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信息技术与管理应用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信息技术与管理应用
信息技术与管理应用
信息技术与管理应用/Journal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Management Application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城市技术治理的隐与显:媒介基础设施不可见性的批判性重构

    毛万熙柳明泽
    128-143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不可见性是基础设施的基本特性这一前提,近年来媒介与传播研究领域发生的基础设施转向强调以"倒置"作为基本方法,将研究对象从不可见状态转换为可见状态进行研究.通过对武康大楼架空线入地工程的案例研究,揭示了不可见性的流动性与多重维度及各维度的联动性,指出关于不可见性的经典假设的不稳定和局限性,并基于此提出将跟踪不可见性的操作与变化过程作为媒介基础设施的整体性考察方式,进一步发掘基础设施视角为媒介研究及相邻学科带来的理论潜力.

    基础设施转向不可见性媒介基础设施媒介研究城市公共空间

    黑箱中算法侵权责任分析与对策研究

    张峥刘力源
    144-155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人类依照摩尔定律增长的算力基础与海量人类数据的算法迭代之下,人工智能技术终于质变,给人类带来了前所未有的交互体验.问题也随之而来,非常规的信息使用模式,阳光难以照进的算法黑箱,难以规范的侵权责任,技术进步和利益保护之间的矛盾凸显,人工智能信息技术的快速迭代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也在世界范围内产生了新的超出立法者预计之内的侵权问题,甚至威胁人类文明兴亡.现阶段,剖析算法的侵权肌理,制定有力的监管体系,构建健全的发展机制,已然刻不容缓.

    人工智能算法黑箱侵权责任算法权利

    新型腐败的发生机制:社会环境、行为动机和数字技术的综合作用——基于"科尔曼之舟"的理论分析

    罗文剑李有为
    156-168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型腐败作为一种伴随技术进步和社会变迁而出现的复杂现象,其治理难度日益加大,然而学界现有研究对其发生机制关注较少.因此,本文基于"科尔曼之舟"理论模型,从社会环境、行为动机和数字技术三个维度切入,分析了腐败动机、腐败环境、腐败机会以及腐败手段之间的互动关系,揭示了新型腐败的发生机制.具体而言,通过情景机制解释了腐败环境如何塑造腐败动机;通过形成机制阐述腐败动机如何通过机会与手段转化为实际行为;通过转换机制说明了个体腐败行为如何逐渐积累为系统性腐败;通过动态机制展现了腐败与反腐败之间的博弈如何推动腐败形式的隐蔽化和复杂化.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三项政策建议:通过深化廉政文化建设减少腐败动机的形成、完善制度建设和法律体系来堵塞制度漏洞并强化威慑力、以及通过技术手段提升反腐败的检测与监控能力,从而为抑制新型腐败提供有效路径.

    新型腐败科尔曼之舟社会环境行为动机数字技术

    投稿指南

    封3页