月期间收治的青年AMI患者170例(AMI组)和同期健康体检者100例(对照组).根据冠状动脉病变支数将AMI组分为单支病变组(69例)、双支病变组(54例)和≥3支病变组(47例);根据心功能Killip分级,AMI组分为Killip Ⅰ级(66例)、Killip Ⅱ级(58例)、Kil-lip Ⅲ级(46例).检测比较各组血清Perilipin-5、心肌肌钙蛋白Ⅰ(cTnⅠ)、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水平.AMI组根据一年内是否发生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分为MACE组(49例)和无MACE组(114例).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AMI患者PCI术后发生MACE的危险因素.结果:与对照组比较,AMI组血清Perili-pin-5 水平显著降低,cTnⅠ、CK-MB水平显著升高(P均<0.001);单支组、双支组、≥3支组血清Perilipin-5水平依次显著降低,血清cTnI、CK-MB水平、Gensini评分依次显著升高(P均<0.001);Killip Ⅰ级、Ⅱ级、Ⅲ级患者血清Perilipin-5水平依次显著降低,血清cTnⅠ、CK-MB水平、Gensini评分依次显著升高(P均<0.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冠脉病变支数、心功能Killip分级、cTnⅠ、CK-MB、Gensini评分为青年AMI患者PCI术后发生MACE的独立危险因素(OR=1.021~1.159,P<0.05或<0.01),Perilipin-5是其独立保护因素(OR=0.858,P=0.013).结论:青年AMI患者血清Perilipin-5水平可反映冠脉病变和心功能损伤程度,是此类患者PCI术后MACE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

    心肌梗死青年人预后

    外周血炎症因子与冠心病分型及冠脉病变程度的相关性

    徐莉姚娟燕建锋方舒...
    699-70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观察外周血炎症因子在不同类型冠心病中的变化,探讨其与冠心病的分型及病变程度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5月~2022年8月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经冠脉造影确诊为冠心病的25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急性心肌梗死(AMI)组15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组55例,稳定型心绞痛(SAP)组50例,同时选取同期55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根据冠脉造影结果,将所有患者分为单支病变组(60例)、双支病变组(102例)及多支病变组(93例);根据Gensini积分,将AMI患者分为冠脉病变轻度狭窄组(53例)、中度狭窄组(59例)及重度狭窄组(38例).对各组患者基本资料及外周血炎症因子进行比较.结果:不同类型及不同病变支数的冠心病患者的外周血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淋巴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及C反应蛋白(CRP)水平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均<0.001).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AMI患者病变支数和病变程度(Gensini积分)均与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NLR、CRP水平呈正相关(r=0.294~0.923,P均<0.001),与淋巴细胞计数呈负相关(r=-0.693、-0.906,P均<0.001).结论:外周血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淋巴细胞计数、NLR及CRP与冠心病的分型及病变严重程度有密切关系.

    冠心病炎症冠状动脉狭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