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信息技术与管理应用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信息技术与管理应用
信息技术与管理应用
信息技术与管理应用/Journal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Management Application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数字技术使用对老年人生活幸福感的影响——基于CGSS2021数据的实证分析

    黄一诺杨静慧
    122-131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国加速推进的老龄化正伴随着数字技术的快速发展,探讨数字技术使用对老年人的生活幸福感的影响效应及其影响机制具有重要意义.以 2021 年"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数据为基础,基于OLS回归模型分析发现:老年人数字技术使用频率与生活幸福感之间并不存在呈现倒U关系,可能是由于"数字鸿沟"影响,老年人使用数字技术的频率远未到达顶点.但数字技术使用频率通过认知水平这一中介变量正向影响老年人生活幸福感,且社会信任、社会支持等因素也正向影响老年人生活幸福感.所以,政府、社会、企业、家庭都需要为老年人使用数字技术积极创造条件和机会,提高老年人的认知水平,增强其社会信任感和实际受到的社会支持,切实提升老年人的生活幸福感.

    数字技术使用老年人生活幸福感认知水平

    城市被征地农民生态福利变化及补偿研究——基于武汉市的实证研究

    陈莹陆裔娜龙彤
    132-145页
    查看更多>>摘要:测算城市被征地农民的生态福利变化及影响因素,对改善农民的生态福利状况及制定科学合理的生态补偿标准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农民生态福利的指标体系,运用条件价值评估法对武汉市8 个村庄失地农民的调研数据进行分析,采用回归分析法和方差分析法探究影响因素及异质性原因.结果表明:(1)征地区域、征地用途、农民对农地生态价值认知度是影响农民生态福利变化和生态补偿意愿的 3 个主要因素,并且征地区域和农地生态价值认知度对农民生态福利变化和生态补偿意愿的交互效应显著.(2)公益性用途征收时,农户的生态福利提升,农户愿意为生态福利改善支付费用;非公益性用途征收时,农户的生态福利降低,需要对其进行补偿.(3)征地使得近郊失地农民的生态福利变化更大,其补偿意愿值显著高于远郊.(4)农户的农地生态价值的认知度对征地生态补偿意愿值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为此,建议将生态补偿纳入征地补偿制度中,结合征地区域、征地用途和农户的生态福利变化制定差异化的生态补偿标准,同时要提高农民的农地生态价值认知.

    被征地农民生态福利变化生态补偿条件价值评估法

    人工智能治理:现代官僚制的支配权革命

    毛庆铎
    146-158页
    查看更多>>摘要:作为信息处理工具引入治理活动的过程中,人工智能技术也在改变现代官僚制的信息处理逻辑、行政管理规则及其组织权威基础.人工智能技术将建立起无缝隙、无间歇的全景敞视结构,重塑现代官僚制的"支配-服从"逻辑,逐步代之以数字时代的"审查-规训"逻辑,进而引发一场支配方式的革命.人工智能与官僚制深度结合的方式,是凭借其接近完全工具理性的特点,弥补官僚制的人因非理性、结构性非理性和官僚制"铁笼"带来的效率损失.以效率为目标、以工具理性为动机引入的人工智能,将消解诸多职位存在的价值,甚至挑战官僚制中人的意义.公共治理体系将面临许多新的价值问题,还将面临人工智能黑箱的挑战,促使科层组织对自身核心价值进行深刻反思.未来的公共治理体系需要与人工智能应用的发展相适应,官僚组织中的人将承担知识生产者和价值捍卫者的角色.

    科层制通用人工智能大数据数字政府电子政务

    人工智能时代基于胜任素质模型的公务员数字素养构建

    林宝霞张博
    159-168页
    查看更多>>摘要:数字素养是人工智能时代下公务员职业素养提升的必要条件,更是推进数字政府建设的必然要求.数字政府高质量发展迫切需要公务员队伍提升"数字胜任能力",以应对数字政府建设需要、行政治理场域变革、行政科学决策诉求以及行政服务效能提升的现实需求.对此,基于胜任素质模型从知识、技能、意识、自我形象与社会角色、动机与价值观五个层面构建公务员数字胜任力体系.通过深刻剖析公务员数字素养存在的问题,从数字知识、数字技能、数字意识、数字服务、数字伦理的五个维度探索公务员数字素养的提升路径,以此加强数字政府建设,全面提升人工智能时代下数字政府履职能力.

    数字素养数字政府胜任素质模型公务员队伍建设

    信息技术与管理应用 投稿指南

    封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